誰動了億萬級汽車後市場的乳酪

誰動了億萬級汽車後市場的乳酪

隨著國家對於自主創業的的號召,這幾年無數有能力的汽車後市場人才投入到浩浩蕩蕩的創業熱潮之中,看到了太多平台的興衰,從內心發出無限感慨。

汽車這個行業的魅力就是太大了,哪裡看著都有機會。不甘於主機體系一成不變的優秀分子們,積極投身於後市場這個萬億級的池水,以期用「成功經驗」試圖攪亂這池水。

過去十幾年,汽車後市場與互聯網平台緊密聯繫,恨不得每個談話中都談起O2O,談起平台。

而真正能做到把互聯網與汽車後市場的緊密聯繫,更需要的是對於市場的把控以及企業有目的和目標的發展。

1市場趨勢是快速洗牌

從主機、零部件、4S、連鎖、綜合維修、保養、路邊店無一倖免。方向一定會朝著誰能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做好客戶體驗。

要做價值的鏈接,不是簡單的去掉中間環節,幹掉既得利益者,也不是採購價格從200降到180,節省20塊錢的採購成本,更不是生拉硬套的上系統,不管底層的標準化,甚至信息化都是零基礎。

做服務的事情可不是簡單的事情,現在客戶變得非常挑剔,忠誠度極低,服務非常難做。也就是說,現在這個時間點切入後市場做實體,在沒有非常優勢資源前提下,風險非常高。

中國有30多萬家配件商,40多萬家維修廠,對比同樣市場規模的美國,實體玩家數量三分之一都不到,對比一下就知道產能有多過剩。

你要進入的是這樣一個你以為藍海的真正紅海,去和雖然沒讀多少書的所謂low的從業人員做同樣的事情,搶他們的飯碗。人家是玩命,而你們只是一個生意而已。

2 市場切入要聚焦本質

什麼是本質,本質來源於你能夠給市場的痛點帶來哪些實質性的改變。

供應鏈角度看,短鏈條的生意門檻低,好做,但是競爭激烈。如易損件業務,一堆的工廠、批發商、零售商在擁擠,同質化嚴重。大品牌渠道管控直接被攪亂,底線不斷被擊穿,被代理商壓得喘不過來氣,誰有量給誰混。銷售負責人2年一換,1年一個的也大有人在。

為什麼這麼難?真沒有太大差異。品類有限,品質都差不多,國際一線互相死磕多年,套路差不多。還要面對每年硬闖進來的國內自主品牌,他們往往扮演打劫者,硬搶渠道。以往大品牌靠品牌、鋪設多級分銷,躺著賺錢的套路不行了。看明白的不少,能夠真正改變的不多。

另外,切入還要看你建立的優勢是否具備壓倒性。而所謂的壓倒性,這樣來理解。在你的領域不算什麼競爭力,但是在另外的領域可能就是壓倒性的競爭力。這也是整合資源的初衷,別人的冗餘資源,對一些人可能就是稀缺。

3好生意的要做資源的鏈接賺錢,而不是什麼都要做

高大上的人,要做平台,不要做自己不擅長,而最底層的線下擅長的事情。這將把自己推進深淵,陷入消耗競爭區域,非常麻煩,大部分都死的很慘。

我們可以梳理各自的核心資源(競爭力)。 如,你是否有主機零部件零件的渠道,可以採購價略高的價格自由訂貨;能否從主機中心倉獲得優勢的原廠件資源;是否有新能源(中低端)銷售資質。這些優勢資源,可以協助你成為專業的產品集成、組合、集采提供商,並藉助各類平檯布局到綜合門店銷售。

4 思想上要高大上,執行上要接地氣

這點非常關鍵!對於成功過的人,極易陷進去,轉不過來當然也極其危險!

工作十年八年的人,往往小有成就,固守過去的「成功經驗」,實際非常難以改變自己。他們往往陷入想想可以乾的事情非常多,可是真要能夠落地的實際很少的。

殊不知,過去是基於特定場景的經驗,在一個變動頻繁的不規範後市場,真的基本沒用。而且,大部分起反作用。

干著干著干成內傷,解藥都是飲鴆止渴的方子,最後無藥可救掛掉。


推薦閱讀:

聚焦 | balance life在武漢汽車服務展脫穎而出
又一互聯網進入汽車後市場!是乳酪還是「毒藥」?
頭號洗車開高速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廣南東路省 拆車件5大鐵桶陣 現狀掃描 下集
被資本熱捧的萬億汽車後市場,隱藏著這隻潛在「獨角獸」

TAG:汽車 | 汽車後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