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參觀琉璃廠附近的京報館舊址,去感受先輩媒體人的職業良心

參觀琉璃廠附近的京報館舊址,去感受先輩媒體人的職業良心

疫苗問題持續發酵,讓公眾進一步明白了媒體人的重要性,地溝油、三鹿奶粉等事件的處理背後都有媒體人的貢獻,本次疫苗事件也一樣。近日有人對為曝光食葯問題而作出了重大犧牲的記者進行了梳理,並把他們的事迹發到了朋友圈,這樣的做法令人感動。這些記者堪稱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他們以實際行動傳承了媒體人的職業良心。之所以說是傳承,那是因為我們的先輩早已作了先驅。來到琉璃廠附近,去瞻仰一下京報館舊址,就將會讓你感受到先驅所能給予的力量。

在琉璃廠西街和長青廠衚衕交界處有一條南北向的衚衕叫南柳巷,從南柳巷南端往南,直到騾馬市大街,這一段叫魏染衚衕。京報館舊址就位於魏染衚衕30號。

來到魏染衚衕30號,你會發現,這處房子跟魏染衚衕的其他建築在外觀上並無太大區別,只是門檐上方多了一個向外突出的類似陽台的東西而已。但這處房子的歷史意義卻比其他建築顯得重要很多。這裡曾是吳梅村的居住地。吳梅村就是那個根據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寫成《圓圓曲》的吳偉業,如今有人稱他為清詩第一家。是不是清詩第一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聞名當世的才華,這樣的才華足以讓他的居住空間較為寬敞,而他住在魏染衚衕,魏染衚衕恐怕也得跟著沾光,成為門庭若市的文化重地。這樣的精神和物質條件,為後來一位英雄的進駐打下了基礎。

這位英雄叫邵飄萍,他1886生於浙江東陽,關於他的故事值得書寫的很多。本文不想詳細敘述他的成長故事,只想說他的成長跟報紙的關係濃得化不開,跟反帝反封建的關係濃得化不開。他曾多次參加反對袁世凱的鬥爭,1916年袁世凱死後,上海《申報》聘他為駐京特派記者,邵飄萍因此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享有特派員稱號的記者。1918年10月5日,邵飄萍辭去《申報》駐京記者之職,和潘公弼一起創辦了《京報》。他在創刊詞中提出了他的辦報宗旨,「必從政治教育入手。樹不拔之基,乃萬年之計,治本之策。必使政府聽命於正當民意之前,是即本報之所作為也!」《京報》創辦後,很快獲得讀者喜愛。這張報紙可以充分證明,邵飄萍是個英雄的媒體人,媒體人中的英雄。

1918年10月,邵飄萍促成北大成立了新聞研究會,蔡元培聘他為導師,這是中國新聞教育的開端。當時《京報》剛剛創立,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一直堅持去上每周兩小時的課。到1919年10月,得到過他教導而拿到證書的有55人,其中有毛澤東、高君宇、譚平山等響亮的名字,也有人成為了中國新聞界的中堅,把一生貢獻給了中國的新聞事業。對於從事新聞事業的人來說,邵飄萍老師始終是他們的榜樣,1919年5月3日,在北大的「五三晚會」上,他大聲疾呼「北大是最高學府,應當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學發動起來救亡圖存,奮起抗爭」。他的報紙更是熱情地支持「五四」運動。

1919年8月,《京報》因屢屢發表揭露、批評政府腐敗的文章,被當時的安福系政府查封,邵飄萍遭到全國通緝,被迫流亡日本,這是他第二次流亡日本。但邵飄萍沒有死心,他於1920年回國,同年9月17日,《京報》復刊。《京報》重視外交、政治、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內容,關注國家命運、人民疾苦。1925年12月,郭松齡在日本關東軍和張作霖的聯合夾攻下,兵敗被殺。《京報》把事件的真相公諸世人,引起了北方民眾的反日、反張運動。1926年4月,張作霖懸賞、捕殺邵飄萍,吳佩孚也密令到京緝捕邵飄萍。邵飄萍舊交、《大陸報》社長張翰舉,禁不住軍閥拋出的誘惑,將邵飄萍從使館騙出予以逮捕,京報館隨後被封。4月26日凌晨,邵飄萍被押赴天橋東刑場,從容就義。這一年,他年僅40歲。

邵飄萍是真正的英雄,他那憂國憂民的情懷、對進步新聞事業的執著追求、面對威脅時的堅貞不屈乃至慷慨赴死的那份從容,都說明他是英雄。1949年4月,毛澤東親自批文追認其為革命烈士,這使邵飄萍成為官方認定的英雄。英雄是應該被銘記的。來到魏染衚衕30號,你會看到多塊牌子。一塊立於門眉之上,是一九八四年三月由「宣武區椿樹地區綜合包房服務組全體青少年」立的;一塊嵌於門的右下方牆體里,是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於一九八四年九月立的;還有一塊立在牆外的牌子,是近年由「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領導小組」立的。此外,門右邊的牆上還有兩塊介紹京報館情況的牌子。這些牌子足以說明,政府和公眾都希望人們能夠記住京報館和與京報館緊密相聯的英雄。

但是當你走進魏染衚衕,親自去感受這一切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英雄正在被遺忘!在這個小小衚衕里,拆遷改造始終在進行,當周圍環境都被改造完了後,京報館舊址實際上也被改造了,京報和邵飄萍能帶給人們的記憶將減損。魏染衚衕原屬宣武區,現宣武區已併入西城區,如今宣武區牌子和西城區的牌存在「打架現象」,很容易讓外地人看不明白。讓人看不明白的還有京報館舊址的那些牌子,牆上的牌子說的邵夫人是「湯修惠」,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牌子則說的是「湯修慧」,這種不一致很容易讓人產生不夠嚴肅的聯想,從而沖淡英雄的精神力量。更為重要的,這裡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卻很少見有人來這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過路的人能夠看到的是,這裡牌子上的字因風雨侵蝕而日益變得模糊不清。

是我國的英雄太多了,人們要瞻仰別的英雄以至於騰不出時間來景仰邵飄萍嗎?也許有人會這麼想,但我不希望有人這麼想,起碼媒體人不該這麼想。如今我們的媒體人中有多少人傳承了邵飄萍的精神、《京報》的精神?讓媒體人抽空到這裡來看看,想想先輩是如何對待新聞事件,如何對待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對增強當今媒體人的職業良心,顯然是有意義的。

推薦閱讀:

聯想5G投票事件:一名新聞人眼中聯想危機公關的得失與應對策略
「娛樂至死」之上演:《非誠勿擾》和孟非公然戲謔佛教信仰
FT中文網掌門人解析媒體從業者的困惑:什麼樣的媒體人更吃香?

TAG:媒體從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