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態:應對壓力和癥狀的關鍵點

積極心態:應對壓力和癥狀的關鍵點

來自專欄精神分析房間25 人贊了文章

壓力心理學家凱莉·麥格尼格爾發現,壓力對人有一定的損害,但這種損害主要在那些以消極的心態面對壓力的人中存在(表現為心身疾病的高發),那些以積極心態看待壓力的人,與普通人群相比,壓力並未帶來明顯的損害。相反,這些人在應對壓力的過程中,提升了能力,拓展了人際關係,增加了幸福感。(見TED視頻:《與壓力做朋友》)

什麼叫以積極心態看待壓力?指的是以歡迎的態度面對壓力,把壓力看作機會,發現壓力事件的積極意義,在壓力中鍛煉自己。什麼叫消極心態看待壓力?指的是把壓力看作一次傷害或危險,更多看到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以消極被動的態度面對壓力(比如一邊抱怨,一邊做著),或者乾脆逃跑。

如果概括一下,積極心態包括:主動、寬容、獨立、堅強、自主、樂觀、熱情、渴望、執著......而消極心態包括:被動、自私、依賴、膽怯、貪婪、悲觀、冷漠、低沉、逃避......人的成長,便是在不斷克服消極心態的過程中,培育出更多積極的心態,兩種心態之間有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

這裡首先要澄清一下,積極心態並非指每天打著雞血,對著鏡子對自己說「你是最棒的」。這往往並非積極心態,而是一種消極心態(自欺欺人)。積極心態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它不是靠情緒推動下短暫的衝動,是在實踐、思考、鍛煉的過程中逐漸培育出來的。

壓力、心理癥狀、痛苦都是消極心態的一部分,我們不應排斥它們,但也不能被它們所主導,而是要從中發展出積極的心理品質,把消極狀態作為一個人成長的母體。「通過離開母親,每個人經常不同的途徑成長為男人和女人」,精神分析家瓊·里維埃的話為正確對待消極狀態提供了參考。

我們以運動為例。在運動過程中,因為身體上的疲憊,我們會產生放棄、擔心、懷疑等消極心理,如果你克服困難堅持下來,便會體驗到自信、毅力和堅定的積極感覺。通過無數次這樣的訓練,積極心理品質越來越多,它慢慢成為你人格的一部分,提供你穩定的內在支持。運動之所以能提升心理品質,並非運動本身,而是運動過程中對消極心理的克服和轉化。

學習也同樣如此。所謂「快樂學習」並不能讓你學到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只有持久的、反覆的、不辭辛勞地學習,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與豐富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性也得到了磨練。有價值的學習是一個知識與心性都得到成長的過程

「煩惱即菩提」,菩提心決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或者地上長出來的,而是以正確的心念面對煩惱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要經過異常艱苦的努力才能獲得。在佛家看來,只有戒,都能有真正的定和慧,心性上才能真正成長,而戒的本質,就是對消極狀態(懶惰、畏懼、逃避等)的克服,然後得到積極心態(定、慧)的增加。

上述理解,對我們正確應對壓力和心理癥狀會有所啟發。壓力與癥狀不是被外力所消除的,而是被內力所消除的,這個內力便是指心態的轉變。心理的成長與癥狀或壓力的減弱是相輔相成的過程。

我曾經在知乎上的一篇回答中(「如何對抗內心無處不在的疲憊感」)講過我高中時的心路歷程,從中能夠發現心態轉變帶來的積極變化,現摘錄如下:

記得在高二之前,我一直學得很辛苦但成績又一般,對於我而言,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只是因為社會或父母的要求,被動又無奈的在學習著。疲憊感、無力感、低成就感、沮喪感伴隨著我高二之前的整個學習生涯,時輕時重。我佩服那些學習成績好的人,因為他們能夠輕鬆而專註地學習,成績好,體育好,又受到周圍人的關注。

轉變在高二。有一天我正在埋頭辛苦地學習,好像是突然間,我感受到了學習知識本身的樂趣。因為我突然發現了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識中所蘊藏的人類智慧,我為能獲得和發現這種智慧而感到開心,為能與那些優秀的人類在一起而自豪,這對我來說真是一次神奇的體驗。此後,我更能沉下心去理解知識,學習對我來說是一個發現的過程,獲得的過程,那種枯燥感、疲憊感、無力感一掃而光。此後,成績也有了質的飛越,之前徘徊在班級15名左右,後來經常能拿到班級第一。

由於完成了心態的轉變,我發現了學習的積極意義,學習帶給我的感覺有了明顯的變化,享受與獲得感越來越多,消耗與折磨感越來越少。從心理癥狀的改變來說,之前困擾我的「學習焦慮」以及自卑感消失了,轉變成學業上的自信與成功的體驗。同樣一件事情,由於心態的變化,體驗與結果卻有了明顯的不同,這個轉變為我後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社交焦慮者之所以害怕社交,是迴避去體驗社交時的負面情緒,他們採取了習慣性的逃跑方式,當不得不社交時,他們是被動的,防禦的,迴避的。因此,導致社交焦慮的惡化,並非社交焦慮本身,而是對於社交焦慮的消極心態。要改變社交焦慮,關鍵是轉變對於社交的消極心態,而不僅僅是提高社交技巧。

我們想像一個情景,要求一個社交焦慮者去張羅一次聚會,並承諾成功之後可以得到一百萬的獎勵,或者某個漂亮異性的青睞。此時,這件事情有了積極的意義(一大筆錢,或者一個美人),那麼,面對這種誘惑,主動的、挑戰的心態就會被喚起。此時,他也許會發現,組織聚會變得不再那麼困難了,甚至能夠獲得快樂和成就,因為他已經完成了心態的轉變,這種心態有利於事情的良好進展。

焦慮、抑鬱患者如果能夠發展出接納、理解、挑戰的態度面對那些糟糕的情緒,癥狀就能夠有明顯的緩解。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通過共同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慢慢提升容納與理解的積極心理品質,與此相伴的是痛苦或癥狀的減輕。

很多克服口吃的人,促使康復的關鍵點在於接納口吃,不因此逃避退縮,而是帶著癥狀做該做的事情(一種積極心態),甚至通過演講來不斷地鍛煉口才(挑戰的態度),最終,有些人不但克服了口吃,而且還成為了演講專家。有些社交達人曾經也是社交焦慮者,後來以挑戰與主動的心態面對社交,每當遇到社交情景,都會喚起他們那種興奮與挑戰的勁頭。這些積極心理品質最終讓他們走出了心理癥狀的陰影。

如果能夠培養出一種對待壓力的積極態度,那麼,壓力就能轉化為動力,能夠讓一個普通人也能煥發出潛能。

河北衡水一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17年高考,衡水中學174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41名同學被香港大學等港校錄取,2100餘人被「985工程」高校錄取,3900餘人被「211工程」高校錄取,見:北大浙大等名校授予衡水中學優質生源基地牌匾. 網易新聞2017-10-23),這所學校的生源並不特殊,只是一個地級市的生源,為什麼能夠讓這些普通的同學取得這麼大的成就,這是值得思考的。

就我跟少數幾個衡水中學畢業的同學的交流中發現,這個中學一直將積極心態的培育作為重中之重。在這所中學,積極心態的培養並非只是一味的喊口號,而是深入到時間管理、體育鍛煉、生活作息、課程教育、師生關係的全過程,讓學生能以樂觀、挑戰、追求卓越的心態面對高考。在這種心態的鼓舞之下,人的潛能被充分調動出來,無怪乎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可參考:作為過來人,我對衡中的態度是:來了不後悔,走了...)

因此,壓力、癥狀、生活事件中孕育著培養積極心態的機會,如果轉化成功,收會很大。關於如何培養積極心態,限於篇幅不再展開,之後再寫,歡迎繼續關注。

延伸閱讀:

從一個口吃者的經歷所發現的心理康復機制

對待癥狀的新態度

__________

如果你想通過閱讀來得到一定程度的成長和改變,建議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俞林鑫心理工作室


推薦閱讀:

你是怎麼樣的人
皮紋心理學怎樣幫助人們了解自己,詳細解答
攝影這件事,假裝久了就成真的了.
心理學家眼中的《老炮兒》:一個人的影帝,一代人的江湖

TAG:心理壓力 | 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