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和唯物》
08-16
《唯心和唯物》
---*---*---*---*---*---*---*---*---過往相關文章列表:※ 《大話西遊》:「那個人,他好像條狗啊!」※ 我們是不是把人生弄顛倒了?※ 事業的成功,為什麼讓我們更加孤獨?※ 什麼才是一個人的「見地」和「境界」?※ 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2 人贊了文章
原創: 成都菩提樹 無禪法苑 1周前
【前 言】在講述之前,我先要聲明一下:唯心和唯物是兩大「哲學派系」,之間的恩怨情仇上千年,並沒有一個好壞,同時各自都有諸多體系化的真知灼見,這篇文章並非真正討論這兩大哲派的思想,僅是「借用」這兩個詞來啟迪大家對一些問題的思考,僅此而已,整篇文章也都是如此。
---*---*---*---*---*---*---*---*---近代我們更多的受馬克思唯物主義思想的影響,因此很多時候,我們會給「唯心」這個詞貼上負面的標籤。覺得唯物的就是客觀的,就是現實的,就是靠譜的。唯心的就是主觀的,就是虛幻空談的,就是不靠譜也應該摒棄的東西。那真相是不是這樣呢?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唯物」,當然,是基於我們個體來講。 有句話叫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實從畢業走到今天已經十年,我親眼見到一路上太多的人,從最開始的懷抱遠大人生理想的單純求知少年,經歷了社會上很多的無奈、屈辱、折磨,遍體鱗傷之後,最終「堅定」的把目標指向了:人民幣。 當然,為了自己和家庭有更好的生活水平,也為了父母和子女今後有更好的歸宿和安排,我們追求一定的物質財富,這點,無可厚非。其實財富不在乎多和少,維摩詰居士就是一方巨富,但,我們需要對「它」有個正確的認識。就如同,我們從政的讀者,對「權利」應該有個正確的認識才能走得更遠一樣。有的人,官不大,威風不小,總想處處炫耀自己的那根板凳,恨不得隨時頂在頭上。還有的人,升個廳級局級,就如同上了趟廁所一樣從容。我之前給不少朋友講過,從政一定要有政治理想和對國家、社會、人民的歷史責任感,沒有這一點,官再大,誰又會真心「尊敬」你呢?人走茶涼,那是因為這人就不是一杯清茶,已然渾濁不堪。不涼,才怪。朱鎔基總理會涼嗎?不可能的,他已經深深的烙在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講一個小故事,上次出差見了一個老朋友,她就子女就讀幼兒園的事情在我面前小小「抱怨」了一下,大致是這樣的(金額可能不太精確):「我給女兒報了個私人幼稚園,好貴啊,十五萬一年。然後我朋友又推薦了另外一家更好的,還要對父母的背景學歷進行審查,三十多萬一年。最近,我又聽說,還有各方面素質、見識和能力教育更加體系化的國際學校,四、五十萬一年。我現在很迷茫。」
這樣的迷茫,其實在我們人生中無處不在,甚至如影隨形。我拿官位來舉例,當我們經過種種「努力」,終於力壓群雄官升一級。內心不說洋洋得意至少也是喜悅自在心間。經過了一兩個月,再也沒有這樣隨時的喜悅感,僅在別人給我們彙報工作或者受到社會「恭維」的時候偶爾會泛起,再過很長時間,發現自己面對的仍然是上、下、左、右的壓力甚至「危機感」,於是又開始一場新的「爬升運動」。 二十年前,我們如果有一台桑塔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大奔了吧。如今呢?在我們父輩年輕的時候,肉、糖、衣、電都不富裕,能去趟館子也算奢侈一把。在我很小的時候,有黑白電視機、半自動洗衣機、小摩托和一台阿里斯頓的電冰箱,基本上就能滿足我們對於一個幸福家庭的所有物質要求。如今呢? 物質生活總是在不斷的豐富,我們當代只要不是貧困家庭,我們的視野、衣食、交通和通信、娛樂、醫療保障等已非封建時代的帝王將相可以比擬,然而,我們的幸福感呢?甚至可能連某些貧困落後國家的人民也不如吧。 我們的幸福感往往都在別人家裡,而我們自己的生活又是更多人眼中的幸福和嚮往。是啊,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只要內心總是在計較分別,把你再放到更加先進和文明的500年後你也不會幸福。現在的這個暑假,又有多少人即便到了馬爾地夫和清邁,腦子裡也被各種煩惱糾纏呢?心自由,才是真自由,心情安隱喜悅,每天都是小長假。知足,常樂。
因此,我們講的所有「唯物」的東西,其實,都是唯心的。我們再來看看「唯心」這哥們兒。 有一個規律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學生年代,學的主要是技術和能力相關的東西,進入社會之後,如果我們依舊保持了持續學習的習慣,於是,最終大致會是這樣的一條閱讀路徑:開初還是為應付工作的與能力相關的「知識類」的書籍(時不時可能也來幾碗所謂的「成功學」雞湯),然後發現不能滿足自己hold住「局面」的需要,於是逐步增加了諸如心理學、認知科學、決策與判斷、絕對理性分析等靠近心靈層面的「技術類」書籍,再後來,發現,真正的問題從來就不在外部,而是在我們內心。於是,上面的書籍就索然無味,開始往哲學和宗教方面更深一步的探求,想要解開自己內心深處的種種「謎團」。然後,終於,我們正式拉開了與自己心靈對話的劇目。(想起一個老段子:保安!才是最偉大而執著的哲學導師,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孜孜以求的詢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心靈的深度和高度,並不依賴任何的物質條件。終極的自由甚至超越整個宇宙和人生,也包括生和死。因此,這裡開始,就是我們內心真正可以達至的一層層境界。比如徹底解脫煩惱的逍遙自在;比如心在物外、身與神遊的怡然自得;又比如穿透一切事物和境界的洞見。古人如此,現代人如此,未來的人類,依然如此。
因此,我們講的「唯心」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客觀唯物」。古、今、中、外一根標尺!從未有絲毫差異。 在剛步入社會那幾年,我有句口頭禪:「生命在於感受。」於是就從來不怕路途的坎坷和遙遠,僅為去探覓各種險狹處的「瑰麗風景」。然而,慢慢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原來:「生命在於感悟。」這個花花世界有太多的風景,太多的誘惑,太多的神奇和不可思議,我們從來也無法去一一的經歷,對於年輕人而言最重要的原來僅是一句最簡單的話:「我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對於現在的我們,已然不能僅滿足於此,而是要去弄明白我們內心最深處的那一個:關於時空和永恆的終極問題,去進入真正人類靈魂的領域。---*---*---*---*---*---*---*---*---
PS:微信新推出了一個讚賞功能,也就是上篇文章開始的最下面「喜歡作者」的按鈕,大家可以直接無視掉。我們並不需要什麼「讚賞」,這樣做僅是騰訊公司的要求:對於原創文章,只有開啟讚賞功能後才能任由其它公眾號直接轉載。我想,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騰訊在激勵原創文章的創作,屬於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然而,我們並不需要也不care。我們要的僅是傳播知識。如同我們之前公布過的《無禪法苑》版權聲明一樣,這裡我也再貼一次: 關於《無禪法苑》的版權聲明: 我們的版權聲明就是:我們不關心版權。 大家要轉載、引用,請自取便,標不標來源,寫不寫「轉載」,都OK。如果你想把我們的觀點作為自己的觀點,OK的,也沒問題。我們想做的僅是傳播知識,而不是佔有。您為這些文章做的「任何形式」的傳播,我們都深深的表示感激。※ 外星文明,我們真的觸不可及?未必。
※ 《再談煩惱》作者:菩提樹 成都。原創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均是源於對經文的理解以及實證感悟,歡迎討論,隨喜分享。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