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撰寫的兩篇文章——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一起來做
1 人贊了文章
張博士的論文我後面仔細讀了,確實還是有很多問題,我準備逐一進行梳理,這倒不是因為別的原因,只是我覺得戲曲研究的少數派其實不應該這樣肆意被曲解和攻擊;我準備引用的佐證文獻主要是當年「戲史辨」的那群專家,比如陳多對先秦古劇,洛地多腔調,曲唱的歷史分期,一起戲劇歷史分期的謬誤,比如竹馬,採茶,完全就是在政治社會史的立場理解戲劇史,最後鬧出了笑話;又包括崑曲非遺保護等等,而這些恰是傅老師所努力規避的,這是其一,我正在努力地撰寫這篇文章;因為張的戲劇理論功底確實是很一般,他的所謂知識,不過是攻擊的借口而已,沒有深入,很有商榷的必要。
另外田老師的文章我讀了一下,其實不過是老生常談,無非是說貶低了話劇的地位云云
但事實是,話劇近60年來才是得了便宜的,無論從學術研究,還是社會認可度,都是更被重視,上戲,中戲這些戲劇院校完全風頭蓋過了戲曲學院,而且說到戲劇,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認為就是話劇。這個問題,陳多,葉長海,胡星亮。包括鄒元江,董健,好多人都論述過。
所以這篇文章我不打算直接去針對田先生的文章,我想借著梳理戲曲與話劇關係問題的學術史脈絡,去讓真相自己浮現出來;最後客觀去評述戲曲和話劇在當下應該處於的位置——在學術研究和藝術實踐兩方面來考慮。
學術研究方面,話劇目前看來幾乎是死而不僵,無非是歷史故紙堆去研究,文學的傳統還是主流;所以基本是現當代的人在做,沒有太大突破;而戲曲,其實你知道,不斷在突破,包括田野考察,民俗,人類學等方法的介入;戲曲可以研究的範疇又很廣博。這部分可以結合傅老師的研究成果去談一談。
而實踐方面,戲曲已經有兩個劇種被列入世界非遺;大量地方戲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不能死,也不應該死,所以當然需要研究。
而話劇的所謂啟蒙立場,所謂現代性,究竟是困惑而失落的(參見孫書磊、胡星亮等人的相關文章)。
說這麼多,是想告訴大家,寫文章一定要有這樣的通盤的考慮;高屋建瓴然後再小心去索證。
學術研究不能是為了功利去投機取巧,而是應該把專業的良心放在當中,真正做一些有意義的成果。譬如戲劇,就應該真正去關心這個藝術門類的未來和明天。而這也是我推薦大家讀一讀傅謹教授的書和文章的原因!
推薦閱讀:
※丁東:魯迅文學獎的末路
※新人寫的小說,開篇三萬字,希望各位提些意見,幫助我修改。
※中國現代文學的"四大才女"
※聯合文學課堂 ∣ 徐則臣《耶路撒冷》討論會:與「我們」有關的70後寫作|聯合文學課堂|徐則臣|耶路撒冷|楊慶祥
※諾貝爾文學獎大數據:除了本屆,還曾頒給哪些文學圈外人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