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99%是自取其辱(轉發)

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99%是自取其辱(轉發)

他們眼中,沒有道理,只有挑錯。

「蒼蠅不叮無縫蛋,怎麼不打別人偏打你?」

「念書有什麼用,掙得還不是沒我多。」

「難道就我一個人覺得你這件衣服很醜嗎?」

……

生活中總能聽到種種讓人心生不悅的聲音。

每次出現類似的話,都有人試圖去「講道理」。

只是,被拖進「話題陷阱」的人常常發現,自己旁徵博引,滔滔不絕,最後卻是「對牛彈琴」。

試圖去說服一個固執己見,充滿戾氣的人,不僅徒勞,且很可能把你變成和對方一樣的人。

1

「不管你對不對 我一定是對的」

網上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永遠不要和傻X爭辯,他會把你的智商拉低到和他一個水平線,然後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之所以這樣稱呼他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面對任何事情,都要去「抬個杠」,顯示獨特。

一位網友談起自己的經歷有些忿忿不平:

她在鋼琴曲《天空之城》的評論區留言說:「好聽,電影的成功離不開配樂。」

很快,有人回復:「中國也有好的純音樂,也有頂級的配樂大師,卻得不到國人的關注,一個個都跑去吹捧國外的,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是吧?」

意思很明顯:你喜歡外國的音樂,就是不愛國。

她又氣又無奈:「聽個音樂也能被懟,杠精真是無處不在。我說一首曲子好聽,就變成我不支持國產音樂,不愛國了?這是什麼邏輯?」

在網路噴子肆意橫行的今天,「杠精」越來越為人所熟知,他們最擅長的就是用「神邏輯」綁架別人。

但杠精邏輯並非當下時代的獨有產物。

魯迅先生曾在《論辯的魂靈》中對這類邏輯有著精妙的總結。

魯迅故里 / 視覺中國

「你說甲生瘡。甲是中國人,你就是說中國人生瘡了。

既然中國人生瘡,你是中國人,就是你也生瘡了。

你既然也生瘡,你就和甲一樣。你只說甲生瘡,則竟無自知之明,你的話還有什麼價值?」

可見這樣漏洞百出的強盜邏輯早有歷史淵源,因為時代限制,知道的人比較少。

網路把這些人推到了大眾的眼前。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其中手機網民佔96.3%。

2018年這一數據仍在攀升。

圖片來源:CNNIC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

在龐大的人群基數背後,每一塊屏幕都成了個人價值觀的載體。

觀念碰撞,帶來的未必都是理性的聲音。

白岩松在《白說》一書中寫道:「理性,是目前中國輿論場上最缺乏的東西,有理性,常識就不會缺席,現在,理性還是奢侈品。

也因此,中國輿論場上總是在爭鬥、搶奪、站隊並解氣解悶不解決。」

觀念對立引發罵戰,甚至延伸入現實,類似事件已經太多太多。

考公務員還是創業,先成家還是先立業,甚至看什麼電影聽什麼歌……都有「杠精」們橫插一腳。

科學依據敵得過「鄰居家二豆說」,敵得過「朋友圈的文章說」,還是敵不過「我是過來人啊」。

2

「我懂得少

但我堅持得多」

2006年,政治學者Brendan Nyhan與Jason Reifler聯合進行了一項實驗。

他們向持不同政見的參與者出示了一份虛假政治新聞,過一陣子後再向他們出示被更正的真實新聞。

實驗發現,參與實驗的人們總是更傾向於相信和自己觀念一致的新聞,即使已經知道那是假的,也有人在閱讀真實新聞之後更加相信「假新聞」。

科學上稱之為「逆火效應」。

「人們面對和自己核心理念不符的信息時的一種本能的保護機制:當一個錯誤的信息被更正後,如果更正的信息與人原本的看法相違背,它反而會加深人們對這條(原本)錯誤的信息的信任。」

著名古董收藏家馬未都曾在一檔鑒寶綜藝中受到收藏者的質疑和反對。

馬未都在節目中,鑒定出一位收藏者的「傳家寶賞瓶」是贗品,收藏者當場表達了反對和不滿。

收藏者問他:「馬老師您看過賞瓶的所有圖案嗎?」

馬未都說:「都看過,它有規矩的,您見過五個輪子的自行車嗎?」

即使馬未都從賞瓶的顏色、時代、圖案各個角度闡述了看法,這位收藏者仍舊錶示「不服氣」。

主持人出聲化解尷尬:「其實我覺得收藏的樂趣也許就在於這。」

馬未都耿直回應:「那不一定,對他來說不是樂趣。

他一定要生活在這個幻想之中才是一個樂趣,你給他捅破了,他是什麼樂趣。」

當人們在所篤信的事物、觀念、人身上付出過多,就會形成一種本能的信仰。

即使最後被現實揭穿,已經付出的「沉沒成本」也讓他們無法輕易改變,只好任由思維被圈禁在一畝三分地里動彈不得。

外人看來是對觀念的「撥亂反正」,於他們自身來說卻是信仰崩塌,以及對自我價值的徹底否定。

美國作家Julia Galef在TED演講《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中提到「動機性推理」。

「我們的慾望和恐懼影響著我們處理信息的方式。

一些信息、一些想法,我們會覺得就像我們的盟友,我們希望他們獲勝,並不自覺地維護它們,其他的信息和想法都是敵人,我們要打倒它們。」

正如亦舒在《舊歡如夢》里說的那樣:「人們往往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

他們不是傻,而是懂得太少,堅持得太多。

有人吐槽一些老闆:

「你跟他談專業,他跟你講態度。你跟他說態度,他跟你聊情懷。你跟他解釋行情,他跟你哭訴歷史。

在無法辯駁的事實面前,他非要以『我不懂但是我覺得……』開頭讓你認同並執行一個天馬行空的方案。」

價值訴求和專業水平不對等,較真就等於「自取其辱」。

理性的討論永遠建立在傾聽的基礎之上,沒有傾聽只有表達,最後也只能演變為吵架。

3

溝通不是為了輸贏

更不是為了「刷存在感」

不要試圖說服旁人,因為一些人不願被改變,一些人你沒權力去改變。

王小波曾在《沉默的大多數》中寫道:「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藉此辯證思考一下,在「杠精」眼中,其實試圖和他們講道理的人也是「杠精」。

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戾氣越來越重了。

這樣的說法有失偏頗,說到底,「戾氣」不過是證明存在感的一種手段,它存在於每個年齡段的人群中。

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急不可耐地想證明能耐;有久經世事的中年人,試圖用三觀洗禮整個世界……

最終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跳樑小丑」。

馬東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到:「跟90後溝通的核心是什麼?」

他回答說:「認慫。」

馬東 / 視覺中國

「我和90後差了快30年,30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就是古代人了。時代變化這麼快的情況下,新的東西我不懂,所以和90後溝通的時候我只能認慫。」

採訪者要求馬東給年輕人一些忠告,馬東果斷拒絕:

「你們所經歷的東西不是我經歷過的,所以給年輕人忠告就是找死。既土又老又顯得煩。土、老、煩。這樣的事誰干呢?」

無關年齡,尊重對立但有道理的價值觀存在,保持一顆好奇心,時刻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並藉機成長永遠是避免淪為「笑話」的關鍵。

在還沒有能力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存在、認同自己的觀點時,最應該做的是埋頭苦幹。

世界變化太快,與其絞盡腦汁去說服對方,不如一笑置之。

表達清楚觀點,就已經足夠,何必非要用嘴去爭個高低輸贏。

正如熊培雲所說:「我思故我在,而不是我征服故我在。

我永遠不必通過說服別人,或者讓別人臣服於我的觀點證明我的存在。」


推薦閱讀:

王沾吉:喜歡嫉妒別人的人是什麼心態?如何避免?
你讓我幹啥我就幹啥,那我不是很沒面子
你擁有你的飯局自由嗎?
要求點幾個贊很過分嗎?
高情商的人,總是充滿正能量!

TAG: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