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老是跟家長「作對」
來自專欄孩子都是天才,教育陪伴天才的成長
早晨上學時間段明明時間很充足,為什麼孩子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最後搞得很緊張;為什麼該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飯,非得過了飯點吃零食;為什麼孩子不好好學習,上課調皮搗蛋,不聽老師、爸媽的話。有時孩子會惹得家長恨不得拉過去打一頓,又於心不忍。孩子為什麼老跟家長「作對」!
但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的行為只是「你」認為他在跟你作對,其實你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就像一年級的題,對於一個成年人是不用想就知道答案,但對於一名上一年級的小朋友是很難的。
有一篇文章:一個媽媽帶女兒去一個派對,媽媽看到的是美女、帥哥、鮮花、香檳,媽媽很興奮;而女兒被媽媽拉著看到的只是一條條人腿和桌子腿,並且小小的她,跟不上媽媽的步伐。於是小女孩就不開心了,媽媽還不明原因,媽媽眼裡的「美景」在孩子眼裡是荒蕪的,當媽媽蹲下來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個問題。於是有本書叫《蹲下來和孩子交流》。但生活中的事情不僅僅「蹲下來」就能解決的,人是複雜的動物,有著複雜的情緒。雖然你們身為父子,母女,但也不代表你能懂他內心所想,不然這世上哪來這麼多不理解,《變形計》也拍不了哪么多季,各大網路平台,也不會有某某地十幾歲的孩子動手打父母的新聞了。
我們透過事情看本質,其實每個人,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帶著上天給的獨特的性質降臨到了這個世上,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代表著每個人都不一樣,指紋就是人的「獨特密碼」,十指指紋對應的就是大腦五大區塊。如果你拿到了孩子的密碼,就可以打開了孩子的內心。那孩子的一切行為,你都可以理解了,這個「密碼」我們稱之為【先天優勢天賦測評】。該測評可以測試孩子大腦五大區塊、學習潛能、先天天賦、先天行為導向、體能素質,以及孩子的性格。現在在看文章開頭的例子,從先天優勢測評角度來看,體覺辨識屬於補的寶貝,他的行動力不會很強,懶得動,甚至有拖延症的表現,會拖拖拉拉;如果邏輯思維屬於補,那麼對於事情的先後緩急規劃的不太清晰,會表現出時間管理不太好;如果溝通管理精神層次分值比較高,但是視覺方面分值相對低一些,那麼寶貝容易出現走神的情況,有可能嘴裡吃著飯,腦子已經飛到爪哇國了。看到這裡爸爸媽媽還會生氣嗎?還是根據每一位寶寶的具體情況做出有針對性方法吧!
愛孩子是每個人的本能,但懂孩子才是真正的才能!懂比愛更重要!就像圖中說的,絕對不去改變別人,而是用他接受的方式影響他。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童年,希望每個寶寶都有一個溫馨、親切美好的童年!
如果你想解鎖你家的孩子,可以搜索雲書匯官微:親子圖書館聯盟。等你呦
mb/l?+M}W
推薦閱讀:
※別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孩子不聽話跟你對著干,原因就在這
※孩子的31個敏感「關鍵期」,錯過就會後悔一輩子!(4)
※」那個,你覺得呢?「
※【小歐歐和小恐龍的故事】-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