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甚於考清華北大?世界盃裁判的「晉級」之路
來自專欄懶熊體育208 人贊了文章
學生想考清華北大?難。裁判想執法世界盃?比考清北還難。
那世界盃裁判又是怎樣煉成的呢?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晉級」之路。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1618464297136128國際級裁判
世界最高級裁判員被稱為國際級裁判,次之為國際級助理裁判。只有由國際足聯認證的國際級裁判和國際級助理裁判才有資格在國際正式比賽中參與執法。除上述兩級裁判之外,更低等級的裁判員由各個國家自主評定。
在中國,足球裁判員等級分為國家三級、國家二級、國家一級和國家級。一、二、三級裁判由地方足協組織考試評定;國家級裁判由中國足協組織考試評定。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每年推薦國家級裁判參加由國際足聯組織的考試,通過後由國際足聯評定為國際級裁判。
根據國際足聯官網的最新名單,目前中國共有7名國際級裁判,9名國際級助理裁判,總計16名裁判有資格吹罰國際級正式比賽。2018年3月30日,國際足聯公布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裁判名單,一共有36名主裁判和63名助理裁判將出現在世界盃的賽場,但可惜的是沒有一名中國裁判入選。(延展閱讀:「上帝之手」不會再有,因為VAR就是足球場新的上帝 | B面世界盃)
選拔程序
國際級裁判要經歷極其嚴苛的篩選。在美國的8萬名註冊裁判員中,只有7名達到能夠執法國際正式比賽的要求,錄取率僅為0.0087%。而根據公開資料計算,2016年全國高考清華、北大的綜合平均錄取率為0.071%。因此要想成為國際級裁判,難度大約是考上清華、北大的8倍。
國際級裁判的年齡必須在25歲以上、45歲以下。因此,短短20年的職業生涯使得國際足聯裁判必須儘快地提升自己的評級以執法更高級別的比賽。
作為裁判,僅僅了解足球比賽的規則是不夠的。因此,裁判員評級的提升要經過非常全面的評估程序。要想提升評級,裁判員首先需要執法一定數量的比賽,然後要通過筆試和體質測試,最終獲得評估者的推薦。這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小失誤都會葬送本次提升評級的機會。
「有的人可以在筆試中拿滿分,然後在體質測試中拿99分甚至滿分,但當他走進真正的比賽場地中,他甚至連東南西北都找不著。」美國加州裁判委員會的里克·奧利瓦斯(Ric Olivas)表示。一名裁判員也許能做到對規則倒背如流,但如果沒有一定的個人魅力或是個性,那麼在執法比賽的時候也會變得一無是處。
前國際足聯助理裁判托馬斯·博巴迪拉(Thomas Bobadilla)在談到一個優秀裁判必須具備的素質時說道:「不管是什麼級別的裁判,首先你要善於與人交流,那麼球員和教練員才會相信你能夠給他們帶來一個安全、公平和有趣的競爭環境;其次你的身體要能夠跟上比賽的節奏;還要有足夠強的閱讀比賽的能力,要能夠讀懂球員的技術動作、肢體語言和內心想法以便更準確地識別犯規動作;最後就是要能夠在矛盾激化之前化解衝突。」
身體素質
對於裁判來說,身體素質極為重要。大多數人會認為足球運動員相當幸苦——90分鐘的比賽、沒有暫停、極少的換人次數以及短暫的中場休息。足球運動員的單場跑動距離經常超過1萬米。
但實際上,裁判員的工作並不比球員輕鬆。為了儘可能地對每個球做出正確的判罰,他們必須跟隨球員和球的轉移一起跑動。這意味著,裁判員的單場跑動距離可能比年齡不到他們一半的球員的跑動距離還多。根據美國足協的數據,裁判員的場均跑動距離在1萬9千米左右。
為了證明自己的身體能夠勝任執法國際比賽的強度,國際級裁判必須通過高強度的速度和耐力兩項測試。第一項速度測試,要求裁判員(男性)在6.2秒內跑完40米,並連續完成6組,每組間允許有1分半的休息時間。第二項耐力測試,要求在30秒內跑完200米,然後接著在35秒內走完50米,以此為一組,重複20組。
與大多數職業球員不同,裁判員通常沒有專業的訓練師帶他們訓練。他們必須在自己的工作之餘另找時間訓練身體。曾執法過世界盃的裁判布萊恩·霍爾(Brian Hall)在世界盃開始前2年,每天要花4小時在健身訓練上。
裁判的收入
對許多的國際級裁判來說,當裁判並不是他們的全職工作。雖然法國裁判員在所有歐洲國家裁判員中平均收入最高,達到每賽季73000歐元(約56.8萬人民幣),但其他國家的裁判員收入可沒有這麼高。以下圖表顯示了歐洲主要國家的裁判員在本國聯賽的場均收入:
世界盃裁判員的標準薪資為5萬美元(約33.3萬人民幣)。雖然這是一個可觀的數目,但不是所有的國際級裁判都有資格拿到這樣一筆收入。
蘇格蘭籍國際級裁判克雷格·湯姆森(Craig Thomson)同時也是一名全職律師。不過後來他因為個人生活和家庭原因決定成為兼職律師。湯姆森不是唯一因為擔任國際級裁判而被迫調整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人。前文提到的霍爾為了準備世界盃,辭掉了自己在VISA的採購員的職務。
裁判員職業化
2010年8月,時任國際足聯主席的約瑟夫·布拉特(Joseph S. Blatter)宣布,只有全職裁判員才能夠入選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執法陣容。
「我們必須為頂尖裁判做些什麼。在最職業的足球賽場上不允許不職業的裁判存在。」布拉特說。
由於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上出現的多次爭議判罰,而當時執法世界盃的30名裁判中只有2位是全職裁判——霍華德·韋伯(Howard Webb,英格蘭)和西村雄一(Yuichi Nishimura,日本),這使得國際足聯決心做出改變。這兩位全職裁判入選了最終決賽的執法隊伍,而他們也在世界盃結束之後受到了國際足聯的嘉獎。
但並非所有人都同意國際足聯的此項改變。雅虎作者馬克斯韋·加洛韋(Maxwell Calloway)表示,裁判員的工作相對於球員來說要簡單,因此他們完全有能力勝任第二份工作。而且大多數裁判的第二份工作收入要比當裁判的收入高50%-100%。加洛韋認為,除非國際足聯能夠為全職裁判提供足夠的收入保障,包括醫保、社保、退休金等福利在內,不然要求裁判必須全職對他們來講不公平。
世界盃裁判選拔
在成為國際級裁判(或國際級助理裁判)之後,還要經過層層篩選,才能成為世界盃的執法裁判。
按照國際足聯規定,世界盃裁判的選拔程序歷時三年,由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和國際足聯裁判輔助計劃(Referee Assistance Program, RAP)完成。
國際足聯裁判長馬西莫·布薩卡(Massimo Busacca)表示,世界盃裁判的選拔要考核裁判的身體素質、對規則的了解程度以及心理素質。「我的職責就是選出一支高水平的裁判隊伍,我們希望用最專業的執法來對待世界盃這樣級別的比賽。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培訓程序不斷提高裁判員水平,就像運動員日復一日的訓練只為提高自己一樣。」
布薩卡將世界盃裁判隊伍視為參加世界盃的「第33支國家隊」,而他自己就是這支「國家隊」的主教練。他在此前的採訪中表示:「我們必須表現得像一支職業足球隊,我們必須每天活在足球的世界裡感受足球的脈動氣息。」
國際足聯裁判援助計劃(RAP)於2007年開始啟動。參加選拔的裁判員需要通過RAP進行評估。RAP的評估項目包括月度體質監測、針對裁判比賽行為的心理學分析以及針對比賽規則舉辦的一些專題研討會。運動心理學家還會根據不同裁判員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減壓策略,同時RAP的專家會在世界盃期間與每一位裁判保持密切聯繫以解決他們的各種問題。
凡是能站在世界盃賽場中央的人,都值得尊敬。當然包括裁判。
視頻來源:Business Insider; 譯制:萬雨芯
推薦閱讀:
TAG:世界盃WorldCup | 足球裁判 | 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