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數論(2)——Dedekind的理想論

數論(2)——Dedekind的理想論

來自專欄數論漫談5 人贊了文章

19世紀中期,Kummer在研究費馬大定理的過程中(數論(3)——Kummer與費馬大定理),對分圓域做了系統的理論工作,在這個基礎上,Dedekind把他們的思想加以代數化,建立了一般代數數域上的基礎概念和結果. 他用抽象代數化的方式講述數論,重新講述Gauss和Kummer的理論,避免大量的具體計算.

Dedekind

1871年,Dedekind在為狄利克雷《數論講義》一書所寫的附錄中首次講述理想論. 他的理論和他在1872年用「戴德金分割」方法定義實數一樣,不被當時人所理解. 但是,Lipschitz於1876年寫信支持Dedekind把他的理論寫成著作,於是就有了Dedekind於1877年所寫的《代數整數論》一書.

歷史故事講完,我們將介紹Dedekind對代數數論的主要貢獻,它也是經典的代數數論內容.


初等數論主要活動場所是有理數域 mathbb{Q} 和它的整數環 mathbb{Z} . 但正如我們已經在數論(1)——費馬的夢想看到的那樣,在研究每個具體的丟番圖方程時,通常需要考慮域 mathbb{Q} 的有限次擴張 K ,我們把這樣的域 K 稱為代數數域(簡稱數域),這是代數數論的基本研究對象.

數域的整數環

Dedekind把通常的整數概念推廣到任意的代數數域中:

定義:數域 K 中的元素 alpha 稱為代數整數,如果存在首一整係數多項式 f(x) 使得 f(alpha)=0 . 我們 K 中所有代數整數組成的集合記為  mathcal{O}_{K} .

Dedekind的第一個結果是:

命題1:  mathcal{O}_{K} 是整環,稱之為代數整數環.

這相當於要證明: alpha,etain mathcal{O}_{K}implies alpha pm eta,alphaeta in mathcal{O}_{K} . 由定義證明此事並不容易. 1850年,愛森斯坦才用對稱函數的方法通過複雜的計算證明了此事.(具體證明參加文獻1的P26) Dedekind希望用純代數的方法代替計算,於是他發明了模的概念,並證明了

命題2: alpha in K 是代數整數 iff mathbb{Z}[alpha] 是有限生成  mathbb{Z} -模

有了命題2,我們就可以輕易證明命題1如下:

alpha,etain mathcal{O}_{K} ,則 mathbb{Z}[alpha],mathbb{Z}[eta] 都是生成  mathbb{Z} -模 implies mathbb{Z}[alpha,eta]是生成  mathbb{Z} -模 . 這可推知 mathbb{Z}[alpha,eta] 中的任意元素 a 都是代數整數,這是因為 mathbb{Z}[alpha,eta,a]=mathbb{Z}[alpha,eta] 是生成  mathbb{Z} -模 . 而 alpha pm eta,alphaeta in mathbb{Z}[alpha,eta] ,得證.

當然,命題1和命題2對更一般的環擴張也成立,這是經典的交換代數內容. 我們先看幾個例子吧.

例1: K=mathbb{Q} ,則 mathcal{O}_{K}=mathbb{Z} .

例2:每個二次數域(即 mathbb{Q} 的二次擴域)均可唯一地表示成 K=mathbb{Q}(sqrt{d}) ,其中 d 為無平方因子的整數. 當 d>0 時叫做實二次域,當 d<0 叫做虛二次域. 二次域 K=mathbb{Q}(sqrt{d}) 的代數整數環為

證明:我們先證明任意二次數域 K 都可以表示成這樣的形式. 事實上,任取 alpha in K-mathbb{Q} ,則 1,alphamathbb{Q} -線性無關,而 1,alpha,alpha^{2}mathbb{Q} -線性相關的(因維數為 2 ),故存在 a
eq 0,b,cin mathbb{Z} 使得 aalpha^{2}+balpha +c=0 ,於是  alpha=dfrac{-bpm sqrt{b^{2}-4ac}}{2a} ,再取 db^{2}-4ac 的無平方因子部分即可.

接著我們求二次域的整數. 設 alpha= a+bsqrt{d}in K~~(a,bin mathbb{Q}) ,它的極小多項式為 x^{2}-2ax+a^{2}-b^{2}d . 因此 alpha= a+bsqrt{d}in mathcal{O}_{K}iff 2a,a^{2}-b^{2}din mathbb{Z} .

現設 alpha= a+bsqrt{d}in mathcal{O}_{K} ,則 2a,a^{2}-b^{2}din mathbb{Z}implies (2a)^{2}-d(2b)^{2}=4(a^{2}-b^{2}d)in mathbb{Z}implies d(2b)^{2}in mathbb{Z}

我們斷言 2bin mathbb{Z} ,否則 (2b)^{2} 作為有理數,它的分母含平凡因子,而 d 無平凡因子,與 d(2b)^{2}in mathbb{Z} 矛盾. 於是可設  a=frac{u}{2},b=frac{v}{2},~u,vin mathbb{Z} . 則上式化為  u^{2}-dv^{2}in 4mathbb{Z} .

因此,若 v 為偶數,則 u 為偶, a,b 均為整數;若 v 為奇數,則  v^{2}equiv1	ext{ mod }4 ,由上式可知 u 為奇數而 dequiv1	ext{ mod }4 . 這也就是說,

dequiv 2,3	ext{ mod }4

alpha= a+bsqrt{d}in mathcal{O}_{K}iff a,bin mathbb{Z}

此時, mathcal{O}_{K}=mathbb{Z}[sqrt{d}]

dequiv 1	ext{ mod }4

alpha= a+bsqrt{d}=dfrac{u+vsqrt{d}}{2}in mathcal{O}_{K}iff uequiv v	ext{ mod }2,~u,vin mathbb{Z}

此時 mathcal{O}_{K}={dfrac{u+vsqrt{d}}{2}~|~uequiv v	ext{ mod }2,~u,vin mathbb{Z}}=mathbb{Z}[dfrac{1+sqrt{d}}{2}] .

例3:對整數 ngeq 2 ,分圓域  K=mathbb{Q}(zeta_{n})(zeta_{n}=e^{frac{2pi i}{n}}) 的代數整數環 mathcal{O}_{K}=mathbb{Z}[zeta_{n}] .

證明:參見 數論(3)——Kummer與費馬大定理.

命題3:數域 K 的整數環  mathcal{O}_{K} 作為群是秩為 n=[K:mathbb{Q}] 的自由阿貝爾群. 它的一組基稱為  mathcal{O}_{K} (或 K )的一組整基.

命題3表明數域的整基總是存在的,但並不是唯一的:例如考慮二次域 K=mathbb{Q}(sqrt{d}) ,當dequiv 2,3	ext{ mod }4 時, {1,sqrt{d}}K 的一組整基;當 dequiv 1	ext{ mod }4{1,dfrac{1+sqrt{d}}{2}}K 的一組整基. 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令

在任何情況下, 直接驗證可知 {1,dfrac{D+sqrt{D}}{2}} 也是 K=mathbb{Q}(sqrt{d}) 的一組整基.

但是由整基可構造一個重要的不變數:設  sigma_{1},cdots,sigma_{n}Kmathbb{C}n 個嵌入,設 {alpha_{1},cdots,alpha_{n}} mathcal{O}_{K} 的一組整基,則

det((sigma_{i}alpha_{j}))^{2}=det(T(alpha_{i}alpha_{j}))in mathbb{Z}

K 的不變數(指的是與整基的選取方式無關),叫做域 K判別式,記為 d_{K} .

例如考慮二次域 K=mathbb{Q}(sqrt{d}) 以及它的一組整基  {1,dfrac{D+sqrt{D}}{2}} ,於是判別式為

然而在一般情形下,尋求某個數域 K 的整基和計算判別式 d_{K}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


Dedekind整環

代數整數環不一定是UFD!例如考慮二次域  K=mathbb{Q}(sqrt{-5}),~ mathcal{O}_{K}=mathbb{Z}[sqrt{-5}] ,有理整數 21 有兩種素元分解

21=3cdot 7=(1+2sqrt{5})cdot (1-2sqrt{5})

這裡 3 是不可約元是因為:假設 3=alpha etaalpha, eta 非單位,則  N(alpha)N(eta )=9 implies N(alpha)=pm 3 但是方程  N(alpha)=N(x+ysqrt{-5})=x^{2}+5y^{2}=pm 3mathbb{Z} 無解. 同理可證  7,1pm 2sqrt{-5} 不可約. 另外一方面,因為 dfrac{1pm 2sqrt{-5}}{3}, dfrac{1pm 2sqrt{-5}}{7}
otin mathcal{O}_{K} ,所以它們均不相伴.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Kummer說,我們必須把 K 的整數嵌入到更大的「理想數」整環中使得唯一分解為「理想數」的性質在其中成立!例如在

21=3cdot 7=(1+2sqrt{5})cdot (1-2sqrt{5})

的例中,右邊的因子滿足:存在素理想 mathfrak{p}_{1},mathfrak{p}_{2},mathfrak{p}_{3},mathfrak{p}_{4} 使得

(3)=mathfrak{p}_{1}mathfrak{p}_{2},~(7)=mathfrak{p}_{3}mathfrak{p}_{4},~1+2 sqrt{-5}=mathfrak{p}_{1}mathfrak{p}_{3},~1-2sqrt{-5}=mathfrak{p}_{2}mathfrak{p}_{4}

這就解決了不唯一問題!因為

(21)=(mathfrak{p}_{1}mathfrak{p}_{2})(mathfrak{p}_{3}mathfrak{p}_{4})= (mathfrak{p}_{1}mathfrak{p}_{3})(mathfrak{p}_{2}mathfrak{p}_{4}).

命題4:K 是數域,則它的代數整數環 mathcal{O}_{K} 是諾特整閉的,且每個非零素理想都是極大理想.

這就引出了Dedekind環的概念,而代數整數環 mathcal{O}_{K} 就是它的模型:

定義:一個諾特整閉整環叫做Dedekind整環,若它的每個非零素數理想都是極大的.

Dedekind整環滿足素理想唯一分解性質:

命題5:Dedekind整環 R 每個非零非單位理想 mathfrak{a} 可分解為素理想之積

mathfrak{a}=mathfrak{p}_{1}^{e_{1}}cdots mathfrak{p}_{n}^{e_{n}}

其中 e_{i}geq 1,mathfrak{p}_{1},cdots,mathfrak{p}_{n}R 的不同素理想. 且若不考慮因子的次序,分解是唯一的.

數與理想的差距

我們知道在一個整環中,一個非零元素是素元當且僅當它生成的主理想是素理想. 所以一個自然的問題是:

Question:素數與素理想差多遠?也就是說,Dedekind整環什麼時候是PID?或者說,如何刻畫Dedekind整環與PID差距?

最簡單直接的想法是:考慮代數整數環 mathcal{O}_{K}全體非零理想組成的集合,它們關於理想的乘法形成一個含幺交換半群,而命題5是說這是一個以素理想為基底的自由交換半群. 但是半群不好操作,我們期望把這個自由交換半群擴大為一個交換群. 這就引出了分式理想的概念.

定義: K 是數域,稱 K 的子集合  mathfrak{a}分式理想,如果它滿足如下等價條件:存在非零整數 cin mathcal{O}_{K} 使得 cmathfrak{a}mathcal{O}_{K} 的非零理想 iff mathfrak{a}K 的非零有限生成 mathcal{O}_{K} -子模. 每個非零元 ain K^{ast} 定義了一個分式理想 amathcal{O}_{K},稱之為主分式理想. 為區分起見,把 mathcal{O}_{K} 的理想稱為整理想.

K 的兩個分式理想 mathfrak{a},mathfrak{b}定義為形如 sum_{i=1}^{n}a_{i}b_{i},a_{i}in mathfrak{a},b_{i}in mathfrak{b} 的所有元,它仍是分式理想;所有分式理想關於積形成阿貝爾群,記為 I_{K} :單位元是 mathcal{O}_{K} ,分式理想  mathfrak{a} 的逆是 mathfrak{a}^{-1}={xin K~|~xmathfrak{a}subset mathcal{O}_{K}}

由命題5可推知:

推論1:每個分式理想  mathfrak{a} 可唯一分解表示為

mathfrak{a}=prod_{mathfrak{p}}mathfrak{p}^{e_{mathfrak{p}}}

其中 mathfrak{p} 取遍  mathcal{O}_{K} 的所有非零素理想, e_{mathfrak{p}}in mathbb{Z} 除有限個外都為 0 .

證明:只需要注意到每個分式理想都是兩個整理想的商.

定義:所有分式主理想 (a)=amathcal{O}_{K},ain K^{ast} 作成分式理想群 I_{K} 的子群,記為 P_{K} . 稱商群 Cl_{K}:=I_{K}/P_{K}K理想類群(簡稱類群). 我們把類群的階數 h(K) 稱為 K理想類數.

由定義我們得到一條正合列

1	o mathcal{O}_{K}^{	imes}	o K^{ast}	o I_{K}	o Cl_{K}	o 1

其中  mathcal{O}_{K}^{	imes} 表示  mathcal{O}_{K} 全體單位組成的單位群,中間的箭頭由 amapsto (a)=amathcal{O}_{K} 給出.

命題6:K 是代數數域,則以下陳述等價:

  1.  mathcal{O}_{K} 是UFD.
  2.  mathcal{O}_{K} 是PID.
  3.  Cl_{K}=1iff h(K)=1 .

因此單位群  mathcal{O}_{K}^{	imes} 和類群 Cl_{K} 刻畫了群同態 K^{ast}	o I_{K},~amapsto (a)=amathcal{O}_{K} 離同構有多遠,刻畫了數與理想的差距!類群 Cl_{K}刻畫了 mathcal{O}_{K} 離UFD有多遠!

關於理想類群和單位群有兩個基本定理:

命題7:數域的理想類群是有限阿貝爾群.

證明:對不起,工具不夠,後面建立工具再證.

命題8(狄利克雷單位定理):數域 K 的單位群是有限生成阿貝爾群. 具體來說,分別以 r_{1},r_{2}Kmathbb{C} 的實嵌入和復嵌入對的個數,則

mathcal{O}_{K}^{	imes}simeq mathbb{Z}^{r_{1}+r_{2}-1}oplus W_{K}

其中 W_{K} 表示 K 的所有單位根構成的乘法群(這是有限循環群). 換句話說:存在一組單位  varepsilon_{1},cdots,varepsilon_{r_{1}+r_{2}-1} ,稱為基本單位系,使得其他單位  varepsilon 可唯一寫成 varepsilon=omegacdot varepsilon_{1}^{a_{1}}varepsilon_{2}^{a_{2}}cdots varepsilon_{r}^{a_{r}} ,其中 omega in W_{K} .

證明:對不起,工具不夠,後面建立工具再證.

註記:數域 K 中的乘法有限階元素稱為 K單位根. 如果 alpha^{n}=1 ,稱之為n 次單位根;如果  alpha 的階為 n ,稱之為本原單位根. 數域 K 的單位根全體 W_{K} 形成乘法群,稱之為數域 K單位根群. 可以證明 W_{K} 為有限群,又由任意域中的有限乘法群都是循環群推知 W_{K} 是有限循環群.(證明細節可參見文獻4定理1.5(P12)的證明)

例4(二次域的單位):對實二次域K=mathbb{Q}(sqrt{d})(d>0),r_{1}=2,r_{2}=0,r=r_{1}+r_{2}-1=1. 於是 K 的基本單位系只含一個單位  varepsilon ,而 W_{K}={pm 1} . 所以實二次域的單位為 pm varepsilon^{a}(ain mathbb{Z}) .

對虛二次域 K=mathbb{Q}(sqrt{d})(d<0),r_{1}=0,r_{2}=1,r=r_{1}+r_{2}-1=0 implies mathcal{O}_{K}^{	imes}=W_{K} .

d=-1 時, mathcal{O}_{K}^{	imes}=W_{K}={pm 1,pm i} ;當 d=-3 時, mathcal{O}_{K}^{	imes}=W_{K}={pm 1,pm xi_{3},pm xi_{3}^{2}} ;其他情形, mathcal{O}_{K}^{	imes}=W_{K}={pm 1} .

例5(分圓域的單位)對分圓域 K=mathbb{Q}(zeta_{n}) ~(ngeq 3),r_{1}=0,r_{2}=dfrac{varphi(n)}{2},r=r_{1}+r_{2}-1=dfrac{varphi(n)}{2}-1 . 當 n 很大時, r 是一個很大的正整數,從而它的單位群是一個很大的群,決定它的一組基本單位系至今仍是困難的問題(Kummer當年就遇到過這個難題). 參見數論(3)——Kummer與費馬大定理

我們來看看狄利克雷單位定理的應用:

例6(Pell方程)當年費馬陳述證明了如下事實:設 N 為自然數,它不是某個自然數的平方,則方程 x^{2}-Ny^{2}=1 具有無限多個自然數解. 具體證明細節參見文獻3命題4.27(P100).

總結一下,我們的核心問題是決定理想類群 Cl_{K} ,計算類數 h(K) 和決定基本單位系. Dedekind對於計算類數做了第一步貢獻,他定義了域 K 的Zeta函數,在這個基礎上後人給出了類數解析公式.


參考文獻

  1. J.S. Milne. Algebraic Number Theory.
  2. 馮克勤. 代數數論簡史.
  3. 加藤和也. 數論I——Fermat的夢想和類域論.
  4. 馮克勤. 代數數論.

推薦閱讀:

《周易參同契通析·講義·易數學·八卦布列曜,運移不失中》
數學的美
哲學解讀千禧難題:P問題對NP問題
教案推薦:中班數學《有趣的數字》
數學家思,故數學家在

TAG: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