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市場激活傳統文化,帶來新效益

動漫市場激活傳統文化,帶來新效益

「活起來」更「火起來」:動漫如何激活中華傳統文化?

故宮博物院大大小小的神獸塑像變成了「萌萌噠」的卡通人物;上海博物館的青銅藏品,變成了可以「立起來」的手工動畫玩具;一批從中華經史典籍、神話傳奇中脫胎而成的當代動漫作品正在熱播;「漢服熱」「唐裝熱」與「動漫熱」相輔相成,正在形成新的時尚產業

2017年,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突破1600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動漫作品及衍生品,正在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在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上,業內人士熱議,通過動漫等載體,如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活起來」的不僅是故宮

最新一部講述故宮歷史的動漫作品正在創意製作之中,將聚焦故宮文物在抗戰烽火中的南遷之路,講述「國家寶藏」幾經磨難又回歸故宮的傳奇。這部動畫片暫定名為《故宮回聲》。

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副主任於壯在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主論壇上透露,早在數年前,故宮博物院官網就連載了第一部系列動畫《故宮大冒險》。這部連載動畫讓那些與故宮建築物相伴數百年的神獸塑像逐一「復活」,這些可愛的卡通形象令青少年愛不釋手。

故宮「活起來」的秘訣之一是「資源開放共享」,比如與騰訊等互聯網平台的合作,通過創新大賽等形式不拘一格地鼓勵各類創作者參與到「活化」故宮的行列中,而博物院本身堅持對品質進行把控。

「故宮模式」近年來影響了一大批國內的文博機構。上海博物館在傳統元素的文創開發上也開始「活起來」和「火起來」。上海博物館文化創意發展中心主任胡緒雯說,近年來有了漫畫和動漫這一類新支點,館藏文物中最為重要的青銅器板塊整體「復活」。

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產業司有關負責人認為,「故宮模式」還間接催生了《國家寶藏》等高收視電視節目,這都是傳統文化「活起來」的新案例。

新技術讓動漫傳播「如虎添翼」

這些年帶動故宮整體「活起來」和「火起來」的首先是數字新媒體技術。故宮設立官方網站近20年,實現飛躍式發展是在近5年間,移動互聯終端快速普及,故宮輕鬆「走進」了人們的手機,變成客戶端(APP)和二維碼,變成表情包和小視頻,也變成極易傳播的動漫形象和作品。

在運用新技術方面,近年來上海博物館也嘗到甜頭。通過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技術,博物館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文物觀賞體驗,尤其是吸引青少年更輕鬆地接觸傳統文化。

「90後」動漫愛好者聚集的社交娛樂平台——嗶哩嗶哩,前不久在上海發布數據,過去5年多來,該平台涉及本土創意、傳統舞蹈、中華服飾等內容的「國風興趣圈」覆蓋人群增長了20倍。

嗶哩嗶哩副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李旎透露,平台願意全流量支持國產動漫,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更精準地為用戶推薦和提供國產動漫內容。

有板有眼地傳承好中華文化精髓

「始終秉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核最重要。」玄機科技董事長、《秦時明月》系列作品總導演沈樂平說,這部系列動畫已陪伴中國觀眾長達11年之久,在這過程中,主創團隊堅持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開發,同時又時刻把握一個「度」。

該團隊較早提出了「歷史為骨,藝術為翼」的創作理念,從人物造型風格上,儘可能符合當代青少年的想像力,而一旦涉及諸子百家等歷史專業知識時,堅持秉持傳統文化精髓不變味、不走偏。目前《秦時明月》系列動畫點播量累計超過50億次。

與《秦時明月》系列的做法相仿,同樣取材於《山海經》和《莊子》等古代經典的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收穫了超過5億元票房,走出國門後,再獲讚譽。製片人陳潔說,作為生產者,將傳統文化與動漫嫁接,首要原則就是「原汁原味」,從故事情節、美術設計、配音配樂等細節,有板有眼地傳承好中華文化精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不斷滋養著當代動漫創作。據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國產動漫論壇介紹,2017年以來,僅騰訊視頻單一平台,整體儲備播放的國產動漫作品110部,傳統文化主題作品佔比不斷增加,《觀海策》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新作品受到網友歡迎。


推薦閱讀:

特稿 | 再見海沃德 不朽的奔跑圖騰
《中國易學文化傳承解讀叢書》總序(張濤)
家風是文化傳承的基因
心理學家:靈魂不滅之說只是文化傳承的假象
做文化傳承使者 建仙桃美好家園

TAG:傳統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 | 文化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