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島船難背後的爭議:天災還是人禍?自由行用戶又做錯了什麼
14 人贊了文章
來源:旅遊商業觀察
作者:彭涵
當地時間7月5日17點45分左右,也就是北京時間5日18點45分左右,在泰國南部普吉府,兩艘載有127名中國遊客的遊船在返航普吉島途中,突遇特大暴風雨,分別在珊瑚島和梅通島發生傾覆。據央視報道,截至目前,事件中的中國遊客有16人死亡、33人失蹤。
央視相關報道截圖
隨著營救工作的展開,6日下午,飛豬、懶貓、攜程等多家平台更新了涉及此次事故的遊客情況。另據泰國《民族報》報道,泰國副總理巴威表示,7月4日至6日泰國氣象廳發布氣象預警,禁止普吉海域船隻出港;而涉事船隻不顧泰國氣象廳警告,擅自出海。失事船隻的船長和船主應對此事負責。
遇難船隻中的「鳳凰號」方面負責人已表示,公司將負責所有船客的醫療費用,也會提出保險索賠補償傷者與遇難者。目前事故的搜救工作仍在繼續。
可以說,普吉島翻船事件已經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災難,也為盛夏中的泰國旅遊蒙上了一層陰影。然而,TBO(旅遊商業觀察)也注意到了關於此事的輿論中,有著諸多爭議:遇難船隻是否正如泰國官方表示的那樣,屬於「鋌而走險」?相關船隻的工作人員有沒有做出盡職盡責的選擇?自由行是不是就比跟團游要危險?這場災難與「低價旅遊產品保證不了安全」有沒有關係?
帶著這些疑問,TBO採訪了諸多泰國旅遊業者,試圖去尋找相應的答案。
船家鋌而走險,還是預警機制落後?
首先,有諸多旅遊業者對泰國官方「涉事船隻不顧警告擅自出海」的觀點,有不同意見。
據據澎湃新聞報道,泰國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汕蒂介紹,儘管5日海面風浪很大,兩艘船在出海前,海面並沒有下雨;而是出海後直到下午4點左右,才開始突然下起暴雨。另外TBO通過泰國旅遊業者獲取的一份文件顯示,泰國氣象局確實下發過相關緊急通知,通知的時間正好是當天下午4點。換句話說,對於遇難船隻來說,這可能是一份遲來的通知。
「下午4點發布的話,當地大部分的船都要從皇帝島或者皮皮島往回啟程了,或者正在登船。等船家發現預警之後,船可能已經開出去一段距離了。」旅遊業者王威(化名)告訴TBO。
另外,有業者告訴TBO,這份通知也並非是「禁令」性質的。據其介紹,普吉島的海警預報,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風浪天氣的預報,一種是颱風天氣的預報。在颱風天氣的預報下,官方會強制關閉掉所有的碼頭;如果是一般級別的風浪,在比較大的情況下會給到通知。
這種通知會通過幾大渠道發布:一個是官網,一個是Facebook之類的社交平台上;同時官方會通知各大碼頭,再由碼頭通知到各大船公司,船方再往下一級通知;也會通知到旅遊警察,由其通知各自管轄區域內的旅行社。
從上述泰國氣象局的文件格式,我們可以推測,這是一份「通知」級別的預警。
「我們了解到的是,泰國會在前一天對接下來的天氣,有個標準性的海事預報。比方說隔天的風浪達到3米,會有預警消息發布,大家可以參考決定是否出海,什麼樣的船隻可以出海。」王威告訴TBO。
爭議由此產生:如果按照業者的描述,這是一份遲來的、且沒有「禁令」性質的通知,那麼說遇難船隻「擅自出海」就不成立——而與此相反的是,據《環球時報》報道,「7月4日至6日,泰國氣象廳發布氣象預警,禁止普吉海域船隻出港」。究竟責任在誰,TBO僅留予各位讀者自行判斷。
另一方面,也有業者表示,目前這個季節對於泰國出海游來說,本就存在安全隱患。「泰國向來都是11月開始到次年3月,才是適合海濱旅遊的季節。你看看當地酒店的房價波動就知道了。其他時間就是雨季,風浪大、出海不安全。」
但王威並不同意這個觀點。「每一個海島目的地,都有大概長達4~6個月的雨季風浪期,決定是否能夠出海,還是要看當天是否有大風大浪。說這整個時期都不能出海,是不合適的。」
他對於翻船悲劇的根源有著另外的看法:儘管這次很大原因是由於天氣突變,但普吉島相關的制度流程需要重新梳理和完善——畢竟年出海遊客量已經到了這樣的級別,現在的預警機制和溝通效率,肯定是嚴重滯後的。
「這件事即便不發生在今天、不發生在這個海域,如果地方部門做不到預警機制和體系的升級,未來很可能還是會發生類似的悲劇。」
船隻和船員的操作有問題嗎?
事實上,船難事件發生後,也有觀察者將質疑置於船隻本身的性能問題上:是否因為相關產品的價格低,所以船隻性能就弱一些、扛不住風浪。
「在我們看來,票價100塊的船和500塊的船,安全標準其實是一樣的。」王威說道。
他認為船隻的安全性,主要涵蓋兩方面:一是船本身的硬體保障,比如船本身的年限、合理承載數量,是否按照標準在做船的養護和檢修工作;第二是船上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應急預案的準備,比如提前做海上天氣情況的了解;出行當中救生衣的及時配備;各項事宜的安全提醒,包括船長遇到極端天氣下的應急預案。
有部分業者表示,船難當時面臨的情況是5米的浪高,而一般來說普吉大部分船隻扛住3米浪高沒問題。「5米的浪,船可能就承受不住了;就算船能扛住,也不代表大浪不會捲走人。事實是突然來了這種量級的風浪,誰都沒有預料到。」
另一方面,船上工作人員的操作似乎也存在問題。有業者看到下述新聞的描述後,對TBO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風浪來了之後,再去分發救生衣,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規範的。泰國政府對船隻上的救生衣發放是有規定的,如果真是這名船長所說的情況,那這艘船隻的運營肯定有不合規的地方。」
事實上,也有當地業者向TBO表達了對相關人員處理方式的不理解。「按理說,船長可以臨時選擇停靠在一個附近小島、避一下風浪;而且出事海域附近,是有可以起到類似作用的小島的。但也有可能他們是想儘快趕回去、避免更久停留造成更嚴重後果,而導致了現在的情況。」
「可能船長的經驗不足吧。」王威表示,「其實每一位船長在安全問題面前都是保守的,他們也不會被乘客的意見綁架。畢竟沒人會拿自己的生命冒險。」
這鍋能甩給「自由行」?
在普吉船難事件發生後,國內旅遊業界對此保持了高度的關注,一些相關的議論也隨之展開。其中,TBO注意到了一個流傳甚廣的觀點:因為這些客人是自由行,所以安全沒得到相應保障。
那麼這樣的說法是否能站住腳?首先,TBO查閱了翻船事件中的「鳳凰號」的相關資料。
某電商平台上對於鳳凰號的介紹圖片
根據規劃,「鳳凰號」內部共分為4層,底倉為廚房和休息室,首層為餐廳和潛水裝備區,餐廳可同時容納90人就餐; 二層規劃為船長室、露天、室內休息室和兒童戲水區;三層為陽光甲板,配備按摩浴缸,同時設有普吉島落差最大的滑梯,可以體驗直衝入海。
有熟悉當地的業者小楊(化名)向TBO介紹了鳳凰號:「這是一條深潛船。深潛項目還是以自由行的客人為主,跟團遊客的比例要相對較小,所以這次遇難的自由行客人多;另外,深潛產品的價格不會非常低,因為涉及到氧氣瓶以及及時充氧等問題,其所需設備及其服務的複雜程度,遠超過浮潛和其他出海項目。」
「出事的時候,我的一個高中同學的好朋友就在鳳凰號上。」小楊說道。
以實際情況來看,「自由行就是不夠安全」的觀點,與此次船難事件掛鉤是不合適的;另一方面,據小楊介紹,其男友A就是泰國當地的導遊。事發當天,A也在皮皮島的海域帶領一個跟團的遊客團出海,同時還在海上遊玩的至少有四五艘船;普吉島的這個季節,其實也正是低價團的高峰期。
「跟團游確實格外注重風險的評估。如果風險很大,很少有團會貿然行動,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出海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危險。」小楊表示,這就是一場無人預料的災難,將責任推給自由行有失偏頗。
事實上,關於普吉船難究竟屬於天災還是人禍,相信隨著官方調查的推進,我們終究會有一個答案——然而,在事件真相還沒有一個確切結論的情況下,就刻意引導輿論、將責任歸咎於「自由行」這個業態,實質上反映了部分業者的一個心態:因為自由行衝擊了跟團游的生意,所以「看你倒霉我就火上澆油」。
無論跟團游還是自由行,都是市場需求催生的產物,它們也都有自己存在的商業規律——難道所有的自由行商家都倒閉了,跟團游市場就又能回到當年的「好時候」了?如果你感覺失落,請記住不是自由行的錯,因為拋棄你的是用戶;而在此大災面前,同為旅遊業者更應該戮力同心、共度難關,至少表達下對死難者的悲憫之情,而不是一副活該的態度。
推薦閱讀:
※曼谷遊玩攻略,詳細到難以置信(下)
※第一次去泰國不可錯過十個體驗項目
※不去海島,普吉還有什麼?
※關於日式按摩的流程及內容,別幻想了,快來吧
※去泰國旅行怎麼給小費?一般給多少合適?
TAG:泰國自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