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水龍頭拯救北冰洋浮冰?

如何用水龍頭拯救北冰洋浮冰?

來自專欄科學新發現85 人贊了文章

北冰洋的浮冰正以令人擔憂的態勢迅速消融。為了將它們重新封凍,美國研究人員異想天開地提出利用水泵造冰。

這不啻於一封冰冷的判決書:至遲 20年後,北冰洋的浮冰將在夏天絕跡。近年來,浮冰的面積一直在縮減,但是從未全部消失。即便是現代記錄中最兇險的 2012年 9月,也依然有 35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覆有浮冰。

如果這些冰在夏季統統融化,我們或將陷入某種惡性循環。事實上,浮冰的作用異常重要,它會把很大一部分太陽能反射回大氣層:浮冰吸收的光能通常只有 40%,而其餘的 60%則都被反射了。若沒有這些冰,大洋表面的海水將吸收 95%的光能,卻只反射 5%。

而陽光的作用並非只是照明, 它是會帶來熱量的——這意味著一旦浮冰消失,海洋到了夏季就會變熱。而經歷過夏季高燒的海面,在冬季的封凍情況也將不如以往。經過了這麼多年,浮冰的末日終於進入倒計時,它或將永遠消失,無論冬夏、萬劫不復……


製冷泵

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慘況呢?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家史蒂夫·德施(Steve Desch)提出了一個至少在理論上行得通的解決方案……他建議在冬季用水泵從北冰洋取水,然後澆灌在海冰上。這些水在冬季寒風和冰塊的共同作用下,很快就能凍結。

根據史蒂夫·德施的估算,只需一個冬天就能將浮冰增厚 1 米。該方法能使得某些地方的冰層持久封凍,甚至在夏季也不會消融。

理論上,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位美國專家的方法是在大洋中放置浮標,且每個浮標都安上一個風力發電機,用以給水泵供電。汲取的水先暫存在一個有加熱裝置的蓄水池裡(以免在澆灌前就凍結),隨後通過一個管道系統,按需澆灑在浮冰上。

https://www.cnbc.com/2017/04/19/this-physicist-has-a-500-billion-plan-to-refreeze-the-melting-arctic.html?

www.cnbc.com


當心漂移

按照史蒂夫·德施的計算,一個水泵就可以為大約 10 萬平方米(差不多 13 個足球場大)的浮 冰增厚 1 米。 然而要把這個設想從理論變成現實,還有一大堆難題需要解決。

首先,風力發電機和水泵必須能在極地高寒氣候條件下運轉。換言之,必須能耐受低達 -30℃的平均氣溫!在這樣的溫度下,很多材料——不管是塑料還是金屬——都會結冰甚至凍裂。於是得找到一種非常堅實……或至少能持續加熱的材料。

其次,浮冰可不是靜止的:一年當中,免不了會有大風和洋流令其漂移。如何才能確保水泵不會隨著浮冰一起漂走,而是在指定的位置造冰?或許我們可以試著給浮標配一個錨,但這樣一來,如何保護噴水管道系統,使其不至於被外力扯斷又成了新問題。簡而言之,要維繫這樣一個澆灌系統運作多年,靡費不菲。

除了技術方面的挑戰,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把新製成的冰凝聚在一起?要知道,浮冰首先是在寒風的作用下形成的。大洋表面結冰後會因為冰晶無法容納與液態海水等量的鹽,而將之析出在水裡。

此外,浮冰會在兩種自然現象的作用下增厚:下雪(純水構成),或水面通過析出鹽分形成新的浮冰。如果我們泵取極鹹的海水澆灌在溫度極低的冰面(-30℃),毫無疑問會結成冰。

但隨著夏天轉暖,其中的鹽分會析出,形成大把的鹽堆,於是產生了和冬天在道路上撒鹽同樣的現象:鹽使冰塊融化了。大量鹽水坑出現在浮冰上,可能使冰層變得脆弱。目前,沒人能斷言這個新形成的冰層是否真的堅固。

史蒂夫·德施認為,有必要儘快做出一台原型機,用以檢驗這額外打造的 1 米冰層的品質。還有最後一個細節:要想確保北冰洋 10% 洋面上的浮冰得到增厚,就需要製造多達 1000萬套澆灌設備,每個機組都得配備一個水泵、一個風力發電機和一個浮標。研究人員預計,要完成所有設備的安置,得耗時 10 年,每年的預算高達 500 億美元。


全球總動員

這樣的年預算看似巨大,但也不過是蘋果公司資產(約2500 億美元)的五分之一。為了讓這個項目順利實施,史蒂夫·德施打算向全世界求助……無論如何,浮冰消融影響的可不僅僅只有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這幾個臨近北極的國家,全球氣候都會跟著遭殃。

因為,如果北冰洋大幅變暖,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將越發洶湧。而氣溫升高同樣也會造成冰川消融——與海冰不同,它們廣佈於各大陸地上。其形成始於降雪,雪花相互堆積凝結,逐漸凍結成冰川。一旦融化,這些淡水就將匯入大海,大大增加海水量……

冰川消融已經成了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 3 毫米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北極氣溫繼續攀升,海平面的升高態勢將變得更加嚴重:依照最壞的估計,到 2100 年,海面將上升1.6 米,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拜冰川融水所賜。

變得越來越薄的一處冰層,就像格呂耶爾乳酪一樣布滿了坑洞——北極浮冰正普遍遭受著這般嚴峻的威脅。我們得趕在它們徹底消失前採取行動,迫在眉睫

這也正是居住在島嶼或臨海城市的居民所擔憂的。還有其他憂慮:在北極地區,有些土地(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和格陵蘭島)已經封凍了數千年,我們稱之為永凍土。其中部分土層保存著植物殘渣,是凍土在自然形成過程中累積的。如果這些土層解凍,植物殘渣就會在細菌的作用下腐爛分解,並向大氣中釋放大量氣體,如甲烷和二氧化碳。

根據專家的預估,永凍土中封存著大約 17000 億噸碳,是目前大氣層中所含碳總量的兩倍!而碳正是造成溫室效應以及全球氣溫升高的罪魁禍首……

最後,北冰洋的冰還參與了大型洋流的形成。當然這麼說興許有些過於高估它們的作用了:浮冰在形成時會排出大部分鹽,因此冰層下面的水會越來越咸,而一升鹹水可比一升淡水重多了。

結果鹹水自然會趨於「流動」:每當海面形成大量浮冰,海水含鹽量的同步大增便令厚重的鹹水沉向海底,而洋面的海水會馬上取而代之,形成巨大的洋流。


終結暖冬

這種交換如今正在大西洋北部上演,墨西哥灣暖流也參與其中。該暖流從墨西哥灣出發,其中一股分支進入歐洲後變成了北大西洋暖流,一路兜兜轉轉繼續朝著北冰洋而去——它使得沿途氣候變得更為溫暖。事實上,吹拂歐洲的西風也是在經過墨西哥灣上空時被加熱的,從而溫暖了途徑區域的整個冬季。

如果北極的海水也升溫,那些形成浮冰的地方就會遷移,這將改變、甚至完全阻礙這些洋流的運動,相關地區的氣候也將變得亂七八糟。研究人員很清楚個中利害關係,畢竟不缺前車之鑒。

為了自救,是時候行動起來了!也許史蒂夫·德施的方案還難以落實,但是它把現有的技術條件用到了極致。

如今,他正偕同其團隊致力於盡快打造出一款原型機,力圖從根本上掃除其方案實施的各種障礙,比如安裝和維護等方面的不便。希望從現在開始,國際社會能逐漸認知到拯救浮冰的重要性。既是為了北極熊,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撰文 Romain Raffegeau

編譯 黃冠喬

《新發現(2018年第5期)》【摘要 書評 試讀】- 京東圖書?

item.jd.com圖標


推薦閱讀:

文明的代價——原子深處的箭鏃
蝴蝶為何能飛行9500千米?
Chemistry by Design-一個有機合成路線資料庫
蛋白質鑒定方法及流程

TAG:物理學 | 自然科學 | 環境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