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士必備的多任務操作系統

高效人士必備的多任務操作系統

來自專欄多元思維模型1018 人贊了文章

好久不更新了,分享一下最近關於成果和生產力方面的一些想法,共6點:

1.先完結再完美

做事,一定要做完,先完結,再求完美,完結是首要目標。 完美很難度量,完結卻可以, 很多人以完美為借口,而不把事情做完, 其實只有做完才有意義, 再爛的東西, 只要是完整的就有用。從實用角度來說,再難看的四條腿的凳子都要比好看的三條腿的凳子有用。

2.要有節奏感

發現那些做事效率高的人,都有節奏感, 雖然有很多事要做,但能控制節奏,逐個解決, 有條不紊的推進, 而沒產出的人看上去很忙, 但沒節奏,事兒不多, 做著這個想著那個, 亂成一團。

機場的塔台航管員就非常有節奏, 雖然每天指揮幾百架飛機起降, 但在同一時間點只關注一架, 等它上天(或降落後)再轉向另一架。

3.轉存記憶

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不像塔台那樣,一架飛機一架飛機間界限分明,而是各種各樣的工作任務混雜在一起需要處理。每一個任務都會佔用大腦內存,搶佔有限的注意力。

不同工作間切換的完工儀式能夠幫助我們清空大腦內存,釋放被佔用的注意力。完工儀式可以很簡單,比如寫一篇文章沒寫完,但到了休息時間,可以寫下後面內容的一些關鍵詞,並保存到能方便取用的文件夾中。

這一過程就是將大腦中的內容轉存到外部,釋放大腦有限資源,然後就洗個澡好好睡覺。等第二天,甚至過段時間再續寫這篇文章時,依據以前的關鍵詞也能快速的接上寫下去。

4.多任務,多進程

這一點可以向電腦學習,現在的電腦手機都是多任務操作系統,那它真的能在同一時刻處理多個任務嗎?分兩種情況:

1)單CPU

單CPU,我們可以同時開很多窗口,掛著微信,聽著音樂,還在看PDF文件,好像所有任務都在工作,但實際上,同一時刻只有一個進程在執行。因為電腦有一個操作系統調度器,它將CPU拆分為一段段時間的運行片,輪流分配給不同的程序 ,由於切換速度很快,我們幾乎感覺不到,所以就以為他們同時在執行。這就是所謂的宏觀上並行(這些程序同時運行),而微觀上串列(這些程序對應的多個進程在交替執行,因為CPU只能在一個時間點上執行一個進程)。

2)多CPU

從前面的分析得知,限制程序執行的主要原因是CPU在同一時刻只能執行一個進程,現在有了多個CPU,那麼就可以在同一時刻執行多個進程了。不但在宏觀上並行,微觀上也是並行的,這才是徹底的多任務處理系統。

5.大腦有幾個CPU?

前面的文章我說大腦的基本計算單元是突觸,突觸間連接就形成一個類似於電腦的CPU,因此,我們大腦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有多個CPU。但任務進程只靠CPU是也無法完成,還需要其他資源,比如眼睛,耳朵,手腳這些「外設」,「外設」才是限制瓶頸。而這些「外設」又是不能任意添加的,所以,我們大腦處理多任務是很蹩腳的。

如果我們對某樣事物非常熟練,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項任務就可以進駐後台運行。比如刺繡很嫻熟的少女,可以一邊綉複雜的圖案,一邊跟人嘮嗑聊天哈哈大笑。

但如果少女聽到有關自己的敏感話題,通常會扎到手(很多電影電視里的橋段哈),這是因為大腦緊急調用了後台自動處理刺繡工作的能力來應對剛聽到的敏感話題,導致自動化的刺繡行為失控。

這也表明後台進駐的程序是佔用系統處理資源的。所以想要專心,深度工作,不應讓其他多餘進程駐紮在大腦中,要利用好外部工具轉存記憶和工作內容,使大腦輕裝上陣,對當前任務發起持續的,猛烈的進攻。

但多任務又是必須的,為了充分使用大腦,一個任務完成,休息後,應快速進入下一個任務。因為不安排,當大腦有閑置能力時,也會自動尋找工作,這些自動尋找的工作通常是價值比較小,比如刷手機,看抖音,胡思亂想等。

6.最後的結論:

1)多任務處理是有可能的,任務間切換會損耗我們有限的資源,經過刻意練習,可以將這個損耗降低,效率高的人不是做事快,而是切換速度快。但需要深度思考,刻苦工作的任務,最好能有整段的不被打斷的時間來處理,因為注意力殘留效應和注意力復原都需要時間來調整。

2)每天安排多項可切換任務,能更好的利用時間和精力。

3)把握好節奏,做事的節奏感很重要。

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應和運動員一樣,訓練和衝刺,然後休息和重新評估,每周工作四十小時是工業時代的產物——Naval 語。

4)做事,先求完結,再求完美。

5)少做事才是真正的高效。每天按照下列步驟規劃任務:

我當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做了這件事後,就會……(要有明確的目標),

讓其他事變的更簡單或者不必要了。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文/大輝,微信公眾號:actiondesign,行為設計學。微博@大輝船長。

推薦閱讀:

農業致富:最熱門和高效益的五種模式
重審「教什麼」,才能實現課堂「高效
【人生】學霸們是如何高效率地學習、工作、生活的?

TAG:高效 | 任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