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扮演一個「好孩子」,你還有無數種選擇
6 人贊了文章
一段常春藤學霸的自白:
七年前,我正經歷著在當下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高考備戰,過於用力地證明著自己的價值,一個在那個階段屬於「好孩子」的終極價值——通過高考,拔得頭籌,進入一頂一的好大學。
然後,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拿到開啟靈魂升級的號碼牌,肆無忌憚地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後來發現,事情好像沒那麼容易呢。
如果從小就善於扮演別人喜歡的角色,並以此獲得生存的安全感,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好朋友」就不僅僅只是一種選擇了,反而變成了一種生存的必須。
這時候,即使當你厭倦了,強大的生活慣性也會讓你難以掙脫,在認識和改變自己的路上,就會走得更慢,也更難一些。
圖:來自網路,高考結束
剛來美國的時候,因為轉專業而來的學習壓力特別大,就加入了一個晨跑小分隊。每次清晨跑完步,偶爾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吃早飯。
有一次我們五個人一起吃飯,餐桌上有一個本科生,兩個研究生,一個博士生,還有一個工作的高中老師。其中的博士大哥是個中國人,國內某著名理工科院校的數學系畢業,今年應用數學的博士畢業,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職位。
早餐時間似乎成為了他的專人演講,我們聊到中美基礎教育體制的差別。博士哥哥慷慨激昂地講起了過去的功勛,從小他是如何一直保持班裡的第一名,從一個四線小城市保送到最好的大學,又是如何獲得一個個的獎學金成功獲得研究生、博士生的offer。
清點完過去的功勛之後,他吐槽起如今的職位緊張、工作難找。本以為靠著專業素質可以衝破競爭者的隊伍,卻因為社交上的不靈活始終沒辦法為自己拓寬職業選擇的網路。
談及大學時的同級同學,有人成為某上市企業的高管,有人成為國內網路平台上的公知。同輩比較之下,不甘和失落都藏在他的話音里。
坐在對面的我,聽著博士哥哥的演講,總有種看著英雄進入垂暮之年,卻無能為力的感覺。
當評價標準不再以成績好壞為唯一標準,當眼前的難題不再是那一張試卷,當面對的考官不再僅僅是家長和老師,「好孩子」的他,不再應對自如。
這讓我想到前兩年火爆的《奇葩說》,現象級的網綜節目讓我們看到一個個有趣的奇葩。相比於娛樂性的辯論本身,我更感興趣的反而是那些坊間流傳的、關於辯手的小故事。
有一個在微博上流傳很久的、高曉松評價辯手肖驍的段子,說他是「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海選時肖驍和一個清華畢業生PK,評委席最後選擇了這個畢業於四川某大學的「小娘炮」,卻放棄了那個獲得了很多耀眼獎項的特級「三好學生」。
「好孩子」的單一評價標準似乎漸漸被打破。
圖:奇葩說辯手肖驍曾調侃自己的「娘」
「我不想再做父母和老師心中的乖寶寶,
上了高中,我要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娘炮。」
其實,你我都知道,
接觸了最好的教育,
並不等同於接受了有靈魂的教育。
有靈魂的教育,帶給一個人的是學習的意義和成長的價值,會讓一個人在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堅持尋找有目的的生活,也會讓一個人在面對主流價值觀、主流道德觀的強大之下,也堅持批判性的獨立思考,做出忠於自我的選擇。
然而,以成為「好孩子」為標準的教育,帶給一個人的更多是通過刻意迎合獲得認可的生存方式。當處於日益複雜多樣的情境中,這個人往往會經歷更多更痛苦的迷茫和掙扎,也會在面對主流價值、道德、審美、甚至戀愛對象時,不假思索地選擇順從大多數人的期待。
「好孩子」滿足了你的所有期待,
而那卻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你一定見過身邊這樣的孩子,或者你曾經就是這樣的孩子,或者你正在努力把孩子打造成這樣「聽話的樣子」:
他們往往能夠及時完成自己的作業,即使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他們可以把字工工整整地寫到方格裡面,從來不壓線;他們的房間總是收拾的井井有條,不會一進去連一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他們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不會今天磕青胳膊,明天摔破膝蓋。
因為「好孩子」從來不製造麻煩,
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好孩子」總是滿足我們的全部期待,
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一切都很好。
圖:《鏡子》紀錄片
前段時間,央視情感教育紀錄片《鏡子》刻畫了三個家庭,三個所謂的「問題孩子」經歷著不同類型的挑戰,消極易怒的情緒、沉迷網路遊戲、或是早戀。
父母們焦頭爛額,即使把孩子們送入了為期幾個月長的封閉訓練營,在回家之後經歷了短暫的親子關係蜜月期,日子又迅速回到了之前的樣子。能做出改變的家庭少之又少,孩子們覺得父母依舊是用原來的眼光看待自己,父母們覺得無論自己怎麼改變,孩子卻依舊是老樣子。
記憶很深的是,其中一個高三男孩兒的父親,曾在夏令營的某次採訪中,自責又困惑地對著鏡頭髮問,「孩子以前是個「好孩子」,成績又好,性格又開朗,我怎麼想都沒想明白,什麼時候他就成了現在這樣呢?」
就是這樣的一個「好孩子」,在父母不知道的時候,變成了一個「問題少年」。
圖:《鏡子》中高三男孩的父親
扮演一個「好孩子」,對於這些「好孩子」來說,往往都是必須做的事兒,而並不是一個選項。他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好孩子」,是因為並沒有其他選擇。
當這樣的孩子慢慢成長,面對越來越複雜的情況,面對擺在眼前的分叉路口,面對越來越豐富的自身需求時,往往會比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經歷更困難的過渡時期。
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選擇是自己最想要的,也不知道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在未來的人生里,少年時期沒有犯過錯的他們,往往會承受很高的試錯成本。
誰培養了這樣的「好孩子」
幾年前我參與組織了一次兒童夏令營,在夏令營中,我們設計了一次在泥潭中的奔跑活動,家長們站在泥潭周圍,有的人看著髒兮兮的泥潭,忍不住皺起了眉。我看到夏令營中幾個很討人喜歡的孩子,一直沒有走入隊伍,眼神一直在家長的人群里尋找著什麼。直到我看到一個家長的動作,我才明白他們究竟在尋找什麼。
其中一個母親,在看到女兒之後,化開了皺著的眉頭,向女兒招招手說了聲「加油」。那一瞬我才明白,孩子們在家長這裡尋找的是許可:
「加油,女兒,經過爸媽的允許,你可以去泥潭裡奔跑了」
「即使有弄上髒水的風險,你也可以開始奔跑了」
圖:我們都曾尋找著來自父母的認可
這些「好孩子」之所以好,是因為他們非常在乎爸媽的看法和評價,並全力以赴地通過滿足他們的要求來獲得愛。
這些焦慮的爸爸媽媽,用語言、眼神、表情、和動作,明確地向孩子們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我沒有辦法忍受你所造成的任何麻煩,不要給我製造多餘的困難」。這些易怒的爸爸媽媽,會因為孩子們任何一點的不完美而大發雷霆。
寫到這裡,我想起很多個孩子的眼神……他們不小心把油漬滴到身上的時候,他們和朋友們在外面玩耍刮破了衣角的時候,他們完成作業戰戰兢兢生怕有什麼錯誤的時候,他們彈完一首鋼琴曲等待評價的時候……那些稚嫩的孩子抬起頭,等待著爸爸媽媽來宣判命運的小眼神兒。
在這樣的完美評價體系下成長的孩子們,總是壓抑著自己的內心情感。短期內,你可以看到「好孩子」們的順從,但長期來看,這樣的安靜和順從,往往隱藏著、預示著未來生活中、他們可能遇到的極大風險。
為什麼家長和老師要注意
「好孩子」身上的問題?
「好孩子」心裏面總是有無數的小秘密,他們往往很敏感,非常擅長保守自己的秘密,很少與父母、老師、和朋友袒露消極的情緒。即使這些負面情緒,本質上是成長中的重要組成。
正如奇葩說辯手馬薇薇曾經描述自己時說過的話: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很擅長表演,這是敏感的人對待世界的方式——努力扮演別人喜歡的角色,方便自己安全的生存」
這些「好孩子」和小時候敏感體質的薇薇一樣,對TA們面對的「觀眾」喜好了如指掌,於是成為了技巧精湛的「演員」。
「好孩子」們是滿足別人喜好的專家,但卻選擇埋葬了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而這些埋藏在心裡的東西,也許有一天會突然爆發。而突然爆發的時候,無措的父母和老師,這些TA們身邊最重要的、聯繫最緊密的成年人,往往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圖:「好孩子」缺少犯錯的空間
「好孩子」沒有機會去體驗什麼是「被包容」和「無條件被愛」的感覺——那是一種「無論你犯了什麼錯,我都依舊願意接受你,愛護你」。
一個健康成長的孩子是擁有犯錯和改正錯誤的機會的。
他們可以嫉妒別人,說說自己同伴的壞話;他們可以貪婪一點兒,自私一點兒,玩玩具的時候就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他們也可以爬爬別人家裡院子的樹,或者踢球打破別人家的窗戶。
他們被允許在父母和老師面前展現這些「邪惡面」,因為無論如何,只要他們承認錯誤並改變,他們都會被接受,被包容,被愛。
這樣的孩子知道,「父母愛我,是因為我是我,而不是因為我是個「好孩子」」。在這些孩子眼中,親子之間的愛是沒有條件的。
成年後的「好孩子」
缺少內心深處的自我肯定
成年的「好孩子」依舊容易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
從小「好孩子」就堅持遵守規矩,不製造麻煩,不去跟別人爭執,然而這樣循規蹈矩的方式,卻並不能幫助他們在職場的發展中實現一個又一個的突破。
我們可以發現,在職業環境中,那些有趣的、創新的、引領發展的創想,往往總是會引起爭議,會面對反對意見,這樣的創想往往也不是由「好孩子」「好同事」提出的,反而是由那些麻煩製造者們提出和堅持的。這也是為什麼,高曉松在選擇肖驍,放棄了清華高材生的時候,會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而有趣的靈魂卻是萬里挑一」吧。
工作環境中,我們往往真正欣賞的都是那些有獨立觀點、堅持自己的人,而不是隨聲附和、討人喜歡的人。
圖:我們渴望喬布斯這樣帶來破壞式創新的人
在生活中,成年後的「好孩子」也面臨著挑戰。
《歡樂頌》里的關關就是典型的好孩子。她在乎別人的感受,重視別人的看法,缺少對自己感受的關心,也很少自我表達。在喜歡趙醫生的時候,她不敢勇敢表達自己,因為覺得自己不如小曲;在接受謝童表白的時候,也發出了自己的疑問:「我不如安迪優秀,沒有小曲有趣,也沒有樊姐漂亮、善解人意,也不如瑩瑩會做飯,為什麼你會喜歡我?」,直到從謝彤口中了解到他喜歡的就是自己這個人,她才獲得了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情感關係中,成年後的「好孩子」依舊習慣從他人的肯定中來確定自我價值,而缺少內心深處對自我的肯定。
學會與「壞壞」的自己
坦誠相處
一個成熟的人,需要和自己的黑暗面和複雜性建立坦誠的關係。一旦建立了這樣一種關係,我們不僅僅可以在做那些取悅別人、滿足社會主流評價的事情中獲得快樂,即使在遇到無數困難的、複雜的挑戰時,即使在看到那個壞壞的自己出現時,我們也不會崩潰無望、不會不知所措。
因為我們了解人的複雜性,了解世界的複雜性,了解無論在什麼時候,擺在我們面前的往往不只一個選擇。這樣的我們,可以更自由地去探索自己、探索與他人的關係,探索這個豐富的世界。
「好孩子」因為一直生活在那個完美的套子裡面,他們現階段所建立的自我認知、他們認為現在所擁有的欣賞、肯定、和愛,都基於這樣一個純潔的、美好的、不會犯錯的自己。所以,對於他們,嘗試與自身的黑暗面和複雜性建立關係時,一切就變得格外困難。
圖:一個成熟的人,需要和自己的黑暗面和複雜性建立坦誠的關係
反倒是那些從小成長在可以犯錯的環境中的孩子們,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完美,他們也知道無論怎麼樣,身邊的人都會愛自己,所以他們更能接受自己,也更能應對生活中複雜的挑戰。
成為更好的人,是最美好的人生追求之一。而這樣一個「更好的人」,往往有很多個模樣,絕不僅僅是完美的「好孩子」這一種。
親愛的孩子們:希望你知道,除了成為一個「好孩子」,你還有無數種選擇。
親愛的成年人們:希望你知道,「好孩子」有無數個模樣,不要將你身邊的孩子都變成生活在完美套子里的人。
推薦閱讀:
※增強家長教育意識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親愛的家長啊,你這樣的觀念是會毀了孩子的
※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三十九)
※7個讓孩子尖叫的科學遊戲,在家就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