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專註,「三分鐘熱度」,咋辦?
9 人贊了文章
作者:鳳梨小姐 摘自:崔玉濤的育學院
周末帶mini(我家小朋友)上早教,是美術課,一共有5個孩子,年齡差不多。
巧了!大家來自非常典型的5個家庭:
A家庭,是保姆帶來上早教課的,全程談不上什麼觀察、引導、讚美,孩子中途去開冰箱門,到處張望,甚至從座椅上摔下來,保姆都沒說什麼。
B家庭,是奶奶帶來的,孩子每畫一筆,奶奶都立刻讚美,「哎呀,小寶你真棒!」孩子圍坐在一起聽老師講故事,奶奶總是忍不住摸著孩子的頭,「小寶,你在家吃飯時,就愛吃水果,對不對?」「我們小寶最好了!」C家庭,遲到了。媽媽比較冷淡,可能平時工作較忙,孩子發脾氣、期間不畫畫、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媽媽都束手無策,不知如何安撫。D家庭,媽媽氣質溫柔,而且據觀察,平時應該花了不少心思陪伴孩子。孩子作畫時,媽媽坐在身後,笑而不語;孩子聽故事,會心處,會回頭親吻一下媽媽。
E家庭,就是鳳梨小姐本人了,mini雖然能全程集中注意力畫畫、聽故事,但有時忍不住回頭確認媽媽在不在,還時不時跟媽媽聊天,「我畫得棒不棒?」「你別玩手機了!」汗顏吶!
坦白說,當天45分鐘的課,我的收穫可能比孩子還要多!這兩天,也常常和同事討論:
- 為什麼有的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
- 到底是誰破壞了孩子的專註力?
-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專註力?
注意力不集中,要不要緊?
所謂「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或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因為有了注意,人們才能對接觸過的客觀事物有所選擇,有意識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並進行持續地感知、思考,進而實現行為的自我監督和調控。
設置一個場景,便於簡化理解:
(霸道總裁傲嬌臉):「女人,你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當然,「注意力」還有更加廣泛的心理學分類,在這裡就不深入了。我們常說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專註力差」。
專註力,指的是單位時間內做一件事的專註的能力。
對孩子來說,就是他們能不能全神貫注地聽媽媽講繪本,能不能自娛自樂彈老半天不著調的鋼琴,能不能自得其樂搭積木推積木……
專註力高的寶寶,做事效率會相應提高,並且會有很強的自信,學習興趣和慾望也比較持久,對於發展寶寶的智力及培養學習能力有很強的意義。
不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專註度低),真的一無是處嗎?
非也。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雖然不利於完成複雜的學習任務,但是,注意力不穩定有助於孩子探索世界,並為認知能力發展創造前提。
同樣是逛商場,你已經逛了千百回,哪裡有電梯,奶茶鋪子在什麼角落都爛熟於心。可是對孩子來說,一切都那麼新奇!
咦?媽媽試戴在耳朵上亮閃閃的是什麼?賣果汁的叔叔把水果塞進了什麼機器里?樓上電影院為什麼老發出轟隆轟隆的聲音?你以為孩子在東張西望,實際上,人家正在探索大千世界!
另外,你難道不覺得孩子哭鬧,「轉移注意力」這一招百試不爽,實在是太妙了了嗎?
要是孩子非要買看中的貴重玩具,怎麼轉移注意力都不行,吃完一頓大餐還費心惦記著玩具,那「錢包君」真的要陣亡了呢!
當然,2-3歲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短暫維持,這個特點在早期管教中有不少好處。但如果這種短暫的注意力一直維持下去,必將直接影響孩子感覺、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還會影響做事效率,甚至日後會出現學習困難等問題。
怎麼辦?我很焦慮!
「別的孩子都在專心畫畫,我家這小傢伙!東摸摸西望望,難管教!」
這種焦慮的心情小編能理解,畢竟,課,就在那裡,上與不上,錢都要扣的!
我們先簡單說說,上文那幾個孩子,為什麼上繪畫課不專註?
- 孩子對畫畫感興趣么?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繪畫熱情與天賦,有的孩子比較好動,讓他靜靜坐在那裡畫畫,無異於上刑!
- 遲到的那組家庭,是不是孩子還沒搞清楚狀況?哎呀!教室裡面怎麼還有個冰箱?裡面藏的是什麼呀?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早教中心會讓家長提前帶孩子熟悉環境的原因!
如果排除這兩個因素,孩子還是坐立不安,是不是就代表專註力差呢?
有么有什麼標準可以衡量一下?你懂得,就是類似於生長曲線什麼的,用數據說話的東西。
呃……這個,基本上,很難!
一般來說,年齡越小的孩子,注意力持續的時間越短。
培養專註力,該做啥?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一個詞:「破壞專註力」,大意是家庭氛圍對孩子專註力的負面影響。
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曾被貼過「三分鐘熱度」的標籤。其實,我們根本不是這樣的人啊!!是不是?我們也很專情的!(無辜臉)
問題是,每一個要求孩子專註的家長,有沒有意識到:
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了嗎?
想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需要家長有一種「伯樂」的思想。
世界這麼大,帶孩子去看看!
- 給他提供充分的機會,看孩子在做哪些事情的時候特別專註,甚至超乎他的年齡應有的的水平,這往往就是孩子的興趣點。
- 在這個基礎上,引導興趣成為優勢,此刻孩子就會變得相當專註了。
特別提醒: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同。如果孩子的興趣點,和家長的期待並不同,不妨寬容一點,放下眼前的計較與得失,畢竟,目前我們的願望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專註一點。
吐槽一句:孩子們一窩蜂地都去學畫畫,真的不嫌無趣么?
只有當孩子對一件事物產生了極強專註力的時候,才開始知道什麼是「技巧」,然後他們才懂得融會貫通,把技巧運用到其他事物中,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舉個例子:mini是個小吃貨。她在和我一起做餅乾時,篩糖粉、剝蛋殼、擠曲奇,都全情投入。這當然是專註!她沒有被窗檯外面「啾啾」叫的小鳥吸引,也沒有被奶奶看的電視劇分心,連平時讓她很警覺的快遞員敲門聲都沒聽見!!
你家吵不吵?
突如其來的巨大聲響,比如樓上電鑽的聲音,會讓小嬰兒停止吸吮動作,也會讓正在看繪本的大寶寶分心。
當然,如今家庭中,最讓人分心的莫過於電子產品了,超大尺寸的電視屏幕帶來的視覺衝擊、ipad裡面新奇的兒童遊戲、手機里播放的動畫片,都讓孩子感覺目不暇接。
呃,補一句吧!其實這種誘惑,連大人也難以抵擋呢!畢竟手機已經成了現代人的「外掛器官」。
喂,你想啥呢?
「看手機玩電腦很專註,也算是優點嗎?」這種想法趕緊拋棄吧!畢竟,人在被動接收信息時,大腦的活動和主動學習是完全不同的。
我的朋友Joy媽媽做得很極端,僅供參考:
- 把家裡電視機處理掉,反正現在電視開機率也不高;
- ipad里遊戲全刪除,只剩學英語APP,內有簡易遊戲,過把癮足矣;
- 動畫片限量供應,每日兩集,多看一集從明天配額里扣除,少看一集不補;
- 大人不準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違者罰款,接電話除外……
你的愛「克制」嗎?
- 孩子正在專心地玩玩具,媽媽走過來糾正「這個玩具不是這麼玩的」;
- 孩子正在看繪本,奶奶一個勁兒問「寶寶你要喝水嗎?」「寶寶,吃一塊水果吧!」
- 孩子正在畫畫,爸爸看孩子笨拙的樣子,忍不住說,「小乖,你應該這樣拿畫筆!」「草地應該是綠色的呀!你這麼畫成紅色的了?」……
總之,總有一些家長,「處心積慮」打斷孩子手中正在進行的事情。你要是旁敲側擊地表示,「這樣不好」,他們才不以為然呢,「我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有什麼錯?」「他不喝水,能行嗎?」「孩子那麼小,不忍心讓他一個人玩!」
呵呵噠!
你怎麼知道玩具換一種玩法不會更有樂趣?
孩子沉浸在繪本中,晚一點喝水會怎麼樣呢?
火燒雲的天氣里,草地的確被染成了紅色呀!是家長自己局限了喲!
家長和孩子相處時,不要過度干擾孩子,而應該去關注孩子真正的需求。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Dr.魏曾經說過,「如果家長比較強勢,總是指使孩子,孩子就無法鍛鍊出排除干擾的能力。」
因此,如果沒有十分要緊的事,家長最好不要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專註地做完。
----------------------------好文推薦----------------------------
點點橙PIPUP:孩子不肯上早教班,將來真會影響入園?點點橙PIPUP:寶寶走路摔倒該不該扶?關注【點點橙】公眾號學習早教育兒小知識
----------------------------------------------
點點橙丨會早教的玩具盒
推薦閱讀:
※從小害怕落後,大學2年修完4年課程,席捲所有獎學金。他的成長刷新我對教育的認知!
※幼兒教育的覺醒——蒙台梭利教育法理念
※千之菩苗 丨 馬云:藝術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幼兒園裝修布置,幼兒教室牆面裝飾布置常見問題
※現實版《虐童疑雲》:打破幼兒教育的惡性循環————————▲720《深度中國》中國新聞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