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之殤還是社會之殤?

青春期之殤還是社會之殤?

11 人贊了文章

最近一次遇見他和她是在近兩天的酒席上。

按照輩分準確來說,他是我的表弟,今年初一。而她是我的表妹,今年初二。由於這種情緣關係,更也因為我們所處的地域家族聚會少而酒席多(搬遷、結婚等事常常發生,因而就會有不少酒席),就使得我們能見到的時刻常常是在過年又或者是在酒席上。

昨天晚上的他,一個人生著悶氣,玩著手機,少言寡語,與世隔絕。而今天中午的她,神經質地剝著葡萄的皮,並不吃飯,也不說話,神情木然,與世隔絕。他們或許都處在人們常說的青春期,做事情緒化,常常與親人發生摩擦,在酒席上等場合習慣於不與外界交流。

把焦距拉遠,讓人回想起的是,約莫六七年前,過年時與他們一起胡鬧的快樂時光:待在房間里,在電腦玩具手機旁消磨幾個下午的時光。是兩年前,他的父母曾出現過的感情危機。是一年前,從別的親戚口中得知,她的爺爺去世,而她脾氣開始變得很差。要知道,他們都還只是初中生啊。

我和他們上的是同一個小學,但是我們三人在初中就被迫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她去的是一所競爭巨大的民辦初中,而他去了離小學最近的那所公辦。而早在他們之前好幾年,我選擇的,是一所崇尚素質教育的六年一貫制中學。在這座城市,不同中學意味著不同的環境,甚至意味著不同的體制,以及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實際上我很難想像他們所處的環境,但至少他們的形象是有不少共同點的:在公眾的目光下,低頭,彎腰,無所事事,難以觸碰。學校生活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唯一讓他們感到適從的環境。儘管他們並不會太喜歡這樣的環境。

當然,回想初中時候的我並不如同他們這樣極端的有自閉傾向。原因或許是在這樣相對寬鬆的六年一貫制學校環境,讓老師和同學都相當令人滿意,於是我的初中生活就變得像童話故事一般。但走出那座象牙塔,面對現實,他和她的形象是否又會是這座城市中所有正在經歷青春期的初中生的縮影呢?這是他們的青春期之殤,也會是我們的社會之殤。青春期是一段情緒與感情極端激烈衝突的時期,但如果我們的生活本身就充斥著這種極端的情緒起伏呢?就像年幼的他開始發現「小三」「離婚」等字眼是真實存在在自己生活中的。就像還在適應初中激烈競爭的她,要被迫面對爺爺去世的消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我會說,和這個世界交流真是太他媽的難了。

從積極的一面上來說,跨過這道坎,他們的人生甚至會開出更燦爛的生命之花。但若是其他像他們這樣的初中生跨不過這道坎呢?他們會去當「守望麥田」的那個人嗎?可如何守望呢?他們的那片「麥田」又在哪裡呢?

推薦閱讀:

心理健康教育現狀2
心理健康十要"
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老年心理健康標準10條,你達標幾條呢?60歲後必測~
「朋輩輔導」調製「心靈雞湯」(聚焦·關注心理健康③)

TAG:青春期 | 社會現象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