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常被蚊蟲叮咬是小事嗎?

夏天常被蚊蟲叮咬是小事嗎?

6 人贊了文章

一到夏天,蚊蟲增多,大多數人都有被蚊蟲叮咬的經歷,輕者毫無反應,重的人可以出現紅腫,瘙癢難耐,甚至腫痛,數日不消。

常見的蚊蟲包括蚊、蝶蟲、蚋、虻等,它們各有特點。

蚊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昆蟲之一,可傳播絲蟲病,瘧疾、腦炎、登革熱、黃熱病等傳染病。蚊叮咬皮膚後釋放,的唾液刺激皮膚,會使人的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或風團,皮損中心有時可見一個針尖大小瘀點,瘙癢程度因人而異,-般2-3天可消退。

被蚊叮咬後,可局部塗擦各種止癢葯,瘙癢劇烈或皮損嚴重者可酌情口服抗組胺藥物。蚊的預防要採取綜合措施,首先要搞好環境衛生,清除積水、污水,不給蚊群滋生場所;室內可點蚊香或撒驅蚊藥物,也可安裝紗窗、紗門,懸掛蚊帳等;野外工作!及活動時,可於皮膚上塗抹驅蟻藥水,應穿長衣長褲加強防護;保護自然界中的食蚊動物,如青蛙、蝙蝠等。

蠓蟲:俗稱「小咬」"墨蚊」,北方多出現在5~8月份,南方多出現在4~10月份。成蠓多在日出前及日落後各1小時活動最多,雌雄個體在這段時間交配或吸血。不活動

時隱藏在具有一定溫濕條件的草叢、樹林、山洞中。蠓主要滋生在潮濕、鬆軟、富有腐殖質的土壤內及水塘、樹洞、沼澤和住區附近的糞坑、污水溝等處。

朦蟲叮咬皮損常見於四肢、足背或面部等暴露部位,皮疹孤立分布,奇癢難耐,被叮

咬部位可見風團,中央有叮咬痕迹,或見水腫性紅斑,逐漸變為風團,中央可見綠豆大小瘀點,有的可變成水皰,嚴重者可出現水腫或全身性風團及大片瘀斑,常因搔抓及不當處理而出現繼發感染。

蚋:又稱「黑蠅」,多叮咬小腿等露出部位,剛被咬時常無感覺,1~2分鐘後出現皮膚瘙癢和刺痛,3~24小時局,部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被咬處出現出血點。治療與蚊相似。在山林地區可用煙霧或化學殺蟲劑驅殺蚋蟲。

虻:俗稱「牛忙」「瞎虻」,被虻叮咬後會立即感覺劇痛,並出現明顯的皮膚紅腫,中央可見叮咬痕迹,出血不止。被虻叮咬的傷口應立即壓迫止血,注意避免繼發感染,可外

用止癢藥膏緩解瘙癢。虻的預防比較困難,在牧區工作應在皮膚上塗驅蟲葯,或穿防護服裝。

推薦閱讀:

12奇招防蚊蟲叮咬 告別奇癢難耐的夏天(圖)
「升級版紫草膏」——再也不拍蚊蟲叮咬!
寶寶被蚊蟲叮咬如何處理
家裡養這些植物,蚊蟲全不見了!

TAG:健康 | 蚊蟲 | 叮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