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
來自專欄我愛看電影4 人贊了文章
這部影片反映的是香港淪陷期間人民的抗戰故事。通常講戰爭故事,都是一群勇士打打殺殺,拚死搏鬥,慘烈而悲壯,最後正義勝出。這部影片沒有這些戰場上的廝殺,而是從另外的角度去看待這場戰爭。影片描述了一些小人物,一些普通的香港市民,他們沒有很高的追求,只想平平安安的過好自己的日子。日寇的侵略改變了這一切。他們隱忍、低調,進而恐懼、不安。最後為了民族大義,為了反抗侵略,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無論是少年英氣的劉黑仔,還是情感細膩的方蘭,或是書生意氣的李錦榮,都是這樣義無反顧。這其中,我覺得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方母。
方母由葉德嫻飾演。以前看過她演的《桃姐》。在《明月幾時有》里,她一出場給人們的印象就是我們常見的街道老大媽。在動亂的時局中,小心翼翼的謀劃著自己的生活。茅盾租了她的房子,在淪陷的形勢下,這租金對於方母很重要,她得知茅盾一家要搬走的消息後,為了留住他們,她精心策划了勸說工作。先從柜子里拿出了三塊點心,想了想,覺得太多,又放回去一塊。上得樓來,含笑泡茶,然後是開場白:「沈太太,現在在外面租個房子真的不容易,我阿叔最近在外面租了個房子,隔三差五就有爛仔過來收保護費。嚇都嚇死,沒覺好睡。我們一家人一樣了,我收你們的租金算是最便宜的了。」一番香港普通話,娓娓道來,有分析有例證,有租房的難處,有兇險的後果,有住在這裡的種種好處。真是精彩!後來發現自己的勸說無果,臨走時,沒忘了那兩塊點心。「這個你們也不吃了吧?那我拿下去了。」幾句家常話,活脫脫的向我們展現了這個生活艱辛,攻於小算計的老太太的形象。
晚上一聽到街上有動靜,第一個動作就是下意識的吹熄了油燈。看到方蘭向窗外探頭,她立即訓斥女兒:「看什麼看?有什麼好看的?」雖努力壓低聲音,仍然能感覺到她的著急和擔憂。得知女兒參加抗日工作後,她更增加了幾份擔憂。對女兒說:「殺日本人的都是英雄好漢,個個都有力氣。打日本人,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也不少。」其實她所表達出來的更多的是出於對女兒的愛,而不是反對女兒的行為。最後也沒忘了囑咐女兒:「死不重要,不要連累隊友。」為了幫助女兒,她自己也投身到抗日鬥爭中,為東江縱隊傳送情報,被印度阿三發覺被捕。但她始終保守秘密,保護隊友。就是這樣一個膽小怕事、謹小慎微、溫和善良的婦女,在民族大義前,活出了自己的尊嚴,最後從容赴死。我覺得這才是香港抗戰史的真實體現,方母就是千千萬萬個香港平民百姓中的英雄。「明月幾時有」就是他們的期盼,「勝利後再見」就是他們的行動。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日本憲兵隊長山口。作為日本佔領軍的頭目,他將自己打扮成「儒將」,平時沒事開口閉口來幾句詩詞,表示自己很有文學修養。雖然水平實在是很初級。當然也忘不了不時施展淫威。他讓李錦榮做首詩,並說:「我數七下。過了七下,你知道後果的。」然後一邊數,一邊摸腰上的王八盒子。以此提醒對方記住自己的地位。這是在學曹丕,卻學了個四不像。在他的眼裡,所有的中國人不過是些任人宰割的亡國奴罷了。而實際上,如李錦榮所說:「有些事情,是你們永遠不會明白的。」
有一個場景始終鬧不明白。當山口判定李錦榮就是個卧底之後。讓他走。李錦榮走出門外,卻聽到「砰」的一聲。這是槍聲嗎?如果是,有兩種可能。一是山口早就安排好的,等李錦榮走出門外,立刻打死。為什麼這樣?是「君子遠庖廚」的偽善嗎?二是李錦榮自殺,可看他出門時的西裝馬甲,不像是佩帶武器的。如果不是槍聲,那就是放大的關門聲了,畢竟影片在這次金像獎評獎中,沒有拿到「最佳音響效果」。
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就是敘事的老人。台詞很好,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迹。梁家輝表演的也很好,口吻、聲調、表情都演絕了。一個普通的開計程車的老人,在一個普通的場合,面對一群普通人,講述著似乎很普通的故事。而正是他們,在創造著香港的歷史,體現了香港人平凡中的偉大。
看影片介紹,似乎強調了東江縱隊營救文化人的故事。實際上這並非是影片的主線。主線描繪的是香港的普通人的真實生活和鬥爭。沒有轟轟烈烈,沒有呼天搶地的口號,卻感人至深。
編劇是何冀平。看過她的《天下第一樓》、《新龍門客棧》等。從北京到香港,快速融入香港社會,寫出了不少好劇本。
導演許鞍華。叼著煙捲披頭散髮的老太太,把一個動蕩社會中的故事拍的那麼溫馨那麼小資。恰如其分的演繹出小人物們的內心世界。主旋律下另闢蹊徑,功力可見。
音樂久石讓。日本著名作曲家。聽過他的《讓子彈飛》。在這部影片中,他的配樂節奏明快流暢通俗易懂。為影片增色不少。
當然了,還有許多大牌演員加盟。一起合作,為我們奉獻了這部好電影。
本人評分:8.0。
推薦閱讀:
※故事講得最好的七部高分電影,評分最高還是這部美國片
※12部緊張到喘不過氣的逃生電影
※有一個離不開電影的爺們兒叫姜文
※電影《歸來》:張藝謀回歸,何日君再來?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