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堆人在一塊兒容易「搞事情 」? | 群體極化 | 社會心理學

為什麼一堆人在一塊兒容易「搞事情 」? | 群體極化 | 社會心理學

5 人贊了文章

假設你是一名參與者,在以下的情境中,你會給小王提什麼建議呢?

情境:

小王是一名很有天賦的作家,迄今為止靠著寫短篇小說過著不錯的生活,最近他萌生了一個想法,想寫一部長篇小說,如果能夠完成並得到人們認可的話,那麼就會在文壇上產生重大影響,也會讓他成為有名的作家。但是,如果他的想法沒有實現,又或者這部小說是一部失敗之作,那麼他就意味著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得不到任何回報。

設想你在給小王提建議,你認為他會嘗試寫這部長篇小說的最低可能性是多少。

當這部小說取得成功的可能性為______時,小王會嘗試寫這部小說?

10%、20%、30%、40%、50%、60%、70%、80%、90%、100%

選擇一項你認為小王成功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社會心理學中的實驗,參與者的任務是建議情境中的小王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承擔風險,在提交自己的答案之後,會安排5個人在一起討論,然後就問題達成共識。

你可以猜想一下這五個人最後達成的共識與自己之前獨立判斷時給出的答案有多大的出入。是個人決策更冒險,還是群體決策更冒險?

答案是,群體決策更冒險。在經過短暫的討論後,個體會改變他們之前的決定,即使是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結果都是一致的。他們在經過討論後得出的結果都更傾向於冒險,這一現象被稱為群體極化。

群體極化

法國心理學家Moscovici 指出,群體極化就是指,討論可以強化群體成員的普遍傾向。群體決策可能使個人更加冒險,也可能使個人更加保守。群體決策比個體決策更容易走極端即群體極化。

很多實驗都證明了群體極化的存在,Moscovici 觀察發現,討論可以加強法國學生本來就對總統所持的積極態度,同時也可以加強他們原本對美國所持的消極態度;磯崎(Isozaki,1984)發現,日本大學生集體討論了某起交通事故後,給出了更明確的「有罪」判定。如果陪審團成員傾向賠償損失,群體討論的賠償數額同樣傾向於高於陪審團成員提出的中數(Sunstein,2007a).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證實,群體討論可以放大積極或消極的傾向。當人們彼此分享關於某一群體的消極印象時,討論會支持他們的消極印象,增強他們對該群體的歧視(Smith & Postmes).而當人們分享對不公正的關注時,討論可以增強他們的道德關注(Thomas & McGarty,2009).

日常生活中的群體極化

「群體極化」現象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的社會屬性決定了我們在進行決策時都或多或少的會受到別人的影響,尤其是在社會群體中時,總會傾向於尋求一致的意見或建議,從而達到最終的結果。

如果你看不慣一個人,然後就會有意無意的在朋友們面前說這個人的壞話,漸漸的,你會發現,可能你身邊的人都開始覺得這個人不行、品質有問題,即使他只是因為對你有一次的不滿意,其他方面並沒有問題。

你剛看完一部電影,覺得還行,突然有人說,這片子太爛了!於是,你住了口。又有人說話了,特效也太差了,什麼東西!接著,鋪天蓋地都是惡評,從導演,到演員,到音樂,到故事,簡直難以置信的垃圾。你只能閉嘴,這會兒再去倒戈,非被口水淹死不可。——其實,電影真沒那麼差,不過是大家在一起鬧的。

在校園暴力中,那些年輕小夥子們更容易結成小幫派,從而挑釁滋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們,沒輕沒重的,就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在大學校園中,大學生群體之間的差異也會擴大,如果甲校大學生最初就比乙校大學生善於思考,那麼這種差異多半會隨著時間加劇。

以上兩種現象說的就是「群體極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和觀點相似的人進行交往,與這些觀點相似的朋友們之間的日常交流是否會強化大家共同認可的觀點?這樣是否會令討厭的人變得更為可憎,純真的人變得更為純真?

的確如此。斯坦福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麥科比(Maccoby,2002)指出,男孩群體和女孩群體的性別隔離能夠加強他們最初中度的性別差異。男孩們在一起遊戲時,會漸漸變得富有競爭性並做出行動取向,女孩們在一起會越來越傾向於做出關係取向。

政治取向的極化

在美國聯邦法庭里,共和黨任命法官會挑選那些更像共和黨的人,而民主黨任命法官則傾向於挑選那些更像民主黨的人。當觀點相似的法官在一起又會強化這種傾向。一個共和黨法官和其他兩個共和黨成員在一起時,比和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民主黨成員在一起時審判更保守,而民主黨法官也表現出類似的傾向。

在美國社區中,極化現象是十分嚴重的。有時候甚至連購物主張也會出現聚類。數據顯示,在2008年的美國,全美89%的商店支持奧巴馬,62%的餐館則支持其對手,麥凱恩。所以,美國變成了一個分歧越來越多的國家。大比例支持一位候選人的郡縣(將60%甚至更多的選票投給一位總統候選人),在1976年至2008年期間幾乎翻倍(Bishop,2008)

犯罪團伙的極化

在犯罪衝突中也是如此,假如你所住的街道住進了第二個不良青年,那麼他們作為一個團伙所帶來的破壞性可能不僅僅是第一個不良少年破壞性的兩倍,團伙的危險性遠遠大於其成員個體之和。實驗發現,將未成年犯罪者和其他少年犯放在同一個群體中,會增加問題行為發生的概率(Dishion & others,1999)。

網路世界中的極化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豐富的網路世界,也成為了新時代人類發展社會關係的重要媒介。微博、微信、新聞網站等等,聚集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團體,包括各種粉絲團,當發生一件事情時,團體的影響就出來了,在網路上跟風謾罵、譴責或者集體歌頌,傳播速度極快,輿論影響極大。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當一個熱點事件爆發時,其點擊量迅速增加,關於此話題的新聞、內容都被紛紛爆出來了,尤其是當某個名人或者權威或者是大家關注的新媒體發表一些導向性的言論後,大家就開始跟風,某些個小團體會保持團體凝聚力而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為什麼會群體在一起容易搞事情?

為什麼本來好好的一個人,在群體的影響下會變得義憤填膺、失去理智?

信息影響

從最受支持的解釋出發,群體討論可以產生一系列觀點,而大多數觀點和都和主導性觀點一致。那些對群體成員而言就算是一般常識的觀點也會進入討論。這些觀點即使沒有被提及,也會影響討論。其他觀點可能就會包含一些群體成員在此之前並沒有考慮到的、具有說服力的觀點。就比如我們最開始舉得那個案例,當討論作家小王時,也許有人會說:「小王應該去寫這部長篇小說啊,因為他幾乎不會有什麼損失啊,如果失敗了,他仍然可以和從前一樣繼續寫他的短篇小說啊」。這種說法通常是將提出者的觀點和他的立場放在一起,但是如果人們不了解他人的特定立場而只是聽到相關的觀點,他們仍然會改變自己的立場。

但是,態度的轉變並不僅僅決定於聽到他人的觀點,討論中的積极參与會比消極聆聽更容易導致態度的轉變,參與者和觀察者聽到的是相同的觀點,但是一旦參與者用自己的話語表達該觀點時,言語的使用就會擴大這種影響作用。群體成員對別人觀點重複的越多,他們就越可能在不斷的複述中認同這些觀點(Brauer & Others,1995)

我們的大腦並非像白板那樣由說服者填寫,在中心路徑的說服中,人們怎樣看待某條信息很關鍵。事實上,僅僅對某一觀點思考幾分鐘也會使看法得以強化。或許你會回想起,當你僅僅想起某個你不喜歡或喜歡的人時,你的感受也會變得極端起來。甚至,當人們只是設想自己將和某個持有相反觀點的專家一同討論某一件事件時,他們也會充滿動力去組織論證並且採取更為極端的立場(Fitzpatrick & Eagly,1981)

規範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家Festinger 的社會比較理論認為,我們人類希望能對自己的觀點和能力做出評價,為此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觀點與他人比較,我們常常被「參照群體」中的人們所說服。所謂參照群體就是與我們相一致的群體。而且,當我們發現其他人和自己持有相同觀點時,為了使其他人喜歡我們,我們會將觀點表達得更為強烈。

如果我們要求人們預測在類型小王要不要寫長篇小說的問題上其他人的反應方式時,他們通常會表現出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他們沒有意識到其他人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社會普遍認同的傾向,在小王的例子中這一傾向是指寫長篇小說。即使成功的機會只有40%,一個典型有代表性的參與者也會建議小王寫這部小說,而且他還會估計其他人,大部分人都會選擇50%,或者60%。當開始討論後,大部分人都發現自己的觀點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出眾,事實上,其他一些人比自己更為超前,對於寫小說這件事採取了更為堅定的立場。於是他們不再受群體規範的錯誤約束,而是更自由的更強烈的表達自己的偏好。

或許你會想起你以前和別人都希望出去踏青,但是你們每個人都害怕邁出第一步,以為其他人可能對此並沒有興趣,這樣的人眾無知會阻礙人際關係的發展,又或許你會回憶起曾經在某個群體中,你和其他人都很拘謹的沉默著,知道某個人打破沉默:「我覺得這個事吧.....」然後很快你就會發現,大家都強烈支持彼此所認同的觀點。

群體思維的癥狀,看看你中招了嗎?

無懈可擊的錯覺

群體往往會表現的過分自信,自以為對方團體不會做什麼,以至於蒙蔽了雙眼,看不到危險。比如當年的珍珠港事件中,海軍總指揮基梅爾得知他們已經失去與日本航空母艦的無線電聯繫後,開玩笑的說:「或許日本人打算繞著檀香山轉一圈」。事實上,日本的確這麼做了,但基梅爾對於這種想法的嘲諷使部下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

群體道義毋庸置疑

群體成員接受所在群體內在的道義,卻忽略了倫理和道德上的其他問題。某國在對小鄰國發動戰爭時,明知道這不符合倫理和道德,但他們所在的整個群體卻從未接納或討論過道德上的疑慮。

合理化

群體成員會因為群體決策而不斷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其實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掩飾,他們會有懷疑,但隨著整個群體的向心力的增加,即使做出不合理的決定,也會因著這種向心力而合理化自己的決策。

心理防禦

有時當團體中的某些個體質疑團體的決定時,團體的核心人物會站出來保護群體,使那些質疑群體決策效率和道義的信息不會對群體構成干擾。

如何預防集體搞事情?

公正-不偏向任何立場

在群體開始討論時不要讓成員表明自己的立場,因為這樣會妨礙信息共享,導致決策的質量降低。

鼓勵批判性評價

設置一個「魔鬼代言人」,如果能有一個真正的反對者就更好了,這樣刺激原來的想法並使群體對反對意見持開放態度。

小組重組

將群體重新劃分成幾個小組,表達不同的意見

局外人的作用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群體決策時,可以找幾個局外的專家和夥伴提出批評。

References:

Macre,C,N,Bodenhausen,G,V,Milne ,A,B,&Jetten,J,(1994)Social influence and the verifiablity of the issue under discussion:Attitudinal versus pbjective item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35,15-26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Hope College,2015

更多心理學知識,關注微信訂閱號小麥心理X(xiaomaixinlix)

推薦閱讀:

獸性本能,你展現了多少?(上)
《烏合之眾》群體的心理呈現極端積極和極端消極

TAG:社會心理學 | 群體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