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3巨頭「互授版權」一出手,「音樂第一股」咋就退出遊戲了?

音樂3巨頭「互授版權」一出手,「音樂第一股」咋就退出遊戲了?

來自專欄張書樂6 人贊了文章

一家經營了8年的在線音樂平台成了「版權大戰」的犧牲品。近日,多米股份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多米音樂App客戶端和偶撲客戶端的業務運營,引起一片嘩然。而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多米音樂創始人、董事長劉曉松不禁感嘆:「版權大戰比我們想像得快和狠。」

就此,《長江商報》記者柳鶯和筆者進行了一番分析。

2016年9月,多米音樂的運營公司多米股份宣布掛牌新三板,成為國內「音樂第一股」。但實際上,早在2013年,多米音樂就已經在音樂播放器的大戰中落入下風。原因就在於版權之上。

結果呢?據多米音樂2016年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其2014年1月的月活躍用戶數為2200萬人,到2015年12月,跌至850萬人。

版權對於一個音樂APP到底有多重要?答案是比以前更加致命。

沒有足夠的版權,作為一個播放器的音樂App,就失去了其播放的價值。必須自帶樂庫,必須讓用戶能夠在自己的樂庫里儘可能找到所有想要的音樂,才能稱其為音樂App。

有很多人則認為,近期騰訊音樂、阿里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開始互授版權,將會降低音樂App對版權的依賴。

可這種觀點如果成立,多米音樂就不會在此刻宣布退出了。

版權大戰沒有結束,互授版權,並不是免費共享曲庫,資金實力和獨家曲庫依然是版權的關鍵點所在。

同時,誰能夠獲得不互授1%的最頭部版權資源,將是版權大戰的膠著點。目前的格局,應該是三巨頭相對穩定格局了。

由此,不難發現,音樂App不可能擺脫對版權的依賴,反而會更加依賴版權。

但現在會出現一種另類的擺脫辦法:

即通過版權合作的方式,從簡單的銷售音樂,往上下游鏈條上尋找更多的音樂衍生品,在衍生品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IP。

如一直在版權上偏弱勢的網易雲音樂,就是以歌單和評論的方式,形成了一個類似「彈幕」一樣的用戶創造的內容IP,從而形成黏性,亦讓其在去年暑期大量歌曲因版權下架後,依然能夠對核心用戶保持黏性。而更多地延伸,或許會在音樂的實體產品,尤其是「唱片」形式消失後,如何找到更多音樂承載周邊的環節上下功夫。

二線音樂App,由於缺少樂庫存量,很難在全平台模式下存活。

應該效仿垂直電商那樣,走垂直、小眾的路數,形成自己的另類特徵,前面提到的網易雲音樂的歌單模式,其實就是網易當年突圍,從二線晉級一線的手法。

現在真正制約二線音樂App的,還不是能否找到小而美的模式,而是如何找到盈利點。這是三巨頭自己都還沒有真正破解的局。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推薦閱讀:

TAG:多米音樂 | 網易雲音樂 | 阿里星球阿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