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車定速巡航失控高速狂奔的啟示|自我管理

賓士車定速巡航失控高速狂奔的啟示|自我管理

4 人贊了文章

一、引子

這二天網上最讓人驚心的新聞無疑是「ef="https://www.baidu.com/link?url=QG4E7GyaYEKI5DOAplS9S6zErAEWaUw0PqnrUllKgBL-s5vR2FzI5KE_MTVlV2eNO55uGLXiXoXBSVBOWa5fDq&wd=&eqid=8f322d4f0002bb60000000025aac580f">命懸一線!定速巡航深夜失靈 賓士車時速120公里狂奔一小時」。

3月14日晚上,河南焦作車主薛先生駕駛賓士200L轎車,在連霍高速上開啟定速巡航後,發現車輛失控,只能以時速120公里的速度繼續飛馳,命懸一線。慶幸的是,在河南、陝西兩省高速交警緊急施救以及賓士售後後台操作下,賓士車在失控近一小時、約一百公里後,終於安全停下。

此類我們往往無法預測突發事件在生活中,通常分為四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其中最典型的有「非典」、"印尼海嘯",「美國911」恐怖襲擊,「汶川地震」等災難事故。有些遭遇事故而沒有正確應對深受其害的人,往往慨嘆命運的不公: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一般來說有以下五點原因

一是無知,對危險一無所知、毫無覺察,不知如何應對。

二是盲目樂觀,心存僥倖,認為危險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三是拖延,知道有危險隱患,卻遲遲不採取措施。

四是過度自信,認為自己有能力應對。

五是從眾,看到別人怎麼樣,自己也怎麼樣。

如何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成為每一個人必須完成的課題。

二、常見誤區

1.應急知識涵蓋面廣,無從下手。我們知道突發事件包含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一)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等。(二)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核與輻射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三)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事件等。(四)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等。如此紛繁複雜的災難知識,令人束手無策。

2.網上應急知識鋪天蓋地,令人眼花繚亂,難辨真假。現在,因為微信、今日頭條、微博等新媒體的快速傳播,到處是應急手冊、自救寶典。相當一部分知識自相矛盾,讓人難辨真偽,不知道該相信誰。於是,我們就這樣被淹沒在應急知識的汪洋大海,最終將因為缺乏應急知識而死。

三、應急能力的建立

培養應急能力,對避免生命和財產損失,尤為重要,主要有三個原則:

一是培養危機意識。

二是積累知識和技能。

三是學以致用。

(一)培養危機意識。 沒有危機意識,是最大的危機。我們常常說的意外事故,其實並不意外,那是因為我們的危機意識不夠,沒有客觀理性的分析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1.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們往往高估自己希望看到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而低估自己不願看到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例如,2015年彩票銷售3600億,而意外傷害保險約為700億,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強制購買。人們一廂情願地認為危險發生的可能性很小,絕對不會發生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而,買彩票的時候,又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買彩票中大獎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們應該客觀地面對可能發生的各類危險,而不是被本能左右。

2.危險具有累積、演變、放大的特點。危險具有累積、演變、放大的特點。我們用海恩法則、費斯汀格法則、蝴蝶效應,分別說明累積、演變、放大這三個特點。

(1) 「海恩法則」是由美國工業界的安全先驅赫伯特·威廉·海因里希提出的關於工業安全的法則。海恩法則指出: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由此可見,按照海恩法則分析,當一件重大事故發生後,我們在處理事故本身的同時,還要及時對同類問題的「事故徵兆」和「事故苗頭」進行排查處理,以此防止類似問題的重複發生,及時解決再次發生重大事故的隱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2) 「費斯汀格法則」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的著名的理論」: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費斯汀格舉了一個例子具體詮釋這一法則。卡斯丁早上洗漱時,將自己的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順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一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卡斯丁心疼手錶,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後冷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與之激烈爭吵。一氣之下,卡斯丁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馬上轉回家。可是家中沒人,卡斯丁只好打妻子的電話要鑰匙。妻子慌慌張張的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一個水果攤,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離開。待門打開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經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的批評。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他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遲到被扣了當月的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比賽,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被淘汰了。在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發生一系列事情就是那另外的90%。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試想,卡斯丁在那10%發生後,如果換一種反應,比如,安慰兒子:「不要緊,手錶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自己心情也好,那麼隨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

(3)「 蝴蝶效應」是 1979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講演中提出的。他說: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洛倫茲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通過海恩法則、費斯汀格法則、蝴蝶效應,我們可以明白,小的隱患,可以通過累積、演變、放大帶來更嚴重的災難。另外,成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等等也說明同樣的道理。因此我們需要提高危機意識,提前應對。

3、提高危機意識的"CCI"方法。如何有效提高人們的危機意識呢?只是喊口號,掛橫幅,是遠遠不夠的。應急專家提出了「CCI」方法。"CCI"法是指「後果-關聯-影響」危險分析法。

首先分析當前的情況可能造成的後果,其次是分析該後果與我(或與我有關)的聯繫,最後是分析後果對我還有其他什麼影響。充分分析事故可能對自己帶來的後果和深遠的影響,對提高危機意識有著顯著的效果,有助於我們採取積極的行動,來避免事故的發生。

(二)五字法掌握應急技能

一個「變」字認識隱患。隱患主要包括三類,一是不安全的環境,二是物的不安全的狀態,三是人的不安全的行為。三類隱患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變」。對於環境,天氣的變化,雨霧冰雪,寒潮高溫,都可能會造成各類事故。地形的變化,比如交叉路口,上坡下坡、溝渠坑塘,都是隱患。物體如果發生能量的釋放,也都有可能造成傷害。人的行為,如果違背的規章制度,如果處於非正常的狀態,也都有可能發生事故。所以,我們在學習應急知識時,應該掌握隱患的規律,就能快速高效的掌握應急自救的規律和方法了。

一個「算」字評估風險。依據D=LEC的風險評估方法,計算風險的等級,然後採取針對的防範措施。

一個「斷」字切斷傷害路徑。根據能量意外釋放理論,造成人員傷亡主要為:機械能、熱能、電能、化學能。我們要從危害因素的接觸機會、時間、強度、接觸方式等作用條件著手,建立屏障、阻隔、切斷事故傷害我的路徑。例如防護門,在火災發生時可以起到隔離火災,避免火災蔓延。大型船隻,都有隔離艙,一個船艙進水,不會影響整條船。大型聚會時候,設置隔離欄,可以避免踩踏事故發生。所以,我們要在事故隱患和我們之間,建立防護設施,設置屏障,切斷傷害路徑。

一個「護」字保護自己。我們要認識了解自己的生命,生命之本:陽光、空氣、水、食物、空間。生命之殼:頭頸軀幹四肢。生命之核:心跳呼吸。外面的災難事故,都是通過我們的生命之本、生命之殼、生命之核來傷害我們。所以,與其迷失在學習應急知識的誤區,不如認識了解我們的生命,從保護我們的根本做起,這樣更為簡潔、有效。

一個「救」字拯救生命。掌握「止血、包紮、固定、轉運」創傷急救技術,心肺復甦技術、海姆立克法、燒燙傷急救等方法,及早自救,減少傷害的影響,為醫護人員爭取時間。

(三)學以致用

我們具備了危機意識,掌握了應急知識和技能,就能在事故發生是正確的應對災難了嗎?還不一定!因為發生危險時,我們都有一個「應急反應鏈」。

1、應急反應鏈。極端壓力條件下人都有這樣的應急反應鏈,「感知」-」思考」-「行為」。

一是感知,是通過我們的眼、耳、鼻、口、手來感知外面的信息。也就是我們的觀察能力。顯然,我們知道,我們常常會有錯覺,看錯、聽錯外面的信息,不能及時覺察外面的危險。還有,因為我們注意力不集中,也往往會失去對危險信息應有的關注,從而覺察不到危險。例如走路、過馬路看手機。在工作中走神、想心思。注意力的缺失,導致了大量事故的發生。

二是思考。我們的大腦,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生理腦(爬蟲腦),負責呼吸、心跳等功能。第二層次是情緒腦(哺乳腦),是大腦邊緣系統,負責情緒。第三層次是思考腦(人腦)人,負責理性思考。當我們覺察到危險,我們的大腦三個層次便開始思考,根據以往的經驗、知識、或者別人的指令來決定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事實上,危險發生時,我們的大腦往往是生理腦最快反應,並傳遞到情緒腦,大腦邊緣系統首先會感到壓力,害怕、恐懼,身體會釋放「皮質醇」一方面釋放能量,為行動提供能量,另外一方面,它會影響我們大腦皮質進行思考。根據專家研究,往往6秒鐘後,理性腦才能做出反應,此時,可能已經造成了失誤或者傷害。

三是應急行為。事故發生時,很多人會出現一動不動、癱瘓、甚至大小便失禁的情況。也有人盲從,盲目跟隨別人,還有人過度恐慌,發生跳樓等極端行為。很多人在上台演講、考試、面試的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大腦不能理性思考,那麼我們的應急行為往往是本能行為,這些行為往往會讓我們在應急逃生時不能抓住生存的機會,或者受傷,甚至失去生命

2、如何提高應急能力

根據應急反應鏈,我們可以從感知、思考、行為三個方面來提高應急能力。

一是提高感知能力,通過觀察能力培訓,減少因為錯覺造成錯誤的判斷和行為,行為心理學中有很多典型的錯覺的例子。通過注意力培訓,減少因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失誤和事故,90%的事故都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

二是提高思考判斷能力。首先根據對外在危險的感知,進行態勢四個階段的判斷,從而為行動提高依據。其次控制我們的情緒,避免因為情緒失控導致錯誤行為的發生。還有就是反覆演練。為了避免應急行動中遭受害怕、恐懼的影響,我們最好的應對方法是「反覆演練」。我們在逼真的場景下反覆演練,可以有效降低「皮質醇」對大腦的影響,四到五次的演練,「皮質醇」的影響可以下降50%。在發生危險時,我們還可以通過「444」呼吸法,來消除緊張,緩解壓力。「444」呼吸法是指吸氣4秒鐘,屏氣4秒鐘,呼吸4秒鐘。現場還可以通過冷水洗臉來緩解壓力。

四.事件復盤

我們再回看開頭說到的「高速路上定速巡航失控狂奔」事件,非常幸運的是當事人車主薛先生在突發的緊張狀態下,沒有慌亂,而是冷靜處置。復盤車主的應急處置過程中的「應急反應鏈」,我們可以從感知、思考、行為來分析:

感知

(一)確認現狀。發現無法解除定速巡航和剎車之後,再確認方向盤等其他功能正常。

思考

(二)保證車輛繼續安全行駛的同時,立即救助。

行動

(三)救助:首先是聯繫4S店,請求4S店和廠家的技術專家提供專業解決方案。「薛先生在行駛過程中多次電話諮詢賓士售後,依據其提供的多種解決方案進行操作」

(四)自救。在專家提供的解決方案失效的情況下,積極設想其他方案,如「薛先生多次試圖緊急避險,比如擦掛道路護欄、貨車,或者追尾同向行駛大貨車來來降速。」

(五)向警方救助。這是所有人都應該記住的,任何危險情況下都可以向警方救助。「晚上9點35分,幾近絕望薛先生趕忙撥打了110求助電話。眼看狂奔的賓士停不下來,高速交警還爭分奪秒的在豫陝界收費站清空了三個車道,薛先生駕車從ETC通道駛出高速省界。為失速的賓士車打開一條生命通道。」

雖然警方沒有讓車輛停下來,卻清空了收費站的三個車道,為後續的救援爭取了最為寶貴的時間,終於「在進入陝西後,賓士售後終於通過後台操作,使這輛在高速公路上失控距離長達一百公里、失控時間近一小時的賓士車,才恢復正常控制。」

【特別要強調】在整個過程中,車主的情緒控制得非常得當,雖然免不了緊張,但總體在他自己的掌控之中。

五、結語

《禮記·中庸》里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我們無法預測突發事件什麼時候到來,卻可以為之做好準備。

你準備好了嗎?

——END——

推薦閱讀:

願你今天隨手買的蘋果,都很甜
引用 新學期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如何建立自我管理的工作團隊

TAG:應急自救 | 自我管理 | 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