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怎樣跟老師打交道

我們怎樣跟老師打交道

6 人贊了文章

2015年12月30日:

越來越多自閉娃進入正常教育環境接受教育,如何跟老師打交道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孩子特殊,我們總感覺低人一等,在老師面前唯唯諾諾、小心翼翼。

其實,大可不必。

既然必須跟這個群體打交道,我們就應該弄清楚這樣兩個問題:第一、老師是怎樣的一群人;第二、她們喜歡跟什麼樣的家長交流。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小學教師人格特徵的調查與討論》的調研報告,其中對一線老師的基本特徵做了這樣的分析與評價:

一、小學女教師樂群外向、熱情開朗、人情練達,善於處世。比起其他成年女性更冒險敢為、顧慮較少、對事物更敏感、易感情用事。其思維較其他成年女性遲鈍、抽象思考能力弱。

二、小學教師尊重傳統觀念與行為標準、依賴並隨群附和。本科學歷教師的憂慮性明顯高於大專學歷和其他學歷教師。

三、小學年輕教師因為經驗積累少,缺乏一定自信,情緒易激動,面對挫折的承受力較低。反之,中老年教師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及家庭負擔,其熱情度和興奮性明顯低於中青年教師,但穩定性更強。

其實幼兒園老師也具備以上特質。一句話概括,學齡前及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感性、容易溝通、講究人情世故,但理性及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當然,相對於我們的特殊孩子而言,她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普遍不了解自閉孩子,需要家長的引導和教育。

那麼,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家長呢?說說我自己的感受。

老大目前在公立幼兒園大班就讀。跟老二這個典型自閉的孩子相比,我一直拒絕承認醫生在她2歲時對她「自閉傾向」的診斷。很不幸的是在老師眼裡,老大相比其他孩子就是特殊一些。老師說她對人情世故懵懂無知,不太會正確表達自己以及體會他人的感受,自我保護意識偏弱。我經常跟老師溝通孩子的個性特點,也曾經非常坦誠地告訴過老師孩子被診斷「自閉傾向」的事實。我發現這幾個老師並沒有因為這個曾經的標籤而疏遠淡漠老大,而是更加註重孩子的情感發育和行為習慣培養,並且經常幫我想辦法怎樣提高孩子的情商能力。一來二去,在交往中我慢慢領悟到:老師喜歡尊重她們,能與之共同探討教育方法,客觀分析孩子特點,並能給她們的教育提供線索和幫助的家長;喜歡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推諉不拒絕,坦誠而心胸開闊,待人處事穩重老成,明事理的家長;喜歡重視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密切關注教學活動,同時能夠積極承擔家庭教育責任的家長。一句話,她們喜歡素質高、配合度好的家長!

好了,這兩個問題弄明白了,我們就來看看我們可以怎麼做。

老師多感性,我們可以根據掌握的知識,理性地向老師介紹自閉孩子的特點和教育方法,讓老師最大程度配合我們對孩子進行融合;老師易敏感,我們可以跟她們保持常態化的溝通,多注重細節、多給與尊重,慢慢獲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老師喜人情世故,我們就做點人情世故的配合,當然前提是自己不要太累,不要一心只為取悅她們。

但這一切都是表面功夫。人與人交往的過程是相互試探底線和深淺的過程。老師是知識分子,接受過正規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相關訓練,對家長的修養和素質要求自然不低。所以,最關鍵的還是不斷充實提升自己,讓老師看到你的價值,讓她們明白你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夠糊弄的。對你不敢糊弄,自然對孩子就不敢糊弄。

推薦閱讀:

溝通夥伴系列十二】:陪孩子一起玩出學習的自信與熱情
由幾個認識誤區聯想到的
我們這個群體,誰都握著一張下下籤
孤獨症系列講座(二十三)如何識別自閉症兒童的刻板行為
「藍色童畫」自閉症兒童公益繪畫活動回顧

TAG: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