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遠比你想的複雜:漫談兒童學習外語的年齡問題
5 人贊了文章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在我的朋友章宇航的微信公眾號上,我會一直在他的公眾號上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寫的第二語言習得方面的科普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訂閱章宇航微信公眾號:kickmajorass。
很榮幸能夠得到章老師的邀請,在他的微信公眾平台上與大家分享關於兒童學習外語年齡方面的知識。首先,必須說明一點,我的研究領域是心理語言學和實驗句法學。雖然我在本科和碩士階段都有上過第二語言習得、第一語言習得以及雙語方面的課程,可是我從沒參與過這方面的研究,也遠稱不上專家。但是,我本人的確對第二語言習得很感興趣,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也讀過一些。這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熱衷於學習不同的語言,因此希望了解一些理論,從而指導自己的語言學習;此外我目前從事的英語課程設計工作也與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緊密相關。另外,我的心理語言學以及神經語言的背景知識,也能夠讓我輕鬆閱讀這些學術著作。
如果你希望直接從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找到關於語言教學或者自學的明確答案,那麼你一定會很失望。這是因為,一來這個學科的大部分研究目的是人類第二語言習得或者外語學習的認知過程,而非指導實踐;二來學者們仍對這個學科里的許多基本問題爭論不止,就比如我要探討的這個話題。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帶著疑問進入這個學科的文獻中,
然後帶著更多的疑問出來。不過,我猜大部分人並不關心象牙塔內無休無止的爭論,所以我會在這篇文章中著重介紹一些目前已被學術界基本認可的結論。但是,請注意,即使是這樣的結論,也並非人人贊同,而且這些結論或許也會在未來被證偽。另外,鑒於這是面向大眾的科普文章,並非學術論文,我也很想在其中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驗、觀察以及思考。當然,也要提醒各位,我的個人見解也僅供參考。下面進入正題。
第一語言的關鍵期
如果你對兒童語言的發展有過一點了解, 那麼你一定聽過一個概念,即「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實際上,這也是許多幼兒英語培訓機構樂於宣傳的一個概念。那麼到底何為關鍵期呢?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從出生到六七歲之間是兒童母語發展的關鍵期。生活在正常社會環境中的兒童,從一出生就在與成人的互動中自然習得母語。一般來說,兒童長到五歲左右時,母語的語音和語法就已經趨於成熟。但是,如果兒童在關鍵期內缺少了習得語言的環境,就很難發展出成熟的母語了。這種幼童被剝奪習得語言機會的極端案例非常少,但是關鍵期的研究主要就建立在這種極端個案的研究上。比如出於種種原因,一些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被父母囚禁起來,這些可憐兒童,如果被解救時過了語言關鍵期,即使再怎麼教他們,他們的語言都很難達到母語程度,有的甚至一直停留在兩三歲的水平;但是如果被解救時他們仍處於關鍵期,那麼他們的語言還是有可能發展到同齡人的正常水平(Gleitman and Newport, 1995; Davis, 1947;Curtiss, 1977,1988,1989;Newport, 1990; Morford and Mayberry, 2000; Rube,1997)。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一個朋友轉述給我的案例,這個案例的可信性無從考證,大家姑且聽之。有對夫婦,因為兩人都需要出外打工,就將一歲大的兒子交給保姆撫養。保姆照顧完孩子的基本吃喝拉撒後,就整天將孩子放在電視機前,不管不問。由於這對夫婦常年在外,每年回來看孩子的時間很少,也沒有覺察什麼問題。這樣等到孩子五歲時,父母才發現,孩子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大人的話。我不知道後來孩子的情況如何,但是如果孩子的問題五歲時被發現,也許他的母語還是能夠發展出來的。這個案例同時也在印證一個道理:兒童很難只通過看電視習得到語言。這個話題我會在後續文章中探討。
儘管大部分兒童到了五歲左右時,語音和語法方面都會發展成熟,但是他們在辭彙方面的差別卻很大。去年我碰巧聽到澳大利亞電台(ABC Radio National)一個名叫《健康報道》(Health Report)的節目討論
「辭彙差」(word gap)的問題。美國的研究表明,同樣是到了三至四歲,貧困家庭的兒童要比富裕家庭的兒童少聽到三千兩白萬個單詞。 富裕家庭的父母往往有更多時間和孩子相處,比如和孩子聊天,給孩子讀繪本等等,並且,富裕家庭的父母往往接受過更高的教育,辭彙更豐富。也就是說,在吸收辭彙方面,富裕家庭的孩子不僅在數量上碾壓貧困家庭的孩子,在質量上也更勝一籌。而幼年時期的辭彙積累很可能會對兒童今後的語言表達能力,拼寫閱讀能力,甚至寫作能力產生很大影響。(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這期節目http://www.abc.net.au/radionational/programs/healthreport/building-the-bi-literate-brain/7815874#transcript)我想,類似的辭彙差,不僅出現在美國,也會出現在當下的中國。雖然辭彙差的問題並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但是我猜這篇文章的讀者中很多都是父母或者准父母,因此母語的辭彙差問題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第二語言的關鍵期?
以上探討的是兒童第一語言習得的關鍵期。那麼第一語言習得的關鍵期(零到六七歲)是否就等同於第二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呢?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方面的研究怎麼說。
1989年,John和 Newport 研究了在美國的46個中國移民和12個韓國移民的英語水平。這些移民達到美國的年齡從3歲到39歲不等,研究的方法就是測驗這些移民的語感(grammatical intuition)。結果顯示,3歲到7歲時來到美國的移民,他們的語感已經達到了母語水平;7歲以後至青春期階段來到美國的移民,來得越晚,語感越差;至於17歲以後來到美國的移民,他們的語感遠不如前兩組移民,但是他們來到美國的年齡和語感並沒有多大關係。 DeKeyser在2000年也做了一個這方面的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與John和Newport的類似,只不過這一次的實驗對象是移民到美國的57名匈牙利人,他們移民到美國的年齡從1歲到40歲不等。DeKeyser的研究發現,在這些匈牙利移民中,那些16歲之前到美國的人,他們的語感明顯高於16歲後到美國的。Hakuta, Bialystok 和 Wiley 在2003年做過一個調查。他們研究了1990年美國統計局提供的230萬個以漢語和西班牙語為母語的移民的數據,比較這些移民到達美國時的年齡和他們的英語水平的自我評估。數據表明,移民抵達美國的年齡越小英語水平越高。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與前兩個研究不同,Hakuta等人的研究並未發現一個明確的年齡截點。
讀到這裡,恐怕一些朋友要抱怨我「掉書袋」了。那麼,我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各位一個明確的結論,反而不厭其煩地描述這三篇論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這是因為,對於第二語言習得的年齡截點問題,學術界尚處於爭論之中,目前並無明確答案。(更多關於這個話題的實驗和爭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Lourdes Ortega(2013)所著的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章 Age。 ) 而許多研究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結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研究方法不同。就比如我介紹的這三個研究,前兩個採用語感測試的方法來測量移民的英語水平,而最後一個則是採用自我英語水平評估的方法。
儘管三篇論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得出的結論有出入,但是,我們仍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些移民開始學習英語的年齡越小,英語就越流利。實際上,主流學術界也有這樣一個共識
:在第二語言環境下,成人和青少年在習得語言初期往往速度比兒童快,但就最終的語言習得效果來看,兒童明顯比成人和青少年有優勢(Nikolov & Djigunovi?,2006) 。同時這個說法也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一致。但是,請大家一定注意,一定注意,一定注意!這個結論適用於移民到美國,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兒童;它並不一定適用於一直在漢語環境下成長,把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中國兒童。這裡,我覺得有必要區分一下「外語」和「第二語言」這兩個概念。
首先,二者在認知層面並無本質區別,主要區別在於學習環境。我拿自己學習英語和德語的經歷作為例子吧。我在中國的初中和高中學習英語,就是典型的把英語作為外語來學。在學校里,我每天上一堂英語課,英語只是作為一門學科,就如同數學、歷史、化學一樣;而英語課的內容又以語法和閱讀為主,練習聽和說的機會很少,這個想必接受過中國學校英語教育的人都明白我在說什麼,不再贅述了;另外,在生活中,我並沒有使用英語的需要。而我二十幾歲開始學德語的情況就很不同。我的德語,從一開始就是在德國學的;我上的德語課重點培養聽說能力,學習的內容也主要與德國的日常生活有關;更重要的是,我就生活在德國,可以把課堂里學到的語言馬上運用到日常交流中;我不僅從課堂中學習德語,也從德國理髮師、教會的老太太、超市收銀員、大街上的廣告牌等各種渠道學習德語。在這種環境中學習德語,就是典型的把德語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當然,第二語言和外語的問題,以及與之相關的學習目的、教學方法、最終效果的不同,遠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我在這篇文章里就不深入論述了。也許以後我會單獨寫一篇文章來探討這個問題。
很顯然,很多隨父母移民到美國的兒童,是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來習得,他們從老師那裡學英語,從同學那裡學英語,從鄰居那裡學英語,從籃球教練那裡學英語……兒童整天浸泡在這樣一個語言環境,想學不會英語都難。我認識的一個大連理工大學的語言學教授跟我分享過他兒子的經歷。幾年前,這位教授得到一個去美國做研究的機會,就把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一起帶到了美國。據他說,他兒子去美國之前從沒學過英語,但是到了美國一年半後,英語說得比他還流利了,而且他聽不出他兒子講英語時有中國口音。而生活在國內漢語大環境下的孩子,僅通過每周幾個小時的外教課或者其他形式的英語學習, 就想達到移民孩子的英語水平,這是不現實的。
另外,學習動力也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因素。就以那位大連理工大學教授的兒子為例。這個孩子剛到美國,他要聽懂老師上課的內容,他要與同學相處,他要參加學校的體育活動......也就是說,英語和他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他有足夠的動力學好英語。實際上,很多移民到美國的華人父母不擔心子女的英語,而是擔心子女的漢語。據我所知,許多華人家長都在家裡和孩子說漢語,但是相當一部分孩子的漢語水平越來越差,有的孩子到了美國幾年後英語已經達到母語程度,漢語卻不會說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對於生活在美國的孩子,漢語的用途很小。如果美國的華人父母整天在家裡說漢語,尚且無法保證自己的子女會說漢語,我們又怎麼能指望,僅通過一周幾節英語課,在中國長大的孩子就能喜歡說英語,就能說好英語?
當然,這並非說兒童在母語環境下學外語時,就不能借鑒第二語言習得的一些方法。實際上一直都有人嘗試把第二語言教學理念和學習材料引入到外語教學中,或者人為創造一個第二語言小環境。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大多數中國家庭無法給孩子創造出一個第二語言環境。一個比較務實的做法是:盡量開發孩子的潛能,但是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如果真有第二語言關鍵期,我們也要明白它適用於哪些人。這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也有現實意義。據我所知,目前許多幼兒和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都以「關鍵期」作為噱頭來營銷。有說關鍵期是0到3歲;有說關鍵期是0到6歲;也有說關鍵期是0到12歲。真不知該信哪個。有的機構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也有的機構是揣著糊塗裝明白。希望讀者朋友,尤其是父母們,在了解何為關鍵期後,面對這樣的營銷時,能夠做出理性的判斷。
學習外語,越早越好?
我在前文提到過這樣一個普遍規律:就第二語言習得而言,年長的學習者往往在初期比年幼的學習者有優勢,但是從最終效果來看,年幼者無論是在語音還是在語法方面,都碾壓年長者。但是,這個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發現的「越早越好」的規律是否適用於外語學習呢?答案是:目前尚無定論。有學者發現外語學習也是「越早越好」,但也學者發現其實晚學比早學效果更好(Nikolov & Djigunovi?,2006;Ortega,2009; Mu?oz,2006)。儘管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充滿爭議,我們卻看到,當今社會兒童開始學外語的年齡越來越被提前。上至國家教育部門,下至普通父母,大家似乎越來越接受「越早越好」的理念,而且不僅在中國,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但是,這樣的判斷並非建立在確鑿的科學證據上,而是主要源於「民間智慧」(folk wisdom),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想當然」。
我想,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兒童學習外語應該「越早越好」的說法,這似乎也是兒童早教機構想讓大家相信的,但是年長的孩子或者成人在學習外語方面的優勢卻鮮有人探討。說到這個話題,我就要順便簡單介紹一下心理學裡的兩個概念,即人類的兩種學習機制:內隱性學習(implicit learning)和外顯性學習(explicit learning)。內隱性學習是一種無意識的學習,人類習得母語聽和說的能力、識別人臉、走路等過程都屬於這種學習。外顯性學習則是有意識的學,比如學習拼寫,學習解數學題,學習外語的語法。幼童在學習語言時,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基本上只能依靠內隱性學習,或者叫無意識學習。隨著年齡增長,一方面大腦無意識學習語言的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理性認知能力在不斷提高,這樣人們就會越來越傾向於依靠外顯性學習來學習外語,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學語法。依靠發達的認知能力,年長的孩子和成人可以有意識地學習發音、辭彙、語法等,而幼童並不具備這個能力。這其實解釋了,為什麼在第二語言習得環境下,年長的孩子和成人在初期的進步速度要明顯快於幼兒。浸泡在第二語言環境中的幼童,憑藉自己強大的內隱性學習能力,可以自然地無意識地習得一門語言,但是在母語環境中學習外語的幼童,缺少這個環境,這使得他們的內隱性學習能力無法被充分開發。而成人在母語環境里,通過有意識地學習語言規則,再通過有意識訓練,最終也能達到相對流利的狀態,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另外,比較第二語言習得與外語學習的研究,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移民兒童(尤其是年齡較小者)最終的第二語言水平差異不大(DeKeyser, 2000;Johnson & Newport,1989),但即使在同樣的年齡開始學習外語,經過若干年的學習後,學習者的外語水平往往參差不齊(Mu?oz,20060)。原因主要在於:一般來說,兒童在第二語言環境中都能得到大量的語言輸入;但是,在母語環境下學外語的兒童,得到外語輸入的質和量卻差異很大。
讓我們虛構三個中國某城市年齡一樣的同班同學:A、B、C。他們都在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語。A只接受學校的英語教育;B在學校英語教育基礎上,閱讀英語讀物,看美國電視劇等;C和B一樣,不僅接受學校英語教育,也閱讀英語讀物,看美國電視劇等,同時C周末和寒暑假還上外教課。這三個學生雖然都在相同的年齡開始學英語,可是學習環境(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英語輸入的質和量)非常不同。這樣,在高中畢業時,也許C已經具備去美國讀本科的英語水平;B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很不錯;而A則勉強能夠閱讀高考程度的英語短文,但是無法開口用英語交流。
其實這樣的人物根本不用虛構,他們就來自當今中國的千家萬戶。
總結
目前學術界普遍接受兒童習得母語的關鍵期為零到六七歲之間;是否存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關鍵期,這個問題尚無定論,但是普遍規律是「越早越好」;兒童在母語環境下學習外語是否也「越早越好」,目前也尚無定論。我能給中國家長提供的建議是:不必過於擔憂孩子何時學外語,最好把重點放在英語輸入的質和量上。至於具體的方法,我跟章老師會在今後的文章里,和大家進一步深入探討。
後記
剛接到章老師這個 「命題作文」的題目時,我是有一點不自信的,因為我知道這個問題水極深。我在本科時就有這樣的體會,沒學這方面的知識前,還知道「關鍵期」是什麼,但是讀過幾篇論文後,反而不知道「關鍵期」是什麼了。非常感謝章老師,能夠讓我通過寫作這篇文章,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識。雖然我在文章開頭就說,我會著重介紹一些目前已被學術界基本認可的結論,可是這篇文章還是免不了提及好多
「張教授這樣說,李博士卻那樣說」的學術爭論。但是,我認為把這種爭論介紹給大家也是有必要的,因為事情真的遠比大家想的複雜。參考文獻
Curtiss, S. 1977.Genie: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a Modern-day 「Wild Chil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Curtiss, S. 1988 .Abnormal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modularity of language. In F. J. Newmeyer(ed.), Linguistics: The Cambridge Survey. Vol. I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9–116.Curtiss, S. 1989.The case of Chelsea: a new test case of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Davis, K. 1947. Final note on a case of extreme social iso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2, 432–7.
DeKeyser, R. M. 2000.The robustness of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2 (4), 493–533.
Gleitman, L. and Newport, E. 1995: The invention of language by children: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in?uenc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In L. Gleitman and M.
Liberman (eds), Language: An Invitation to Cognitive Science. Vol. 1.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24.Johnson, J. S. and Newport, E. L. 1989. 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in?uence of maturational state on the acquisition of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ognitive Psychology, 21, 60–99.Morford, J. P. and Mayberry, R. I. 2000. A reexamination of 「early expos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eye. In C. Chamberlain, J. P. Morford, and R. I.
Mayberry (eds),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Ey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 111–27.Mu?oz, C. (ed.) (2006) Age and the rat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Matters.Newport, E. L. 1990. Naturational constraints on language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 14, 11–28.Routeledge,
Nikolov, M., & Djigunovi?, J. M. 2006. Recent research on ag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early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6, 234-260.Ortega,L. 2013.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Ruben, R. J. 1997. A time frame of critical/sensitive period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cta Otolaryngologica, 117, 202–5.推薦閱讀:
※語文課堂,應用多媒體不能背離語言學習規律
※淺思錄 | 為什麼人工智慧時代我們更需要學外語
※關於語言學習的TED演講推薦
※少兒英語啟蒙,最重要的是遵循青少年兒童成長規律,尊重語言學習規律
※如何學好一門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