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程師的故事
4 人贊了文章
總被人問起為什麼要離職,終於可以回顧一下這些年的工作經歷,也算是對上一段生活的總結。
2012年,我如願進入了某世界500強製造業外企在北京的分公司。之所以說是如願,是因為所有的決定都是我做的,結果也一如我預期。按照我的教育背景,其實是有機會去一些研發崗位的,但是我在上學期間做夠了模擬,實在不願意再整天面對電腦了。和HR見第一面時,我就提了一個要求:「不去研發部門,要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這是我當時單純的想法,後來明白了即使是研發部門也不是做好模擬就可以的。)
然後就去了位於北京的某工廠。面試我的是我將來的經理和工廠HR,看得出,他們挺喜歡我,因為他們需要有一個英語好的同事將來做出口市場的業務。
我的第一個部門是工程設計部門,剛進入工作的時候,我的直線經理就和我說,我們這其實就是個小作坊。我開始沒明白這句話的含義,每天都和實打實的產品打交道,同時還要學著和客戶,供應商,生產,計劃,採購,銷售等等部門溝通。開始的大半年都是在學習中度過的。接著,我開始獨立設計產品,說是設計,其實和肯德基配餐基本差不多,具體的流程是這樣,客戶要什麼會先和銷售溝通,大多數都是標準訂單,也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變的配置,直接複製改數量就可以,遇到非標準的,我們才需要手工去改一些物料。你去肯德基可以點套餐,也可以要求把套餐里的可樂換成芬達,或者另外加一份蛋撻,我就相當於那個按單子配菜的人。這樣的生活過了兩年,說是沒有什麼積累也不合適,畢竟學了一些職場經驗,知道什麼話該說,該和誰說,什麼話不該說,學會怎麼委婉的拒絕人,學會在扯皮推諉中盡量保護自己。以上這些都是通過相應的教訓學到的。技術方面,我對我設計的那個產品基本算是熟悉了,能單獨出去和客戶交流,不怕被人提問。但是我更強烈的感受是,我除了這堆零部件,什麼也沒學到,甚至連幾米外隔壁流水線的產品都不熟悉。換句話說,我被一個產品給綁定了。這是規範的流程化的結果,每個人都有明確而有限的職責,並且是可替代的。我開始理解我的經理說的「我們其實就是個作坊」這句話的含義。
另一個讓我覺得難過,後來成為我離職主要原因的是,沒有榮譽感。或許諸位覺得我這樣說很矯情。但是我就是覺得作為技術人員,該有對於自己的產品的自豪感。有一次,我們和國外客戶開會,照例由我用英語介紹我們的產品,我講到我們產品的零部件的時候,特別說了一句,這是我們中國某分公司提供的。銷售在背後小聲提醒我:「國產的就別提了。」說來可笑,有時候,最能讓客戶最放心的話是:「大家請放心,我們所有主要部件都是進口的,我們這裡只是組裝一下。」這讓我開始覺得屈尊。
工作兩年多以後,有個機會我從北京調到A市,我的家鄉所在地。當時我和家人商量了一下就決定回去了。A市生活成本低,主要是有親人在。A市的分公司給我提供的職位是業務發展工程師。對此我倒是很樂意的,因為上述那種流水線式的工作,確實不是我的興趣。具體到我的新工作,確實是更有趣了,主要是需要全國各地出差,而之前的工作里,我一年也難得出一次差。所以,我是覺得很新鮮的。我的職責所在是推廣我們的產品,主要工作是和客戶見面,了解客戶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當然是基於自己產品的解決方案,其中要做方案的計算和校驗工作。和銷售相比,我沒有訂單的壓力,和設計工程師相比,我不負責具體產品設計。一年多時間,我去遍了全國大部分省份。每到一處,首先處理工作的事務,如果還有時間,則自己出去品嘗美食小吃或者遊歷古迹。如果不想出去,就在四星級酒店休息,看電視或者在酒店內的健身房跑步。即便到了現在,我依然覺得那段各處飛來飛去,住高級酒店的日子很愜意。按說,到了這個狀態,「理想」工作的三個要素:錢多(其實不多,但在家鄉沒有房子壓力),事少,離家近,基本都滿足了。但是,還是上面那句話,沒有榮譽感。
出差過程中見過各種各樣的客戶和老闆。在多數時候,技術只是點綴。我們公司生產的產品本身質量可靠並且自帶外企光環,當然價格也較國內產品略高。所以,客戶關心的主要不是我們的產品參數或質量而是價格,如果客戶對我們的技術還不滿意,國內基本就找不到其他家了。而技術只是能夠中標的很小方面的原因。當然,這和我國長期通行的評標原則有很大關係,價格佔主導地位導致質量分數很低的產品能低價中標,比如前一陣的西安地鐵電纜,此類問題,真的太多太多了。所有老闆們都是把項目當生意做的,沒誰真把技術和質量當回事,他們見到技術人員最多客氣一下,核心內容都是和銷售私下談好的。相反,到了運行層面,倒是有不少關心技術的技術員,都是基層的運行人員,他們見到真懂技術的廠家工程師是很尊重的,幫他們解決了技術問題他們會拿你當朋友,白天處理技術問題,晚上自費請廠家人員去路邊燒烤攤喝啤酒,對我來說,參加這樣的局遠比陪著領導吃山珍海味要愉快。當然我也有走麥城的時候,有時候問題解決不好,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灰溜溜拉著行李箱去機場。
技術人員還是好打交道的,而各種代理商就不好對付了。有一次,我去見最終客戶之前和我們的代理商見面,他問我,如果客戶問我們產品的代號是什麼意思,我怎麼解釋。我就把我們產品的代號給他解釋了一下,然後他就笑了。因為在他那,他已經把本來沒有關聯的產品代號給客戶解釋為高中低檔次,當然是為了他自己好操作一些事,如果我照實說,他就被打臉了。我也笑了,我說:「那你說,我該怎麼說?」我的原則是,我可以不說,但我不騙人。其實,騙人不一定要說假話,真話說一半就夠了。比如,產品10年不用維護,可沒說什麼運行環境,哪些部件不用維護等等,這就留有很大的解釋空間。有時候一字之差就能導致幾十萬幾百萬美元的損失。
另一個巨大的感受是外企在中國受到的壓制。主要是來自兩方面的,來自國內競爭對手的外部壓力就不必說了,甚至連國內主要客戶都是在幫著國內廠家獲取外企的技術同時打壓外企。而內部方面,歐美總部的那些公司對中國的分公司都是不信任的,所以在技術控制上都是很嚴格的,真正核心的東西盡量不給中國做,即便給也是盡量以黑盒子的形式,中國人最好什麼也別懂,產品壞了就換或寄回去他們給修。因為一旦放開一個技術給中國人,幾年內國內的仿造產品就出來了。結果,中國的分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生產和銷售,最多加上售後。研發什麼的,呵呵。其實,我覺得國外公司這個心態是很可以理解的,就好比如果華為在印度建廠,會把核心技術給印度人嗎,恐怕中國公司也不會同意。但是,外企不是鐵板一塊的,雖然國外工廠百般抵制,但是國外的新技術還是不斷輸送到中國,為什麼?因為做決定的是公司股東,不是工廠。股東出於佔領市場降低成本的考慮,願意讓中國公司生產更多的產品。所以,這個矛盾歸根結底是外國資本家和外國工會的矛盾。有一次,通過管理層協調已經同意我們公司派人去國外工廠學習,引進新生產線。但是等我們的同事到了當地,卻在車間里受到當地工人的嚴密監視。
工作幾年下來,和我有類似感受的同事也有不少。但是大家的選擇不同,我曾經很好的同事,也是很不錯的工程師,好幾個轉行去做銷售了。或許對他們,那是一種提升,但顯然不是我的選擇,我就想好好做技術,做一個有尊嚴的工程師,做讓自己有榮譽感的產品。
我已經離職了,新的崗位就不和大家彙報了。但是,我覺得,這是一份讓我有尊嚴和榮譽感的工作。回顧之前的經歷,我還是學到了很多,關於中國,關於自己。這些年,我始終是在磨鍊自己的短板,我終於從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成長為社會人,這些經歷使我更強大。
推薦閱讀:
※[職場情感]職場潛規則之關係篇
※不要覺得養生和你沒關係,亞健康成職場常態,90後更危險!
※職場中需要知道的溝通技巧(五)
※輕鬆一刻,職場小幽默
※新人提意見錯了嗎? 嗯,錯了
TAG: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