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B端產品的改版
來自專欄產品經理成長之路5 人贊了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是復盤之前做的一次系統改版。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回過頭來看,當初那個非常tough的項目,帶給我的成長和收穫也是巨大的。
去年我剛剛接觸To B系統,對業務還不甚了解,就突然接到了系統改版的任務,迷茫且慌張,但還是硬著頭皮上了。幸好。
現在重新梳理項目,於是有了這篇文章。這次改版的系統主要負責借款的流轉,整個流程包括:進件(即提交客戶基本資料)→風控審核→簽約→放款。以下簡稱為Borrow系統。
這次改版是所謂的「設計主導」,也就是說,沒有需求方來主動下達任務,而是由設計師去主動發掘改版需求,提出改版目標並探究其必要性。所以,首先要通過調研來確定改版目標。
我的調研方式主要包括:
1.與產品經理溝通了解產品概況;2.在現場觀察用戶的使用情況,並進行一對一訪談;3.查閱系統的歷史演變過程,並了解與之有數據交叉的其他系統。我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研:
用戶
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誰在使用這個系統。
通常我們面對的系統,都是滿足某一類用戶的需求,用戶在系統里的工作流也是確定的。
但是我發現,在Borrow系統中,有幾類不同的用戶都在使用。主要為:分公司門店的線下客服(以下簡稱門店客服)與電銷中心的電銷(以下簡稱中心電銷)。除此以外,還有少量的其他用戶,比如主要服務其他業務線的兼職電銷也會階段性地做這部分業務,比如線下銷售也偶爾會在系統里查看相關數據。
通過進一步跟產品經理溝通發現,在這些用戶中,線下客服是使用數量最多,且貢獻價值最大的用戶(為公司賺錢最多);其次為電銷中心的電銷。所以我決定此次改版,將線下客服定為主要用戶,同時考慮電銷的使用。忽略其他群體。
工作流與工作目標
確定主要用戶後,我就申請到分公司做現場調研:現場觀察用戶的日常工作和使用系統的情況,並針對發現的問題作一對一訪談。
因地理條件所限,我選擇了同城的門店客服進行線下調研;對中心電銷採取了線上採訪的方式。(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大家申請出差到核心用戶身邊進行現場調研,收穫真的很大。)門店客服:
門店客服的工作主要由三部分組成:M1階段的催收(逾期一個月以內的借款的催收),進件(將銷售提交的紙質資料錄入系統),簽約(當錄入系統的借款通過審核,走到簽約環節的時候,需要來到門店進行線下籤約)。其中,與Borrow系統產生交互的部分主要是進件。想要做出用戶喜歡使用的系統,就要知道用戶的工作目標,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錢」。為此,我仔細詢問了門店客服的工資績效,發現:門店客服的績效是直接與簽約量掛鉤的,簽約客戶的逾期會影響績效;而進件只是一個基本工作任務,不計入考評。
然而不合理的是,「進件」作為不計入考評的任務,卻因系統的不便,佔用了門店客服大量的時間。由此,我決定,將「進件流程」的改版,作為整個大改版的切入點。這樣的話,在缺乏強有力推動的現實制約下,花少量人力,去解決一個痛點,更容易增強業務方對改版的接受程度。(業務方對技術部發起的改版並不都是支持的態度,這涉及到業務方和技術部對產品期望不同,下一部分將會進一步闡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線下的業務中,門店各自保持著相對的自由度,譬如不同的績效考評方式,不同的簽約條件等。所以在後期,我們又專門挑選了幾家逾期率最低的幾家門店,進行了一對一採訪。
中心電銷:
與門店客服相比,中心電銷的工作更多地在「借款前」這個階段,比如對意向客戶進行產品介紹,比如輔助意向客戶完成借款流程。而且因為與門店客服負責的業務不同,中心電銷也不涉及「催收」的工作。中心電銷的主要工作是:每天被分配到一定的客戶,然後依次撥打電話,了解客戶意向以及推薦借款產品,並協助完成借款流程。其中,中心電銷會通過手動篩選客戶來優先聯繫「高質量客戶」(這屬於電銷為了業績的個人行為)。
中心電銷的績效主要也是看最終的放款量(即簽約量),會考慮通時通量以及語音質檢結果,但不是主要因素。
產品期望
不同的角色對於產品的期望是不同的,而權衡不同角色的期望,最終決定改版的目標,就是我們調研階段最重要的任務。
從技術的角度出發,我們更希望系統能夠體現技術的價值,比如,通過一些自動化行為,替代部分一線業務人員的機械勞動;但是業務方卻並不想自己的人員被削減。類似這樣的改版除非是有強大的來自上層的壓力去推,否則非常容易因為業務方的不配合而失敗。
所以,在前面提到的,用一個引起痛點的小模塊的改版來贏得業務方的信任,後續再進行更大的改動,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訪談和觀察,我了解到:
產品經理對Borrow系統的期望是,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基礎上,可以提供通用的解決方案,早日將系統Saas化;
業務方leader的期望是,加強數據報表的建設,能直觀準確地得到各個環節之間的轉化率,以便及時調整策略;得到員工相關的多維度信息,更全面客觀地評價員工的工作情況,合理安排人員、分配任務。
一線業務同學的期望比較瑣碎,我提煉了一下,大概就是高效(優化交互流程,減少不必要跳轉)、準確(減少誤操作的概率)、流暢(系統響應速度加快)的系統。
產品經理的期望相對理想化,我認為應該當作綱領一下去看,是不能偏離的方向;而業務同學的期望,正是我們改版的著眼點。
最終,「高效「,」準確」,「流暢」,「數據」,成為了我們這次改版的四個關鍵詞。
歷史演變
在改版動工之前,關注系統的歷史演變情況,能幫我們有效避免不少前人走過的坑。
如果公司內部有良好的文檔留存習慣,在公司的wiki上,應該能看到不少關於項目的歷史紀錄。比如歷史版本變更記錄,歷史需求文檔,每一季度的產品map,甚至還有一些重大改版的復盤討論。
即使沒有較多的有效文檔留存,也可以通過與產品經理和項目核心成員的聊天中,挖掘一些歷史修改信息。
通過了解系統的歷史,能對如何開展改版有更客觀的認識,對遺留太久太深的歷史問題,要逐漸改變而不是推翻重來;而另外一些我們以為很不合適的方案,可能已經是經過數版改動而妥協的方案,剛愎自用,任性推新,反而會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
另外,了解相關聯的其他系統,了解在整個業務中,不同系統的權責劃分,能夠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思考問題。另外,當我們當前系統的數據無法支持設計目標時,也可以尋找對應系統的負責人去尋求幫助。
改版流程
在改版過程中,我以「進件流程」為切入點,做了一次控制項的優化。例如:輸入框,針對輸入內容顯示做優化,比如銀行卡按四位數一個空格的標準顯示;輸入框根據輸入字元數或基本格式(比如身份證號,手機號等有基本格式的字元)增加前端判斷,前端可以判斷的,直接報錯,以免進入流程,浪費時間;上傳文件交互優化,減少點擊次數等。
這部分改動較小,但是對操作者的幫助較大。上線後快速贏得比較好的反饋。
後期我們又進行了更深入的信息架構的優化,以及核心工作流的優化。但是因業務方向變動,最終這部分被剝離出業務,成為了飛機稿。
推薦閱讀:
※大學信息系統設計師的出路有哪些?
※設計系統「規範文檔」編寫指南 · 第二篇 - 組件簡介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範 GB50084-2017
※文檔篇1-系統設計常規思考
※關於系統設計中的區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