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篇: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第09篇: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絕大多數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的。但比較是相對的,相對是永遠沒有盡頭的。

很多時候,比較是一個大坑。再乾脆點說,比較就是陷阱。

所以,我們要想辦法選擇無需比較即可獲得的快樂與幸福。

然而,比較就是很現實的,比較就是很殘酷的,最要命的是——比較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由自主的。也就是說,有些時候,有些陷阱是我們沒辦法不掉進去的,掉進去之後還能爬出來,才是真的猛士。

這是個很不幸的事實:

所謂的成長,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不斷把別人比下去的過程。

如願把別人比下去了倒也還好,比不過就很痛苦——因為那就意味著自己被比下去了。

理解:成長就是把別人不斷把 別人比下去的過程。但比較是相對的,沒有盡頭的,你永遠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比下去,總有失敗的時候,這也常常會給我們造成痛苦。


在某個技能上(或者說某個維度上)死磕,確實是一個策略,也不一定是不好的策略。但,為什麼不想想「也許有什麼別的策略」呢?

借用幾何術語的話,其實很容易理解的:

1.單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長度;

2.兩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積;

3.三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體積……

而實際上生活有很多個維度,每個人也都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根線——生活中有很多特別精準卻沒有被大多數人刻意去理解的比喻,比如「一根筋」,就是個細思極恐的地精準比喻……

在任何一個單一的維度上,都只有一個人是「第一」,只有少數人「名列前茅」,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落後」——想明白之後就不會覺得這個事實有什麼殘忍了,因為還有更殘忍的:很多時候,即便當了第一又怎麼樣呢?

32年前的奧運冠軍得主們,今天的人們能記住多少呢?

大家當然都知道李寧和郎平,剩下的可能就不知道了。

雖然這麼說不公平……但請注意:

1.我們只是為了從一個層面深入研究問題;

2.從多個角度望過去會得到另外一個結論;

3.「公平」是另外一個我們未來會深入研究的概念。

為什麼最終李寧和郎平看起來(事實上也可能是)更成功呢?——並且還不僅僅從商業角度來看。也許有很多中解釋,但結合我們今天討論的角度,以下的解釋應該足夠站得住腳:

他們兩個都是在自己曾經做得最好的維度之外,另外開拓了一個甚至多個維度。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學老師在許多年之後總是感嘆:

最終,真正有出息的,都是當年成績一般的……

他們之所以慨嘆,就是因為「沒想到」;而他們之所以「沒想到」,就是因為當初竟然不知道人生除了在校考試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維度。

理解:「第一」帶給人們的記憶是有限的,中學班級裡面的「第一」也常常在多年之後沒有多大出。不斷拓展更多的維度,多維度的發展才能一直保持競爭力。


笑來老師的親身經歷:

一、在新東方教書

多維度打造競爭力這個策略,我趨勢使用的很多年,並且越來越擅長這麼做。

當年在新東方的時候,比我發音漂亮的老師多的去了,我基本也就20分罷;辭彙量比我大的老師多得去了,我也就20分罷;我一個長春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的,學歷上比我漂亮的多的去了,我也就20分罷;甚至,我長得都比他們中的大部分丑,我也就20分罷……

不過,我知道我應該怎麼半;我呢,差一點,只能用:

1.考試成績(考試成績其實並不代表水平);

2.用大量的統籌方法論幫助學生們提高效率;

3.用各種心理學研究成果幫助學生們克服心理障礙……

別的老師可能專業上90分,可我三個維度作戰,每個維度20分,最終也拼出來一個8000分(這個數字當然只是「意外」)……於是,最終常年學生評價第一。當然,我也肯定有得分很高的維度——我知道如何有效地向所有人清楚地傳遞任何一個重要的道理,在這個維度上,我給自己至少95分。

寫單詞書的時候也一樣,人家只是羅列辭彙,然後從詞典里拷貝粘貼釋義,我呢?用統計數據支持我的選詞,用程序幫我選擇重複的例句——又是三個維度……於是,這麼多年同品類里,累計銷量第一。

二、成為比特幣首富

2011年,當比特幣這個東西被我看到的時候,那機會對我來說,某種意義上也是多維度低分乘出高分的結果。懂一點英語,懂一點互聯網,懂一點編程,懂一點數學,懂一點金融,懂一點心理學,有很專業的研究方法論…...雖然無論哪個維度上我都絕不屬於「接觸」類別的,可偏偏我都還湊合,於是,硬生生地搞出了個「詭異的競爭力」。

這種策略屢試不爽的。在比如說,在我腦子裡,現在你正在閱讀的這個訂閱《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不可能只是一個收年費的專欄,我不可能只是一個「寫手」。我知道我不是最好的作家,我知道我沒有好的文筆…..我之所以已經開幹了,那肯定是因為我已經想出了很多個維度,至於有哪些個維度(注意,得是我自己能做好,或者起碼能做得差不多的)?你不妨猜一猜?——猜不出來也沒關係,反正早晚你都會看到的。

理解:從多個維度一起去考慮問題,能超越大多數人,能抓住很多人看不見的機會。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秘密或者秘訣,但確實它因為太公開了乃至於大多數人不當回事兒。人們喜歡秘訣,因為「大的成功必然要有大的秘訣才能匹配」,正如人們相信「大的事件必然匹配大的陰謀」一樣——肯尼迪被刺殺的背後一定有驚天的陰謀才行……

史蒂夫—喬布斯的成功也是這種策略的好實例。當早期的極可能痴迷於各種技術參數之時,史蒂夫—喬布斯憑直覺給個人電腦加上了另一個別人沒有甚至不可能有的維度:藝術設計。時間越久,這個維度帶來的合成競爭力越大。

「跨界」,是這幾年才流行開來的辭彙。事實上,所有的跨界者最終都會不由自主地深諳此中道理:

每次跨界,都是給自己拓展一個新的維度。

一旦跨界成功,實力或者競爭力的提升,只能是「幾何級數」級別的,絕對不可能僅僅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那麼簡單。這種策略,就是那種知道的話就很簡單很自然,不知道的話,就會「百思不得其解」——每天苦惱:「問題在哪兒呢?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理解:這麼重要的東西,竟然以前從來沒聽說過!就算以前聽說了,肯定也會被忽略掉。所以自我的認知太重要了,決定了拓展的方向。


所以,我們這種人,有跨界的機會絕對要一把抓住,不能讓它錯過——至於那些冷嘲熱諷么,跟颳風一樣,只不過是自然現象一樣。

不過,在這個簡單的方法論里,還是有個很重要的竅門的:

你要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你可以這樣理解:

凡事都是有成本的。

這就好像是你賺錢的時候,「生活必須開支」就是你的成本,你賺到的錢不超過這個數值,你的賺錢技能實際上就是負分(可以滾粗了)。

於是,處處平庸肯定是不行的,不求出處突出,但起碼要在一個甚至多個維度上處於一個相當優異的位置,這樣的時候,多維度的意義就開始結合級數增長。

你看,在多維度競爭的過程中,每個維度上都超過了及格線(60%以上)即使很了不起了。於是,知識改變命運,思考當然也會改變命運——這絕對不是空話。

理解:你要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也就是你能學會一個維度的所有知識,才知道如何繼續去拓展下一個維度,並且讓這個維度還不會拖後腿。


文章思路:

笑來老師先從比較的概念出發,得出的結論是比較會給人帶來痛苦,因為第一隻有一個。

然後用奧運冠軍來舉例,大多數人能記住的只有李寧和郎平,是因為他們在冠軍的維度外又拓展了其他的維度,並且都做得很不錯。

再用自己在新東方教書常年被評為第一的例子,遇到比特幣最終把我機會成為比特幣首富的例子來證明多維度發展是一個從其他地方超越第一的方法。

最後告訴我們在其他維度成功對自身的能力的提升比僅僅是一點點,多維度發展的前提是你要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你才能有把握在其他維度也同樣突出。


PS1:這是閱讀笑來老師的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學習筆記,加上一些問題的回答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的一篇文章。

PS2:打算花一年的時間再次理解和領悟專欄中的精髓知識,也歡迎有同樣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討論和學習,微信:f1860094。

推薦閱讀:

無所不知到無知的蛻變
個人成長規劃
「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你得學著給「大腦」放個小長假
我的2018:年度計劃清單

TAG:個人投資 | 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