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進步,為什麼你還在原地踏步?

全世界都在進步,為什麼你還在原地踏步?

來自專欄職場自由計劃1 人贊了文章

人類最大的悲劇,就是腦子裡有錯誤的想法,而自己又意識不到。

——瑞·達利歐

圖片來源網路,原作者不詳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種感覺,看了幾篇專欄文章,就以為自己懂了某一個行業;參加了幾場行業高峰論壇活動,就自詡自己知道什麼似的;在社交平台上加了幾個知名大咖,就以為自己的人脈瞬間高逼格了;被領導和同事誇獎幾句,就以為自己就很優秀了……不好意思,其實你看到的都是假象。

圖片來源∣2018年2月26日 瑞·達利歐演講

在某一個群體里,或許你是優秀的,這樣的群體或許本身就很低端,那麼鶴立雞群會很容易,但是如果把某一個優秀的個體,假如這個人是你,放在更大的人群中,或許你什麼都不是。一葉障目的情況每個人都會有,但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正如《原則》作者瑞·達利歐所闡述的那樣,「人類最大的悲劇,就是腦子裡有錯誤的想法,而自己又意識不到。」我們很容易拔高自己,貶低別人,這是病,得治!

圖片來自花瓣網| 用戶| 水雲間

所以,在工作及生活中,我們可以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是真的有真才實學,而且還很謙虛,深藏不露;而有的人的,整天跟打了雞血似得,表面功夫很足,但是落到實處,卻不著地。在這個過程中,好的領導、老師、長輩等見到這種情況,或許會提醒一番,讓其內外兼修,保存實力,切不可張揚,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老師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在附和你,吹捧你,甚至虛偽的表揚你,為的是什麼,是看你哪一天從雲端的飄飄然狀態中跌下來,再重重的踩上一腳,然後語重心長地告訴你這叫挫折教育,懂嗎? 是你的話,你會接受哪一種?

L先生是我認識的一位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在1年中身體吃胖了的緣故,整個人也「膨脹」了許多。和文中開頭提到那種狀態一樣,飄飄然。以前在大學裡的時候,那會兒自己有個習慣,經常會在某個沒課的下午,跑去電子圖書閱覽室待上一個下午,查找各種感興趣的資料,超星是用的最多的。有次,看到前新東方「三駕馬車」之一的王強老師的演講視頻,題目大概是讀書毀了我,王強老師之所以說「讀書毀了我」,是因為 「毀」徹底摧毀你的「舊我」,過去的我,狹隘封閉的我,然後誕生一個嶄新的、開闊的、陽光的我。「毀」就跟北京人常說的那樣,一團泥逐漸成型,就成了嶄新的東西。聽罷,非常震撼!

圖片來源| 百度圖片

令我震撼的是,王強老師讀了那麼多書,沒有變的狂妄不已,而是更加的知道自己的渺小和知識給人帶來的改變,從心裡及行為上都接受這種狀態。而我的那位朋友,似乎在整個2017年,中了諸如知識付費,社群營銷,活動策劃的毒似的,看似學了很多乾貨,交了很多朋友,能說出來幾個別人不知道的專業名詞,但是那又怎麼樣呢?如果這些東西沒有切切實實的提高我們的能力,打開我們的思維,拓寬我們的邊界,還仍然是無效社交,有何意義,蹉跎歲月罷了!我想這就是慢讀書和快餐文化給人帶來的不同影響吧!

年輕人的血氣方剛,快速行軍,急於求成是常態,但思維的高牆是一本一本的書鑄就的,一個一個的實踐堆積的,速成永遠只是營銷人的手段,而不是結果。一個好的文案並不代表內容的精良,而一本好書你卻不會嫌棄它封皮的醜陋。過程到位,水到渠成,方可指日可待。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很多人都很貪婪,走進一片果園,東摘一個果子,看到西邊有個大的,扔掉手中已經有的,跑到西邊再摘一個果子,如此往複,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基於這點,財經寫作界的吳曉波老師曾經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說兩個人在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一個人呢,選擇在A樓爬2層,在B樓爬2層,在C樓爬三層,在D樓爬5層,用了40年時間,而另一個人呢,同樣用了40年時間,在E樓爬了20層,兩個人在最後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一個很有可能成為大忽悠也還能賺點錢,但是走不遠;一個成為某一個細分領域的資深專家,財務自由,受人尊敬,社會地位高。細想一下,無論什麼專業或者行業,用了40年,再怎麼愚蠢,哪個專業不會被擊穿掉呢?深耕似乎更適合普羅大眾,跨界那是深耕以後的決策,同意嗎?

L先生最後還是載跟頭了,被合作夥伴嫌棄不專業,有騙子的嫌疑;彙報工作時,被領導罵,華而不實。回頭復盤時,那些曾經引以為傲的東西在關鍵的時候卻發揮不了任何作用,不由的讓人感慨時間都去了哪裡。時間是公平的,一個人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不經歷時間的打磨和推敲,錐子仍然是錐子,而不是布袋裡的錦囊。說起乾貨,我最近看了一篇很不錯的文章,作者系領教工坊聯合創始人, 北大滙豐領導力中心主任肖知興博士,他在文章《多一些實踐,少一些偽學習》一文中對「乾貨式學習」有段是這樣寫的,「管理方面的偽學習可以分為乾貨式學習、自嗨式學習……首先是乾貨式學習,這種學習的迷惑性很大。大多數人,把『全是乾貨』當做分享內容質量高的分享贊語。但我曾經再三論述過,真正有價值的管理經驗,不是『乾貨』,而是『濕貨』,是充分考慮到這種經驗的邊界條件、背景條件和適用條件基礎上的管理經驗。」我深以為然,事實就是這樣,紙上得來終覺淺。每當我看到有價值的信息時,也會很激動,但也會很難過,因為我自己的底蘊和厚度達不到,再好的東西於我仍然是空中樓閣,我卻承接不住。按照這個思路拓展開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今天的中國,很多北大、清華的知識分子集體失聲,反而是那些商界活躍的巨擘們在影響時代的發展,中國的商業模式不是幾個商學院教授在研究室鼓搗出來的,而是靠Jack Ma、Pony Ma、周鴻禕、張一鳴、孫宏斌、程維、王興、戴威、胡瑋煒等這樣的人人跑出來的。市場是試金石,商學院的教材是事後總結,已成石頭,它是過去式。而後來者永遠在追求未來時,這中間的脫節是很多人忽略的,今天的中國教育,缺的不是資金,如果它想投入的話。中國的教育,缺的是思維或者說培養模式的轉變,這種改變,不是幾個教育部長的責任,而是頂層設計的問題,路漫漫是也!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在學習向上進階中,每一個人都要警惕所謂的降維打擊,不要輕易被洗腦,清醒的認識自己,築起思維高牆,而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朋友圈的繁華大廈易建,現實中的你卻關燈吃面,增益無多。別人幾十年的功力不會像金庸武俠小說里那樣輕易對掌即可傳授,知識付費不能成為某一類群體的狂歡,大家一起玩一起成長才有意思。修鍊內功和心法,仍然需要我們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來。這其中,網、事、人、書是我們最大的後盾。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前不久自己有幸現場參加某大型上市公司CMO的分享,最大的感受是草根的崛起不是沒有可能的。當然你會說有運氣的成分,但是你不勇敢,運氣怎麼又會傾向於你呢。一個偉大的運動員也是從開始學會游泳開始的。藉助網路(搜索整理信息資源的能力),通過具體的事情去實踐,跟優秀的人學習、請教,看一流的書架構思維,做好知本積累。我想這是目前的我們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吧!一個好的銷售,你做汽車領域,你就要在這個行業里找到厲害的人,找到行業大佬,就應該把整個在上海做汽車的找到一遍,同時做好布局,因為未來,有更多的汽車比如新能源汽車會跑出來,你要找到他們,並且帶著問題,才能讓客戶覺得你準備了,客戶屬性(國資,獨資,台資,外資,合資……),一年營收多少,每年增長比率多少,產品有什麼,競品分析,在什麼渠道賣,客單價多少,目標消費人群是誰,有沒有明星代言,重點區域是那些,線上線下比例,每一年的廣告費多少,占它的銷售比例多少,有沒有潛在的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行業痛點是什麼,公司需求是什麼(沒有也要製造需求,想客戶所想,想客戶沒有想到的)……有多詳細,就有多詳細,如果你帶著這些問題去見客戶,你的成交概率會大幅提升。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跟你貪戀愛一樣,不管目標怎麼樣,而是搞定她身邊的人,最終你去追這個女生的時候,女生迫於周圍人的壓力,不得不從。言外之意是,我們看的東西越多,降維打擊能力就非常強。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高手就是這樣,不是他懂了多少,而是他的問題一提出就一陣見血。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找到自己差異化的價值,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轉變思維並與時俱進。找到自己的標籤,然後為之付出時間,all in,其實這個時代最講究all in,工匠精神。其實你去看下,凡是做的好的企業,其創始人都還不錯,精力集中,沒有過多分散。

最後,分享最近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一個優秀的人,是用一個又一個的好習慣,對對抗一個一個的壞習慣。或許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有質的飛躍。與之共勉!


推薦閱讀:

萬寶盛華集團助力職場
職場中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之五步法
輕鬆一刻,職場小幽默
中層管理的4大要務,做不到就是失職!
【職場爆笑趣事】

TAG:個人成長 | 職場 | 自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