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市農業最好的模式集合!
來自專欄唯恆農業4 人贊了文章
來源:神農島
導語:目前,都市農業已成為世界各國現代化大都市農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縱觀都市農業100多年的歷程,全球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都市農業。借鑒美國、德國、荷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台灣等地的農業模式,會對我們都市農業的發展有所啟迪。
都市農業是指地處都市及其延伸地帶,緊密依託並服務於都市的農業。它是大都市中心、都市郊區和大都市經濟圈以內,以適應現代化都市生存與發展需要而形成的現代農業。
都市農業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誌,以農業高科技武裝的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於一體,具有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性。
目前,都市農業已成為世界各國現代化大都市農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縱觀都市農業100多年的歷程,全球出現了各種都市農業發展模式,借鑒世界各地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會對我國都市農業的發展有所啟迪。
北美
美國模式
美國是世界上農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在農產品貿易領域,美國都佔據著主要地位。美國農業的高度發展,一方面依賴於其高效的農業技術支持和規模化生產優勢,另一方面也和美國現代都市化農業生產模式密不可分。
根據美國都市農業的區位條件可大致劃分為兩種類型:近郊區農業和都市區農業。
近郊區農業是指處於都市邊緣,或處於市區核心邊緣地帶,具有一定種植規模,且以農產品銷售或涉農服務為主的農業。
都市區農業指處於市區核心或緊鄰市區核心區地帶的農業,一般種植規模較小,且以自足及休閑娛樂為主的農業種植區域。
美國都市區農業主要有商業農場、社區花園和庭院花園。其中社區花園和庭院花園主要集中在城市居住區或市中心,均為非營利性農業,一般其種植面積較小,農產品品種較單一,為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所需的農產品提供補充。
商業性農場主要集中在城市周邊,種植面積較大,經過科學規劃後,農產品品種較多,主要提供觀光旅遊、休閑娛樂及通過農產品市場、超市或以直接配送的方式為市區居民及餐飲行業提供優質農產品,有的學者認為商業性農場其實就是近郊區農業。
總體上,美國都市區農業是休閑娛樂和農產品自給並重。但不同區域的農業功能也不一致,一般而言,緊鄰核心區的都市區農業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和區位優勢,休閑性和產品專業性較強,基本都屬於商業性農場。而社區農業和庭院農業,由於種植面積的限制,基本上都是以娛樂與自足為目的。
另外,為適應城市發展需要,從種植方式來看,美國都市區農業一般都是分散的種植方式,但單產水平較高,再加上城市需求的特性,一般以高端農產品種植和生產為主。
歐洲
德國模式
德國是歐洲較早發展都市農業的國家,且其最早發展的是市民農園。
市民農園的土地一部分是鎮、縣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另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每一市民農園的規模約有20000平方米,大約50戶市民組成一個集團,共同承租市民農園,每個承租人租地100平方米,租賃期25—30年。
近年來,德國市民農園的做法與宗旨,與過去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主要是轉向農業耕作體驗與休閑,而不是以生產經營為方向。政府不干涉市民種什麼、如何經營,但其產品不能出售,這是與美國市民農園的主要區別之一。
在市民農園內,種花、種草、種水果、種菜、養魚或開展庭院式的經營,皆由承租人自己決定,但所生產的農產品不能出售,只能分贈親朋好友享用。承租人中途可以退出或轉讓。目前德國市民農園的承租者83萬人,產值佔到全國農業總產值的1/3左右。
德國市民農園的經營利用方式,既有庭院花園,有花卉、果樹、蔬菜混合種植(是目前最普遍方式),也有單獨種植花卉、草、果樹、蔬菜的;還有養殖珍奇魚類、摘迷宮式的植物栽植,可以說是匠心獨運,各顯神通,整個農園猶如一幅美麗的農業公園。
對市民來說,全家一起耕種,享受豐收之喜、田園之樂。另一方面,對於地主來說,將農地出租收取租金,平時幫助忙於本職的市民照顧農園,收入要遠高於自己種田,因而這是一項使委受雙方均蒙其利的事。
荷蘭模式
荷蘭雖然陸地面積較小,但其農業是歐洲最具有科技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荷蘭都市農業模式和其他國家基本相似,主要有家庭農場、社區農業園及庭院農業等,但從都市農業組織形式來看主要以家庭農場為主。
從都市農業生產布局來看,荷蘭都市農業基本上是依據都市運輸網路與市場布局而配置農業資源,大型都市農場一般都是依附於大型批發市場或運輸網路的節點。而市區農業園和庭院農業只是屬於都市農業的一種點綴,其產品主要供家庭或社區成員消費或娛樂。
從荷蘭都市農產品產銷組織方式來看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是自營性產銷方式;
二是以都市農業協會(行會)為主的產銷組織方式。
由於荷蘭家庭農場大都是以公司組織形式成立的,具有完全的自主經營權,因此其產銷方式也比較靈活,對於一些適銷性農產品主要以自營性產銷為主。而作為農業協會成員的家庭農場通常是將農產品交給農業協會或在其組織指導下銷售農產品。
亞洲
日本模式
日本是典型的農業資源貧乏型國家,高精密的都市農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業用地的不足。日本都市農業主要可分為三類:私人田莊、市民農業園和休閑娛樂性農業園。
私人田莊具有一定規模且擁有所有權的農業田園。所有權人一般居住於都市邊緣,具有農民身份,主要從事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
市民農業園是由沒有農地所有權的市民承租的市區或近郊區農地而進行耕作的園地,主要供市民休閑、娛樂及體驗農家生活,其產品主要為承租者改善餐飲結構。
休閑娛樂性農業園主要為市區居民提供涉農旅遊觀光服務並附帶出售特定農產品的園區,如農業公園、農家院及觀光農業園等,其主要收入來源於涉農服務收入。
日本都市農業的特點:
(1)靈活運用土地
日本很多都市農業用地存在於高樓大廈之間,小塊、分散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日本都市農業的主要特點之一。
(2)產業化生產
日本都市農業通過改變粗放型、兼業化的生產力式,向機械化、良種化、專業化、規模化融為一體的生產方式發展,實現了產業化生產,從而解決了經營面積過小,生產效益過低的問題。
(3)農戶向都市居民直銷
以直銷的方式向都市居民提供新鮮安全的農產品。日本直銷農戶所佔比例高,生產模式也從少品種、大量生產、市場銷售,向多品種、少量生產、以直銷為主的多樣銷售方式轉變。
不僅如此,日本都市農業超越原有的安全新鮮的農產品供給思路,產業鏈延長到環境保護、教育等領域,市民通過與農業、農地的接觸保持身心健康,以及地域再生都是都市農業應有的作用。
(4)保證食品安全
全日本都市農業不僅僅是盈利農業,它還能保護生產者自身以及消費者的安全及健康,實現保全生存環境的公共功能的作用。同時為城市居民生產和提供更多的名特優、鮮活嫩的有機農副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素有「花園城市」之美譽,其農業是典型的都市農業。由於新加坡基本沒有農業,其都市農業既有生產功能,也有供市民參觀、學習、休閑之功能。
新加坡的都市農業十分重視向高科技、高產值發展。這些基地既為城市提供了部分時鮮農產品,又取得了非常可觀的觀光收入。
新加坡都市農業形式主要是現代集約的農業科技園,其發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產值為目標。目前,新加坡建有6個農業科技園,每個園內都有不同性質的作業,如養雞場、胡姬花園(出口多品種胡姬花)、魚場(出口觀賞魚)、牛羊場、豆芽農場和菜園等,每個小農場平均佔地2000平方米左右。
在農業科技園的基礎上,新加坡大力興建科學技術公園。新加坡利用科學技術公園的研究成果,大力發展無菌雞蛋產業、水耕農業新技術、發展高科技水產場、細胞移植法培育花卉、食用菌生產工廠化等高科技農業。
中國台灣模式
台灣都市農業主要是在城市化、工業化過度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下,應市民對優美環境的渴望而產生的。
台灣的都市農業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觀光農園
開放成熟的果園、菜園、花圃等,讓遊客入內采果、拔菜、賞花,享受田園樂趣。
(2)市民農園
由農民提供農地,讓市民參加耕作的園地。從承租目的看,台灣的市民農園既有自助菜園型,又有休遊憩型,還有田園生活體驗型。
從經營主體看,台北市均由農民將農地直接分塊出租給市民,而中南部地區則大多由農會為管理或由承租戶組成的管理委員會管理。
從發展趨勢看,有些市民農園與觀光果園、花圃相結合,向多元化經營邁進,承租人或體驗、或品茗、或游賞、或教育、或休閑,皆可依個人興趣而自由選擇。
(3)休閑農場
這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閑農業區,遊客可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遊樂。
除上述類型外,還有假日花市、農業公園、教育農園、銀髮族農園、森林旅遊區、屋頂農業等其它型態,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景色。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台灣的都市農業處於普及階段,主要特徵是:
1)都市農業分布廣,類型多;
2)都市農業的管理已初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特別是觀光農園的管理體制已基本健全;
3)賦予都市農業以文化內涵,提升了都市農業的層次和水平;
4)強化了文化教育功能,如進行親子教育等,使都市農業已擺脫了單純的經濟功能;
5)把都市農業與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業結合起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了作用。
對我國都市農業發展的五點啟示
其一,政府大力支持和規範管理。
發達國家在推動都市農業發展時,均從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政策法規等多方面給予支持,並對農業土地、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等進行規範管理。
其二,研發與推廣先進科學技術。
為實現高產高效、優質安全、環保的產業目標,發達國家的都市農業均採取生物科技、信息技術等先進措施。
其三,不斷拓展農業功能。
發達國家的都市農業均不限於農業生產功能,而是集成了休閑娛樂、文化旅遊、農事體驗等多種功能,不斷豐富和完善都市農業生態。
其四,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
都市農業要健康發展,須有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包括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
其五,發揮地方資源優勢。
福來認為,我國都市農業發展應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和特點,找到優勢資源、確定主導產業,把基礎夯實,再逐步發展壯大,最終形成特色各異、互競互促的發展格局和良好態勢。
守著一畝三分地,兼職種地總監,歡迎做農業的朋友來交流。
公眾號:唯恆農業(weihengny)
推薦閱讀:
※湖北省:「潛江蝦稻共作」是現代農業的成功典範
※【新道路推薦】王航:現代農業的「四個新時代」
※重磅|萬向做農業二十年的啟示錄!
※戲說幾種土壤水分測定方法
※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主要挑戰及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