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丨香酥條、哈斗、泡芙,它們的故事你知道么?

文化人丨香酥條、哈斗、泡芙,它們的故事你知道么?

1 人贊了文章

香酥條、哈斗、泡芙,這些名字,無論是對老一輩的叔叔阿姨,還是年輕一輩的小年輕們,可以說都是非常熟悉了。在大大小小的西點屋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而濃郁的奶香和甜而不膩的香味總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有的小饞貓可能更是饞涎欲滴。但是你知道這些西點的由來嗎?他們都有自己傳說和故事,可謂是各有特點,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他們的故事吧!

香酥條

?

香酥條是一種由酥皮製成的細條形點心,作為開胃菜,其搭配香味濃郁的食材,為餐桌敲響了美食的序曲;作為甜點,添加或塗抹上甘甜的食材,再加上多變的造型,老少咸宜,讓人愛不釋手,香酥條的由來也是非常有意思。香酥條在法語中為「allumettes」意思就是火柴棒,此外還被稱為「邊角料」,在法語中為「碎末」或者「剩料」。由於酥皮中的黃油含量比較高,因此對於糕點廚師來說酥皮糕點的成本也就比較高,香酥條是合理利用剩餘酥皮材料所意外誕生的傑作,可謂是美味和節約一舉兩得。在西餐文化中,這一意外製作與乳酪或者銀魚柳作為搭配食用也是非常美味,受到了食客們的好評與歡迎。

圓形泡芙

圓形泡芙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常見,其獨特的口感和味覺體驗受到了不少喜愛與褒獎。其實,圓形泡芙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義大利糕點大師潘特立尼時期(Panterelli)。1547年,他同下嫁至法國皇帝亨利二世的凱瑟琳·梅迪奇(Catherine de Medici)一起來到法國。在這期間,他發明出了一種口味清淡、中間空洞的糕點,通用性很強,也因此其常被用來作為法式糕點的基礎材料,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各種口味的泡芙、泡芙塔、哈斗等等。而到了18世紀,有一位叫艾維斯(Avice)的糕點大師,在潘特立尼所發明的麵糰基礎之上進行了在開發,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糕點——圓形泡芙。由於其形狀酷似小捲心菜,因此在法語中,這種圓形泡芙被稱為「choux」,也就是捲心菜的意思。

哈斗(閃電泡芙)

哈斗是老一輩口中人人皆知的西式點心,舊時許多著名的西點店都會做這一款甜點,且廣受歡迎,銷量非常好。哈斗還有個名字叫做閃電泡芙,對於這個名字,其來歷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猜測與爭論。最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這個泡芙的發明者是安東尼·卡勒姆。1864年版的牛津英語詞典是目前為止被認為最早引用「eclair」這個詞來描述這種糕點,許多歷史學家也依據這個時間段來質疑發明者為安東尼·科勒姆這一說法。而爭議最少的觀點是,「eclair」這個詞在法語中是快速的意思,是因為閃電泡芙非常美味誘人,以至於人們在享用的時候將它一掃而空的速度像閃電一樣快。對於「閃電泡芙」這一名字來歷的猜疑也讓這個甜點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但是其美味可是公認的哦!

推薦閱讀:

和烘焙在一起,時間失去了計量的單位。
Biscoti — 義大利餅乾怎麼做?
社會人標配——小豬佩奇蛋糕
馬卡龍?巧克力?6 家法式甜品名店的「月餅」

TAG:烘焙 | 甜品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