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什麼都沒做,就已經過了半年了
來自專欄鬼木知163 人贊了文章
1,
昨天在群里看到有人發了下面這張特別「喪」的手機壁紙,心裡突然咯噔一下,覺得怪不是滋味的。
「明明什麼都沒做,就已經XX點了」,這句話如果配合「覺得每天都很忙,其實每天都瞎忙」,很好反映了當下一代人的生活狀態:
迷茫、矛盾,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明知時光寶貴,卻又在肆意地揮霍時光。
2,
「明明什麼都沒做,就已經到午飯時間了」
是啊,每天早上被鬧鐘吵醒後,花了1秒考慮,決定再睡十五分鐘。
然後匆忙地起床、刷牙洗臉,再小跑地去趕公交地鐵。
到了辦公室,先習慣性刷會兒手機,再磨蹭磨蹭地想想今天該做什麼,身體在辦公室,心還沒真正起床,不情不願地做了一點活後,看看時間,午飯時間到了!終於可以休息了!
3,
「明明什麼都沒做,就已經到周三了」
我覺得周三是一個特別奇妙的日子,因為作為一周工作日的中間點,不少人都會有種「周三焦慮症」——
「我靠,怎麼不知不覺就周三了,這周都過一半了,但我好像也沒做什麼事啊。再過兩天就又是周末了啊。明明上個周末才決定這周應該好好工作,但這周怎麼又活得像上周一樣頹呢。」
其實也不難解釋,拖延症罷了。
周一的時候覺得時間還早,就算今天偷懶了,明天補回來就好;
周二的時候覺得意猶未盡,想想今天再多頹一天,之後三個工作日再加把勁就好;
到了周三才意識到時間以過了一半,然後就焦慮起來了。
4,
「明明什麼都沒做,2018已經過去半年了」
和周三焦慮症類似,站在六月份,2018年已經過了一半,但年初定的計劃、吹的牛逼似乎都沒有兌現多少。
我們總覺得一年時間,人可以改變很多。但細分下來,一年也不過50多周,365天,只要每天荒廢一點,每周荒廢一點,這樣半年時間也就這樣過去了。
我們的時間到底用來幹嘛了——
用來刷知乎,看看新聞熱點、看看情感雞湯、看看大V互撕;
用來刷抖音,看看那些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看看那些或搞笑或腦洞的短視頻;
用來打遊戲,玩農藥或者組團吃雞,在那種短急快的遊戲模式中,持續地去追求勝利的快感。
但關掉手機後,仔細想想,自己又是什麼都沒做。因為我們耗費了這麼多時間去關注別人的生活或者虛擬的場景,卻從未真正下功夫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5,
如何才能擺脫這種狀態,讓自己活得更加充實一點呢?
我們之所以依賴虛擬世界,無非是因為現實生活能帶給我們的愉悅和價值感都太低,讓人想要去逃避罷了。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在平庸的日常中找到那些能帶給你愉悅,讓你覺得那樣的生活值得付出努力去追求的目標。
這樣的目標有三種特徵,
第一,讓你感到恐懼。
因為它要求你走出舒適區,要你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做,而且還有可能即使你努力去做了,也不會有應得的回報;
第二,你身邊有一個正面榜樣。
看到抖音上哪個小姐姐只不過是每天賣賣萌就有幾十萬關注,然後想以此為目標?這樣只會讓你更焦慮。
因為你根本看不到也學不來這些網紅背後的團隊運營方法,匆忙想要模仿,卻無從下手,然後有種「明明我覺得自己不比她們差,為什麼她們能成為網紅,為什麼我就沒這種運氣。」
這麼鑽牛角尖其實也挺沒意思的,這樣的所謂目標,也不過是想做夢一樣,沒有實操性。
真正應該去學習的,是身邊那些各方面條件都和你類似,卻又活得比你優秀的人。以他們為正面榜樣,多關注、總結他們的行為習慣,自然也就知道下一步自己該做點什麼了。
第三,不需要追求完美,不用必須等到自己準備充分了,才能開始行動。
比如我暫時就想不出第三種特徵如何舉例論證,但還是把這篇文章發了出來~
最後推銷一下我的公眾號:鬼木知
喜歡就關注下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