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模型:人人都能寫出高價值的文章|思維模型No.46
來自專欄多元思維模型10116 人贊了文章
所謂教程,就是教會他人理解相關知識或者指導其完成任務的材料,可以是文字,視頻,語音等多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討論的是文字教程,因為其他形式的教程都是以文字為基礎製作出來的。
理論上來說,教程是最好寫的一種文體,因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事,將做事的過程記錄下來就是一份教程。
但實際中,教程又很難寫,由於「知識的詛咒」,當一個人知道一件事後,他就無法想像自己不知道這件事,所以他寫出來的教程就不能指導新手行動。
所以很多專家高手做出的教程,有很多專業術語,特殊操作,小白用戶根本就看不懂,搞不明白。高手們在製作教程時忘記了自己是如何從一個小白變成高手的,自然的以為看教程的人都具有和他相似的背景,一樣的知識。
所以要寫出有用,能幫助他人教程的一個假設是:
看教程的都是小白用戶。
因為會做的是不需要看教程的,只有新手才需要教程指引。那麼一個合格的教程要能夠:
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必要時引入類比,可視化,實例等方式,教會小白理解一個信息或者習得一項技能。
因為最終目的是要教會,而類比,可視化,實例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當小白不理解,學不會時,嘗試從這三個方向來改進。
做電商平台時,產品上線後要寫幫助文檔,老闆總是讓我寫,他說我寫的他能明白,用戶也能看懂。這或許因為我是個半路出家的產品經理,自己本身是個小白,思維受限不多,能以小白視角使用產品,寫出操作指引。
所以,判斷一個教程有沒有價值,關注這兩個就可以,即能不能:
- 教會人們如何依照步驟做事
- 教會人們怎樣提高效率
根據這個要求,教程就是 Knowledge for action ,即關於行動的知識。
並不是所有關於行動的知識都是有價值的,有用的教程還能指導讀者達成他們想要的目標。
我來舉個例子,去年我在專欄發了一篇如何學習雙拼的文章獲得了97個贊,再加上回答問題獲得的39個贊,已經有一百多人覺得這個教程有用,這還不算點了感謝和收藏的,比點贊的人還要多。
這個教程受歡迎,很重要的一點是我根據 2WSH 這樣一個教程框架來寫。這個框架是我的原創。即依次說清楚:
- What(是什麼)
- Why(為什麼要學,有什麼用)
- Situation(這個技能、知識在什麼情境中使用)
- How(怎麼做)。
套用這個框架,人人能寫出可以幫助別人的,有價值的教程。下面我逐個來解釋這個框架的4個要素:
1.What(是什麼,你要教什麼東西)
在你告訴別人怎麼做之前,先要讓他知道你要教什麼東西,解釋清楚概念,概念模糊會造成後續操作的混亂。
2.Why(為什麼要學,有什麼用)
人的大腦喜歡歸因和自我歸因,喜歡尋求為什麼,可以說,人類尋找為什麼的好奇心在推動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在我們在思維模型No31.黃金圈法則里說過從為什麼開始,由本質出發,才能激勵每個人行動。
我們總是先問為什麼之後,再明確怎麼做。具體到我的雙拼教程,為什麼就是:
我為什麼要學雙拼,它好在哪裡,什麼原理讓它打字的速度比全拼要快3倍?
於是就在前面原理部分做了鋪墊解釋,告訴讀者雙拼打字的原理和設計理念,我還說明了為什麼這麼好的東西沒有普及的原因,說服讀者繼續往下,去看How怎麼做的部分。
3.Situation(知識、技能在什麼情境下使用)
很多教程缺這個環節或者將它放在最後面。他們忘記和忽略了任何技能和知識都在特定的形勢和情境下才能有用。有個網上的段子,在前面鋪陳了一大段說的挺熱鬧,告訴你如何輕鬆賺到100萬,可以用這100萬來投資,實現夢想,最後真相是,你得有個有錢的爹,賺100萬的方法是,找你爹要三千萬,然後存在銀行,每年利息就不止100萬。
知識離開了它存在的情境,就不能促進行動。我見過很多軟體教程,不說系統環境,一上來就給出具體步驟,當我們按照步驟執行時,發現行不通,最後作者才說這個方法只適合 Mac 平台 ,而 Windows 系統不能這麼搞,絕對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如果要寫軟體教程,一定先要在具體操作前讓用戶明白,教程適用環境,什麼系統,具體到那個版本。其他教程也是,如果對完成情境有特殊要求,也一定要提前告知,讓用戶構建好相應環境後,再按照教程往下操作。我認為這是一個教程寫作者的基本素養。
4.How(怎麼做的詳細步驟)
之所以稱為教程,就是要教會人們具體的行動步驟,這是教程核心部分。在How部分務必 Step by Step,一步步的告訴用戶如何行動。
每一步都要詳實而清晰,小白用戶能根據指引步驟實現教程要教會的效果,執行無誤後可以實現有效產出。需注意下面四點:
1)保證指令清晰,精確
因為看教程的都是小白用戶,他們一片茫然,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指令一定要具體,清晰和準確。我記得學駕照時,在教練場里前面沒有任何東西,坐在副駕上的教練說「減速」,因為對汽車構造還是有一定了解的,知道減速不止一種方式,就問他,怎麼減速?
在這個情境下,「減速」指令就不夠精確清晰,會開車的人都知道,讓一個手動擋汽車減速,有好多方法,比如:
- 松油門
- 踩剎車
- 踩離合
這三者還可以相互組合,「減速」其實是一個結果,即讓車慢下來,而不是具體可操作的動作,新手聽到這個後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有踩剎車,踩離合,松油門這樣的動作指令對新手才有效。這個教練就犯了我們前面說的「知識的詛咒」,他不知道新手如何理解減速這個結果性描述。
當然熟練後就不需要這麼具體的指令。像現在我開車,不僅通過「減速」這樣的結果性要求,我就知道採取什麼措施最好,甚至只需說「有人」這樣一個狀況,我也知道怎麼處理,可能會剎車,可能會躲避,還有可能會為了不撞到人而去撞欄杆,這是一個熟手應有的意識和技能。
但不能要求小白用戶也具有這個能力。有價值的教程一定要實現的要求是,指令清晰而具體,詳細到每一步操作,每行輸入,每次滑鼠點擊等。
2)要寫完整
教程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有改變,有產出,那麼不完整的教程肯定就不會讓讀者有產出。既然要寫教程,一定要寫完整,不能爛尾。
我們看到網上大把的教程都是不完整的,前面興緻勃勃的寫了幾篇,就沒有下文了。更可怕的是不完整的教教程步驟還是互依的(一個環節依賴於另一個環節),就是說,如果作者沒有後續,讀者在前面步驟花的時間完全白費。這是大部分人寫教程犯的通病,沒有一個完整的產出。
寫完整是個很高的要求,有時候事情特別複雜,限於精力和時間很難寫完整。有個辦法就是模塊化,將複雜的工作拆分成更小的模塊,每個模塊間要獨立,不互依的(我寫的這個思維模型系列每篇文章就是一個獨立的模塊)。
然後再寫細分模塊的主題。比如提高打字速度這是一個很大的主題,我也寫不出一個體系化的教程,但限定在雙拼上,就好寫了,再具體到如何使用小鶴雙拼輸入方案來提高打字速度,就更好寫了,不到兩千字就可以解決問題。它就是一個有用的,完整的教程。
3)保持更新
教程應該與時俱進,保持更新。特別是軟體相關的教程,版本迭代快,教程需要及時更新。這樣看來,公眾號真不適合作為一個教程平台,因為它發表後就沒法更改了。
你或許說,我懶,只想寫一遍,寫好了就不願改了,有沒有不改的招。不願更新就寫變化比較慢的事物的教程。比如同樣寫修車教程,你寫修發動機的教程可能就不需要怎麼更新,因為幾十年來汽車發動機變化都不大。但如果寫汽車導航的教程,電子設備更新快,每代車的導航可能都在變化,就要保持更新。
4)要有總結
教程的最後要有總結,如果能夾帶乾貨更好,比如我在提高打字速度一文中,最後總結是這樣的:
1)雙拼除了能提高輸入速度外,它可以減少按鍵次數,符合認知習慣,讓我們的大腦更多去思考,而不是將注意力放在擊打鍵盤上;
2)創造使用環境,不要做單純的無意義的練習,邊用邊學更有成就感;3)堅持使用,逐漸熟練,形成習慣,這其實是學會任何技能的方法。
這個簡單總結,讓整篇文章提升了一個層次,它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教如何打字的文章,而升華為認知方式提升,習慣養成,以及學會其他任何技能的方法論上,是不是看上去高級了許多。
本文總結
最後我們也對這篇如何寫出高價值教程的文章也做個總結。我們假設教程的目標用戶都是小白用戶,所以盡量使用通俗的語言,必要是引入類比,可視化,實例等方式,一步一步教會他人如何做事,或者教會他人如何提高效率。
寫作過程中努力完成2WSH這樣的一個框架,要讓人知道你想教會他什麼東西,為什麼要學它,有什麼用,在什麼情境下操作,指令一定要清晰而具體,這樣才能讓新手按照教程獲得一個有效的產出。
有價值的教程是一種高效的社交手段,它能展示創作者的價值,技能,讀者也能夠從作品中看出其喜好,風格等。行為設計學這個公眾號用戶量並不大,但每天都有新人關注,每個月有一萬多次頁面的瀏覽,如果靠點對點的交流,溝通,我整天什麼事不幹都無法完成。
教程就是將自己的知識和時間批量化的工具,也是建立信任,獲取精準用戶的高效途徑。有的朋友在看了我的幾篇文章後,什麼都不問,就掃碼付款申請進入「多元成長群」(這個廣告植入的好,回復關鍵詞:成長 可查看入群步驟)。
建議你將自己做事的方法根據我們今天的框架,花點時間整理成有價值的教程,既是對自己的備忘,更有可能幫助到他人,賺到錢。
小福利:新朋友關注微信公眾號:行為設計學(actiondesign)回復 「電子書」可免費領取三本思維模型必讀秘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