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如何有效進行

親子閱讀如何有效進行

10 人贊了文章

這些年熱火的親子閱讀,是什麼原因呢?

親子閱讀,複雜么?也許可以很簡單,只要你有個娃、有本書,只要你願意陪娃看書。

簡單的事情,長期做也可以變得不簡單。

在親子閱讀時間過程大約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困惑,邊走邊探索。有困惑是好事,說明在嘗試、在行動。

為什麼要進行親子閱讀?

為人父母總得思考為什麼要進行親子閱讀?為人老師大約需要思考如何告訴父母為什麼需要進行親子閱讀?

當我們了解親子閱讀的存在意義,有助於我們為堅持做這件小事找到強大的動力源。

在了解親子閱讀前,分享2個小研究:

1.美國兒童日常經驗的有意義的差異的研究表明:

0-4歲的孩子,專業人員家庭的孩子會聽到4500萬詞,工薪家庭的孩子會聽到2600萬詞,福利家庭的孩子只聽到1300萬詞。

他們之間辭彙量的差距已高達3200萬詞。3200萬詞,需要每秒鐘講10個詞,連續講900個小時,才能全部說完。

2.另一項研究表明: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入學時辭彙量往往較低,而隨著他們長大,也很少有人能夠彌補自己的辭彙量不足。

這類研究結果表明:造就孩子不同人生的並不是房間里的玩具,而是他們頭腦中的辭彙量。

如果你為人父母,你關注過孩子是怎麼學說話的,是不是從最初的咿咿呀呀到跟著家人說,再到記住家人說,而後才擴展到來自各個途徑,孩子一路都在自我填充辭彙量。

為人父母,我們應該多和孩子說話,可如果僅僅只是日常的對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較小的。

據研究,在日常對話里,每一千個單詞中含有生僻詞的數量是:

成人對6個月寶寶是9.3個,成人對3歲兒童是9.0個,成人對10歲兒童是11.7個,成人對成人是17.3個,黃金時段的電視是22.7個。

而書報刊每一千個單詞中含有生僻詞的數量是:

童書是30.9個,成人書籍是52.7個,童書雜誌是65.7個,報紙是68.3個等。

明顯的數據差告訴我們,填充孩子的辭彙量我們需要閱讀。

在我們成長的歲月里,思維的縝密性取決於至少兩個非常重要的後天習得的能力:辭彙量和理解能力。

而在孩子幼年時期,增加辭彙量和理解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閱讀,給孩子講繪本、朗讀繪本。

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是沒辦法無中生有的。

如果你從沒講過一個詞,那在書上上看到這個詞時,你就幾乎不可能懂它的意思。

如果你從來沒有說過、讀過、見過這個詞,你是不可能書寫它的。

如果你聽過、看過這個詞,你就知道怎麼表達,怎麼訴說。

所有語言藝術都源自聽力辭彙,願你的孩子最初的聽力辭彙由你啟蒙並填滿。

同時,通過繪本講解和朗讀,我們也在為孩子補充必須的背景知識,幫助他理解身邊常見與不常見的事物。

在孩子上學以前,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就是掌握入學前必需的辭彙,這決定未來成績優劣的重要因素。(別說成績不重要,成績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成績糟糕卻很能代表孩子的各種狀態。)

孩子進入學校後會學習新的辭彙,但已經掌握的辭彙則決定他多大程度理解老師和小夥伴的話,由此影響他與老師、小夥伴的互動。

在幼兒園小中大三年、學前班一年、小學一年級,大部分指令都是口頭的,面對口頭指令大部分孩子都能夠接受,而辭彙量大孩子則更容易理解、吸收,辭彙量少的孩子則理解少或則無法理解。

想想那些小學一年級就被老師批評不聽話的孩子,很多時候也許他不是不聽,而是聽不懂。

再想想身處職場的我們,是不是隨處可見理解能力差的人,很多時候不是執行力差,是根本沒聽懂。

閱讀-辭彙,終將影響孩子的信息接收能力、信息理解能力,而信息的接受、處理終將影響人生的走向。

第一部分 如何營造閱讀氛圍

當我們知道親子閱讀的重要時,我們如何將親子閱讀融入日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命題。

如果父母能夠引導孩子一星期讀一本繪本的話,孩子2-5歲上小學之前的這三年里就可以讀150本書。在孩子包羅萬象的繪本閱讀里,孩子能夠接觸到各種不一樣的知識。

也許父母會說,我自己都做不到一星期讀一本書,怎麼能做到孩子一星期讀一本繪本呢?孩子的繪本是很薄很薄的,一天讀一本肯定沒問題,一周讀一本是基於反覆閱讀的需要。

當然作為孩子的榜樣,我始終建議父母要自己先愛書,自己要先培養閱讀的習慣。從每天看10分鐘開始培養,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好榜樣,畢竟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從小小的儀式開始,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為人父母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吧。

形式上是一個可以固定閱讀的角落,每天和孩子取完書,就安靜的坐下,打開書,為孩子講解/朗讀,或一起看,偶爾來個交流。

也許追根溯源,我們需要再次深入探究親子閱讀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因為前面說的「閱讀-辭彙量」影響孩子的一生么?還是僅僅為了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

習慣是什麼,是持續做一件小事么?是堅持的力量么?喜歡是什麼,是樂趣么?是好玩么?閱讀是否可以是一件好玩的事?

在放輕鬆的小日子裡,我們無需賦予閱讀那麼厚重的意義,閱讀日子日常消遣的一部分。而對於剛剛開始接觸書的幼兒而言,書就是玩具。

在我家紅豆1-3個月純睡的日子裡,我買得黑白卡、色彩卡都沒有拿出來給她看,主要是我覺得好無聊啊,所以說慢慢懶不懶很關鍵。

在紅豆4-5個月開始,我就拿各種紙質書給她玩,抓、扯,慢慢從6-7個月就開始撕書,之後就進入各種撕,一歲以前撕了好幾本書。

也有朋友反覆問,你為什麼不給她買布書呢?我能說我懶么?也不能完全說懶,在紅豆2個月時我就為她買了布積木,在10月時終於為她買了布書,可從頭到尾娃就是不愛布積木、布書。她大約偏愛撕書的感覺吧?那就由著她去吧。

從紅豆進入14個月,我才開始整個給紅豆進行指讀,讀的主要是認知類的卡片書。

在紅豆15個月時,我首次帶她無書店,我們在母女在小小10幾平方的合盛迷你圖書館呆了一個多小時,會去抽架子上的書,但還無法安靜的坐在椅子上聽我給她念書。

在紅豆16個月時,我第二次帶她去書店,在合盛悠貝親子圖書角,這一次不再是在書店裡逛逛去,而是可以安靜的坐在小椅子上聽我給她念書,雖然中間起來換了好幾次書。

在紅豆即將17個月時,我首次帶去金平圖書館,至此紅豆開始對書這項玩具有了初步的感覺。

也許有麻麻會說,你是屬於比較早培養娃開始對書有感覺的,可我們早已錯過了,怎麼辦呢?難道涼拌么?

我們都知道作為80後的一代,我們的物質生活是比不上90後、00後的,而作為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我們的父母是沒能做到為我們進行親子閱讀的。

我始終感謝我的小學四年級老師,我從小學四年級才開始閱讀,還記得我的第一本書似乎是《小淘氣》。在我小學四年級那年,我們的語文老師建了教室里的圖書角,書都是同學們自帶和老師自買的。

閱讀從任何時候開始都可以,此刻就是最早,關鍵是堅持。慢慢來,持續做。

第二部分 如何進行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需要父母靜下心來,用心陪伴,在陪伴里共同體驗閱讀的樂趣。

有一種專業叫爸媽的專業

在孩子還沒能很好自主閱讀以前,和孩子共讀之前,父母應該提前熟悉內容。為人父母,必然有想要傳達的信息,必然需要思考如何表達、朗讀才能讓孩子更融入。

在我們小時候讀書時,老師反覆強調課前學習,而作為老師課前備課更是必須的。儘管為人父母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無需像老師授課那般,但也得有自己的專業度,不同的父母必然能讀出不同的維度。

我愛我的工作,我希望傳達給紅豆的是一種對工作、對生活的熱愛。為人父母在給孩子讀繪本時,必然會有角色的代入、價值觀的傳達,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正向的、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有一種玩具叫書

對於小寶寶而言,書是一種「玩具」,我們從小陪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是想讓孩子知道還有一種玩具叫「書」。

這種叫「書」的玩具是可以隨意翻閱、反覆翻閱、隨時跳躍的,是可以和爸媽進行互動的。

不怕做逗逼的爸媽,就怕該活潑生動時端著面子,該嚴肅要求時放鬆對待。

任何一個孩子掌握一個新技能都是需要反覆練習的,從學習翻身到走路,從剛會玩疊疊杯到好長一段時間反覆疊,閱讀也是一樣的道理。

當孩子熟悉一本繪本後,他願意反覆讀,這是他又在啟動練習模式,在體驗閱讀這項新遊戲的樂趣。

7個繪本講解維度:1.繪本簡介;2.作者;3.人物;4.情節內容;5.閱讀互動;6.圖畫細節;7.系列(延續閱讀)

拿這兩周我在和我家紅豆共讀的《我們為啥長毛髮》作為例子

1.繪本簡介-故事的起點:(這是父母提前了解的)

作者通過有趣的圖畫描述毛髮可以長在幾乎所有的地方:頭上、腿上、腋下、胸口,甚至鼻子里……

不同的動物和人長有各種各樣的毛髮,不同的毛髮有著不同的作用:可以保暖,可以遮光,可以防塵,可以……

在這本書中,佩娓拉用幽默詼諧的繪畫形象告訴孩子們,毛髮是「頭」等大事,沒有毛髮,人們就一絲不掛了。

2.作者:(這也是父母提前了解的)

佩妮拉?斯達菲爾特,生於1960年代,瑞典著名童書作家、插圖畫家,同時也是一位兒童美術老師。

佩妮拉的作品以幽默、易懂見長,善於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為他們展開有關生命的話題,以易於孩子接受的態度探討他們所關注的嚴肅問題,並以詼諧風趣的語言為他們答疑解惑。

3.人物:(這是在共讀時稱呼表達出來的)

阿姨、叔叔、老奶奶、貓貓、牛、馬、兔子、護欄、哥哥、狗狗

4.情節內容和閱讀互動:(這是相輔相成的兩部分內容)

如圖2,叔叔頭髮已經長得遮住臉了,這是出於不同的目的就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解讀1,書中寫的,不想讓人看清臉,毛髮就可以派上用場了,跟小寶寶還能同時玩小型的躲貓貓;

解讀2,如果想讓孩子剪頭髮,就可以告訴他,哇,好長的頭髮,眼睛哪裡去啦,還能看見路么?摔到了怎麼辦?

如圖3,頭髮是具有保暖的作用的,沒有頭髮的人就要帶帽子,如果孩子不愛帶帽子,就可以告訴他,你看沒有帶帽子,他凍的臉都青了,好難看哦,這時再來一個瑟瑟發抖(抖動的動作),再拿個帽子給自己帶上,哇,好暖啊,好舒服啊。

這本書和我家紅豆重複講了2周,每天晚上都來一兩、三四次,捂臉。在大約進入第三四天時,我翻到圖4時,我家紅豆(1歲半)就會說嘭。因為之前每次講到這裡,我就會說「你看她長長的頭髮,橫著長哦,然後進不了門,撞上了,嘭。」

6.圖畫細節

當我們一本繪本反覆講了2個星期之後,你會發現你是很容易詞窮的,這是圖畫就開始為你提供可延伸的範本。

如圖1,紅豆總能要求我將很多次封面,於是慢慢的就開始不放過各種細節,可以一根根數的頭髮(1、2、3、4、5……),大紅嘴巴、紅色的衣服,一小撮的鬍鬚、好多撮頭髮(又可以開始數數啦~)

從圖畫的數量到圖畫的顏色、再到圖畫的形狀,講無可講時各種細節都成為可挖掘的點滴。

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我們自己看書看著看著都會跑神,因此不要強調孩子總是不按順序讀,總是跳著翻頁等等。

對於孩子而言,只要她願意看,我們就要順應她的節奏,畢竟親子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知識。

在這場親子遊戲里,孩子才是主導者、才是主角,父母只是配合演出的。

作為父母,我需要做的是順應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從她熟悉的興趣點進行延伸,引導她逐漸關注更廣泛的東西,關鍵是慢慢來,耐心、耐心、再耐心。

第三部分 如何進行繪本選擇

閱讀是一件個性化的事。每個孩子因為年齡、能力、性別、性格、氣質特點等的不同,每個家庭因為父母的閱讀喜好、教育背景、講讀特點等的不同,為孩子選擇繪本,也會有不同的依據。

首要依據是根據寶寶的成長規律選繪本,而真正決定繪本的使用價值的,則是寶寶喜不喜歡。

0-2歲寶寶的特點與陪讀建議

0-2歲的寶寶會以感覺器官(耳、眼、鼻、口、皮膚)來探索觸手可及的世界,他們會有各種摧殘書的舉動:抓書、咬書、啃書、撕書、踩書等等各種情況,總之書是他們的一種玩具,他們用自己方式在「讀書」,在探索和認識這個世界。因此,建議可以給孩子提供各種材質、衛生安全的書,讓孩子盡情的「玩書」。

在1歲以前,布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前提是孩子對布書有感覺,如無感那就隨意吧。我家紅豆就是對布書無感的一個,可能是布書不能撕吧。

4個月開始的娃不再只有睡覺了,開始打滾、吃手,也逐漸開始好玩了,因為她的世界不再是白茫茫的天花板,她開始可以趴著玩了。從這時我開始拿書給娃玩,逗她玩,讓她努力去夠不遠處的書,書成為她觸目可及、觸手可及的其中一件玩具,她撕了我很多本新書,也不心痛,隨她去吧。

常常她撕她的書,我看我的書,邊看我的書,邊把我的書給她玩,但玩我的書時,我慢慢的就開始告訴她「不能撕」,如果她把我的書弄皺了,我就在她面前一點點把我的書撫摸平順。

也記不得從哪個月開始,我的紅豆就再也不撕書了,如今17個月,我從圖書館借書回來看,我是完全不擔心她會把別人的書撕掉的。

0-2歲的寶寶專註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好動、坐不住,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特別要求為人父母一定要呵護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專註做一件事時,努力不要打擾他。在這個專註度不夠的時段,我們需要選擇頁數少、字數少,故事簡單的書。

由於孩子的接受能力還很多,太多複雜的畫面往往會讓孩子凌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是孩子不知道看哪裡好。

這時需要父母有兩個行動:

行動一:選擇故事簡單、甚至沒有故事情節的繪本,可以有象聲詞、擬聲詞、疊詞等等畫面較為簡單的繪本,這些看似啥都沒有的繪本,恰恰是寶寶最喜歡的、覺得有趣的。

行動二:在讀繪本是儘可能採用指讀的模式,就是寶寶的眼睛看到哪裡,媽媽的手指就指到那裡,或者說媽媽的手指指到那裡,寶寶的眼睛就看到那裡,這是引導寶寶關注某個點,這也是注意力培養的過程。

每個孩子的成長進度都是不同的,喜好也不同,但不能否認一點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繪本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通過熟悉的場景引入不熟悉的事物,可以讓寶寶有更好的過渡。

和寶寶一起讀穿衣、吃飯、刷牙、洗澡等繪本,也需要在日常將這些自理技能教給寶寶。每個媽在孩子面前都是話癆,各種碎碎念自動上身。

2-3歲寶寶的特點與陪讀建議

2-3歲寶寶開始自我意識逐漸上線,認知和語言開始逐步匹配,好玩好氣的孩子開始向你襲來。

這個階段的娃是不是就會冒出來「不」,甚至有一小階段口頭禪就是「不」,你問他、不問他,總之就「不」。這個時候《大衛不可以》就可以理直氣壯的上線啦~

好動、專註力弱依然是孩子最重要的特點,關鍵是活動力還增強了,這時親子閱讀基本開啟體力活模式,得有互動,互動就得動起來,因此依舊需要我們選擇一些內容簡短有趣的繪本。

如果我們希望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比如收納整齊歸位,除了日常爸媽以身作則外,繪本也可以出現啦~

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了,開始會喜歡反覆、反覆、在反覆讀同一本書、同一頁書,爸媽一定要耐心、耐心、耐心哈~

3-4歲寶寶的特點與陪讀建議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一個新時期,開始有了自己的好惡區分,也開始進入幼兒園,世界已不再局限於家和家人,這是他們開始進入社會的第一階段,他們的社會化人際關係由此開始,我們需要給予孩子更多安全感的支持。

當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穩定的安全能量,他將更有積極的樂觀的能量去探索新世界,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讀一些表達親子之愛、朋友之愛的繪本吧。

這個階段還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和理解能力發展期,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期,繪本的想像力、有趣曲折可以構建孩子豐富的有趣世界。

4-5歲寶寶的特點與陪讀建議

這個階段孩子開始逐步進入識字階段,對拼圖、符號開始感興趣,可以陪孩子玩拼圖,藉由拼圖的世界去講述不同的故事。由此也開啟了父母另一個意識,親子共讀並不僅僅只是針對書籍的共讀,共讀應該是對所能接觸到的共同探討。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愛玩過家家、愛看電視、視頻、愛聽故事:

為人父母我們可以開始探索各種過家家的模式,玩好過家家也是一種能力,比如可以引入各種職業扮演,讓孩子初步知道各種不同職業的存在。過家家考驗的不僅僅是父母的耐心,還有父母的知識面,捂臉~

在這個屏幕時代,也許孩子在更小就已經解除電視、視頻了,願那不是他們的主要消遣模式,願為人父母可以有時間陪孩子看看電視、看看視頻,也可以開啟聊視頻內容的模式,可依舊希望閱讀是更主要的模式。

問題寶寶、為什麼寶寶開始逐步上線,如何更好的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真心是一件考驗耐心和知識面的事情。

與娃共成長逐步提上日程啦,否則你都跟不上孩子的速度啦~

5-6歲孩子的特點與陪讀建議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式進入識字階段,與最初的指讀不同,之前的指讀是為了培養專註力,現在的指讀是為了識字,

父母開始叫寶寶認識一些簡單常用字,讓孩子在閱讀里不自覺的認識字。。

在這個學前期,孩子的口頭言語進入最佳發展期,多為孩子製造各種說的情境、機會、話題,可以豐富孩子的辭彙,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讓孩子更加自由順暢的與人交流。

當我們可以開始自由的與人交流時,我們就開始對別人感興趣,孩子也一樣,他們由自己開始延生至別人,他們開始關心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也好奇別人的生活,為人父母開始要培養孩子與世界建立連結,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建立合作意識。

願父母自己本身有足夠寬廣的視野,為孩子提供不同類型和題材的數目,擴大孩子的思維,豐富孩子的想想,讓說有必要的素材。

豐富的世界逐步打開,願我們的孩子都有足夠自信面對自己、面對世界。

7-8歲孩子逐漸進入自主閱讀

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1-2年級,孩子依舊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喜歡藉助聲音、線條、色彩來了解世界,仍然不具備文字思維能力,需要開始加大文字書籍閱讀。

適合為孩子提供短小的故事,科普類、詩歌類開始進入孩子的視線(其實在此之前,父母也可以為孩子讀讀詩歌)。

9-10歲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已具備

這個階段孩子進入3-4年級,已經初步具備閱讀文學性書籍,可以開始讓孩子閱讀文學性描述的書籍,引導孩子寫下對閱讀內容的思考,有引導的讓孩子自主選書。

11-12歲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漸漸接近成人

這個階段孩子進入5-6年級,仍然喜歡幻想和遊戲的年齡,他們喜歡的小說可能充滿想像和曲折的故事情節,也開始可以津津有味的咀嚼大部頭的作品,孩子開始有更多的閱讀選擇。這個階段更要開始培養孩子提筆記錄和寫作的能力。

12歲以後的孩子

這時已進入初中,他們的世界已經不再僅僅是孩子的世界,他們開始要慢慢進入青春期,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時光將慢慢徹底褪去。

選書建議到這裡結束,實際上我只有和0-6歲的孩子相處、共同成長的經驗。

0-2歲我講得很詳細,是因為我著實花更多的心思在裡面而2-6歲我講得比較相信,是因為我有一個共同成長的小侄女,陪伴她的時光我也體會著孩子的不同成長曆程;至於7歲以後的世界我只能靠回憶和想像了。

親子閱讀的持續說簡單就很簡單,說難就很難,關鍵是父母本身要閱讀的習慣,如果父母願意是不是拿起書,那孩子的閱讀習慣也不難培養。當然也不要把閱讀、親子閱讀想得太神奇,認為它能包治百病,閱讀只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的一個環節而已。

·END·

文紫靜好微信號

wenzijh

閱讀、思考

養育、生活、職場

自在生活,安靜成長

偶遇知音,歡喜淡定


推薦閱讀:

親子閱讀的魔法力量
繪本閱讀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幫助?
為什麼要堅持親子閱讀?這是最大的收穫!
我為什麼一直在書店推行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

TAG:親子閱讀 | 閱讀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