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媽原創)黃疸分哪幾種,有什麼危害嗎?
4 人贊了文章
(跟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經的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復旦大學兒童心理學博士後,二胎媽媽一起育兒!——這是同一個人……)
梧桐媽媽大小寶是一位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著《夏娃的困惑》叢書。希望接地氣地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及切身養育體會,讓媽媽們真正感到育兒的樂趣和幸福。圖片均來源於網路,水印未刪,如有侵權,請告知更改!深表感謝和歉意!
黃疸(二)黃疸分哪幾種,有什麼危害嗎?
經歷黃疸,是寶寶生命里的一個小插曲,這不是媽媽的過錯。很多媽媽看到孩子黃疸,受了不少罪,覺得是自己照料不周、奶水不好、遺傳體質不好、沒能及時判斷和診治等因素造成的,內疚情緒不斷地攻擊著已經飽受產後抑鬱困擾的你。其實,是上天決定了寶寶出生的時機、遺傳、疾病等因素,從而造就了不同程度的黃疸,是他蒞臨人世後第一場猝不及防的修行。其實,他的人生困境從黃疸開始,與媽媽無關。作為母親,所要做的就是了解相關知識,正確對待,盡量規避風險的前提下,篩查出健康的孩子不予任何處理;協助生病的孩子度過難關。
(1)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黃疸?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肺沒有張開,因此不能直接與空氣進行氧氣交換。寶寶需要的氧氣由媽媽的血液攜帶,通過胎盤和臍帶輸送給寶寶。這時候寶寶處於一種相對缺氧的狀態,需要更多的紅細胞輸送和利用這些氧氣。而神奇的大自然已經設計好這些紅細胞脆性較大,容易破壞,壽命也較短,為出生時機體清除多餘的紅細胞做好了準備。
寶寶出生後,肺部張開,氧氣交換增加,多餘的紅細胞逐漸被破壞(主要在脾臟),紅細胞中的一種黃色色素——膽紅素釋放出來,間接膽紅素為主。相比成人,嬰兒處理膽紅素的系統(主要是肝臟、胃腸道正常菌群)尚不成熟,多餘膽紅素就會在皮膚上顯現出來。隨著嬰兒發育,多餘的紅細胞日漸減少,肝臟發育日趨完善,數周內(個體差異很大,多數在1~2周內)黃疸就會自然消退,不會給嬰兒遺留任何傷害。
大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出生1周內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
上述就是生理性黃疸的起因。病理性黃疸由各類疾病引起,成因複雜,具體在如下闡述。
(2)黃疸分哪幾種,有什麼危害嗎?
新生兒黃疸可粗略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
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正常生理現象。我們吃東西會分泌口水,小孩會長個頭,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徵發育,老了會長皺紋,都屬於生理現象,剛出生的寶寶會長疹子、出黃疸,也一樣稀鬆平常。其實,除了人類,剛出生的小貓、小狗等小動物也可能有黃疸,只不過癥狀輕微,皮膚上又有毛髮覆蓋,新生小動物眼睛總像睜不開,不易被察覺到而已。
為什麼新生兒會出現黃疸呢?在胎兒期,孩子在子宮內接受媽媽通過胎盤和臍帶傳輸而來的營養和氧氣,暫時處於一個相對缺氧的環境,身體會產生過剩的胎兒紅細胞。這些紅細胞個頭較大,較為脆弱,只有45~70天壽命(生後製造的紅細胞,早期壽命只有80~100天,後來製造的紅細胞壽命接近成人的100~130天,平均約125天)。出生後,孩子肺部擴張,氧氣來源陡然變得非常充沛,身體再也不需要這麼多的紅細胞了,會自發調整。除了骨髓造血功能暫時下降外,這些紅細胞流經脾臟等臟器時(單核-巨噬細胞系統)被破壞了一部分(生理性溶血),釋放出裡面的物質,其中之一便是膽紅素。與此同時,新生兒肝膽系統功能,尤其是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將間接膽紅素轉化為易於從尿便排泄的直接膽紅素的能力較成人低。由此,血裡面的膽紅素含量增加,而處理、排泄量不夠,能力僅為成人的1~2%,於是產生了肉眼可見的黃疸。
那麼,人人都需要經歷的,正常的生理過程,還需要積極地喂水、喂糖、喂葯處理嗎?當然不需要了!只有人類才會折騰自己的孩子,為了將黃疸扼殺在搖籃里,不惜採取一切可能措施,卯足勁亂喂一氣。
生理性黃疸多半比較輕微,極少超過警戒值(2004年AAP推薦的照光界值,涵蓋了95%正常寶寶,具體見下述)。一般不需要任何處理——是的,你沒聽錯,只需要觀察孩子黃疸的變化情況,不~需~要~任~何~處~理!
經常有媽媽問我。「梧桐媽媽,我家孩子出生3星期了,黃疸還是沒退,上個星期去檢查經皮測13mg/dl,醫生開了茵梔黃、益生菌回來天天吃,今天去檢查還有11mg/dl!醫生建議我停母乳觀察,真的要這樣嗎?」問問孩子一般狀況非常好,我當然告訴她不需要干任何事情,把所有藥物都停掉,接著餵奶,定期複查就行。她驚訝地問我,「啊,這黃疸不是有害嗎,時間長了聽說會壞腦子呢!真的不用處理嗎?」我告訴她,「只要在正常範圍之內就行,不是每個黃疸的孩子都會壞腦子。事實上,人的腦袋有血腦屏障,膽紅素水平不高到一定地步,沒辦法進入腦子裡面。人人都要經歷的生理現象,怎麼會有害呢?因此,黃疸本身沒有害處,醫生只是擔憂它背後的原因。數值的高低只是作為參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來是生病造成的黃疸,還是正常孩子都有的黃疸。生病造成的黃疸升得太快、太高,才會壞腦子。」
目前研究表明,生理性黃疸不會給嬰兒造成任何傷害,更未發現遠期神經系統等受損的證據。不光沒有害處,還可能有好處!有些研究認為,黃疸很可能對新生兒免疫力很有幫助。一切還有待進一步實驗研究證實。
生理性黃疸,一般情況良好,能吃能睡能玩,活潑可愛,除可能有輕微嗜睡、食欲不振、煩躁外,無明顯其他癥狀如貧血、肝脾腫大等。色澤相對較淺,皮膚紅潤白裡透紅,局限於鞏膜(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鞏膜黃染常先於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面頸部,或波及軀幹、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關節,很少手腳心發黃。大便顏色可偏黃,檢測尿中無膽紅素。
一般情況下,大約有50~60%的正常足月新生兒和80%以上的早產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正常足月新生兒多在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高峰,7~10天消退,最晚不超過3周;早產兒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持續時間較長,可持續2~4周,最晚不超過4周。這些數值多來源於我國最新的《兒科學》課本,梧桐媽媽就不一一列舉了,幾大權威課本寫得差不多,出版社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感興趣的小夥伴可自行查閱。
足月兒膽紅素數值一般不超過12mg/dl,95%的正常孩子膽紅素<20mg/dl(具體見下述),如果做個肝功能檢查,膽紅素分類主要以間接膽紅素為主。早產兒膽紅素數值一般不超過15mg/dl,而因其血腦屏障發育更不完善,光療標準更低,具體見下述(這部分內容參考了2004年AAP建議和最新《兒科學》課本)。
其實,黃疸持續時間和最高值等數值非常不確定,孩子間個體差異很大,近年來隨著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深入,發現不同孩子黃疸的時間跨度要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這很可能跟基因密切相關——有的孩子一直沒黃疸;有的孩子微微發黃,幾天就好了;很多孩子輕微的黃疸能持續好幾周,但他們同樣非常正常(當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孩子跟母乳性黃疸的孩子有所重疊。母乳性黃疸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生理性黃疸,具體見下述)。由於基因方面的原因,我國南部和東南亞的孩子有更多的幾率黃疸更重,持續時間更長。這個結論是美國人調查亞裔和東南亞移民得出來的。很遺憾,梧桐媽媽並沒有找到我國本土的、最新的、權威可信的流行病學數據(況且,我國目前治療太積極了,動輒照光、停母乳,少有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自然轉歸的診斷學證據和流行病學數據),上面的數據有些比較陳舊,亟待更新,僅供參考。
2)病理性黃疸
顧名思義,就是寶寶生病,導致黃疸加重。新生兒幾乎圍產期出現各種異常情況,罹患任何疾病,用了各種葯,都有可能導致黃疸加重。
病理性黃疸多在寶寶生後24小時出現,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要麼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黃疸數值一般會高於生理性黃疸(照光處理參考區間見下述),18~20mg/dl以上需要考慮光療,諮詢醫生按具體情況定(比如出生時間、圍產期有無特殊情況、孩子癥狀表現、是否合併感染等);也有的數值並不高,但持續時間挺長。
跟上述一樣,這些數值也來源於我國《兒科學》課本,暫時搬運過來給你參考,流行病學數據可能需要更新,實際臨床觀察,很多生理性黃疸也能持續挺久,尤其難與母乳性黃疸區分。媽媽看到孩子黃疸稍高,持續時間稍長,需要綜合判斷,不要過分緊張,盲目處理,必要時諮詢兒科醫生。
病理性黃疸一般色澤相對較深,皮膚萎黃,常遍及全身,如果患兒手足心均被黃染,往往提示膽紅素水平超過12mg/dl。患兒一般情況相對較差,可有睡眠較差、精神煩躁或萎靡、哭鬧不休等癥狀。大便顏色根據病因可有不同,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疾病尿中可有膽紅素。
病理性黃疸一般病因複雜,具體見下述。可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吃奶不好、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等情況。注意,這些癥狀說起來容易,觀察起來未必簡單,又不很特異,畢竟大伙兒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雖然更多的媽媽會對孩子許多正常表現大驚小怪,覺得是黃疸鬧的,不過「小心使得萬年船」總是沒錯兒的,如果感覺孩子黃疸越來越重(尤其是頭幾日快速增加)、長時間不退或退而復現,要麼比較煩躁,容易鬧騰;要麼總是怏怏的,不好好吃奶,或長時間不吃奶昏睡,體重增長不理想,一定要及時就診,找找原因。
做個肝功能檢查,根據病因不同膽紅素分類不一樣,如果是溶血造成的,那就多以間接膽紅素為主;如果是膽道系統堵塞引起,直接膽紅素會增加(>1.5mg/dl)。
病理性黃疸,如果膽紅素水平過高,最讓人聞風喪膽的併發症就是核黃疸!具體詳見下述。
3)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相關內容會在以下介紹,黃疸指數可以很高,甚至超過病理性黃疸的警戒值,持續時間往往也很長,但新生兒一般狀況良好,各類不良反應,尤其是核黃疸這類嚴重不良反應罕有報道。
(3)真如醫生所說,黃疸會壞腦子嗎?我們來了解下,讓人聞風喪膽的核黃疸。
很多媽媽憂心忡忡地來問我。「梧桐媽媽,我孩子黃疸都2~3周了,我用盡了辦法,餵了不少水和葯,膽紅素一直7mg/ml,降不下來。」我對她說黃疸處於正常區間範圍內,對孩子健康沒影響,當然建議她把所有藥物停掉,不用喂水。隔著手機屏幕我都能感到她滿滿的驚訝:「黃疸不是會弄壞腦子嗎?這麼久黃疸都沒退乾淨,真的對腦子沒影響?」我這邊廂也很驚訝——是什麼時候,百姓出現了這種認識誤區?只要孩子有黃疸,不管數值多低,都覺得會對頭腦有影響?
的確,由於不太正確的醫療知識普及和過度治療的負面影響,目前老百姓對於「黃疸影響頭腦」這件事耳熟能詳,談「黃」色變,不惜一切代價想把它扼殺在搖籃里,什麼退黃的辦法都想試試。「聽說黃疸最壞腦子了!時間長了可不好!」
其實,大伙兒想像中,孩子的大腦是泡在黃黃的血液中的。黃色太濃,泡的時間太長,肯定不好;就像我們拿醬油泡菜一樣,泡得越久顏色越黑,越進味兒。事實上真不是這樣。孩子的腦子上包裹著一層血腦屏障,就像雞蛋殼一樣擋住些外界的不利因素,捍衛著裡面脆弱的腦組織。只要黃疸數值處於一個安全區間,無論泡多久間接膽紅素都不會進入大腦,影響智力,不需要任何處理。
這是因為間接膽紅素在血裡面喜歡與白蛋白結合成大分子複合物,不容易通過血腦屏障,易於透過屏障的有害的遊離間接膽紅素較少;當血裡面間接膽紅素高到一定地步,白蛋白不夠用了,遊離膽紅素大大增加,它具有親脂性,容易透過血腦屏障對孩子大腦產生危害(所以一些病因引起的高膽紅素血症用輸注白蛋白治療,原理在於此)。近年來,也有些研究認為嬰兒的血腦屏障較成人脆弱,間隙較大,白蛋白聯結膽紅素複合物也能進入腦組織,只是量不多。
如果孩子存在早產、低體重、缺血缺氧、感染或過敏導致炎症、低血糖、血液滲透壓過高(高張輸液)、酸血症、脫水、高熱、低體溫、服用競爭結合白蛋白的食物或藥物(如遊離脂肪酸、水楊酸、磺胺類、頭孢類、呋塞米等)等狀況,可能導致血腦屏障功能下降,遊離型和結合型的膽紅素都更容易透過,且未結合膽紅素與白蛋白的聯結減少,或白蛋白數量減少,核黃疸的發生率會增加,安全區間減小,值得重視。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制定這麼個安全區間,既能保障孩子安全,又不至於過度醫療?還得考慮到經歷不同狀況的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這也是長久以來,科學家孜孜以求的課題。具體詳見下述。
所以,正常區間範圍內的黃疸本身無害,最後的病因才是罪魁禍首。不同的黃疸表現,只是揭示孩子疾病的一條線索而已。正常足月的孩子,生理性黃疸很少超過20mg/dl,母乳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超過這個警戒值的幾率要大一些。
如果血清膽紅素〉342umol/L(20mg/dl),以間接膽紅素為主,有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發生膽紅素腦病的風險,也叫膽紅素腦病(舊稱核黃疸),是最為嚴重的併發症。而直接膽紅素具有水溶性,脂溶性較弱,不易通過細胞膜和血腦屏障,可以由尿便排出。因此膽道梗阻引起的直接膽紅素升高,一般不會出現核黃疸。
嬰兒之間個體差異很大,有的足月兒黃疸高到30mg/dl也受得住,特別是母乳性黃疸。但盡量在警戒值內處理,不要盲目樂觀。
一般而言,出生時缺血缺氧或罹患疾病的嬰兒(血腦屏障功能下降,黃疸增速過快),更容易出現核黃疸;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可能在相對較低的膽紅素水平就會發生;如果黃疸增長速度過快,即使沒達到很高的水平也可能出現核黃疸。對這些孩子一定不能大意,有時候他們的黃疸還沒達到警戒值,就出現精神神經癥狀。目前文獻報道,導致核黃疸最低的膽紅素數值僅有7mg/dl(當然這位孩子存在疾病,膽紅素竄得飛快)。
輕症患兒可出現吸吮無力、嗜睡、拒奶、嘔吐、哭聲尖利等,少數孩子可能出現肌張力過低、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抑製表現,此時及時治療,可完全恢復,一般不會留下顯著後遺癥狀;如果黃疸嚴重或增速過快,可能出現肌張力過高、強直、角弓反張、驚厥、尖叫、陣發性眼球運動障礙(如雙眼凝視、上翻等)等嚴重表現(多為錐體外系受累。注意,早產兒痙攣癥狀可能不明顯),也有孩子表現為呼吸暫停、呼吸困難、心動過緩、中樞性高熱,治療效果欠佳,後果嚴重,有些非常嚴重的孩子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存活的孩子容易遺留智力低下、手足徐動、聽覺障礙、抽搐、眼球活動受限、聽力減退、流口水、咀嚼困難、構音異常、語言障礙(顏面肌肉、發音、構音器官受累)等神經系統後遺症,有的孩子會發育遲緩、牙釉質發育不全,遠期恢復情況因人而異。因此預防和早期治療非常關鍵。
核黃疸是有器質性檢查證據的。給孩子行頭顱影像學檢查,可能會發現整個中樞神經系統都有膽紅素浸潤,不同部位輕重不一,腦基底核最明顯,其它部位如海馬溝、視丘、梘丘下核、蒼白球、殼核、頂核、尾狀核、腦室核、小腦小葉和脊髓前角等也可受累;小腦、延腦、大腦半球的白質和灰質也可受影響,但顏色變化更小些。未結合膽紅素產生的神經毒性作用,是阻斷腦細胞線粒體的氧利用,使得腦細胞能量代謝受到抑制,從而影響其功能,時間長了,一些細胞可能出現變性、壞死,從而產生遠期神經系統後遺癥狀。
腦幹聽覺通道對膽紅素的毒性作用非常敏感。研究表明,高膽紅素血症能顯著影響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致中樞傳導時間延長(1~V渡峰間期延長);若及時給予干預,降低血漿膽紅素,特別是遊離膽紅素水平,可以逆轉異常BAEP。檢測BAEP是一項簡單易行、準確可靠的評估膽紅素神經毒性的好方法。
膽紅素腦病多發生於生後4~10天,最早1~2天內就能出現神經癥狀,12天以後發生率大大減少。溶血性黃疸膽紅素腦病出現更早,多發生於生後3~5天。早產或其他原因導致的核黃疸多見於出生後6~10天。先天性葡萄糖醛醯轉移酶缺乏症所致的核黃疸多發生於出生後2~5周。不過,如果存在上述早產、低體重(低於1.5kg)、窒息、嚴重感染等情形,血清膽紅素低於臨界值也可能出現膽紅素腦病。重度黃疸發生約12~48小時出現癥狀,出生後1~2日即可出現神經系統表現。
所以,對於核黃疸,我們不能過分警惕,也不能盲目樂觀。尤其是存在圍產期特殊狀況或疾病的孩子,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目前,我們的光療標準主要是根據核黃疸這一副反應的發病區間而制定的。根據中華兒科學會 2014 年最新發布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新生兒黃疸的干預目標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預防重度高膽紅素血症與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具體詳見下述。
(4)病理性黃疸的病因主要有哪些?主要做哪些檢查排除?
由上述我們可以理解,生理性黃疸很少「僭越雷池」,數值低,持續時間短,孩子狀態好;病理性黃疸往往數值高,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孩子狀態差;而母乳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判斷的界限很模糊,而前者一般沒癥狀,預後很好,後者癥狀明顯,很多疾病不及時治療預後較差。
我們可以看出,黃疸本無罪過,黃疸背後的病因才是罪魁禍首!如何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將病理性黃疸快速篩查出來,早診斷,早處理;又不至於讓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的孩子白白遭罪,是醫生們孜孜以求的課題。
下面,我們來看看造成病理性黃疸的疾病究竟有哪些,需要做些什麼檢查,找找規律,看有沒有快速甄別的線索。
1)膽紅素生成過多的疾病(肝前性黃疸),如各類溶血性疾病(最常見ABO血型不合,可有Rh血性不合,俗稱「熊貓血」)、紅細胞酶缺陷(最常見G-6PD缺陷,俗稱「蠶豆病」)、紅細胞增多症、紅細胞形態異常性疾病、紅細胞膜結構缺陷、遺傳性血紅蛋白病(如鐮狀細胞貧血、地中海貧血、球形紅細胞貧血症等)、雙胎輸血綜合征(一個孩子紅細胞過多,另一個孩子貧血)、胎母輸血綜合征、肝臟攝取膽紅素功能不良、感染(宮內感染或圍產期感染)、敗血症、缺氧(肝酶活性常會受抑制)、酸中毒(影響非結合膽紅素和白蛋白結合,進而影響其轉運和後續處理)、腸肝循環增加、頭皮血腫、顱內出血等身體其他部位出血(多由維生素K缺乏引起)、臍帶延遲結紮(後面會專門講述)等。這類疾病的特點是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型疾病(肝細胞性黃疸),如缺氧和感染、先天性膽紅素代謝障礙性疾病、各種各樣損害肝臟的遺傳代謝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藥物因素(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苯甲酸鈉、咖啡因、新生黴素、新青黴素II、磺胺異惡唑、大劑量維生素K3或K4等,接觸萘類如衛生球等)。這類疾病的特點是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都增加,比例不一定。
3)膽汁排泄障礙性疾病(肝後性黃疸,也稱梗阻性黃疸),如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缺陷病、膽管機械阻塞性疾病(如膽道閉鎖)、腸道阻塞性疾病(最常見先天性巨結腸)等。此外,嚴重心臟疾病患兒肝臟淤血腫大,也可發生黃疸。這類疾病的特點是直接膽紅素增加為主,甚至可以「反客為主」。
其中ABO溶血和G-6PD缺乏症是相對而言最常見的。
1)ABO溶血多數癥狀輕微,不易察覺,極少的情況會很兇險。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約20~30%的媽媽和寶寶血型不合,其中90%以上罹患溶血症的孩子,媽媽是O型,孩子是A型或B型。但發生溶血症的孩子很少,僅約1/150,且癥狀大多很輕,常被忽視。其中只有約1/5的嬰兒可能發生被注意到的黃疸,癥狀比Rh溶血症輕得多。看看,母嬰血型不合的病例中,我們注意到黃疸幾率約為1/150×1/5,全國範圍內因母嬰血型不合造成的黃疸約為2/10×1/150×1/5~3/10×1/150×1/5,需要照光處理的嚴重黃疸更少。儘管近年來診治水平提高,上述統計數值有所增加,總體而言媽媽們不用過分擔心。想想母嬰血型不合的幾率這麼高,如果結局很容易不好,倘若沒有現代醫學保駕,人類數量和質量將很受影響呢!我們做好新生兒膽紅素監測便好,不用過於憂心忡忡。
2)G-6PD缺乏症(蠶豆病),全球約有2億人罹患此病。我國是本病的高發地區之一,尤以我國南部地區和東南亞地區較為常見。隨地域変化,我國統計各地發病率在0.2~44.8%間。據中山醫科大學的一項統計表明,患G-6PD缺乏症的新生兒中,約50%的患兒會出現新生兒黃疸,其中約12%可能會發展為核黃疸(這個統計不是很嚴格,可能混雜其他導致黃疸的病因,比如母乳性黃疸,僅供參考)。
其實,它一般不會直接引起病理性黃疸,往往存在些誘因,比如哺乳媽媽在圍產期、哺乳期用了些藥物(比如磺胺類,呋喃妥因等),或寶寶吃了些什麼葯,感染、缺氧等因素也可能誘發。比如用來退黃的「茵梔黃口服液」,蠶豆病的孩子吃了黃疸不但不會退下去,反而越發嚴重!
攜帶蠶豆病基因發病嚴重程度可以差別很大,有的孩子膽紅素躥高;有些哺乳媽媽即使吃了蠶豆和一些相關藥物,或孩子自己用了葯,也沒什麼事。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很少有父母平素會注意這一點,和孩子一起去做G-6PD缺陷相關的酶學檢測和基因檢查。不過,身在「危險區域」的新媽媽們也不用過分擔心,還是那句話,倘若不良後果發生率這麼高的話,人種數量和質量很受影響呢!所以一般沒事。我們心裡了解這回事便可,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應對處理,平素避免各類危險因素,尤其是葯,沒事別亂吃。具體詳見「蠶豆病哺乳」章節。
3)可別小看頭皮血腫,它非常常見,膽紅素可能上升很快,數值很高,持續很久,甚至有過核黃疸的報道(不過很少見)。
4)其他疾病並不常見,甚至非常罕見。
既然疾病發病率大多這麼低,那還有必要每個黃疸偏高卻明眸善睞、安寧可人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照光、吃藥嗎?
為了尋找疾病線索,常規需行血常規、網織紅細胞計數等排查溶血性疾病,測定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等判斷嚴重程度及初步判斷疾病可能出現的環節,尿常規中檢測膽紅素,大便檢查糞膽原,B超檢測有無膽道梗阻、肝脾增大,其他可根據推測可能的病因,酌情選擇相應的檢查,比如紅細胞鏡檢,遺傳代謝性疾病的檢查、基因檢測等。
看看,這些病因多麼繁雜,檢查是多麼冗繁瑣碎啊!等等!有沒有總結出來,這些疾病有些什麼共同的特點?幾乎都可能伴有肝酶增加,肝脾增大(有的膽紅素竄太快了不一定肝脾大,這種情況非常兇險),孩子狀態較差。有些疾病能找到很明顯的誘因和伴隨癥狀,比如圍產期缺氧、感染,可伴隨發熱、喘息、浮腫等表現,有用藥史,存在頭皮血腫等(可別小看這非常常見的輕微產傷——頭皮血腫,有過核黃疸的報道)。
所以,實在拿不定把握,在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中間糾結極了,也不知道孩子狀態正不正常(有的孩子就是睡眠時間很長,總是迷迷糊糊的,吃奶力道很弱,詳見「馬拉松寶寶」章節,或很愛哭鬧、吐奶,最常見的原因是胃食道反流和腸絞痛,詳見「胃食道反流」章節,或長得瘦小,詳見「瘦小的母乳寶寶」相關章節),可以讓醫生摸摸肝脾,考慮做個手指血常規、肝功能、肝膽B超,幾乎能篩查出來絕大部分的病理性黃疸(頭顱血腫例外,不過一般也很好判斷,不確定是不是它引起的話可以做檢查排除一下)。再謹慎考慮要不要暫停母乳,明確是否存在母乳性黃疸(多數時候不需要)。
別捨不得孩子扎針做檢查,艱難地哄睡或按床上做B超。這比母嬰分離住院餵奶粉、照光、扎針、抽血、掛水、打鎮靜劑、做不少檢查、承擔院內感染等風險要好得多。所以,梧桐媽媽真不希望醫生一看到膽紅素檢查單就張羅安排住院(有時候媽媽們只是不確定情況,想抱來問問或做做檢查),也不希望媽媽們一看到膽紅素數值就嚇得走不動路。大伙兒沉著應戰,必要的檢查能讓心裡有個底,最大程度避免過度醫療。
明天梧桐媽媽講講哪些情況會導致黃疸?是真的嗎?真的嗎?
(本 文節選自《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馮欣源(微信公眾號:梧桐媽媽大小寶,wtmmdxb),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 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讀書期間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第一本《夏娃的困惑 ——全程實用母乳指導,史上最強哺乳謠言粉碎機》已 出世,孕媽媽、哺乳媽媽、新媽媽必備!書有幸得到各位大咖推薦——武漢同濟醫院婦產科馮玲教授,兒科劉 愛國教授,麻醉科梅偉教授傾力推薦!復旦大學社會心理系孫時進教授,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羅教講教授傾力推薦!並作序!詳情請加公號,點擊後台右下方有書籍介 紹以及獲得方式。)
推薦閱讀:
※不及時治療新生寶寶病理黃疸釀悲劇
※母乳性黃疸一定要停母乳嗎
TAG:黃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