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我們也終將是不合格的父母
6 人贊了文章
最近幾年「原生家庭」概念被熱炒,結果是接觸的朋友們談到自己,無一例外地都要談談家庭、父母和童年創傷。我之前也寫過幾篇相關的文章,鼓勵大家拋開道德綁架,努力經營自己的幸福,爭取日後做一個被孩子點贊的父母。
但後來,我發現事情不這麼簡單。
最近一次諮詢中,我跟來訪者分享自己養孩子的經驗時,無意間承認了一個事實——
很可惜,我們也終將是「不合格的父母」。
我孩子快三歲了。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為人父母之難。這句話我深有感觸。
但我想說這跟吃喝拉撒睡沒有任何關係。
難的是教養。
因為父母對於孩子(尤其是嬰幼兒)其實無所謂「教育」。孩子其實是通過無時不刻的觀察、模仿來「學習」的。也就是說,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他們模仿「學習」。
於是一個愛刷手機晚睡的媽媽,不可能養出一個按時早睡的孩子;一個愛玩遊戲的爸爸,不可能養出一個熱愛戶外活動的孩子;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能造成一生的創傷記憶……
所以為人父母真正難的,是要做好榜樣,做一個「正確的人」。
道理就這麼簡單。
而現實是我們做不到。
因為日積月累的人格個性、生活習慣不可能說改變就改變。
在我抑鬱最嚴重的日子裡,醫生三番五次地告誡我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我努力了,卻仍然沒能完全做到。沒有任何借口可講,就是沒有那個能力。雖然學習了很多,犧牲了很多,也確實改善了很多,但還是沒能完全做到。
還有很多客觀因素完全在我們控制之外。
有一段時間妻子的公司換了老闆,經常要凌晨三點開電話會議。孩子總是很快就醒過來,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就大哭。那時候我真的想衝到電腦前面喊:「F**k you! F**k you all!」而現實是,妻子要陪著笑臉繼續開會,而我只能抱著嚎哭的孩子躲在卧室里。
講出這些,也許你會跟我有同樣的感受——原本應該是偉大的父母,失去了慈愛萬能的光環,變成了兩個渺小無能的人。
但這兩個人至少是真實的。
「合格的父母」卻是虛幻的。
社會心理學的角色理論認為: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要扮演各種「角色」。「父母」其實就像「老師」、「醫生」、「領導」一樣,也是一種角色。社會賦予這些角色各種讚譽,其實也是各種「角色期待」,甚至是苛刻的要求。
比如:「靈魂的工程師」、「白衣天使」,這些盛讚在表達感激之情的同時,也把人捧成了神。當這些人沒能滿足這些「角色期待」的時候,就可能招來非議、憤怒,甚至暴力。
而現實是:在這些角色的外殼之下,我們首先是人。各式各樣的人,能力有限的,普通的人。
忽略了「人」這個基礎,把浮誇而模糊的「角色期待」當做一種「合格標準」,得到的結果往往都是令人失望的。
有些看似客觀的類比標準,其實也經常是流於表面的,虛幻的。粗淺地參考「別人的父母」跟父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批評我們一樣荒謬。
「一想到當父母不需要選拔和考試,我就毛骨悚然。」
我深表同意。
可是誰能編出一套合理的父母資格認證考題?
「合格的父母」從來就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支撐這個「角色期待」的其實是社會文化、道德觀念和經驗(比如「嚴父慈母」、「棍棒出孝子」),即使現代科學,也只能提供一套遠遠談不上完整,而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理論。
心理學大國的老美們就一直在反思、批判過去的理論、觀點。例如今天看來簡直就是荒唐的禁慾教育;例如過分重視表揚和鼓勵,從不懲戒批評的教養風格,似乎已經養出了美國高傲自負,卻缺乏抗壓韌性的一代。
有趣的是,這種教養風格隨著一些被粗糙曲解的「心理學」,正在國內流行。
這其實是社會心理學中指出的一個問題——「角色不清」。原因不僅是當事人對自己扮演的角色認識不清楚,而且可能公眾和社會對角色的認識和期待本身也不清晰。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今天我們認為正確的教養方法,在未來可能也會不再適用,甚至有些會被證明本來就是錯誤、甚至是有害的。
所以等到我們的孩子們長大成人,很可惜,我們也終將是「不合格的父母」。
怎麼辦呢?
沒怎麼辦。
人類總是在發展進步。也許孩子們將來都會懂得這些道理,不至於再來控訴我們這一代「不合格的父母」吧。
我不求原諒。只希望他們能理解。因為理解就是進步。
講這些不是想為自己開脫,也不是想勸說大家原諒自己的父母。只是想說:注意到「角色」和「人」的差別和共存,注意到時代發展變遷的規律,也許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這個世界。也許我們可以不再糾結過去的創傷,不再糾結現在和焦慮未來的不完美。
也許我們就可以放下一些包袱,輕裝向前。
☆☆
你覺得呢?
歡迎點評或私信給我!
推薦閱讀:
※[心理測驗] 你在戀愛中還能保有自己嗎?
※如何減輕心理壓力
※心理學家:每天放學問孩子4句話,孩子以後必有出息!值得收藏!
※心理學:依戀模式與戀愛的關係
※心理學----寫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