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薦書丨碎葉
關於碎葉城,關心絲綢之路、中亞史地的讀者想必都不會陌生。因為郭沫若當年對於李白與碎葉關係的猜測,這座中亞名城,更是承載了許多浪漫與傳奇色彩。我社的新著《碎葉》剛剛出版就已引起了很多關注,不少前輩學者都在社交或公眾平台給予了宣傳。《魔戒》新譯本的譯者之一、一向喜好中亞史地的杜蘊慈老師,在結束文景的新書籤售後,也在上古的書展展台上購買了此書。碎葉城,究竟是怎樣一座城市呢?
《碎葉》
作者:努爾蘭·肯加哈買提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定價: 78.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532583393
編輯評薦
碎葉城是絲綢之路上一座著名的古城,也是唐代的安西四鎮之一。它的重要性,一則與李白的家世有關,二則在於它的存在標誌著唐朝曾將政令推至遙遠的怛邏斯地區。關於此城,國內學者多有關注,張廣達先生曾推斷古碎葉城即是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瑪克附近的阿克·貝希姆廢城,可謂關於碎葉城的經典之論。國外學者,則更多從考古發掘方面入手對該城進行考察和研究。19世紀90年代以來,俄國與蘇聯考古學家在碎葉城進行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相繼發現唐代碎葉子城、羅城遺迹和許多重要宗教遺迹,並發掘出唐代碑銘、碑額及其相關文物。這些重大的考古發現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深入討論,也引起了中國學者的熱情。不過迄今為止,各國學者的研究,仍大多局限於某一部分或某一具體的遺址。通論碎葉考古文化的著作不多,而從縱橫方面對碎葉古城進行考古學研究還是一個空白。
中亞與中國的關係自古以來就極為密切。自張騫鑿空以來,絲綢之路連通東西交通,留下了許多有關文化交流的史料,也對絲綢之路沿途的各地歷史、經濟和文化等帶來重大的影響。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域中亞探險考察活動以來,新出土文獻和考古遺址的持續發現,使得中國新疆和中亞等地區的古文字、歷史、考古等研究不斷升溫,絲綢之路研究成為海內外學者共同關注的一片極遼闊豐富並具有活力的學術領域。國內在絲綢之路上的研究起步並不晚,但之前的研究更多的集中於包括敦煌、河西、新疆在內的國內地區,在中亞、蒙古、俄羅斯等地區的研究和調查則所做工作較少。在歷史研究上,區域史,特別是安西四鎮的個案研究,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取得了一定進展。從考古學研究上來看,目前國內研究人員在中亞的考古調查主要集中在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共調查從青銅時代到歷史時期的重要遺址40餘處。其中,目前被認定為碎葉城所在之地,吉爾吉斯斯坦的阿克·貝希姆遺址自上世紀20年代起開始得到發掘,並也自上世紀60年代後引起中國學界注意。圍繞著中蘇論戰和對李白出生地的追尋,碎葉城越來越被學者所重視,其位置及其與焉耆鎮的交替問題,一時間曾成為熱門話題,張廣達、宿白、周偉洲、王小甫等多位學者曾就此問題展開過探討。
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對碎葉進行的專題探討,是目前國內對該遺址最為全面的研究著作。作者為北京大學考古系博士、現德國波恩大學訪問教授努爾蘭。作者充分結合史料文獻與阿克貝西姆的考古資料,從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以唐代為中心對碎葉作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作者的工作得出了許多重要的結論:通過考古學類型學分析,碎葉城歷史的發展可大體分粟特、唐和喀喇汗朝三個文化時期。通過以碎葉唐代遺迹為切入點,書中重點討論唐代漢文碑銘、漢式錢幣和王方翼築城碎葉以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等問題。這些研究表明,唐代中原文化,不僅對碎葉,而且對整個楚河流域都產生重大影響,是中原漢文化西傳的一個重要窗口。同時,唐朝的佛教文化深刻地影響了楚河流域地區,從而出現了以大乘佛教為主的楚河流域佛教中心——碎葉和新城。
作者曾在莫斯科大學留學一年,得到俄羅斯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科茲拉索夫(I.L.Kyzlasov)教授的指導,因而對於阿克貝西姆遺址的考古材料較為熟悉,並在書中彙集、梳理了前蘇聯和俄羅斯對於古城的發掘資料,這對於碎葉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紮實的基礎。同時,努爾蘭博士生長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於哈薩克語和漢語都十分精通,並掌握英語、俄語、日語等多種語言,又在國外訪學多年,對於國內外絲綢之路考古的研究動態和研究方法有著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廣泛收集資料並集成總結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考古三期分期說,立論有據,闡述精當。除了對於古城本身的研究和分析,作者特別注意其與中原、中亞其他地區文化的比較和交流,力圖從更大的文化背景著眼來了解其全貌。作者通過與漢文等其他史料的對比研究,提出關於碑銘、宗教和文化互動影響等方面的新的見解。其中,對於碎葉無名碑額、大乘佛教遺迹和唐朝佛教文化的關係等探討十分精彩,也有許多創新之處,推動了國內學界在這一問題上的研究進程。總的來講,該書是一本非常難得的體現高水平考古學研究的綜合著作。
碎葉出土壁畫殘片
內容與作者簡介
碎葉城在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國阿克·貝希姆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西域名城,入唐為西北邊防重鎮,也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
19世紀90年代以來,俄國與蘇聯考古學家在碎葉城進行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相繼發現唐代碎葉子城、羅城遺迹和三座佛寺、兩座景教堂、火祆教墓室——納吾斯(naus)、摩尼教墓葬等重要宗教遺迹。從中發掘出唐代碑銘、碑額及其相關文物。這些重大的考古發現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深入討論,但國內對這一歷史名城的專題研究尚屬空白。本文主要用考古學方法,結合文獻資料,從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以唐代為中心對碎葉考古遺迹作了比較深入細緻的研究。
全文分七個部分:第一章是導言,筆者先介紹了楚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環境,進而分析了楚河流域古代城市出現的自然條件。其次根據漢文歷史文獻、俄文考古資料論述了碎葉古城的歷史背景。第二章介紹了碎葉遺址考古調查簡史和各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第三章為碎葉古城遺迹與遺物,主要介紹了碎葉城所有發掘點出土的遺迹和遺物。第四章分期研究,根據遺址結構,本人選擇了具有分期意義的遺物和錢幣資料,進行考古學類型學分析。目前的考古發掘表明,碎葉城歷史的發展至少分三個時期:第一期為粟特—西突厥時期;而第二個時期相當於唐代,是碎葉城的繁盛時代;第三期為突騎施—葛邏祿—喀喇汗朝時期。第五章討論唐代碎葉城,以碎葉唐代遺迹為切入點,重點討論唐代漢文碑銘、漢式錢幣和王方翼築城碎葉以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等問題。唐代是碎葉城全面繁榮的時期,筆者的研究表明,唐代中原文化,不僅對碎葉,而且對整個楚河流域都產生重大影響,成為了解中原漢文化西傳的一個重要窗口。第六章唐代碎葉宗教遺迹,分別討論碎葉城的佛教、景教、火祆教文化。作者經過比較研究寫到:唐朝的佛教文化深刻地影響了楚河流域地區,從而出現了以大乘佛教為主的楚河流域佛教中心——碎葉和新城(Nevaket)。第七章結語,概括地總結了整本書的研究成果。
本書對深入探討絲綢之路和中國西北地區各民族之間千百年來的友好往還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它對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西交通史、中亞考古史、唐朝經營西域史、唐代四鎮沿革史等的研究,可提供具體而形象的材料。同時它對我國的對外關係,尤其是中國與中亞地區關係的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現代價值。
本書稿的作者為努爾蘭·肯加哈買提, 2007年獲得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學位,2007-2008年京都人類與自然研究所博士後,2008-2011年於哈薩克馬爾古蘭考古研究所、哈薩克古米列夫歐亞大學突厥學與阿爾泰學研究所工作等處工作,2011年起任德國波恩大學東方與亞洲學院漢學系訪問教授,出版有Chinese and Asian Geographical and Cartographical Views on Central As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Special Edition).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49 (2015)等。
碎葉出土魚符
第七章《結語》 節選
……隨著時隔千年的唐代文物不斷重現人間,原來不見蹤影的許多唐文明碎片引發了學術界的一次次震動,人們不禁懷疑在十分熟悉的中國史學著作中還有多少空白,在我們的歷史視野里到底還有多少未知的唐代文明。碎葉出土的杜懷寶碑給我們提供了中國史書遺漏的官名—「碎葉鎮壓十姓使」。更重要的是,以鐵的事實證明那種以為唐代碎葉還有所謂「哈密碎葉」、「撥換碎葉」、「焉耆碎葉」說法之謬……
利用考古資料來研究碎葉與唐朝關係史,往往可以揭示一些文獻資料不明的地方。由於種種原因,加上自身的漢語知識有限,蘇聯學者忽視了碎葉出土的中原文物。作為一位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工作者,筆者可以肯定地說:楚河流域發現的中原遺物,大都屬於唐代。這與唐代在碎葉設鎮、大量唐軍進入楚河流域有關。以往研究中,學者們更多的是強調粟特文化對楚河流域地區文化的影響。通過研究我們認為,的確,粟特文化對楚河流域的影響是深遠的,不過唐代中原文化對該地區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唐代中原佛教文化深刻影響了楚河流域地區,大家知道,玄奘經過楚河流域時,關於佛寺一字不提,證明7世紀30年代之前楚河流域地區沒有佛教建築。7世紀末8世紀初,楚河流域突然出現佛寺建築,而且數量是驚人的:通過考古發掘發現了7座佛寺,其中3座在碎葉。上世紀40年代伯恩施塔姆曾把碎葉佛寺(伯恩施塔姆佛寺)出土的粟特文誤作回鶻文,結果將佛寺年代定為9-10世紀,造成了錯誤認識。該佛寺出土了大量的中原文物,包括中國畫、瓦當、板瓦、漢式土坯、造像碑殘石等。更重要的是,就在此佛寺出土了杜懷寶造像碑基座……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書展薦書 | 趙洪聯:《中國方技史》(增訂本)
※從旁觀者到世界秩序的塑造者,中國如何做大國?| 薦書
※薦書:「神經病」和「變態」的世界,你要懂點!
※【周末薦書】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
TAG:薦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