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一定要去好學校!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讀大學有什麼用?
你看那北大畢業的還有賣豬肉的,清華畢業的還當保安,那些985大學的高材生,還不都得從打雜開始做起。
更會有人說,我們公司一招聘,投簡歷的都是211、985,來了也沒發現好到哪去,眼高手低,有的大專生可能還更踏實肯干一點。
以上這些言論,我們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統稱為「酸葡萄心理」。
一所好學校,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一輩子的。
好學校,教給孩子真正的努力和拼搏
上了好學校,才知道自己多麼才疏學淺,才知道差距有多大,才知道應當多麼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上了好學校才知道,從來就沒有什麼不勞而獲的成績,也沒有什麼隨隨便便的成功。每一分進步,背後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辛勤努力。
好學校,帶給孩子視野和見識
看到英國BBC拍攝的紀錄片《50UP(人生七年)》時,紀錄片展現14個孩子,50年的人生軌跡。
7歲時,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而貧民窟孩子的理想,是能少罰站,少被打,吃飽飯。
50年後,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精英,兩個依舊中產。
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知識改變命運背後,也是一場關於家庭和視野的較量。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在羅馬。出生在羅馬又如何?只要足夠努力,有寬廣的視野和抱負,憑什麼就不能在羅馬叱吒風雲呢。
去了好學校,能大大拓展孩子的視野和見識,讓他親眼看到,牛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差距有多大,自己要向哪個方向努力。
好學校教給孩子,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兒
在中國大學的時候,感覺上進=考證。管它什麼證,都去考!總之,多一個證就比少一個證好。除了考證,好像沒有什麼辦法變得更優秀。
在美國大學,大家都在忙著改變世界。
一個讀博士的同學,出身貧寒,看到美國大學圖書館成噸出售1美分的舊書(其實就是白送啦),而自己貧苦的家鄉,留守兒童們窮得根本沒有書看。
他成立了幫助農村兒童閱讀的公益組織,每年幾百位留學生到農村支教,還給很多貧困的村子建立了小學圖書館,幫助了成千上萬的農村孩子。
一個同學,因為自己給國內父母打電話不方便,創辦了美國前三名的華人電話卡網站。那時他才大三,每月營收上百萬美金。
還有更多的同學,因為買中國食材不方便(冬菇、粉絲、茴香、花椒這些美國超市可沒有啊),開創了中國超市;
因為太想吃一口家鄉味道,開了正宗的中國飯店;
因為經常當國內親友來美的「地陪」,開了全美連鎖的大型旅行社……
有的同學,還讀本科呢,不僅學費生活費自己賺出來(美國學費一年30萬啊!),還能補貼家裡,真是太牛了。
不要只是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要改變世界,要幫助、影響更多的人。
好學校,給孩子最優質的人脈、圈子、資源
名校不能確保人生的上限,卻能設定人生的下限。不止給了孩子敲門磚、入場券,還給了人脈、圈子、資源。
當年北大畢業賣豬肉的陸步軒,曾經讓天下人恥笑。北大校友陳生邀請他合夥成立「屠夫學校」,創立了全國超市都在賣的「壹號土豬」品牌,現在兩人身家過百億。
除了人脈和圈子,好學校還提供了最優質的婚戀圈子。
好好學習,你考上什麼檔次的大學,很有可能將來朋友就是什麼學校的哦!
但這也是實情。《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6》顯示,1980年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與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結婚。
「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越來越少,通過婚姻實現階層跨越,越來越難了。「你是誰,就會嫁給誰」。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這世界就是,一些人總在晝夜不停地努力,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每一個大學生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孩童時代的經歷,中學時代的境遇是我們開啟大學生活的關鍵經歷。
名校不是終點,它是對你多年付出的回報,以及新征程的起點。
輕鬆育兒,你的育兒計劃開始了嗎?
專業的育兒知識,為您收穫更幸福的家庭!
推薦閱讀:
※頭胎是男孩,還有勇氣要二胎嗎?現實擺在那,你是生還是不生?
※放開二胎了,然而真的生嗎?
※不願生二胎是個偽問題
※「單獨二胎」能治中國六大病?
※爸爸三步走 為優質二胎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