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X-T100
來自專欄攝影雜貨鋪11 人贊了文章
題圖引自Engadget。
本文不是評測,只能叫隨便聊聊。
沒有任何對比測試(好吧,我覺得聊到最後可能還是會有),所以沒有測自然也很難評。
只是說些直觀的使用體驗,最影響用戶心情和使用便利的那種。
X-T100是富士寄予厚望的一部新機,下了很大的力度做推廣。
從編號方式來講定位於X-T2和X-T20之下,是-T系列的入門產品。在價格上剛上市顯然略微小貴,$699 / ¥4999的套機價格以入門機的水平著實算不上友善,但好在作為新機,日後總歸要降價……
廢話不多說,直接懟缺點:
- 電池指示不帶百分比
- 4k約等於沒有(4K 15P)
- 幾乎沒有自定義按鈕和撥盤
- 觸摸屏很不好用(是真的很不好用……)
- ISO 200起跳沒有向下拓展(強行閹割)
- 反應遲鈍
- 握持感不好
- RAW只有不壓縮的一種形式,直接後果就是一張40MB,和我的GFX一般大
但是
這些毛病,以這相機面對的客戶來說多數都是有解的:
- 電池還比較耐用,拍個兩三百張Raw+Jpg沒問題
- 這個價格下,別人也沒有像樣的4k,所以要啥自行車啊
- 雖然總共只有兩個地方加屏幕的幾個手勢可以自定義,但我用了幾天竟然沒想起來除了曝光鎖之外其他還有什麼需要定義的……配合Q鍵可以解決絕大多數問題了
- 觸摸屏太蠢了,沒得洗
- ISO其實還好,我說真的沒覺出有200起跳哪裡不對(
- 反應遲鈍是對DSLR而言比較,對多數MILC來說也就中游水平吧,沒有差到不可救藥
- 握持感不好……反正傳統膠片機也這造型,說不定有人就情懷了看上呢,但我是不喜歡的
- 用富士之後我其實多少懷疑過「我既然都不怎麼調,為什麼還要拍RAW」這種事,所以對於入門用戶來說他們可能根本就不在意吧……
最後講講優點……
- 15-45這個鏡頭質量出乎意料的高,解析度出乎意料的銳,觀感好於老的XC 16-50,完全把索尼那個破餅乾頭按在地上摩擦。如果這個鏡頭值$100,大概索尼那個只值$25
- 顏色和更高端機器的一致性非常高,至少我分辨不出太多和GFX與X-T20的差異
- 沒有用那個自家親兒子slikpix都解不好的X-Trans感測器,單像素銳度目測完爆X-Trans III
- 輕便小巧,負擔不重。
- 三向翻轉屏
說起色彩,這東西不能完全的算是玄學……我之前出掉7R2,一部分原因就是實在忍不了那個奇異的色彩。問題是我為什麼早沒有發現呢……因為我買的時候是冬天,冬天你懂嗎。*pokerface* 就是沒有綠色的啊,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好嗎。
但不要以為這些「膠片模擬」真的能模擬膠片顏色。實際和真膠片對比的結果是:差的太多。
至於索尼老機器的綠色是怎樣一種體驗,嘛……
果然還是忍不住要說說對比。
如果往下比,X-T100吊打古舊的A6000問題不大,尤其是如果在套頭狀態下對比,A6000幾乎一無是處,全是缺點;往上比那大概是A6300,靜態畫質方面色彩和14bit RAW的優勢還有點,視頻比4k則根本不在同一個級別上,處於被吊打之後又按在地上摩擦的狀態。
但畢竟6300設計時候就要強一個檔次,不能算完全公平的對比。
如果和M4/3比的話,比便攜是肯定比不了了,要比只能比均衡,也就是畫質-體積-價格的平衡點。而用戶的需求是千奇百怪的,我不想也不可能以我的平衡點去衡量其它的用戶。
和同是$699狀態的M50比的話,觸摸屏大概算是最大的短板了,色彩如果不說富士勝出大概也就半斤七兩的水平差異…… 易用性整體也差距不大,佳能有DPAF加成,但4k模式下用不了。
和單反比?單反真的要和這麼小的機器比嗎?光便攜性就把同級的DSLR秒到地球外去了……還是算了吧。
從前景上來說,我不大懷疑這個相機能賣得不錯。但我也多少覺得,這個相機和同價位的一眾MILC比,除了標誌性的色彩,沒有多少東西是特別有差異性,「富士有而別家都沒有」的。這種時候到最後,或許還是要拼價格、營銷和「性價比」了。
我更擔心的是,把用戶帶進X卡口系統之後,富士還能做些什麼。
也就是說,這些用戶未來會成長成X-T3或者X-H2的用戶嗎?富士的這個系統能支持他們從業餘走向專業嗎?沒有全畫幅會要命嗎?他們能適應X-Trans某些奇特的缺點嗎?富士的鏡頭已經鋪的不錯了,也許是時候把自己的感測器和RAW好好收拾一下了吧……
富士最近幾年是一個非常在意用戶反饋,並且真的採納用戶意見的公司。
希望他們挺住吧。
推薦閱讀:
TAG:富士Fujifilm | 攝影器材 | 微單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