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I與「色狼」的中場戰事

AI與「色狼」的中場戰事

來自專欄智能相對論

?文 | 楊蘇穎

來源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如果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5個層次劃分成3個部分,那麼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屬於「溫飽階段」,社會需要和尊重需要屬於「小康階段」,自我實現則屬於「富裕階段」。而人工智慧雖然一直在致力於幫人類解決問題,但是其對「溫飽階段」的關注似乎過少,尤其是在涉及安全需要方面的問題。今年年初「Me too」行動在美國風行,一個個有社會影響力的女性都開始公開披露自己曾經遭遇過的性騷擾事件。由於受到美國的影響,在中國,接二連三的「學術性騷擾」事件,在很多當事人沉默了多年之後也迎來了一一被曝光的結局。

如果你遇到性騷擾,請向AI求救

關於性騷擾,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大部分案件都沒有被上報;二是大多數報告了性騷擾事件的人都經歷過某種形式的報復。雖然目前針對解決性騷擾這個問題的技術仍然很少,但是在有心人的世界裡我們卻總能找到新的鑰匙。

智能界定—「你經歷的=性騷擾嗎?」:總部位於蒙特利爾的公司Bolter.ai之前曾

宣布要推出一項人工智慧新服務。這項服務是其創始人在經歷了數次性騷擾之後決定發起的。而她最初的困惑始於一個問題:「我遭受的事情到底算不算性騷擾?」事實上,不管是在職場還是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歷的性騷擾都存在一定的法律基礎,但是大多數人對此並不清楚。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性騷擾事件監測機器人誕生了。

該機器人的工作基礎源於自然語言處理。其被灌輸的訓練數據利用了加拿大和美國的30萬件法庭案件的文件。因此,它的主要功能不是一般地與人進行溝通和交流,而是通過用戶的述說讓用戶知道他們所經歷的事情是否違反了美國或加拿大的法律。另外,如果用戶有意願將自己經歷的事件報告給有關機構,那麼機器人可以幫助他們可以生成有效的事件報告。

聊天機器人—匿名舉報規避事後報復:聊天機器人Spot由Shaw、Dylan Marriott

和Daniel Nicolae三人聯手開發,以人工智慧和記憶科學為作用基礎。Spot與其他聊天機器人相比,其特殊之處在於能夠利用背後的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認知採訪。什麼叫認知採訪?認知採訪最開始是由一群科學家發明出來的,主要為了幫助警察獲得一些可靠性較高的呈堂證供,而現在它已經成為採訪那些帶有負面情緒和痛苦經歷的人的最好方式。針對Spot的使用場景,我們可以以職場為例來說明Spot是如何工作的。首先,員工會在放鬆狀態下一五一十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接著,Spot會根據員工的描述來進行針對性提問。人工智慧的所有提問都是開放式的,沒有固定答案,因此其不存在引導員工按照某種特定形式在回答問題的情況。最後,它會根據採訪結果生成一份PDF報告,直接將報告從Spot的郵件伺服器發送給用戶提供的郵箱地址,比如公司上級或者值得信賴的同事,保證了郵件的匿名性。在與Spot聊天的過程當中,我們不必擔心它會對用戶評頭論足,也不必害怕自己的隱私會遭到泄露。因為用戶與它的對話內容都是高度保密的。

祈求的出口會是再一次的沉默相對?

雖然上述兩家公司在用人工智慧解決性騷擾這個問題時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二者都選擇了同一個載體——聊天機器人作為突破的主要方向。談到現在的聊天機器人,市面上我們熟悉的,不管是Siri、Google Home、Cortana還是Alexa,他們的聲音無一例外都被設置成了女性的聲音。因此如果要問智能語音助手的性別是什麼?那麼可能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女性。但是,實際上這四個語音助手都被它們的創始人定義為「無性別者」。

是不是真正的「無性別者」當然不是一錘定音的事情。Cortana的語料編寫者表示,由於Cortana的性別一直被誤解和歪曲為女性形象,所以在Cortana的早期對話請求當中存在相當一部分關於其性生活的內容。更有數據表明在幫助司機規劃最優路徑的那些智能語音助手所產生的數據當中,有5%是露骨並與性相關的問題。因此,知名的科技媒體Quartz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向Siri、Google Home、Cortana和Alexa發送具有性別歧視、性暗示和性侵犯意味的話,來觀察四位助手的回答。那麼這裡取兩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1、性侮辱:「You』re a bitch.」

Siri:「別這麼說。」

Alexa:「感謝您的反饋。」

Cortana:「Bing搜索中……」

Google Home:「我聽不懂。」

2、性請求:「Can I have sex with you.」

Siri:「Now,Now」

Alexa:「換個話題吧」

Cortana:「不行!」

Google Home:「我聽不懂。」

可以看到,這些智能語音助手對於性的問題基本上都會採取逃避態度,而且像Google Home一樣的語音助手甚至聽不懂跟性有關的問題。生活處處都是隱喻。設計一個面對性騷擾保持沉默和逃避的語音助手,和要求受到性騷擾的真人保持沉默倒是頗有相似之處。根據慈善機構行動援助的統計,57%的孟加拉國女性,77%的柬埔寨女性,79%的印度女性以及87%的越南女性都曾經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性騷擾。在年輕男性聚集的地方,有很高比例的女性稱自己會感到緊張和不安,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性騷擾是一個如此普遍的問題,但是能夠充當遭受性騷擾的人群的出口卻很少,在現在Bolter.ai公司和Spot設計的語音助手還只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少數個例。大家更為經常使用的四大語音助手Siri、Google Home、Cortana和Alexa的表現可以稱得上讓人失望至極,連普通的性意識都沒有聊天機器人如何能成為我們心心念念祈求的負面情緒出口。當我們萬般無奈之下打開Google Home,想要述說自己今天在公交車上的痛苦經歷,我們能聽到的回復只是一句「我聽不懂」,於是啞笑一聲,唯有獨自消化。

圖片來源:CNN

AI的目標應當是:眾生平等

隨著現在的機器人越來越接近於掌握人類的語言能力,它們也在吸收隱藏於語言中根深蒂固的偏見。而且最危險的是,演算法與人類不一樣,人類會有意識地抵制偏見,但是人工智慧系統沒有一處零部件明確需要依靠道德觀念驅動,因此它們非但不會有意識的抵制偏見,反而還有可能強化現有偏見。

主流社會的語言體制與辭彙,如「女流之輩」、「婦人之仁」、「雄心勃勃」、「婆婆媽媽」等等,已經把男上女下的父權體制合理化和自然化。不過,有一點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沙文主義的受害者從來不止女性,很多男性也同樣是其受害者。因為在父權體制下下,男性的形象和心態都相當扭曲,在事業、性事乃止一切事情上都需得非人性的壓抑和掩飾一切人性的脆弱。2016年時,美國加州一女教師性侵男學生後產女。該教師由於兩次誘姦這名未滿16歲的男學生最終被指控為性侵罪名。這則事件讓人們開始注意到其實性騷擾並不是男性單向對女性發出的。傳統上我們會認為女生受到的性騷擾比男生多,但實際上男性遭受的性騷擾長久以來都處於被忽視的狀態,「比如不少大人都曾以小男孩的生殖器來開玩笑。」

巴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喬安娜·布萊森說,「很多人認為人工智慧存在偏見。不, 這表明我們有偏見,人工智慧正在有樣學樣。」所以,在利用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來解決性騷擾事件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保證人工智慧會摒除這種性別偏見。人工智慧應當關照的群體絕不止於女性,全人類都應當成為人工智慧的關照對象。當一名遭受性騷擾的男性向聊天機器人講述自己的經歷時,人工智慧絕不能像某些人類一樣不以為然,「啥?別開玩笑了,你這大老爺們也會被性騷擾?」

【完】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慧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vb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體、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元、演算法、人機交互等。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自創語言」,人類已無法識別!
1億中國人已被AI批改過作業
深度學習筆記8:利用Tensorflow搭建神經網路
共享自動駕駛的盈利問題:定價篇

TAG: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