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如果從小有這3類行為,是學習強的表現!

寶寶如果從小有這3類行為,是學習強的表現!

來自專欄幼兒說6 人贊了文章

看看你家孩子有嗎?

經常有父母留言了一些孩子的表現,問孩子是否愛學習,需要從哪些角度引導……等問題。我覺得從孩子們最原始的學習「原理」出發,才能找到本質的東西。

1913年,德國心理學家苛勒為了搞明白動物和人類是如何學習的,他到西班牙專門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在一個空的實驗室的天花板上,掛了一串香蕉,然後在牆邊放了幾隻箱子,接著把一隻大猩猩「請到」了實驗室。大猩猩看到天花板上的香蕉,便伸手抓,跳了跳也沒抓到。夠不著怎麼辦呢?這隻大猩猩開始在房間內走來走去,並四處觀察。突然,它在牆角的幾隻箱子前停了下來,沒多久便把一隻箱子推到了香蕉下,踩到了箱子上。當它發現伸手仍舊夠不著,便走下來推多了一隻箱子,疊在原來的箱子上……一直抓到香蕉才停下來,美美地把香蕉吃掉。

這隻大猩猩的學習,其實叫「知覺重組」。簡言之,腦瓜里本來有的東西,跟新的知識和經驗組合,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學習常常像「滾雪球效應」,已有的知識跟新的知識和經驗不斷地粘合,便會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孩子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

小寶寶們從出生後,腦瓜里只帶著一些下意識或潛意識的「知識」,當他們看見嬰兒床邊有一隻玩具,出於好奇便伸手抓,發現手一抓,玩具便掉在了嬰兒床下。下一次,當寶寶看到嬰兒床邊又有一隻玩具,他在這一次可能會把玩具拉向不同的方向……最終,寶寶們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便學會了如何伸手取玩具。

從苛勒的猩猩學習實驗,我們看得出學習有三個重要的基礎素質,這也常常被歸為孩子學習能力強的表現:

1、活躍的好奇心

典型表現:寶寶在吸食母乳時,聽到聲音立即轉頭看;3,4歲後,總愛問「為什麼」……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導,就能成為孩子尋求知識的動力。面對孩子活躍的好奇心,父母應該如何做?

多帶孩子接觸新事物。從孩子懂得「看東西」開始,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外出,幫助孩子的「閱」歷更豐富一些,比如帶孩子到公園等大自然環境,也可以從小陪伴孩子閱讀繪本,幫助孩子在書籍里獲取更多的好奇心。

不要厭煩孩子的「為什麼」。當孩子詢問「為什麼」時,不要阻止,也不要打擊孩子的「幼稚」。養育了3位斯坦福兒子的陳美齡說,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其實,稍微的等待是可以的,但就是不要讓孩子的好奇心「焉」了。首先給予孩子愛問「為什麼」這種行為給予認可,其次是陪同孩子尋找答案。

2、優秀的專註力

典型表現:專註於玩玩具,不理會大人打擾;或長時間閱讀繪本;寫作業時不受外界干擾……

如果你家孩子在對應的年齡段,專註力的時間長度比下面的好,表明他們天生的專註力優於一般孩子。但如果想專註更好,是需要培養的,也必須培養。

孩子優秀的專註力,往往表明他們的目標感非常強,有助於他們未來獲得進步和成績。美國神經學專家Baba Shiv曾經說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更容易向誘惑屈服。比如他們可能會在學習時不斷地想吃零食或看電視,以至於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學習效果也非常差。

我曾經跟兒子說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孩子,看書時非常認真。有一天,他手裡捧著書,一邊看一邊走路,感覺撞到了人,趕忙說「對不起」,抬頭一看,竟然是一棵樹。這個孩子便是數學家陳景潤。兒子聽到這裡哈哈大笑,不過他也知道了,能成為科學家是需要努力的。後來他自己看繪本時,常常自我提醒「要學學數學家看書」。

3、不停止的探索精神

典型表現:不厭其煩地嘗試,直至成功……

有人在印度一個貧困的地方,放了一台電腦,並且在旁邊架了一個不被發現的攝像頭。那個地方的孩子從沒見過電腦,也不知道他們面前的黑色東西是一個什麼東西。不過這毫不阻礙他們探索。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地觸摸、按壓……沒多久,這些孩子竟然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打開網頁,播放視頻……他們對電腦的操作熟練程度,比一些專門學過電腦操作的孩子還好。

所以,探索是孩子們學習的一個非常寶貴的素質。義大利教育學家瑪麗亞.蒙台梭利也說過,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父母要允許寶寶從小探索環境。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會探索,不過「過度安全」的養育環境讓不少孩子的探索能力消失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所以,孩子的探索能力是需要「保護」的,在父母的保護下,孩子的探索能力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執著……成為他們學習的超強技能。

所以,孩子們學習的3種能力,好奇心、專註力和探索力,不僅需要保護,也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引導。這3種能力就像3隻「塔腳」,能幫助孩子的「知識塔」越建越高。

關鍵字:學習能力、好奇心、專註力、探索力、早期教育

幼兒說,(親子)心理諮詢師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推薦閱讀: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如何在家訓練
孩子幾歲開始,便留意「生日」?過生日對孩子有意義嗎?
孩子學會游泳不易溺水?父母對孩子游泳的3個嚴重錯誤認識

TAG:育兒 | 母嬰 | 兒童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