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戰國時代疆域最遼闊的楚國一再被秦國吊打

為什麼戰國時代疆域最遼闊的楚國一再被秦國吊打

10 人贊了文章

?戰國時期楚國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文化上後來居上,甚至超越中原地區,可是楚國卻一再給秦國吊打,割地賠款,甚至被迫遷都,直至最後滅國,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

楚國自楚肅王開始經過近60年的休養生息,之後又經歷楚悼王時代的吳起變法,到楚威王時代楚國的勢力不僅直推泗水之上,更擴張到長江中下游與江淮地區。楚威王死後繼位的就是楚懷王,此時楚國國勢達到頂峰,與先後崛起的齊秦並列為三大強國,楚國成了當時戰國七雄乃至是全球疆域最遼闊、物產最豐富、人口最眾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楚威王時代殺死了越王無疆,到楚懷王時代越國已徹底陷入內亂之中無法自拔,早已不復勾踐時代的霸主的形象。楚懷王乘機攻滅越國,設郡江東。隨著越國的覆滅,楚國疆域由長江中游的兩湖、安徽、江西等地拓境至江東地區,獲得了長江出海口。楚國利用這一地緣優勢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與西亞、南亞的一些國家進行經濟交流,這從側面印證了「世界第一大國」之說。可就是這麼一個極有可能是當時全世界第一大國的國家後來卻一再被秦國吊打,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政治方面楚國變法極不徹底——實際上楚國極有可能是戰國七雄中變法最流於形式的國家:楚悼王時期的吳起變法和楚懷王時期的屈原改革都致力於削弱楚國世家貴族的勢力,具體而言就是要實行像秦國商鞅變法一樣打破國內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階級壁壘,以耕戰授予爵位的制度。然而吳起和屈原最終恰恰是在世家貴族的反撲下走向了悲劇的結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楚國不僅沒能深徹變法,甚至還在逆時代潮流而動——戰國變法有一項重要措施就是推行郡縣制以削弱世家貴族的權力,從而增強國家凝聚力。楚國早在春秋時代就是第一個推行郡縣制的國家,然而到了戰國時代楚國反而在國內大肆分封貴族,可以說楚國是興也郡縣制、衰也郡縣制。

外交方面楚國始終對秦國這個頭號大敵認識不清——楚懷王一再被張儀欺騙,以致於因為秦國作出的割讓商淤之地的虛假承諾而與齊國斷交,將自己陷於孤立狀態。此後楚國又一再被秦國拋出的蠅頭小利誘惑而與其他國家互相消耗。

人才方面楚國一直就有「楚材晉用」的名聲:早在春秋時代巫臣奔晉獻聯吳制楚之策,結果楚國險些在晉、吳夾擊之下滅亡;伍子胥奔吳後曾率兵攻破楚都並鞭打楚王屍體;范蠡、李斯也是楚人,卻都沒選擇為楚國效力。這和楚國變法不深徹,內部權貴世家內鬥嚴重有關——伍子胥的經歷證明了這點:其父在楚國的內鬥中被奸臣陷害才導致後面一系列連鎖反應。

推薦閱讀:

春秋戰國東周皇帝列表

TAG:中國歷史 | 戰國時期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