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致郁到治癒:幫助大腦走出絕望

從致郁到治癒:幫助大腦走出絕望

來自專欄趣味語言學105 人贊了文章

微信公眾號:認知科學

作者:Qiii

「有一種基本的自殺形式肯定古已有之,但是今天格外多:拉馬丁筆下的拉斐爾給我們提供了理想的典型。這種自殺的特點是某種長期的憂鬱狀態觸發了行動。事業、公職、有益的勞動甚至家務只能引起自殺者的冷漠與厭惡。他不願意擺脫個人的圈子。相反,思考和內心生活成了他的全部活動。由於避開了周圍的一切,所以他只意識到他自身,把自身當做他固有的和唯一的思考對象,吧自我觀察和自我分析當作他的主要任務。但是這種專註的擴大了他和外界之間的鴻溝。」

——《自殺論》塗爾干,1897

作者按

在過去的半個月里,相繼有兩位名人因自殺離世。6月5日,時尚設計師Kate Spade在紐約家中自縊身亡。數日後的6月8日,知名廚師、美食主持人Anthony Bourdain同樣選擇在法國下榻的酒店裡自縊。

具體是什麼原因讓這兩位事業成功、人人歆羨的社會名流作出自我了斷的決定,我們並不得而知。但無論社會地位高低,選擇走上絕路的人面對的往往是一種極端的絕望。腦海中的每一段思緒都被億萬個黑色鏡面碎片折射,拖拽著整個人陷入暗無天日的深淵。置身於這種絕望狀態下的個體,就像是被舉到空中的安泰俄斯,失去了大地之母的佑護,喪儘力量,即便如何掙扎也都無濟於事。

01 大腦的「邊緣系統」

好奇,喜悅,憤怒,悲傷,驚訝……身而為人,我們的每一種情緒都彌足珍貴。但這些貌似大腦高級功能的情緒,其實來源於一套相當古老的神經機制,關乎動物的生存本能 。負責調節這些情緒的大腦結構被稱為「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包括了主要負責記憶的海馬體(hippocampus),負責恐懼的杏仁體(amygdala), 負責向高級皮層傳遞感官運動信息的丘腦(thalamus),負責獎賞機制與習慣養成的基底核(basal ganglia),以及與注意力及主觀情感體驗密切相關的扣帶回(cingulate gyrus)等。

負責人類高級情緒的邊緣系統的結構簡圖

就像其他大腦低級功能一樣,大腦對情緒信息的處理近乎自動化,並不受理智控制。當害怕蛇的人看到了蛇的圖片,即便清楚知道圖中的蛇完全無害,並不會忽然躍出紙面攻擊自己,他們的大腦仍會自動激發恐慌的情緒。儘管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情緒非常主觀且寶貴,定義了我們是什麼人,但那可能只是一種錯覺——我們感受到的大部分情緒也許只是大腦在漫長進化史中發展出的小把戲,來保證我們進食,繁殖,哺育後代,以及面對危險時選擇戰鬥或逃跑。

02 對「絕望」的「決策」

而「 絕望」這種致命的情緒,也與其他情緒無異,只是恰好在特定條件下觸發了相應的腦區反應。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在生活中都會經歷這種極端痛苦的情緒。和其他情緒一樣,絕望是暫時性的,可逆的,甚至能夠通過藥物調節神經遞質來緩解。但面對同樣的絕望,有些人會選擇自我了斷,這就涉及到了大腦的高級功能:決策

一系列有關自殺傾向的研究發現,曾經實施過自殺的人對負面情緒有更強烈反應,在賭博遊戲中表現得更加衝動,並且容易出現決策判斷缺陷 (Jollant et al., 2005, 2008)。此外,曾經實施自殺的重症抑鬱患者中, 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GABA,在負責決策的額極區 (frontopolar) 受體表現異常 (Poulter et al., 2008)。並且,這種異常並非源於先天基因,而是由於後天環境影響而形成的。研究人員認為,早期發育過程中血清素(serotonin)系統的建立,可能與之密切相關。曾在童年遭受虐待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異常。而這種環境影響甚至尚在子宮中就已經展現出威力:早產兒自殺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四倍 (Mittendorfer-Rutz et al., 2008)。

03 治療絕望

而引發自殺行為的絕望情緒,也許是源於創傷性的突發因素,例如失戀或是親人離世,但更多時候是源於一種常見的情緒疾病:抑鬱症 (depression)。J.K.羅琳在《哈利波特》中描述的攝魂怪,正是她本人經歷過的重症抑鬱症的寫照:「成群結隊地出沒在最黑暗最骯髒的地方,歡呼腐敗和絕望,把它們周圍空氣中的和平、希望和歡樂都吸幹了。……過於靠近一個攝魂怪,你的任何良好感覺、任何快樂的記憶都會被它吸走。如果做得到的話,它會長期靠你為生,最後將你弄得跟它一樣——沒有靈魂,而且邪惡。留給你的只有你一生中最壞的記憶。」

在《哈利波特》的書中,能夠戰勝攝魂怪的咒語是「護神守衛」,通過美好的回憶來召喚出守護神。 而真正幫助J.K.羅琳本人走出抑鬱深淵的,則是心理諮詢認知行為療法 (Dobson 1989)。認知模式將人的認知行為解析為四步:感知事件發生 (event),分析事件意義 (interpretation),激發響應情緒 (emotion),以及作出合適反應 (response)。例如,當你看到一條蛇 (event),大腦意識到蛇很危險 (interpretation),你整個人陷入了恐慌情緒 (emotion),決定立刻逃跑 (response)。正如前文所述,這個過程的前三步都經由大腦自動處理,不受理智控制,但第四步卻是在個人掌控之下的。在認知療法中,臨床心理醫生會幫助患者更清醒地整理自己的思緒,分析哪些想法是從負面情緒自動產生,逐漸做到在受負面情緒困擾的同時仍然保持冷靜,幫助自己的前額葉作出更理智的決策。

僅僅通過行為療法來走出絕望,對有不少陷入情緒深淵的人來說也許並不現實,但他們仍能夠通過藥物來獲得平靜。近年來,主流抗抑鬱藥物的研發已經日趨成熟,包括Ketamine,Celexa, Lexapro, Luvox, Paxil, Prozac, 以及Zoloft。通過調節血清素系統,這些藥物能夠有效緩解抑鬱症患者的情緒困擾。

Kate Spade的姐姐提到,她曾經多次試圖讓Kate接受治療,並且幾近成功,但最終Kate仍因為害怕影響到自己創始的品牌「快樂即幸運」的形象而拒絕了治療。 這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悖論。假設一個倡導健康的運動品牌的創始人身患重疾,他們一定會積極就醫,而不會因為擔心影響品牌形象而自己獨自面對病痛。而對當時的Kate來說,接受專業治療的幫助,也許是擁抱快樂的唯一手段。

絕望和飢餓一樣,只是一種生理現象。它和軟弱沒有關係,任何一個人都會經歷絕望,就像任何一個人都會感到飢餓。如果你感到絕望,那就去尋找希望,就像是一個飢餓的人尋找食物;去尋求幫助,去吞下那片幸福葯。畢竟沒有人會因為感到飢餓而決定餓死,對嗎?不要衝動,及時就醫。發動了水濺躍但什麼都沒有發生的鯉魚王有一天也會進化成戰力爆表的暴鯉龍,經歷了重症抑鬱的J.K.羅琳終於和她筆下的鳳凰一樣浴火重生。

曾經凝視過深淵,才能在深淵凝視你時毫無畏懼。

而當洪水退去,當你重新踏上地面,一定會讚歎新世界的美。

參考文獻

scientificamerican.com/

undark.org/article/suic

Dobson, K. S. (1989).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3), 414.

Jollant, F., Bellivier, F., Leboyer, M., Astruc, B., Torres, S., Verdier, R., ... & Courtet, P. (2005). Impaired decision making in suicide attempt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2(2), 304-310.

Jollant, F., Lawrence, N. S., Giampietro, V., Brammer, M. J., Fullana, M. A., Drapier, D., ... & Phillips, M. L. (2008). Orbitofrontal cortex response to angry faces in men with histories of suicide attemp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5(6), 740-748.

Mittendorfer-Rutz, E., Wasserman, D., & Rasmussen, F. (2008). Fetal and childhood growth and the risk of violent and non-violent suicide attempts: a cohort study of 318 953 m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 62(2), 168-173.

Poulter, M. O., Du, L., Weaver, I. C., Palkovits, M., Faludi, G., Merali, Z., ... & Anisman, H. (2008). GABAA receptor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in suicide brain: implications for the involvement of epigenetic processes. Biological psychiatry, 64(8), 645-652.

微信公眾號:認知科學


推薦閱讀:

我的日常生活
社會行為學和心理學(zz)
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
75條心理學

TAG:心理學 | 認知科學 | 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