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乾坤一擲

五——乾坤一擲

31 人贊了文章

早在織田信行謀反的時候,齋藤義龍就派了個使者慫恿織田信廣謀反。信廣欣然同意並且附上了計劃書。計劃很簡單,齋藤義龍先派重兵在邊境駐守,擺出隨時準備進攻尾張的架勢,織田信長一定會派兵攻擊。這時只要織田信廣奪下空虛的清州城並且派兵襲擊信長的背後就可以了。齋藤義龍看到計劃書之後就按照織田信廣所言,派兵進攻尾張。

但是織田信長也不是吃素的,他截獲了計劃書,並且暗中下令在他歸來之前關閉柵門,禁止城中留守的人出城和放外來人進入城中,之後就出征了。

織田信廣不明就裡,依舊帶著人前往清州城。看到清州城四門緊閉,立即意識到:中計了!並在兩秒鐘之內腦補出了一聲炮響伏兵盡出陷入苦戰兵敗被擒……(此處省略若干字)一系列場景。於是他就趁著伏兵還沒有殺出來,打道回府了。

在那之後雙方依舊衝突不斷,直到織田信廣宣布耗不起,是在下輸了。在那之後織田信長又奪取了尾張上四郡,統一了尾張。

在織田信長統一尾張時,今川義元正在準備去旅遊。確切的說,上洛。

洛,就是洛陽,當年日本平安時期和唐朝交往甚密,唐朝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的繁華給了日本很大的震撼,於是他們的京都西部仿長安,東部仿洛陽,連帶著京都也得了個別名叫洛陽。所以上洛就是去首都京都的意思。

不過上洛可不是為了去搞個京城戶口方便高考,也不是為了接近祖國心臟感受祖國脈搏。當時的京都是天皇和室町幕府(足利家)的駐地。天皇是名義上的全國公家(官僚)的首領,幕府將軍是名義上的全國武家(武士階級)的首領,都是boss級別的人物,不過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只是名義上的。

天皇大權旁落很久了,這不稀奇,室町幕府到了現在也是破敗不堪,空有個頭銜罷了。

頭銜也管用,畢竟所有的任命書都是將軍簽發的,不給你你就沒有名頭,不過當時將軍日子不好過,所以要創收一下,因此任命書是靠賣的。之前說過,當時的將軍足利義輝還順帶賣名字,要想獲得他名字裡面的一個「義」字,不貴,50兩,單位是黃金。還不退貨。

這種行為很多大名不爽,於是他們決定,買不划算,還是搶划算。

這就是上洛的動機了。當他們率領大軍到了京都,才發現將軍和天皇的衛兵加起來還沒現在高中一個班人多,自己大軍在手天下我有,看誰不順眼,收回他的任命,看誰比較萌,給他個官噹噹,自己當boss,爽。

因此,後來大家都以上洛為最高目標之一,有能力上洛並且成功的大名相當於向全國好好宣示了自己的能耐,存在感爆棚,連帶政治效益無數。

之前說過,今川義元是當今幕府的親戚,所以他的上洛還有額外一層目標——

既然你們這麼矬,反正都是一家人,我來接替你們做將軍吧。

今川義元的自助游的第一站就是尾張。因為要去旅遊的不只是今川義元,還有兩萬五千個蹭飯的,所以尾張的織田家要麼投降給今川義元當導遊,要麼就等著死一戶口本。於是兩家就杠上了。

「滾。」

「老子不滾。」

「再說一遍,滾。」

「你讓老子滾老子就滾?」

「呦呵,余看汝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

「打就打,臭屁什麼啊!難道老子怕你不成?」

義元也沒指望這哥們會投降,所以準備直接碾過去,反正尾張才內亂完,沒多少兵力,在義元的大軍前純屬螳臂當車。

義元還是覺得不划算,於是他要元康帶三河人打先鋒,說白了就是送死,這樣自己受的損失就很小了。

五月,義元正式開拔,命元康先攻打大高城。

消息傳到織田家,家臣們立即作出了決定:

開會。

開會是戰國傳統,學名叫評定或者軍議,也就是打仗前的軍事會議,甭管打不打得過先開會再說。

辯論場景很激烈。柴田勝家主張出去揍他丫的,反正橫豎都是個死,殺一個保本,殺倆賺一個。

丹羽長秀反駁,有城不守,你是傻逼嗎?清州城牆厚磚硬,加上糧食充足,守個一年半載沒問題,還用得著出城?

林秀貞打斷了他的話:拜託,4000對25000,學過算數的都知道沒得打了,老實投降送點鈔票花姑娘什麼的,先忍下來再說吧。

織田信長突然發話了:「閉嘴,都幾點了,你們不困老子還困呢,老子決定了,大家回家睡覺。」

哈?大敵當前還有閑心睡覺?但是領導都不管了,還吵個毛線啊,難得大家同事一場,大家最後聊聊天,準備明天一起去死吧。丹羽長秀還補了一句:「運の末ともなれば、智慧の鏡も曇るものよ。(運數終時,智慧之鏡亦將蒙塵)」是夜,織田家無人入眠。

與此同時,元康已經攻下了織田家的兩砦,現在已經進入了大高城休息。

義元對這群炮灰的表現很滿意,他催促全軍即刻進軍,乘勝追擊。 但半路上,今川義元中了一百來號人的埋伏。雖說全滅敵軍,但今川義元做出了缺心眼的判斷:大高城是一個更大的陷阱,於是,繞路。

五月中旬,陰雨綿綿,天氣悶熱得很。義元是個胖子,確切的說是個矮胖子,所以第一,他不習慣騎馬(腿短)而一般坐轎子,第二,他很怕熱。於是他走了一會就吩咐,停轎歇息。

大軍就此停住,這時一個家臣過來告訴他,有尾張百姓求見。因為織田信長欺壓良民,百姓怨聲載道,聽聞今川大軍前來,特來歡迎,希望義元公來解放他們,帶給他們皿煮與柿油。

義元很高興,於是他接見了這群百姓,並且收下了百姓送來的糧食和美酒。會上,義元表達了對群眾們棄暗投明行為的高度讚揚,他指出,今川家向來以日本和平為己任,致力於解救其他非皿煮柿油的人民。他希望大家能堅持一下,等待今川家推翻獨裁的織田政府,大家一起手拉手步向新生活。

然後義元大手一揮,示意東西分下去,大家吃好喝好,明天就推到巴格達,哦不,織田信長老家去。

喜悅中的義元忘了一件事——這些百姓代表哪兒來的?

1560年5月19日凌晨,今川義元暫時在山谷里駐軍。

「此山為何地」

「此山名為,桶狹間。」

註:通說認為桶狹間是一個山谷,而且當地原本就是丘陵地帶,雖然有學者提出桶狹間是一座山,但是並不太可信。 為什麼說選擇山谷更可信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原因1:今川義元並沒有在桶狹間駐紮的打算,其軍隊是在通過桶狹間的途中稍作休整時,偶然性的停留在該地,因此為了行軍中途短暫休整特地爬到山上駐紮不合乎常理,為了快速通過該地,本陣應當是停駐在交通便捷的地方。

原因2:《信長公記》並沒有記述的義元本陣是在山上。 根據《信長公記》,上面寫的是「敵人今川義元,此時正率領兵四萬五千士在桶狹間山休息。」這裡說的是今川全軍在桶狹間山,而並未說明其本陣在何處。且根據實地考察的人考察的結果,這一代最高的小山丘也不過高於平地50米,因此這裡的地形只是一些低矮的小山丘和山丘見狹小的谷地,不可能有一座巨大到能容納四萬五千人的高山。因此文中的「桶狹間山」並非指一座名叫桶狹間的山,而是對桶狹間地區群山的一個總稱。因此無法根據《信長公記》得出桶狹間合戰發生在山上的結論。

原因3:沓掛之峠 在《信長公記》中明確記載,在織田軍於桶狹間行軍時,發現了義元本陣,於是率軍悄悄接近。就在此時,突然天氣陰沉了下來,發生了風。這場突來的暴風雨,使「沓掛之峠的一棵兩三人合抱的大樹都倒向了東方。人們互相低聲私語,認為這是是熱田大明神的力量。」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沓掛之峠」是織田軍接近今川本陣準備突襲時途徑的地方,而峠在日語里是山口的意思。既然織田軍士兵們看到沓掛山口的大樹被吹倒,說明織田軍多半確實位於谷地之中,否則不應該有關於山口的記載。

原因4:複雜的地形 還是《信長公記》的記載,在討取今川義元之後戰鬥變成了掃蕩戰。書中的記載表示桶狹間地形錯綜複雜甚至還有深田,對於逃跑者而言是一個難關。然而如果桶狹間之戰發生在山上,諸如」深田「之類的描述是不可思議的。而山谷之中地形複雜很正常,而且山地的農田大多分布在谷中而非山上,因此如果解釋成是在山谷之中就合情合理了。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考慮到《信長公記》作為第一手史料的高可信度,故而在此處選擇尊重通說,即山谷說。

織田家,清州城,大家已經做好了陪織田家最後一任老闆(預定)織田信長去死的準備,這時,天守突然傳來了歌聲。

「人生五十年,

與天地相比,

不過一場夢境。

但得一生者,

豈有不滅之理?」

敦盛之舞

「出兵,吹法螺!」

不用死守,更不要投降,信長早已有了自己的做法——

奇襲。

信長一口氣下了一系列命令,然後長出一口氣,轉身看著歸蝶。

「阿濃,如果老子回不來了,就把這座城燒了。」

說完後,他大步走出門,衝進了外面漫天風雨中。

今川義元,今天我們兩個人之間,只有一個能活下來!

尾張大傻瓜,前來拜見你的尊容了!

推薦閱讀:

明朝,一個擁有特務機構,庭杖,招獄也屢見不鮮的朝代,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敢於罵皇帝?
上古秘聞—我所知道的巫道仙(4)
一個親手毀滅了自己祖國的人
朗讀者:那清揚婉轉的開場

TAG:人文 | 歷史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