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芳華》除了展示了戰爭的殘酷,還有階級的冷血和現實

【顧哲瑜:對於那個年代,願意反思,能夠反思,允許反思,是好的開始。】

看完電影《芳華》,從電影院出來,迎著寒風,我一個人走了5公里,走回辦公室。說實話,看完電影后,內心百感交集。電影里一幕幕、一句句台詞在腦海中閃、在腦海中蹦……

電影院里,我數度落淚,被感動、被感染。

我覺得我應該寫點什麼,為內心的感受作個小結,也為準備看《芳華》和已經看過《芳華》的人,作一次探討吧。

可是,我又突然發現,似乎很難寫。因為這是一部看完讓你思考和沉默的電影。

這部電影,讓你思考自己的青春、思考自己的芳華,青春是那麼美好、芳華卻又那麼易逝;這部電影,讓你沉默於生活、沉默於現實,生活總是給我們紛擾和困頓、現實總是那麼困境和無奈……

從左至右:林丁丁、何小萍、劉峰、蕭穗子、郝淑雯

劉峰、何小萍、蕭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陳燦……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他們每個人的命運大相徑庭,擁有著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他們的芳華同樣綻放如花,他們又同樣代表了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生活中,不同的角色。

在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彈片橫飛、血肉模糊、上一秒鮮活的生命,下一秒灰飛煙滅,身邊的戰友犧牲了,他的芳華被染透了血色……

無論如何,精彩芳華、燃燒的激情歲月,一定留下不朽的印記。

1.現實撞擊

劉峰和何小萍,作為這部片子的主角,他們的芳華在軍旅,如同破土的新芽,擁有倔強旺盛生機的生命力,卻又不斷遭受著現實的撞擊和捉弄。

男主,劉峰,全軍的學雷鋒標兵,當時在那樣的社會環境和氛圍下,這種榮譽也許相當於現在的踐行強軍目標標兵或者「八一勳章」獲得者。當然,這並不是完全的劉峰,真實的劉峰樂於助人、質樸善良。

女主,何小萍,從農村來,父親被錯誤打成右派,母親改嫁,她的入伍帶著滿腔熱忱和期望。她期望部隊是一個讓她脫離苦海的地方,甚至連她的願望就是有一身帥氣的軍裝。然而,現實並沒有如何小萍所願。

她這樣一個農村丫頭,從一來身上的氣味就被其他幹部子弟瞧不起,到偷偷拿了林丁丁的軍裝拍照,於是,一系列不幸開始了:她遭受了其他女兵的歧視和強烈排擠,成了文工團里孤零零的另類。

當所有人都疏遠何小萍時,劉峰卻用他的善良、真誠幫助了何小萍,他讓何小萍感受了一絲溫暖。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這是別人對何小萍的理解,這又似乎定義了何小萍的芳華。

劉峰和何小萍的芳華,最終在血色戰場上歷練和升華。在槍林彈雨,在血肉橫飛、隨時隨地陰陽兩隔的戰場上,劉峰英勇作戰,他的芳華為了完成使命;在鮮血如注、場面殘亂的野戰醫院,何小萍的芳華為了完成身上的職責,也為了追尋劉峰。

他們的芳華,都是奮不顧身。

2.錯愛交織

戰爭、部隊、愛情、戰友情,喜歡的女孩拒絕了自己,追尋自己的愛情卻後知後覺。

只是,劉峰,錯愛了一個嫌貧愛富的心機女林丁丁。在鄧麗君「腐化」歌曲的影響下,劉峰勇地向林丁丁表白,並且大膽上前抱住了她。然而,這一幕卻抓了個「典型」。這似乎成了劉峰人生一個轉折點,一個急速下降的轉折點。

林丁丁和劉峰

後來,他被「下放」,然後就是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直到失去了一條胳膊,成為塵囂中的平凡小人物。

其實,對出身較好、心高氣傲的林丁丁來說,出身卑微的劉峰,和劉峰沉甸甸愛和情不自禁的告白觸碰到她,是噁心的、驚嚇的、配不上她的。

這是一次時代愛情觀、價值觀的擊打,擊打那些純真的芳華青年。

何小萍和劉峰

而何小萍對劉峰的愛,是最倔強和最深藏的,大家都嘲笑何小萍是一個笑話,可是誰又說笑話不能精彩的活著呢。從劉峰照顧他的那刻起,那可倔強的心就永遠的成為了芳華歲月里的一顆種子,它生根,發芽,萬劫不復。

對於何小萍來說,她愛劉峰,就願意放棄所有的芳華,放棄跳舞,也要和全世界對抗。也許,劉峰對所有人好,包括何小萍;何小萍不在乎所有人,只在乎劉峰。

劇中旁白式一個人物:簫穗子,她暗戀的人是陳燦。

對於簫穗子來說,最美好的時光大概就是暗戀陳燦的時光。啃著陳燦為自己順來的紅番茄,洗水間里為陳燦擦衣服,陳燦受傷後拿出自己最珍貴的金項鏈給他做牙套。

同是軍區高幹子弟,郝淑雯張揚跋扈,總是以半個團隊領導者自居,對別人頤指氣使,陳燦卻從不聲張,結果知道了陳燦家庭背景後沒多久,一直討厭他的郝淑雯卻與陳燦好上了。

郝淑雯一句「我們(郝家和陳家)兩家門當戶對」,是對簫穗子純真愛情的擊打,同時也將現實的階層、等級展露無遺!

3.生死戰友

血漿崩裂,活生生的戰友被子彈擊中,倒在血泊中;炮彈橫飛,被炸裂的戰士遺體,重傷不起、被燒焦的士兵,這就是殘酷的戰爭。

《芳華》里短暫時間卻張力濃墨重彩的戰爭片段,讓我們感觸到一個真實的戰爭情景。那就是,戰爭從來不是詩歌里歌頌的那樣詩意優美,戰爭只會吞噬、冷酷、殺戮,每一個奔向戰爭的戰士,生命早已不屬於自己。

正因為戰爭的冷血、無情,戰友才是真正的生死兄弟、生死姐妹。《芳華》里一個細節讓我淚奔了。

身陷沼澤的戰友,劉峰拼盡全力卻救不上來。後來,劉峰的胳膊中彈,他哭著喊著,這是他即便子彈在身邊橫飛都沒有過的狀態,那種只能眼睜睜看著戰友沼澤吞噬的無力感、恐懼感和殘忍,對他進行了一次撕裂。

人活在世上,是情感動物。戰友情,上了戰場的戰友,就是過了命的兄弟,也許,再也找不到比這樣的兄弟更親的人了。

4.命運歸途

是的,電影院里,很多老兵、老同志。電影中那段《英雄讚歌》拉動了所有人的心弦,我能感受到身邊的萬分感觸:那是一個激流奔騰的變革時代,人被裹挾在歷史的洪流中隨波逐流。

特殊的時代——戰爭、改革開放;特殊的環境——部隊文工團、前線戰場;特殊的青春——藝術和戰爭洗禮下的純真年華……

青春、軍旅、現實,這些我們觸手可及的選項,會隨著我們臉上膠原蛋白的流逝變得珍貴和難得。

我一直在思考,馮小剛、嚴歌苓究竟想通過《芳華》告訴我們什麼?青春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一天天老去,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

很明顯,電影的結尾是讓人惆悵的:當林丁丁嫁到國外、當郝淑雯成為「富婆」;當劉峰被打斷假肢、他的英雄稱號還不如1000元錢的時候;當「他們從未結婚,卻待人溫和,彼此相偎一生」時,我們的心情都沉重了。

這確實是留給我們的思尋:有的人,命運給他們順風順水的美好;有的人,追尋愛情;拚命改變命運,但因為出身、因為階層、因為各種原因,似乎離夢想一直很遙遠。

這個道理很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只所以平凡,並不是每個人都實現了人生夢想、成為了「人生贏家」,也並不是每個人屈服了現實,向現實妥協,而是每個人都飽經歲月的滄桑、感慨了現實的洗禮!

也許,我們每個人看《芳華》,能找到自己的解讀。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正如電影主題詞所寫:從來也不需要想起,因為從來都不會忘記!

隨芳華綻放精彩,願歲月靜好溫暖!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國最具影響力8大導演排行榜,沒有陳凱歌,馮小剛墊底
馮小剛:向我開炮
馮小剛連開七炮
七旬夫婦蝸居28㎡垃圾房,「馮小剛」爆改3室1廳,卧室103個柜子

TAG:戰爭 | 現實 | 馮小剛 | 芳華 | 展示 | 殘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