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重組商業文稿 - 第二篇

所有中華同胞們,大家好! 因本人昨天與家人聚年,其間並沒有發布文章的條件,所以原計劃昨日發布的文章並沒有按時發布,在此向各位朋友表達歉意。

本文稿全名為《中華古智慧文化傳承事業之「周易、歸藏、連山」三易重組》商業合作意願稿,往後簡稱為「三易重組商業文稿」。

本文稿全文約13萬4千餘字,文檔篇幅約160頁,由於篇幅較長,內容較多,本人將分成58份內容段落進行發布。本文的內容是58份內容段落中的第2份,內容主題為「《周禮》與《新論》對比」。以下是內容正文:

在上次發布的「第一篇」中,引用了數十條古代學者對三易的描述。連山易和歸藏易已失傳這種觀點幾乎已成為主流學界的共識,歷史上也有諸多學者早已提出這種觀點。現今,網路上更會有朋友說連山歸藏沒有失傳,並聲稱一直在民間秘密流傳。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待古代和現代所有的這些觀點和說法呢?

本人認為,我們都應該尊重這些說法,至少這些觀點無論對錯,都能給我們一些希望,而不是絕望,但本人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個事實:

連山易和歸藏易的真偽辨別,有著嚴格的判斷標準,尤其它們版本眾多,傳承中也出現了分散、散佚、誤傳、修改等現象,它們更多的是古本的內容被分散融入到各個易學流派中,並被後人增添了新的內容與之結合,同時傳承中也流失了一部分內容,再加上出於古代政治目的的修改刪減等,形成今天的局面。所以,我們不可以隨隨便便就說它們沒有失傳,或已經失傳,這是一個非常關鍵也非常嚴肅嚴謹的學術問題。

目前從《周禮》的記載來看,要辨別某個學派的易學內容是否上古三易,至少要看它是否蘊含或解決了三套八卦和三套六十四卦的象數圖邏輯問題,這是最最基本也最最核心的學術關卡。縱使是從《新論》的記載中看,某學派傳承的易學內容,其經書文字數是否約為「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這都是最最基本的辨別要求。而絕對不是隨便拿出一本所謂家傳的古書,書面上寫連山或歸藏就是正統的學問,更不是裡面記載了所謂鬼神儀式、陣法或干支風水技法就是上古的連山和歸藏。更何況,三易和三《易》,也是兩個版本不同的學問體系,要如何區別歸類,辨別真偽,都可以算的上一門學問。

接下來,我們先把「第一篇」中所引用的古人觀點放一邊,再次從《周禮》中尋找學術線索:

「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經兆之體,皆百有二十,其頌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日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掌三夢之法,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曰咸陟。其經運十,其別九十,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四曰謀,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廖。以八命者贊三兆、三易、三夢之占,以觀國家之吉凶,以詔救政。

……

占人掌占龜。以八筮佔八頌,以八卦占筮之八故,以眡吉凶。

……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參,九曰巫環,以辨吉凶。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上春。相筮。凡國事,共筮。」

---《周禮·春官·大卜》

說明:整部《周禮》共45800多字,能和「易」這種學問有關的信息,就只有上面這段文字了。下面我們還需要看看另一部由東漢學家桓譚所撰寫的作品《新論》是如何描述三易的:

「《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於蘭台,《歸藏》藏於太卜。」

--- 桓譚《新論·正經第九》

說明:《新論》的原始版本共二十九篇,早已失傳。今天所見的版本由後代學者收集散落的部分重新編撰而成,有十六篇加補遺,共17500多字左右,而和三易有關的信息,就只有上面這兩句話,37個字而已,不可不謂蜻蜓點水。

這裡必須總結一下重點,並把《周禮》和《新論》作對比,力圖不放過任何細節:

第一,成書時間差。

《新論》作者為東漢學家桓譚,為公元前23年左右至公元56年左右生人。而《周禮》成書時期則有諸多說法,目前比較有說服力的還是戰國初期(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41年左右),我們暫且以此為參考點。粗略計算,《新論》和《周禮》兩書前後相差至少350年。350年,足以改變很多事情,包括一個朝代的更替,所以350年前後的時間差,足夠讓三易的版本產生巨大的差異變化。雖然目前暫時無法確定在350多年的歷史傳承中是否出現了卦序錯亂,以至於後來人們把卦序重新排列成新的順序,附上文字解讀,並編撰成經書典籍繼續傳承,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局勢複雜多變,諸侯國之間爾虞我詐、合縱連橫,互相攻伐,三易系統被肢解的可能性頗大,以至於到了桓譚的年代,三易已被分開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機構和不同的人收藏,並已擴展了大量文字內容,都被編撰成了典籍。

第二,內容佔比。

《周禮》字數45800多字,談及三易內容約300多字左右,比重率約6/1000;

《新論》字數17500多字,談及三易內容約37字,比重率約2/1000.

如此低的內容佔比率,說明兩書都不是專門論述易學的學術典籍,這不得不讓我們懷疑,此兩書的作者到底有沒有親眼見識過、親身體驗過三易的面貌。有趣的是,《周禮》保留了三易的核心學術架構,即三套八卦和三套六十四卦這個線索。《新論》則只剩下文辭數量的記載以及當時三《易》收藏的地點。

第三,文辭對比。

《周禮》介紹「三兆」和「三夢」之法的時候,明確地指出玉兆120體1200頌、瓦兆120體1200頌、原兆120體1200頌,又有致夢、觭夢、咸陟,有10運,別運90,這些「體」「運」都是兆法和夢法在學理上的概念,「別運」是由「運」擴展疊加出來的延伸結構(正如經卦和別卦一樣),而「頌」則是以詩句文辭的形式存在,既是文字數量的準確描述,也是掌握三兆和三夢技法的文字參考資料。請各位看官注意,這是非常重要的記載,唯獨記載三易之法的時候,沒有提及有任何文辭數量和經文字數的信息。而《新論》卻清晰地描述《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這是對文辭在篇幅數量上的精確描述,如此重要的資料,《周禮》的編撰者絕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和漏洞。只有一個可能,那便是《周禮》中的三易之「法」,純粹只是原理性的演繹方法,不需要依賴任何文字。至東漢時,歷經350多年,三易之法開始肢解,期間不斷有易學大家往其中注入許多技法、文字、研究成果,最終編撰成典籍,以經書的形式傳承下去。

但這裡本人必須要聲明補充幾點,以免誤導了各位:

第一,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一個明顯的事實,那就是周朝時,中國文字已經成熟,也必定有著存在已久的干支系統,但是否會出現在當時三易之法的應用中,就不一定了。

第二,按照歷史上易學界的說法,《連山》為神農氏所撰寫,《歸藏》為黃帝所撰寫,《周易》為周文王所撰寫。而神農和黃帝都是上古時期的聖賢,如果這種說法正確,那麼在周朝時必定已經存在了三套六十四卦經文的資料。但請注意,神農、黃帝所處的時代與周文王所處的時代前後相差了約兩千年,原本的經文能完整地保存到周朝嗎?本人是存疑的,我們這裡姑且退一步假設這些經文都能傳承到周朝時期,並被周王朝所整理收藏,問題是,周朝的卜官在應用時會拿經文出來參照嗎?本人認為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完全不會用來作參考,因為卜官有自身的解讀方法;第二種可能性是卜官會用來作解讀的參考,但不會作最主要、首要的參考,甚至可能不是主流的解讀方法。從《周禮》對「三易之法」的記載就可以得到這兩個結論,如上面所說,《周禮》只言三易之「法」,而不是參之以三易之辭,更沒有三易之頌,可以說把經文作為輔助性參考的記載都沒有,從頭到尾沒有透露出三易有任何文辭數量和經文信息的記載,而對三兆、三夢的文辭數量記載卻是如此精確,這不是一個失誤,而是一個需要我們細細考究的細節,可見《周禮》的作者足夠細心。

第四,概念對比。

《周禮》明確說明,大卜掌三易之「法」,何謂法?答案很明確,就是法則、原理,這三易之法就是一套方法論,一套演算技法,它還沒有構成三本書,請看官反覆查詢,《周禮》提及三易的信息里,是沒有書名號的,而《新論》提及的三易信息中,除了周易沒有提及(因為沒有失傳),連山、歸藏都有書名號,這足以說明,三易之法在《周禮》編撰時,並未成書,最多只有卦象符號和部分圖式,沒有文字,縱使當時已有三套六十四卦的卦名、卦爻辭,也不入卜官之用。因此本人斷定,三易之法必然有確切八卦方點陣圖和精確的六十四卦方點陣圖,否則在既沒有依據特定原理布列的卦圖,又沒有文字描述的情況下,八卦符號和六十四卦符號將毫無用武之地,其卦序、卦位也無從排起。《新論》編撰時,三易已編撰成書,並有大量文字成為經文,用以解讀卦爻的原理和含義,以及加入了很多易學家自身的研究成果。

第五,核心學術線索。

《周禮》所提及的三易,雖然沒有書名號,也沒有經文文字的記載,但卻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是:「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句話,也是《周禮》在學理上留給我們的唯一學術線索。「皆」的意思我們都知道,就是全、都、各自都;「經」字的本義為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經卦」在這裡指根本性、主要性的、主幹性的、常規性的八個卦象。「經卦皆八」,就是在清晰地告訴我們,這三易之法,有三套方法,這三套方法里各自都有八個經卦,就是三套順序布列不同的八卦,如果三套八卦的順序方位一樣,根本不可能叫「三套」,既為三易、三套,其八卦之間的內容就必然有所不同。「別」字的本義是分解,引申為分離、分出,「別卦」就是由八個「經卦」分離出的六十四卦個卦。「別卦皆六十有四」,就是在清晰地告訴我們,這三易之法不僅各自有各自的八卦,共三套,還有各自的六十四卦作為別卦,也是三套。由三套順序布列不同的八卦,延伸為三套順序布列不同的六十四卦,這就是《周禮》版三易之法的核心學術內容。《新論》時期的三《易》,已編撰成三部典籍經書,卦符順序都被重新編排,並配上了大量文字,包括了卦名和卦爻辭,以及各種新的術數成果。

綜合以上五點看,第一篇中羅列的各朝代學者對三易的描述,幾乎沒有人從這五個關鍵點去作論述,似乎都在互相引用和轉載,他們到底有沒有親眼見過、演繹過三易之法?本人是存疑的。既然古人未必見識過,我們今人也難有機會見識一二,因此吾輩更應該嚴格深究《周禮》提供的學術線索,收拾心情,在學術傳承上避免坐以待斃。故我們對三易的看法,是時候修正了,尤其應該謹慎對待戰國以後學者們所提出的觀點。

既然《周禮》對於我們研究甚至重組三易如此重要,那麼下一篇,本人將會和大家一起窺探《周禮》中所描述的,周朝龐雜的占卜系統。歡迎大家繼續跟進。

若部分朋友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可進行獨立研究,期望以自己的進度審閱本文稿,可以私下聯繫本人,雖然本人不建議這麼做,但本人依然會將完整的文稿先行私下分享給有特殊需求的朋友。

本文稿會在以下六個平台統一同步發布:

新浪微博、知乎、360個人圖書館、豆瓣、QQ空間(統一用戶名搜索):靈龍智SLW

微信訂閱號:Nisoca

【學術交流】QQ:857832247;QQ群:434730961

【商業合作】微信號:QuasarChi;電子郵件:quasarchi@outlook.com

感謝所有關注本文稿發布動向的朋友!請大家多多支持和轉發,可以的話請在文稿下方點贊,或留言給本人(包括訂閱號內的所有平台皆已開啟留言功能),如此,本人方能享受與大家同在的快樂時光。

「靈龍智」是本人意構的文化學術品牌名稱,「魁煞智」則是本人研究學問特用的署名。

【下次文稿內容發布預告】

內容主題:周朝的占卜文化系統

篇幅進度:3/58

發布日期:2018年2月18日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古代的商業國家裡沒有一個持久的強國?
「省錢」商業模式走俏
荒誕:這樣顛倒是非的營銷術你敢用嗎?
什麼樣的人可以改變命運?或許這個賺錢思維你看不起
煉出商業金頭腦

TAG:商業 | 第二篇 | 重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