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小孩的人生,當然是最好的!

為避免浪費時間,請看完再來討論:)

「我大概每天花15分鐘來思考生小孩這個問題。以很抽象的方式。」朋友說。

朋友過著相當自由快樂的生活。前兩年這個問題好像還飄在空中,但隨著身邊大部分朋友都生了小孩,這個問題簡直就是被推到眼前了。

我們所屬的圈子,已經是一種例外。大部分人都是文藝工作者,感情生活搖擺不定,一個個過了30歲還不知道要怎麼生活。但突如其來的,很多本來都還單身的人,以神奇的速度,這兩年,忽然紛紛都懷孕了。

事實上,我至今都沒有羨慕過任何一個生了小孩的女人。

雖然我有很多朋友,跟小孩有著很不錯的親子關係。

但不管她們生活得多麼幸福,都不是我羨慕的人生。

在我眼裡:不生小孩的人生,當然是最好的。

首先就是懷孕的折磨。歌頌就是陷阱,讚美女性懷孕的身體有著聖潔的美態,不過是安慰罷了。其實孕婦身體的扭曲膨脹,更像是《進擊的巨人》里的「奇行種」,沒什麼美感,有的只是痛苦和變形,這可不是幾張PS過的照片就能安慰的。

有朋友形容生育是身體的一次爆炸:外來物的擠壓侵佔,自己無能為力。最後炸裂開,誕生新生命,而自己的身體卻破碎不堪。

《普羅米修斯》里,不能生育渴望生育的女主角被異物入侵之後,自己動手把異形幼胎從腹部取出的段落,簡直是女性潛意識裡生育恐慌的一次模擬。

生育留下的身體創傷,有很多無法修復:妊娠紋、橫直肌分離、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生育之後女性瞬間衰老,這種衰老是慢慢可見的。同等條件下,沒有生育過的女性普遍看上去更為年輕。

生了孩子的同事曾經跟我說:「如果女人們都能明白,生小孩會變難看,估計出生率就會下降了。我當時真是不知道。」

可惜這件事沒人堅定地告訴你。

懷孕期間的痛苦,就不一一說明了。

九個多月的煉獄酷刑,很多女性是通過撒嬌和自我讚美來度過的。

至於到了生產的關鍵時刻,除了痛苦和恐懼之外,還伴隨著不可知的生命危險,有女人因此喪命。

然而不管懷孕有多麼痛苦,所有生過的女人都會告訴你:生下來更痛苦。

聽說漲奶是比生產更強烈的痛感。乳腺炎更是苦不堪言。兩個小時喂一次奶,睡眠嚴重缺乏。如果小孩一直哭那更是要崩潰。

因為餵奶所以要非常注意飲食,忌口太多。

餵奶的時間不好說,有人竟然能喂兩年。

這兩年內,自由將變成一個極其遙遠的詞語。

「至少懷孕時你還能自由行動吧!」

有很多女人飽受產後抑鬱症的折磨,卻被忽視甚至被指責,認為是「過於嬌氣矯情」。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人生被剝奪了什麼。

這是生物性對女性的壓迫。

聽說有一個堅持不生育的女教授,理由就是:「要反抗這種生物學上的政治壓迫。」

其次就是生活了。

經濟上不得不騰出來滿足小孩的需要,而把自己的需要推後。

時間上不得不割捨原本屬於自己的時間,奉獻給小孩。

原本的生活狀態被完全打碎。

最終獻出的是大部分的自己。生活、工作,都不再享有原先的自由和便利。

更何況,在我國養育小孩,是一件多麼艱難和危險重重的事情。

空氣、食物、水的安全都不可控;拐賣、交通不安全、還有可怕的教育……讓人無能為力、焦慮不堪。

差不多同等條件下,沒有生育的夫婦或者個人,很明顯過著品質更高的生活。有更多的時間、金錢,旅行、創作,實現自我價值。也不焦慮。

當然最重要是自由。在遇到很多問題時,沒有小孩的人選擇更多,更為輕鬆。

關於生小孩的糟糕之處,其實無需我多說,那麼多人寫了「我為什麼選擇丁克」,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我認識的丁克夫婦或者單身者,可以說,都顯得比同齡人年輕,神采奕奕,生活也很豐富,多半在進行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業。

生活貧瘠的人,針對那些沒有小孩但比自己成功的人,經常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一種心理優越感,「我們有小孩,他們沒有。」這真是太可笑了。

然而。

然而啊。

然而問題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承受這種「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最簡單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不生個小孩,他們能做什麼呢?

孤獨、空虛和無聊,普通人必須要通過一個小孩來填補。

生小孩有時是出於愛出於對新生命的渴求,更多時候是出於盲目出於不知所謂。

「別人有所以我也要有。」目前生二胎的很多都是如此,就像跟風購買一輛新車。

人生的荒蕪,能應付這個的人,需要多麼大的精神能量。

大部分人,只能躲在眾人之中,跟隨著眾人的腳步,尋求被認可,找到一種安全感。

還有家庭關係,生小孩是對各種家庭關係的維繫,婚姻關係、與父母的關係。小孩能解決一個家庭的很多問題,雖然這種解決方式或許不對,但卻是很多人唯一懂得使用的方法,而且是最行之有效的。小孩維繫著夫婦的感情,緩解父母的晚年焦慮,有時就是為了這個,好像也是值得的。

很多人年輕時對小孩完全沒有感覺,然而中年生子之後那種對孩子的瘋狂,每天發無數條朋友圈,簡直像換了一個人。

每次看到這種,總覺得更加哀傷:這是一個人自我的生命枯竭之後,對新生命的崇拜。

我猜看到一半的時候,就有很多母親躍躍欲試要告訴我小孩帶給她們多大的幸福,很多人拚命想反駁我,甚至會感到被冒犯了。

小孩給你的快樂或者幸福感,當然有很多,這些並不需要媽媽們來一一列舉,我也都能明白。但那根本不重要。因為有無數快樂和幸福可以替換,只是你不知道或者做不到而已。

不要陷入狹窄的想像。每個人汲取快樂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村上春樹沒有生小孩,難道他們夫婦的快樂會比我們少嗎?

他創作的每一本書帶來的滿足感都強於生一個孩子。

生孩子也不過就是一種創造而已。

如果你能做其它創造活動,那麼生孩子確實沒那麼重要。

或者說:生小孩大概是很多人所能做的唯一的創造活動。所以它顯得特別珍貴。

我是反對生小孩嗎?當然不是。

我是在感慨人的脆弱。

因為人的脆弱,所以孩子是真正「神的禮物」。

它幫助人類變得強大,讓他們從虛無中解脫,找到一個俗世的信仰。

小孩就像是神在世間的另一種形態:你生下它,養育它,帶著純潔高尚的信念為它奉獻,從而找到自我的出路,豐富自己的人生。

當然你會獲得回報。然而要我說,那些所謂的回報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依然是這種奉獻的心情,它抵抗了人類自私的本性。人面對自己的小孩時,所展露出來的神性,戰勝了人性的卑微和脆弱,讓人變得完整。

當然也有很糟糕的父母,不在此列。

每天思考15分鐘到底要不要生小孩的朋友,有一天跟我說:「生了小孩就真的沒有時間玩了啊。」

「是啊。」

「但是,我真的那麼想玩嗎?」

以上對話就是這篇文章的關鍵:生了小孩就失去了自由以及很多。但是,你真的需要那種自由嗎?你懂得如何承擔和享受那種自由嗎?你有能力滿足這種自由對人的要求嗎(比如獨立、豐富、強大、充沛……)

有些問題真的提出來,也實在是太尖銳了。

女性作為生育問題的最終承擔者,大部分時候本人的選擇並不那麼多。

我的朋友索馬利亞最近正在熱情推薦她編輯的暢銷文學書《我的天才女友》,在她為這本書做的贈品,一個粉色筆記本上,寫著這樣的話,是作者對所有女性說的:「哪怕你無數次被要求去卸下防備,不管出於愛、出於同情、出於好意、或者出於一種很深刻的疲憊。我們女性都不應該這麼做,因為一旦你這麼做,你就會一點點、一寸寸地失去我們已經爭取到的東西。」

雖然都不願意承認,但生育其實是以上警告的最佳例證:很多女性是在自己不自覺的情況下,將他人的願望誤以為是自己的願望,主動幫助實現了它,而自己承受了痛苦和責任。

你到底有多想生小孩?是不是現在就想生?這到底是不是你的願望?還是你「出於愛、出於同情、出於好意、或者出於一種很深刻的疲憊」,將對方以及家庭甚至整個周圍社會對你的願望誤以為是自己的願望?

很多女人其實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但要分清楚這種願望的真實性,又實在太難太難了。

他人的願望變成了自己的願望,最終強烈捍衛這個願望的往往是女性本身。

女性會被生育這件事所改造。激素的變化,與孩子長達九個多月的連接,太多的付出,如果不從中尋找到樂趣,那麼這些付出豈不是付之東流?

生育之後,過度沉浸於母親這個身份,是很多女性不自覺的選擇。

把微信名字改成「XX媽」,頭像換成孩子的照片,一切都圍繞孩子進行。

所有的表達,喜怒哀樂都跟孩子有關。

而我佩服的女生,從懷孕到生完小孩好幾年了,至今沒有在任何社交媒體上提過一次。

這種自我剋制,對自我獨立性的強化和保護,是我眼中的榜樣。

還有我最喜歡的黃覺和麥子夫婦,有一對可愛的兒女,經常會發一些照片,但從不進行太多關於子女的泛濫情感的抒發,反而夫妻之間的感情表達更多,很多甜言蜜語,那種沒有被生育磨損的男女之愛,沒有被子女磨損的個體生活,特別動人。

這才是更健康的夫妻和家庭關係。

你並非沒有選擇。

即使你生了孩子,也可以努力去捍衛絕大部分的自我。

不要忘記這一點,不要就此沉淪下去,徹底變成了「XX媽」而不是你自己。

生育也是一場鬥爭,是你與自我的鬥爭。

你決定放棄什麼,保留什麼,要有多麼徹底,一切由你決定。

與一種普遍的天性作鬥爭,也很有意思。

從生育開始,新的生活形態誕生了。

◆◆◆If life seems to be long and hard,

why wouldn"t you go for an outing with me ?

- 生活並非長途旅行,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郊遊 -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人生最痛苦的是什麼?
會說話討人喜歡,不會說話的令人生煩
中華「六才子書」,人生的六重境界!
人生逃不過三個三,精闢!
曾仕強: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

TAG:人生 | 生小孩 | 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