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45歲 體檢不能走過場
核心提示:我們究竟怎樣才能在早期發現腫瘤呢?一般單位組織的福利體檢或個人選擇的體檢套餐項目基本是統一的,過於模式化,沒有對每位體檢者不同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體檢。有調查顯示,76.4%的受訪者認為單位安排的體檢走過場,根本發現不了早期的腫瘤。
近日,中國女排五連冠時期成員、主力接應二傳陳招娣因肝癌晚期(直腸癌轉移)搶救無效而離去,年僅58歲。眾所周知,腫瘤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4月15日—21日是第19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為「保護環境,遠離癌症」。由於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和飲食習慣的調整、環境氣候的變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2013年1月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表明,我國近20年癌症呈現年輕化趨勢。青壯年已成淋巴瘤高危人群;19-35歲青年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先天基因
註定了他們會在年輕時患癌
「今年腫瘤宣傳周的主題是『保護環境遠離癌症』,環境因素很重要,但腫瘤的發生其實是內外因相綜合的」,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研究所所長、南京鼓樓醫院腫瘤科主任劉寶瑞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去的癌症病人基本年齡是50歲以上,現在門診經常能看到30歲、40歲的中年人,甚至每年都能接診幾例20幾歲的大學生腫瘤病人。
從人體內因來看,現代醫學已經確定了腫瘤是一種和基因相關的疾病。劉寶瑞教授指出,正是特定基因的異常變化導致一部分人成為腫瘤的易感人群,這是先天帶來的,他(她)自身無法避免,這群人一般在年輕時發病居多。
目前醫學可以監測到的幾種基因僅在個別腫瘤病種上有進展,譬如:家族遺傳性乳腺癌表現為BRCA基因突變,臨床上發現過一家姐妹三個前後間隔不到兩年患上了乳腺癌。大腸、結腸腺瘤癌變則和APC基因突變有關。不過,絕大部分腫瘤都是散發的、內外因相結合的,所以需要我們關注環境、健康飲食、學會給自己減壓減負。
臨床趨勢
年輕人患癌比老年人發展更快
記者在一些病友論壇上發現,不少人困惑這樣一個問題:同樣是癌症,甚至是同一個病種癌症,為什麼老年人患上了或許還能活上10年、8年,年輕人患上了卻很快離世呢?
腫瘤科曾經治療過一位30歲女性胃癌(印戒細胞癌)患者,南京人,手術後發現癌細胞轉移,經歷了放療化療,書本上常規治療方法對這個病人基本無效了,正常情況下病人最多只能活10至11個月,腫瘤中心只好跳出常規思路,嘗試其他方法,遺憾的是,這個年輕病人從發現到離世僅僅兩年。
劉寶瑞教授告訴記者,青年人患癌時大多表現為:癌症細胞的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得快,容易發生轉移與複發。至於癌症的類型,在青年人中主要是肝癌、腦腫瘤、骨肉瘤、惡性淋巴瘤、胃癌、腸癌、乳腺癌。而前列腺、食道癌、肺癌、宮頸癌等,在青年人中較少。老年人較多,它說明青年人的癌症病情發展快有其內在的基礎,因造血組織,淋巴組織,肝和骨代謝旺盛,其活躍程度在青年人中要比老年人強得多,如果老年人不幸患肝癌、惡性淋巴癌,病情發展與青年人並無明顯差別。青年人患癌症之所以發展快,主要是由癌症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特別關注
為什麼體檢發現不了早期腫瘤?
腫瘤的發生和個體體質基因有關,你讓它不長出來幾乎不可能,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能夠真正做到早期發現,然而記者在採訪時獲悉,臨床新來的腫瘤病人90%以上發生淋巴、血路或骨轉移。我們究竟怎樣才能在早期發現腫瘤呢?一般單位組織的福利體檢或個人選擇的體檢套餐項目基本是統一的,過於模式化,沒有對每位體檢者不同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體檢。有調查顯示,76.4%的受訪者認為單位安排的體檢走過場,根本發現不了早期的腫瘤。
劉寶瑞教授對記者說,好多人抱怨單位每年組織的體檢查不出來大病,這是因為早期腫瘤隱匿性非常強,常規體檢B超精度又不夠,沒辦法捕捉到0.5cm以下的腫瘤,即使拍個全胸片,0.5cm和1cm以下的腫瘤仍然是看不清楚,當然B超操作者的經驗也同樣十分重要。專家建議,要想發現早期的腫瘤,有家族多發性息肉的人,爭取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有家族性乳腺癌的人,每年做一次B超和鉬鈀檢查可以發現乳腺包塊。食管癌高發區域的人群,拍胸片看不到腫瘤,可選擇做鋇餐檢查。而肝癌高發區域的人群,應該注意抽血化驗甲胎蛋白,並且做肝臟B超和肝臟磁共振也能發現很小的肝臟腫瘤。「45歲以上人群,我建議他們都要做有針對性的腫瘤健康體檢,或在常規體檢時增加這些項目,具體說就是肺癌、胃癌、肝癌、大腸癌以及食管癌這五種國人發病較高的癌症風險篩查。」劉寶瑞進一步解釋。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這麼多年你是不是都白體檢了?史上最全20-70歲體檢攻略
※體檢中的肝膽超聲有啥用
※「剪刀、石頭、布」瞬間對你進行體檢,照著做5分鐘打通6條經絡
※寶寶不同時期體檢表大整理,來自於醫生和經驗寶媽的分享
※健康體檢 並非防癌體檢
TAG:體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