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唱歌集(於文華)

於文華專輯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記憶,它代表祖先卓爾高越之智慧與民族溫純真善之情感,而於文華的《國學唱歌集》正是以音樂的形式將這種情感恰到好處地釋放出來。春起元日、元宵、花朝、上巳、寒食、清明,夏有端午,秋含七夕、中元、中秋、重陽,冬則冬至、臘八、小年、除夕,專輯中節選了不同年代的名家大作來詮釋這些沉澱了歷史與文化的節日。詩文作者從戰國屈原到民國蘇曼殊,上下跨越兩千多年,極具時間張力,與節日的綿亘歷史相允合,楚辭的峭古眴煥無疑也增添了節日歷史的滄桑斑駁之感。上巳·蘭亭序 節選「上巳節」為農曆三月上旬之巳日,據《晉書 禮志》記載,魏晉以後「上巳節」改在三月三日。《周禮春官女巫》雲:「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有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藥沐浴。」是知舊俗以此日臨水沐浴以袚除不祥,修禊洗新。《詩經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如是描述古代男女上巳日持蕑蘭自由相約於溱洧之水,嬉戲觀景,互贈芍藥。上巳節又是文人春日興詩雅聚之日,東晉王羲之著名的《蘭亭序》所描述的文人曲水流觴相歡的場景,已賦予上巳節最濃厚的人文氣息。民國十九年(1930),改三月三日為修禊之辰,並廢「上巳」之稱。寒食·應天長農曆四月四日,清明前一天,相傳為紀念春秋晉國的介子推。晉國驪姬之亂,太子申生被迫自殺,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介子推曾割股以奉飢餓昏厥的重耳,可謂忠耿至極,然而重耳返國為晉文公後,封勞慰勛未能慮及介子推,而介子推亦無仕志,遂攜老母,隱居綿山,重耳聞之有愧,慾火燒綿山以求其出,不意竟燒死忠臣,重耳望屍哭拜,斂葬於焦柳之下,令綿山改為「介山」,崇建祠堂,並曉諭全國,定燒山日為「寒食節」,此日禁忌煙火,只吃寒食,因此又稱「禁煙節」,「冷節」,為悼憫先賢之第一節日。其實禁火周代早有慣制。古代有鑽木取火、換取新火、改火的習俗,《周禮秋官司煊氏》記載:「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古代又有傳說,以為春季龍星(二十八星宿中的角、亢二星)現於東方,易引起火,遂於三月「龍星」初現之時禁火。清明·蝶戀花周代就有「清明」之說。「清明」既為節日,又為節氣,《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處仲春、暮春之交,於此日上墳掃墓,正好清除雜穢,扶正松檟,孝心有遠。因寒食自古已有禁火掃墓習俗,而清明與寒食僅差一天,寒食禁火既畢,清明須換新火,須以柳條或榆木鑽取,漸而寒食清明相併為用。據北宋王溥《唐會要》:「大曆年間,朝廷已有赦令,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此後,禁火食冷之俗轉衰,至元代大體不存,而「清明」單獨之稱漸盛。端午·離騷 節選端有初始之意,初五即為端五。農曆以地支計月,五月即為「午月」。午時為陽辰,端五又稱「端陽」。五月五日,五五而重,因此五月五日既稱重五,又稱重午。唐代玄宗皇帝生於八月初五,為避「五」之字諱,便將端五正式改為端午。端午時值仲夏,古人有「蘭湯沐浴」護膚習俗,故端午又稱「浴蘭節」。據聞一多先生《端午考》知「端午節」起源說法甚多,而最早是中國古代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但千百年來,屈原愛國忠心痛遭屈折,懷沙沉江的事迹,以及屈原詩歌的成就為端午節注入了更多豐富的歷史內涵,「端午節」紀念屈原已深入人心。因此,端午也稱「詩人節」。端午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皆與紀念屈原有關,而懸掛菖蒲和艾草的習俗則有臨暑避毒的實用。七夕·鵲橋仙七夕乞巧,為舊時風俗,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鐵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所謂「乞巧」,指向織星神女乞求智巧,女子能在月光下,執五色線,快速穿過連排的七孔針者為「得巧」。節日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已有記載。織女、牽牛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大東》「歧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睕彼牽牛,不以服箱,」織女、牽牛之戀則見於《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銀河鵲橋之會成為天下情人相期相守的祝盼。七夕有應節食品「巧果」的風俗遺存。中元·長安雜興效竹枝體古人相信有鬼,以為人死七魄分離,三魂為鬼,孤魂野鬼需陽間燒香叩拜,方能安頓而不為禍亂。「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節」、「盂蘭盆會」。「中元」之名始於北魏道教。《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眾人,分別善惡,於其間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惡鬼,當時解脫。」佛教亦於此日舉行超度法會,稱為「盂蘭盆會」,僧眾、居士誦經,施食餓鬼,拜懺,施放焰口,並迴向眾生,以解眾生倒懸之苦,此舉正好與道家「鬼節」同日合意,宋代儒釋道三家合一之風氣,遂將「中元」與「盂蘭盆會」合二為一。早期寺院「放河燈」以濟渡出冥孤獨之魂,此舊俗如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中秋·望月懷遠《尚書舜典》有雲「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指古代帝王治世允明與日月五星同輝,因此春季祭日,秋季祭月,古代禮制已備,《禮記祭法》記載:「夜明,祭月也」。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風夕月(拜月)」等活動,至五代,祭月的風俗已固定而成中秋節,《唐書太宗記》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之說。唐代中秋節日氛圍濃烈。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竽之聲,宛如雲外。間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中秋」亦名仲秋,因八月十五為仲秋時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八月半」、「月節」、「月夕」、「瑞正月」。仲秋節令,桂花香溢,清輪輝瀉,是世間團圓之日。古代科舉秋闈大比,亦在八月,高名題榜者被譽為月中折桂之人。中秋吃月餅相傳始於明代,是朱元璋將當年起兵時用以秘密傳遞消息的餅子作為節令糕點,遂成「月餅」。重陽·醉花陰《易經》以陽爻為九,九為陽數,故九九重陽,九為陽數之最,又諧「久」音,故重陽寓宜久宜長之意。今為敬老之節,言順而意隨。「集重陽入帝宮兮,造句始而觀清都」屈原於《遠遊》中所提及的「重陽」僅指日期,至唐代才正式定為民間節日。三國曹丕《九日與鍾繇書》,其雲:「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魏晉詩客持醪服華、嘉宴酬答的做派流遺至今。唐人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句,又多予重陽羈旅思鄉的愁懷。重陽登高、插茱萸枝、飲酒賞菊、食重陽糕等有關重陽的風俗饒是豐富。冬至·小至「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大體在農曆十一月,陽曆十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間。陰陽理論以為,「冬至」陰極而一陽來複,至此,陽趨日盛,正合君道長啟,故為古代帝王所重。《周禮春官》「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因為周曆正月是夏曆十一月,故而周代的拜歲和賀冬並無分別,直到漢武帝太初改歷,採用夏曆後,方將元旦(春節)與冬至分開。漢代冬至已成為民間重要節日。東漢范曄《後漢書 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冬至」另需選備有能之士,聽蘆管飛灰之音,定黃鐘律呂。唐宋時「冬至」和歲首並重,受萬國百僚來賀,其儀亞於正旦,曾有「冬至大如年」之說法。冬至俗稱 「冬節」、「長亞節」、「亞歲」「一陽節」「消寒節」。民間此日祭祖。臘八·乙卯臘八日雪為魏伯亮詩東漢應劭《風俗通》中記雲:「夏曰嘉華, 商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為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說文》雲「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 《左傳僖公五年》已有記載臘祭:「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是以知「臘」為冬日祭名,在夏曆十二月,因此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八節」又有佛教文化的滲合,佛主如來為太子時,六年苦行,每日僅食少量麻米,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臘月八日為其成道日。喝「臘八粥」的習俗始於印度,以紀念如來成道。此日,各官府寺院、大戶人家均以分粥廣渡眾生。小年·鵲橋仙小年俗稱祭灶節,據東晉王嘉《拾遺記》,小年可追溯至遠古,是先民掃塵驅疫,祈天賜福的宗教儀式。既是小年,必然可理解為「過大年」之前奏,撣塵去穢、濯洗凈房為必要之事。小年祭灶,又稱「送灶」、「辭灶」,此俗久在夏商,大概民以食為天,灶君原為天遣,若灶君多言善事,民有食而自平安,《論語》中孔子就有「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的議論;東晉葛洪《抱朴子微旨》亦云:「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先秦時期,「祭灶」列為「五祀」之一(五祀為祭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灶君先有炎帝、祝融之說,後漸演變為「灶君爺」,「灶王爺」、「司命菩薩」、「灶君司命」。小年為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南北略有差異。除夕·次北固山下夕謂歲之末,為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俗稱「年關」、「大年三十」,月小則稱廿九夜。據《呂氏春秋季冬記》,周秦之際,年末宮室舉行「大儺」儀式,逐除疫癧之鬼,以為來年慶新準備。「除夕」節令之名、「除夕守歲」之習俗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所撰《風土記》,其雲:「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稱曰『守歲』。」北宋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明北宋時期,除夕燃放爆竹、置新桃符的風俗由來已久。「除夕」又名「除夜」,有祭祖迎神之習俗。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洒掃門間,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尷魁虧,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除夕之夜,尚有「辭歲」,置、送「壓歲錢」之習俗。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凡除夕,蟒袍補褂走竭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竭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元日·元日述懷早在夏商時期,中國就有了指導農業生產的夏曆,它以月亮圓缺周期為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月亮未出之日為朔日,即每月初一,則正月朔日(正月初一)之子時為歲首。夏朝夏曆以元月為正月,商朝殷歷以夏曆十二月為正月,周朝周曆以夏曆十一月為正月,始皇一統中國,又以夏曆十月為端月(因避始皇「嬴政」名諱,故稱正月為端月,)即史書通常所謂「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從漢武帝「太初改歷」起,方規定以夏曆正月初一作為一年之始,夏曆「新年」以正月初一開始的習慣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元之本意為首,「元日」意即年、月、日之開始,因此歲首元日又有「三元」、「三朝」、「三始」、「元辰」、「元旦」、「上日」之別稱。民國改夏曆為公曆,將公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即現在的「新年」概念,而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因農曆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後,因而農曆正月初一又名「春節」。)「春節」俗稱「過年」、「過大年」。「年」的觀念由來已久,《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谷熟謂之「年」,因為穀物的生長周期為一年。「年」也指穀物,《左傳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毋蘊年」。因此「過年」最早的本意是享受豐收、慶天受福,習俗始於虞舜。傳統而言,春節從臘月初八的臘祭節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延續至正月十五。人從新歲,向長者拜賀新年,親鄰相互慶新祝安,「拜年」的形式由是而興。元宵·青玉案 元夕正月十五,月亮初圓,為一年天兆瑞初,當然為古代人君所重。據傳,西漢文帝每於此夜微服與民同慶周勃戡平諸呂之亂,遂定此日為「元宵節」;漢武帝又以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此日全城燈彩輝煌,自昏至明。太史公之《太初曆》,已列「元宵節」為重大節日。「元宵」又名「上元節」。秦漢方術道家有「三元」說:「上元」天官賜福,「中元」(七月十五)地官赦罪,「下元」(十月十五)水官解厄,為求天官喜樂而賜福,故燃燈祈請。東漢明帝崇尚佛教,因佛教有正月十五「燃燈表佛」瞻仰佛舍利一說,乃令宮室寺廟、士庶之家皆懸燈禮佛,進而演變為元宵賞燈之習俗。「元宵」為民俗節日已是漢魏之後。元宵尚有賞月、花市遊冶、制謎猜謎、舞龍戲獅等習俗,家宴吃「湯圓」,寓意團圓和美。花朝·花朝花朝節為「百花生日」,顧名而知,在二月春暖花放之時。花為萬物美之表徵,又值一年之春始,可以花寄寓流年美好之期盼。花又為植物生殖之器,立花朝為節,自然有生殖崇拜之意謂,希望子孫繁衍,人丁興旺。「花朝」稱名於春秋,作為節日,在唐代已流行於長安、洛陽等地,節日之內涵宋元之後已有變化,多了祭祀花神誕辰一說,如清人姚福鈞《鑄鼎余聞》引《崑山新陽合志》雲:「二月十二日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賞紅。」清人顧祿《清嘉錄》雲:「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虎丘花神廟,擊牲獻樂以祝仙誕,謂之花朝」。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二月望》雲「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游賞,」而康熙御定《廣群芳譜》引《翰墨記》雲:「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堂遊玩,又為挑菜節」;又引南宋楊萬里《誠齋詩話》雲「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花朝節」日期南北雖異,時間大抵仲春上中旬日。「花朝節」種花桃菜、晒種祈豐、製作花糕、放花神燈等民俗活動至今猶存。(蝦米網)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國學堂第三講:談治療心臟病、高血壓、腎結石、糖尿病》倪海廈
國學知識競賽題庫(三)
中華國學精品(原文、譯文及賞析)
中國學術界的大損失
國學誦讀200句

TAG:唱歌 | 國學 | 學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