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心理學

二、文學與心理學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它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可以為文學創作,尤其是文學研究提供素材和方法。文學是以人及其社會生活,尤其是人的內心世界為特殊的反映對象的,因而與人類精神世界,特別是思想、情感、情緒以及感覺、知覺、表象,想像、思維等心理現象有著最密切的聯繫,不僅在文學作品中有大量的心理問題,而且在作家創作與讀者欣賞活動過程中也存在心理活動問題。因而,心理學提供的知識對文學創作、文學欣賞和文學研究都有著重要意義。    把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於文學研究,生髮出文藝心理學這門交叉學科,這是文學與心理學聯姻的產物,也是文學、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發展。19世紀下半葉,西方的馮特、李普斯、格羅斯等人,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對文藝創作心理問題做了理論闡發。在俄國,1885年波貝雷金的《創作心理學探討》等論文,1902年,庫里科夫斯基的《創作心理學問題》等專著,1907—1926年間相繼出版的文集《創作理論及創作心理學問題》等,都是對文藝創作心理研究的重要成果,標誌著文藝創作心理學早期產生、發展的過程。1900年奧地利心理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創作家與白日夢》發表,可以看作是文藝心理學的開始,開拓了用心理學研究文學的新天地。    在我國,魯迅早在1924年就翻譯發表了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朱光潛於1933年出版了英文寫的《悲劇心理學》,1936年又出版了《文藝心理學》。80年代文藝心理學得到充分重視,有了較大的發展,已先後出版了若干專著和「文藝心理學叢書」,這些專著和「叢書」對文藝心理學問題的研究都日趨廣泛和深人,並且出現了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去解讀我國經典名著的專著。    文藝心理學是用心理學的觀點、方法去研究文藝作品、文藝創作、文藝欣賞及社會審美心理的一門學科。它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創作心理學。它以創作主體的心理活動為研究對象,包括創作心理經驗積累、研究和創作過程心理研究兩個方面。二是作品分析心理學,它以創作的物化形態即藝術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研究藝術媒介、藝術結構、藝術技巧、藝術形象四個方面。它從作品文本研究出發,特別關注作品人物和情節的心理內涵、審美形象與意境所傳達的審美認識和情感等等。三是欣賞心理學。它主要研究審美感受、欣賞態度以及欣賞者心理特徵,包括兩個基本方面:一是從作品到欣賞者的欣賞過程的研究;二是由欣賞者再反饋到現實的心理影響研究。    文藝心理學的方法論原則,要求必須把現實、作家、作品、讀者四個要素聯繫起來,以作品為中心,從揭示文學藝術內部審美特徵這一任務出發,把心理學方法與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文藝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在社會——審美——心理的相互關聯中研究文學的心理學規律。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你懂小說】一段話,一次回眸,今生是否還會留戀紅塵
女巫獵人
心中的若貝爾文學獎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TAG:心理學 | 心理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