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傳佛教僧人吃素的原因

小和尚

中國佛教協會曾對僧人有過生活上的要求,即「素食、獨身、僧裝」,從中,可以看出漢傳佛教對素食的重視程度。但在南傳和藏傳佛教中,卻沒有相關規定,這是為什麼呢?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印度有戒殺的傳統,佛陀雖然強調不殺生,卻對素食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故南傳繼承原始佛教的傳統,托缽乞食,施主們給什麼就吃什麼,對飲食沒有特別禁忌;至於藏傳,雖和漢傳同屬大乘佛教,理應素食,但因藏地氣候寒冷,少有蔬菜,也沒有形成素食的習慣。可以說,素食是中國漢傳佛教的特色。

到了今天,隨著三大語系佛教相互交流的深入,隨著交通和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有不少南傳和藏傳的大德們開始提倡素食。因為素食不僅代表了一種飲食習慣,更是源自佛教慈悲精神的一種修行。所以,素食雖是作為漢傳佛教特有的生活方式,但它的影響正在不斷擴大。

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動物保護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對健康、營養等問題的重新認識,還有不少人由於宗教以外的原因選擇了素食,其中不乏文體明星和各界知名人士。可以說,素食正呈現世界化的流行趨勢。

雖然素食是漢傳佛教特有的傳統,但這一選擇並非別出心裁,而是以大乘經教為依據的。佛教在西漢哀帝時傳入中國,當時來華的印度僧人並未嚴格吃素,漢地自然也沒有素食之風。直到梁武帝時期,經過他的大力倡導,素食才成為僧人必須遵循的行為規範。

素食的要求在佛教經籍中較為多見,概括來說,可以歸結為「戒殺原則」、「慈悲理念」、「修行目的」、「輪迴學說」等四個方面。

戒殺原則,這是中國漢傳佛教素食主義的首要依據。戒殺與素食密切相關,因為食肉間接上是導致殺業存在的原因。由此,中國漢傳佛教認為,食肉就是間接殺生,只有實行素食才是唯一的戒殺辦法,中國漢傳佛教的素食實踐正是為解決這一矛盾而產生的。

慈悲理念,以慈悲為懷的大乘佛教經籍明文指出不得食一切眾生肉,因此中國漢傳佛教從慈悲理念出發,力倡不殺生、不傷害眾生,進而禁絕肉食。《大般涅槃經》中說:「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意思是說,為了不致眾生聞到食肉之人的氣味而感到害怕,因此要求佛家弟子實行素食。

修行目的。中國漢傳佛教認為,食肉的人會斷滅慈悲心,這與佛教培養修習慈悲心的目的格格不入。由於「凡是肉食,於出家人悉是不凈」是佛教大忌,因而食肉無法達到佛教涅槃的修行境界,不能修成正果。

輪迴學說。中國漢傳佛教還從「生死輪迴說」上闡明了素食的理由。如《楞嚴經》卷四說:「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而《入楞伽經》卷八中,詳細地談到了眾生生生死死,輪轉不息,曾經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戚,不能忍心取食之。輪迴學說有力地支持了中國漢傳佛教的素食主張。

在歷史上,真正對中國素食傳統形成巨大影響的,是道教文化。道教倡導戒殺和素食,其戒條在道教經典中比比皆是,道教「斷肉戒葷」的主張,與漢傳佛教「禁斷葷腥戒」,不但內容相同,其用心與目的也非常近似。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漢傳佛教的禁葷腥戒,和這種道教傳統(或者說中國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關係。

中國漢傳佛教的素食傳統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外在力量促動,那就是歷代帝王對素食的極力推行。在中國歷史上,對中國漢傳佛教素食戒律的形成影響最大的首推梁武帝下令要求佛教僧團「禁斷酒肉」事件,其標誌即公元511年他親撰旨在推動佛教僧團禁斷肉食的《斷酒肉文》。梁武帝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精通教義,他在研讀經典過程中發現,大乘經典明確提出,作為大乘佛子,應斷除肉食,在成就智慧的同時,還要成就慈悲;而食肉會令眾生心生恐懼,不敢接近,有違慈悲的修行。是以,梁武帝根據這些大乘經律撰寫了《斷酒肉文》,勸勉四眾弟子勿飲酒食肉,並明令出家眾必須戒除酒肉:「若食肉者,障菩提心,無菩薩法,無四無量心,無大慈大悲。以是因緣,佛子不續。」

與梁武帝差不多同時代的北齊文宣帝,也曾經進行了長時間、大規模的「戒殺斷肉」的素食運動,北齊的放生、戒殺、斷肉、食素運動也是規模空前、影響深遠的。可以說,梁與北齊一南一北,共同促進了中國漢傳佛教僧人特有的素食傳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此後中國一千多年的佛教文化。

因為梁武帝的大力倡導,漢傳佛教開始形成了素食的傳統,並延續至今。因此,可以這樣說,中國漢傳佛教素食傳統的形成,是由佛教經籍的內在要求和當時複雜的社會歷史條件綜合決定的。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唐燕:讓中國充滿愛
中國綜合藝術網址
胡潤報告:中國千萬富豪達96萬人 炒房炒股者超三成
2020年左右中國經濟不會崩潰
美兩黨總統競選人都將矛頭對準中國

TAG:中國 | 原因 | 佛教 | 僧人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