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你的人生之四(富有膽略)
08-13
——開放式人生的重要素質 失去財產的人損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損失更多,失去勇氣的人則失去一切。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 「先吃螃蟹」讓NetScreen「9?11」後成功上市 鄧鋒是一位典型的開放型成功者,我們曾多次交流。1997年,他與夥伴一起創立了NetScreen公司。隨著NetScreen逐漸成熟,上市成為了必然目標。然而,就在2001年準備公司上市時,著名的「9?11」事件發生了。全美上下頓時哀鴻遍野,所有人似乎都無心工作了,關注的焦點都離不開「反恐」兩個字,美國三大股市也經歷了自一戰以來最長的四天停市。 儘管美國總統布希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哈維?皮特都在電視講話中分別表示,美國的金融機構依然強健。但美國三大股市重新交易的第一周,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幅就達到14.2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縮水16%,標準普爾500指數也下跌了11.6%。股市何時才能走出低迷?沒有人知道。所有高科技公司都推遲了自己的上市時間表。 鄧鋒和他的夥伴也猶豫過,但他們又覺察到這個風險中其實隱藏著很大的機會——華爾街的所有基金管理人此時都沒有高科技公司可以選擇投資,如果NetScreen這時能夠冒險上市,他們就只能選擇這一家公司投資。最終,鄧鋒決定冒險做那個「先吃螃蟹」的人。 2001年12月11日,NetScreen公司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9.11」事件後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高科技企業。上市當日,NetScreen市值高達24億美元,「受到了熱烈的追捧」,也激發了許多新企業上市的信心,鄧鋒因此被評為美國加州2002年度企業家。 成功人生,需要一顆冒險的心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有句名言:「對於害怕危險的人,這個世界總是危險的。」 愷撒則說:「懦夫在未死之前,已經身歷多次死亡的恐怖和痛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表現的舞台,都渴望成功。但是,大多數人也都有著懶惰的天性,總希望面對同樣的狀況,能用同一種方式來處理,然後習慣成自然,通過重複的量的積累,實現自我超越,就算有冒險與創新的想法,也因為怕麻煩和風險而不願實施。 而且關鍵在於大多數時候我們依靠量的積累,通常也只能帶來量的變化,而非質的超越,更別去談人生大轉型和大開放。所以,成功者從來都是少數。大多數人過的都是無理想或者有理想的瑣碎日子,為生計而奔波,為有飯吃之後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住房、教育、醫藥新「三座大山」而日日苦惱,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最終消磨了一生。 被譽為「20世紀世界奇人」的美國盲聾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就信奉這樣的座右銘:「人生要是不能大膽地冒險,便一無所獲。」 英國小說家W?M?薩克雷則認為:「只要你勇敢,世界就會讓步。如果有時它戰勝你,你就要不斷地勇敢再勇敢,世界總會向你屈服。」 只有充滿膽略的冒險,才能為我們帶來通常難以企及的成功。 人生怎能沒有冒險? 當擔任加拿大的外交官任期屆滿之後,我開始審視自己:少年時代,我曾經把當外交官看作理想,如今理想已經實現,我是不是該為新的目標去進行一次冒險——下海創業。 當時,我小女兒還不到兩歲,第二個孩子快要出生,正是需要安定的階段。許多朋友都勸我穩當一點,認為基礎已經夠好,選擇餘地非常大,隨便可以找一個年薪幾十萬美金加補貼的工作,何必要吃這個苦?如果不成功,反而會留下一段失敗的履歷。 這個時候對我來說,比較保險的方法是以保守的方式來獲取穩定,並迴避挑戰。可這是個創業的時代,每天有大量的公司倒閉,也有大量公司成功,人人都樂此不疲地一次創業、二次創業……我問我自己:為什麼我就不能冒險?我為什麼不能有新的人生突破?正是這種冒險意識,使我義無反顧地在34歲那年走上創業之路,並最終成為國家發改委主辦的《中國投資》雜誌評選的首屆「中華海歸十大創業人物」之一。 在我的這次對開放型成功人士的採訪研究當中,有無數這樣的案例,尤其是在剛剛改革開放的年代,許多人正是在冒險精神的驅動之下,放棄令人羨慕的鐵飯碗,漂洋過海去西方發達國家學習;然後在國外工作穩定、事業有成之時,出於內心深處的「根」以及中國表現出來的發展潛力,又毅然放棄一切,決心成為一名海歸。 我曾聯合新浪網和《神州學人》雜誌做過一次大規模的海歸調查,主題是「海歸回國創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結果74%的人認為「敢於冒險和堅持」非常重要,得票率超過了「不斷創新的激情」、「團隊合作精神」、「海外從業的經驗」等,與「整合資源的技巧」並列第二,僅次於「把握機會的能力」。 表4-1:創業應當具備的素質 選項 比例 把握機會的能力 85.61% 敢於冒險和堅持 74.1% 整合資源的技巧 74.1% 不斷創新的熱情 69.78% 團隊合作精神 64.75% 海外從業的經驗 27.34% 來源:2007年王輝耀海歸調查。 我們看看那些成功的開拓者,那些笑傲「江湖」的創業家,博弈成敗猶如賭博,哪個人沒有超人的勇氣和膽略? 一個具有開放意識的人,尤其是創業者,通常都有著過人的膽略。 比爾?蓋茨曾如此激勵青年人敢於創業:「如果一生只求平穩,從不放開自己去追逐更高的目標,從不展翅高飛,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回顧自己的創業歷程,如此說:「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講,如果你害怕失敗,就幾乎不可能成功。10個創業公司可能有9個都要倒掉,這一點我有清醒的認識,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認識,所以我才敢去冒風險。成了皆大歡喜,如果不成,跟不做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因為如果不做,也一樣是不成功。」 每個人的人生只能書寫一次,如果我們已經處在成功的巔峰,當然可以只需要維護和維繫,穩定壓倒一切。可問題在於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一個顯赫的基業可以用來守成,也沒有先天就鋪好的成功之路,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要建功立業,要從一無所有開始建立自己的輝煌,要從被迫適應社會變成自主命運,就不能不進行大膽的冒險。 人生開放,也需要我們敢於摸著石頭過河,面對未知複雜的時代敢為天下之先,成為時代的引領者。 不冒險就是逃避責任 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而當一個真正負責的醫生,除了擁有醫術和不「見錢眼開」的救死扶傷職業操守之外,還需要心理承受能力強、敢於冒險。譬如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醫生需要立刻進行風險很高的手術,而病人昏迷沒辦法簽字,家人聯繫不上。這時,不動手術病人必死,但你可以不負任何責任;如果動了手術,病人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可能死在手術中,而你需要負責任。醫生該怎麼選擇? 北京同仁醫院院長韓德民曾經歷過這樣的事:2005年春節,一場車禍,一個人半邊臉被撕開,顱底多處骨折,血管、神經嚴重損傷,右眼失明。如不及時手術,雙目將失明,甚至可能繼發顱內感染死亡;如果保守性處理,醫生不會有任何責任;而選擇手術,如果不成功,醫生可能被追究責任。眼科和神經外科的會診意見是不適合手術,但他卻決定做這個手術。他認為:一個好醫生要永遠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敢冒險就是逃避責任。 「類似這種事,做醫生的都會遇見,要是你總在想,呵,這個不成,太危險,成功概率不大,一朝失誤,我的一世英名就完了!那你就永遠都不要做醫生了。」 我們還需要明白的是:冒險冒的是風險。 人生處處都有風險,就業可能被炒,創業可能破產,結婚可能遇人不淑,就連普通的感冒都可能被不良醫院治死,坐在校園裡安靜地上課也可能會被無冤無仇的槍手打死。但一個很關鍵很清楚的事實是:風險並不是已經存在、必然遭遇的結果性危險,而是可能存在的危險、困難、挫折;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遭遇危險,失敗到一無所有,但也可能完全順利,一點困難也沒有。 換句話說,我們所面對的其實只是危機——風險中還有能使我們實現目標的機會。並且,世界之事大半是風險與機會成正比:往往風險愈小,成功的空間越小;風險越大,成功的空間越大。 唐越的冒險藝術 我在前文中曾提過藍山中國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唐越,他表示自己選擇投資最看重的素質就是:「我喜歡的企業家首先要有冒險精神。」因為他認為「新投資行為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但好在我們本身習慣於這種不確定性的環境,喜歡這種不確定性,這就是我們的興趣。」 唐越本身也是一個敢於冒險的人,他最漂亮的一次冒險是在2000年3月,趕在互聯網寒流之前將e龍作價6800萬美元賣給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ail.com,成為了當時互聯網熱潮中少有的出售創業公司的企業家。隨後,互聯網寒流,包括Mail.com在內的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受傷嚴重,於是,在行情見底的2001年5月,唐越又進行了一次冒險——花300萬美金將e龍又從Mail.com手裡買了回來。三年之後,2004年7月,唐越再次賣公司控股權時,只用了e龍公司30%的股權就換回了美國網上旅遊服務公司Expedia的6000萬美元。短短四年之間,唐越高拋低購,因為敢於冒險和膽略過人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不久前,唐越目前所在的藍山資本還獲得一次性融資10多億美元,準備在中國投資更多的項目。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選擇冒險,正是因為結局和過程充滿不確定性,而我們從中看到了機會。否則,明知道是地雷還要去踩,那就不是冒險,而是自殺。阿爾卡特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劉江南就說:「不要把世界上所有的冒險都看成是壯舉,其實這背後都隱藏著許多精巧的計算,只是不為外人所知而已。」 擁有膽略才能贏得冒險 我們常常看到:冒險帶來奇蹟。20世紀60年代,IBM希望研發360系列大型機以徹底改變電腦行業的結構,投入資源比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費用還要高,一失敗IBM肯定就會死亡。但是,IBM孤注一擲也成就了對計算機主機市場幾十年的壟斷。後來聯想併購IBM的個人PC業務,也被稱為一場賭博,但這場賭博卻迅速促進了聯想的國際化進程。 我們也常常看到:冒險製造奇蹟的背後,還存在著一些必然的因素,如果沒有這些原因,就算有再好的運氣,奇蹟也不可能轉化為長久的成功。IBM願意全力研發,是因為計算機技術革命是未來趨勢;聯想願意冒險併購,是因為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以聯想的江湖地位,如果不想裹足不前,就必須走上國際化道路。 很顯然,一個真正的冒險家肯定不是一個莽夫,就算是孤注一擲,也絕不是在逞匹夫之勇。 我們進行人生冒險,真正能夠依靠的只能是過人的膽略,而非僅僅膽量。 「膽略」在英文中的解釋是:courage and resourcefulness。用中國話說,就是要有勇有謀,有膽有識,包含了一個人的眼光、知識、經驗、技巧、智慧等因素。有略無膽,是懦弱,是會說不會做,是「秀才造反,三年無成」;有膽無略,則只會膽大妄為,「頭重腳輕根底淺」。 前愛立信公司中國首席市場官、摩克迪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張醒生則是這樣闡述冒險:「能因為怕不成功就不去抓機會嗎?一定要爭取抓住機會!」他認為冒險能否成功:「要看你怎麼對待風險了,第一看你有沒有抗風險能力,第二看你認定不認定你看到的機會。」就這樣,張醒生從跨國公司愛立信出來,去到亞信做CEO,後來又自己下海創業,不斷創新自己的人生。 有膽有略地冒險,也是開放式人生的必然要求。如果只要一股勇氣,只需要注重內心的心理狀態,我們也用不著去談人生開放;如果我們要把膽量提升為膽略和膽識,則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人生。 機會與風險成正比 1991年,即將獲得復旦大學生物系學位時,張黎剛退學了。1994年,在美國明尼蘇達一所不入流大學的食堂里,有兩個跟盤子打交道的中國男生,一個洗碗,一個收碗,這就是e龍的兩個創始人唐越和張黎剛。張黎剛瘋狂地做著哈佛夢,但是,1998年即將獲得哈佛大學遺傳學博士學位時,張黎剛瘋狂了,他退學跟著張朝陽回了國。 1999年,即將升任搜狐第一副總裁時,張黎剛忽然又遞交了辭呈。因為「我不是給人打工的人」,他說,「我不做英雄的陪襯,我要擁有自己的公司。」 2003年,當6000萬資金即將注入e龍時,張黎剛離開了。風險投資的介入,使e龍所有創始人都變成了「股份低於10%的打工仔」。當然也還有其他的原因。張黎剛選擇了健康管理業重新創業,現在已是愛康國賓集團的董事長兼CEO。 經常有人問我們商會2005委員會的這位理事,為什麼每次都在臨近每一人生階段的高潮時選擇離去?你不感到遺憾嗎?張黎剛「沒有遺憾」,他認為冒險進行新征途是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而且更重要的是「機會與風險永遠是成正比的,放棄是一個男人的勇氣,但這不是匹夫之勇;冒險,並不是莽撞……能夠凌駕於命運之上,去控制自己的方向,才是真正的男人。」 人們對冒險通常有三種誤區,我在上文已經說過前兩種:其一,認為一個人的冒險,冒的是危險;其二,認為冒險的驅動力是勇氣和膽量;其三,還有一種誤區則認為:只有敢作敢為才是冒險,捨棄則是懦夫的表現。 世上的事不儘是脫弦之箭,開弓就不能回頭,定了方向就不能調整。堅持和放棄,選擇和不選擇,並沒有區別,都是在冒險。而能夠及時作出準確有效的判斷,正是一個人生開放者的優勢。 敢於放棄也是一種冒險 美國凱雷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何欣曾提到過自己一次沒有「敢於放棄」的經歷。2001年,何欣從INTEL投資部加盟凱雷投資集團擔任亞太投資部副總裁。年底,他接觸一個韓國「下一代OLED」的有機顯示屏項目。何欣看上了這個團隊的技術能力和OLED的市場潛力:「這個技術團隊可以說在世界上也十分優秀,在技術創新或生產設備的研究上都十分到位。」但這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早期項目,「我們開始看這個項目時,只有專利和圖紙。」 第一輪融資,凱雷投入500萬美元。隨後問題來了:「OLED技術的實現,需要周邊配套技術。」技術發明人是個姓金的博士,而金博士團隊只有產品研發能力和生產流程的設計,沒有生產技術設備的製造能力。凱雷和其他VC第二輪於是又投入1500萬美元,可問題又接著來,原材料價格上升,傳統LCD技術不斷改進,公司需要降低生產成本等等。凱雷再次聯合眾多VC進行了第三輪融資。 第三次投資之後,問題還是接著來。這時,公司的CEO金博士說:「我想辭職。」何欣了解到作為發起人的金博士還有另外一個公司,「他不想幹了。合同上寫了又有什麼用呢?他的心不在這兒了。」「在凱雷的帶動下有三輪融資,最後項目融資總額接近1億美元。但第四輪時,我決定不投了。我對團隊很失望。」 最後的損失當然很大。凱雷的亞太基金負責人祖文萃評價說:第一筆投資沒有問題,經過8個月的調研,事先的風險都想過。錯就錯在第三筆投資不應該再追加了,出現這麼多的問題,說明團隊的執行力不行。不能再試錯了,放棄也是值得去冒險的行為。 正如富勒(T.Fuller)所說:「生活只是由一系列下決心的努力所構成。」 我們依仗膽略去冒險,其實就意味著把冒險當作一門戰略藝術。我歸納了一些在對成功人士研究得來的經驗教訓,希望能為年輕人作些參考: ——首先要確立可以專註的核心目標。冒險不是無頭蒼蠅一般亂飛亂闖,或者飛蛾撲火一般莽撞。千萬不要異想天開,沒有人能十全十美,沒有人能四面出擊,也沒有企業能夠什麼都做得好。 ——評估風險。行動前要明確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範圍,有時不可不做最壞的估算,不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大收益卻沒有風險的好事,天上不會掉餡餅。 ——切勿逆天行命。有些關口你跳得過去,有些跳不過去,就連諸葛亮都沒有辦法改變天命人道。所以,做出關鍵決定時,還須注意時代的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的變化。 ——不要拒絕盟友,也切勿替別人去冒險。現實中還是有很多可能跟你合作的人,不要拒絕修好。同時,替別人冒險通常不是件吃力就能討好的事情。 ——制定合適的行動計劃。不要懷著試試看的心態在重要的事上冒險。人是要為自己計劃後路,但如果是為了失敗而行動,那又是何苦呢?最可怕的事永遠是你既不全力去爭取成功,又繼續投入精力和成本。 ——注意隨機應變。切勿忽視問題,勇敢不是沒有恐懼和擔心,問題也絕不會忽視你,到頭來你仍然要逐一解決,因此,應該選擇最有利的時機做最有利的事。 激發勇氣和膽量的四大要素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次次大膽冒險的歷程。在嬰兒期,沒有人逼著走路,可我們嘗試著不斷站立,不斷前行,跌倒又站起,終於從爬行階段進入步行時代。然後,我們對於走走還不滿足,我們開始奔跑。再後,我們發現兩條腿奔跑的效率很低,於是,我們開始發明和借用自行車、摩托車、轎車、飛機等交通工具,這都是跨越性的冒險。 不過,隨著積累的障礙和挫折越來越多,隨著日漸形成的習慣越來越根深蒂固,隨著年齡的日漸增長,同時也因為我們已經有些收穫,使我們越來越傾向穩定,越來越瞻前顧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童年無忌,敢異想天開;青年被迫適應現實,但還有闖勁;中年包袱越來越重,暮氣越來越深,開始排斥開放和冒險,開始得過且過;晚年,開始放棄任何的冒險和努力。於是,最終我們也只會經常紙上談兵地感嘆,「他沒有什麼了不起,我這麼做也一定能成功」,「我過去膽子要是再大一點的話,就會……」 如果我們不希望自己被人生阻力所壓倒,不希望在人生路上呈「減速」狀態,就必須給自己裝上能持續提供「動力」的發動機。一般而言,勇氣的「發動機」大概有四種: 圖4-1:勇氣的四種源泉 1.一個充滿使命感的目標 「生逢其時」的使命感 百度首席財務官王湛生是我的好友,我們曾幾次一起在央視楊銳主持的《對話》節目中做訪談嘉賓。2005年8月,他在百度完成了NASDAQ的上市工作,在其任職期間,百度市值也從數億美金突破了百億美金,成為NASDAQ最具價值的中國公司。令人遺憾的是天妒英才,湛生於2007年12月27日在三亞游泳時不幸遇難,他應我的邀請為《繽紛海歸》撰寫的文章則成了最後絕唱。在這篇文章中,他講述了自己進行許多人生冒險的動力——使命感。 「當代海歸們的這種成就感,是160年前的留學生們所無法體會的。從留學先驅容閎踏上美利堅土地的那一刻起,一代代的留學生大多都是帶著一種『我出去,我看到,我學到,我來改造』的責任感走出國門。」 「1989年,我來到美國求學,之後又在美國和歐洲工作,一呆就是10餘年。從我離開祖國的第一天,我就有著一個信念,就是學成以後一定要回國。因為這個信念,我一直都在非常留心國內的發展狀況,那時只要聽到有什麼事是關於中國的,都會很高興,只要國內有客人來就會跟他們了解國內發展的情況。」 「加入百度是一件幸事,這裡有一大群擁有和我一樣海歸經歷,一樣想法的年輕人,包括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如果不回國,李彥宏可能會成為美國互聯網領域一個出色的工程師,而我也很可能只是一個成功的會計師或金融顧問。但我們都以自己的方式,殊途同歸回到祖國,回到百度,用自己的才智實踐著夢想。百度從創立發展到今天,在短短7年時間,從一個幾人的小公司,變成了今天彙集了近五千名充滿理想和激情的年輕人,服務著數以億計的中國網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與世界上一些最強大的競爭者比產品、比技術、比智慧的知名公司,它身上維繫著我們濃濃的中國情結。」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近乎無法完全發揮的潛能,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目標。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為了目標奮勇進取,進而不惜冒險;而有些人卻在現實中把這些潛能磨滅,把目標當成一種自我安慰的幻想,最終庸庸碌碌一生? 最主要的原因是你的目標缺少使你能持續產生動力和雄心的使命感。 目標能夠引導人渴望成功,渴望日出東方,渴望心向大海,渴望行走四方,渴望一覽眾山小。可是,光有理想和目標,還不足以讓我們獲得不怕犧牲一切的勇氣。 我們只有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才能使自己爆發巨大的能量,一路克服困難,不怕挫折,冒險前進,堅持到底。因為使命感才能讓你覺得——冒險就是你的責任,就算有所犧牲也值得。 在我的這次研究當中,許多成功人士都強調人生使命感的重要,並稱正是使命感推動自己走到了今天的這一步。譬如中國民生銀行行長蔡魯倫就認為:「完整的人生應有『三感』:使命感、失落感、危機感。」 使命感讓他覺得「教育就是畢生的責任」 在我主編的《繽紛海歸》一書中,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閔維方談到自己在去斯坦福大學留學之前,曾當過5年礦工。他是典型「苦難煉真金」的傳奇人物。 閔維方獲得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後,曾來到德克薩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並擔任該校的校長助理。當時,他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都很優越。可是當原北大校長丁石孫、教務長汪永銓越洋千里出現在他面前時,閔維方感受到了一種振興中國教育的使命感,便毫不猶豫地作出了放棄現在的選擇:「1988年,北大召喚了我,我也毅然選擇了北大,對於我而言,這是一種緣分。我屬於和新中國一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想到我們這一代人對國家民族應盡的責任。」 儘力挽留的德克薩斯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姆斯?鄧肯最終放棄努力,並且因此奉上了自己的祝福和尊敬:「閔維方先生的知識和智慧,以及他對自己祖國深深的責任感,必將使他對中國未來的高等教育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使命在漢語字典里解釋是:使者的責任和命令。 使命感通常是指:一種明確行為信仰和意義,自認為非常重要和神聖,並願意以此為基礎付諸行動、努力拚搏、甚至不惜犧牲一切的心理狀態。因為使者的命令和責任來源於國家的交付和託付,所以廣義上通常用來形容責任重大和命令神聖。 一個具有使命感的人,通常非常執著、認真、熱情,也通常會爆發驚人的能量,進行別人不敢為之的冒險。因為他把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看作自己的宗教和信仰,神聖、重要、不可放棄。 是什麼讓李開複決心創建微軟亞洲研究院? 1990年,由聯合國提供特別基金,在美國做教授的李開復得以到大陸教了四個星期的書。當時,這位現任谷歌中國區主席只有28歲,他的學生是北京幾所名校差不多同齡的博士。李開復由此感觸很深:「同樣的炎黃子孫,但因為環境、運氣不同,我成為了那個幸運的人,接受了優秀先進的美國教育,能夠有更多一點的成就,所以我希望有機會在更大的程度上幫助中國的學生。」 1998年夏天,微軟只打算在中國設立一個小型的研究機構,但李開復希望建立一個微軟的亞洲研究院,從而幫助更多的中國學生。儘管當時他的力量顯得如此單薄,儘管大部分朋友都不理解李開復的選擇。李開復甚至連負責招聘的考官人數都湊不夠,但使命感給了李開復堅持下去的勇氣。 「不管是從我所服務的公司的角度,還是從幫助一部分青年人進步的方面,我對自己的這次選擇都覺得非常欣慰。」 最終,使命感引導著李開復實現了自己的「使命」,他領導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在2004年被美國《科技評論》雜誌評為世界上最「火」的計算機研究機構。還讓比爾?蓋茨說了那句著名的話:「我敢打賭,你們都不知道,在微軟中國研究院,我們擁有許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體研究方面的專家。」 由於每個人的追求和信仰不同,有的人視金錢和權力賽過生命,有的人把名譽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有的人則家庭至上。因此,每個人內心神聖的「宗教」完全不同,所激發出來的動力、活力、精神狀態也肯定不一樣。所以,我認為使命感還必須有正確的方向,才能給人帶來非凡的勇氣和膽量。 換句話說,能讓目標產生使命感的不是目標本身,而是這個目標的導向必須指向責任、志向、信仰、高尚,至少不違背社會在法律、道德雙方面的底線認可,才能讓人產生為此不惜赴湯蹈火、犧牲一切的使命感。 神聖的使命感,能引導我們以積極的行動,奔向崇高的目標,不惜冒險,不怕困難,並因此獲得成就。 使命感引導著鄧中翰回國製造「中國芯」 鄧中翰也是一個典型的開放型成功者,也是我們多次研究的對象。1997年,鄧中翰在矽谷創辦了一家名為Pimix研製高端平行數碼成像技術的公司,他走的是典型的矽谷軌跡,並沒有想過要回國。1998年,鄧中翰與當時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在閑聊中談到中國在晶元領域的發展情況:中科院早在1965年就開始了集成電路的相關研究工作,但一直到90年代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可作為電子信息領域的核心,中國又必須有自己的晶元技術。最後,周光召問:「你能不能回國來做這件事?」 鄧中翰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提議,對他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他在矽谷創立的公司,市值已達1.5億美元,要放棄的是一個成功的企業,而重新開始的路卻成敗未知,研發的資金也是個天文數字,稍一不慎就傾家蕩產。這需要太大的勇氣了,他猶豫著。 1999年10月,鄧中翰應國務院的邀請回國參加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觀禮儀式。站在觀禮台上,一直沒有勇氣放棄過去的鄧中翰突然感到自己肩上的沉重使命:「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為祖國的強大做些什麼」,「我一定要把祖國的晶元產業推動起來」。 這個月,鄧中翰在北京中關村成立中星微電子公司。條件非常艱苦,為了節省資金,中星微的辦公室里甚至沒有暖氣。但是,使命感給了他們放棄過去的勇氣,也給了他們堅持現在的決心。他後來回憶說:「對於做大事情的人來說,這些苦太微不足道了,困難反而激發我們內心無限的勇氣去戰勝它」。 最終,中星微電子的「中國芯」——「星光」系列大獲成功,並贏得了市場。 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都需要弄清自己的使命和目標是什麼。 對於個人,我們都需要弄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使命。事業上的使命、生活上的使命、專業的使命。這些使命決定了我們要努力成為什麼角色,擁有多大的犧牲的勇氣。正如H. D.梭羅所說:「光勤勞是不夠的,螞蟻也是勤勞的。還要看你為什麼而勤勞。」 2.爭強好勝的個性 創業的動機來源於爭強好勝 國內最大的律師事務所金杜律師事務所創始人王俊峰,談起自己創業的初衷,就緣於一種「爭強好勝」的個性。 王俊峰原來在貿易促進會法律部工作,作為內地最早接觸國際法律服務工作的專業人員,他經常與國際大律師事務所打交道,還包括與一些來自香港和台灣地區的同行。 那時,國內律師業剛剛恢復,與國際同業差距巨大。從收入來說,內地律師每年才幾千塊錢收入,而香港普通律師年薪都可能過百萬。王俊峰後來回憶說:「看著那些金髮碧眼的外國律師在我們的國土上趾高氣揚,甚至包括那些在外國律師事務所打工的中國人,也在國人面前異常傲慢充滿優越感,不服氣!這種被侮辱和蔑視的感覺,對年輕人有一種特殊的刺激,並在心底激起一股創業和必須要改變這種狀況的衝動,就是這麼簡單。」 我曾看到過一個報道,說加拿大研究人員曾對20世紀在多倫多大學醫學院擔任過班長的四百多人進行調查。調查發現兩個現象:其一,在被調查者中7%的人後來被列入名人錄。相比之下,普通同學中被列入名人錄的比例僅為二百分之一;其二,那些班長的平均壽命比普通同學的平均壽命要短2.4年。 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班長容易成功和容易短壽的原因都非偶然,因為當班長的人通常都爭強好勝。爭強好勝者通常雄心勃勃、勇於取勝,敢於冒險,所以容易取得成功。當然,這類人為了實現抱負,不僅僅是敢於冒險,而且還敢於「玩命」,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睡不好覺,也不鍛煉,所以健康狀況不那麼理想。 但是假如有這樣一個選擇:如果將你的一生命運由默默無聞變得大放異彩,你是否願意犧牲2.4年的生命? 我想這個問題很少有人會回答:不願意。 我們的社會還存在著對爭強好勝的觀念誤解。 在我們這個「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國度里,「爭強好勝」是個貶義詞。傳統的觀念認為:「滿招損,謙受益」,「沉默是金,禍從口出」,甚至乾脆表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誰要是「爭強好勝」,就等於沾上了「愛出風頭」、「愛表現自己」、「人際關係不好」的惡名,還可能落個「槍打出頭鳥」的結局。 然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爭強好勝」究竟何罪之有?難道「爭弱好敗」就好?其實,爭強好勝與是否正確沒有任何必然聯繫。一個謙讓的人,不一定內心不爭強好勝;一個爭強好勝的人,做的未必不是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不「爭強好勝」,我們為什麼要在社會中提倡競爭?為什麼我們要熱烈期望中國崛起? 學生不應該進行競爭? 我在擔任大學客座教授時曾遇到過來進修的中學教師,他們曾告訴我:現在他們不再把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次,然後寄給家長;也不再唯成績是問,用學習成績來評優提干,以避免學生在學習成績上過於爭強好勝,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質疑他們的教育方式? 我回答說:我覺得中西方的教育,都肯定不是不要爭強好勝,也不是不鼓勵競爭,因為從學校到專業再到個人,不可能沒有競爭。關鍵在於要有正確的評價標準,將學生引向一個多元、開放的方向,而非零和競爭。譬如高考把德商、情商、興趣、潛力等因素都排除,也不論學生將來是要成為一個政治人才、科學人才、管理人才,還是翻譯人才、寫作人才等等,都放在一個標準、一個成績下「一考定終生」,這就明顯不合情理。 自然界的生存規律天生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搜房網的總裁莫天全曾這樣形容企業的爭強好勝:「網路媒體只能做老大。做老大很舒服,做老二則很辛苦,至於老三恐怕很難生存。」 荷蘭銀行中國區主席邱致中在上海出生長大,「文革」時曾因家庭背景被劃為「黑五類」,初中畢業後被下放到崇明島農場勞動。六年的春夏秋冬,他除了拚命勞動就是讀書學習,包括高中數理化全部課程都是自學完成,最終他也在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邱致中就把自己人生奮鬥的原動力歸結為爭強好勝:「有時就是很簡單:父母都是解放前後的大學生,自己怎麼能甘心學業僅是小學五年級水平。於是,別人在農場聚集借酒消愁,我孤燈相伴與書交友。」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通常誤解「爭強好勝」,其實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中庸」文化的傳統,東方人崇尚無為和性格內斂:「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別人搶也搶不走;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自己搶也沒有用」。二是我們過去幾十年來一直生活在計劃經濟時代,習慣組織分配,習慣鐵飯碗,不習慣冒險和競爭。也因此,我們過去的教育把團隊的爭強好勝當作集體主義加以讚美,而個人的爭強好勝則當作個人主義至上加以批評。 學校需要提倡良性的競爭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陳章良,是個很有開放意識的人。他在擔任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時所建立的農大官方網站,被搜索看到的第一句話就是——「開放的農大歡迎你。」陳章良認為,人生的開放和多元並不意味著沒有競爭。 「微軟今天之成為第一位有它的偉大之處,蓋茨所寫的《未來的世界》裡面充滿著競爭。所以競爭與合作、在合作中求競爭、競爭中求合作,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同樣,我想每一位同學應該花更多的時間想,我怎麼能比以前的我做得更好,我們需要一個良性的競爭。」 我們還需要明白的是,爭強好勝並不等於忙碌和生活無規律化,也不等於惡性競爭,雖然它們經常被人聯繫在一起。 當然,我們需要提倡的是良性的爭強好勝,而非劣性以及零和競爭。良性的爭強好勝,有助於提升一個人的勇氣和膽量,也使人主動開放,關注身邊的人和事,而不是搞「內耗」競爭,努力奮鬥就說你愛出風頭和野心大,非把競爭變成我落後你也要落後不可。 3.不斷求新的激情 「新觀念」成就胡舒立與《財經》 《財經》雜誌主編胡舒立是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中,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記者。她也是我們2005委員會的理事,胡舒立曾在2000年於《財經》雜誌推出《基金黑幕》等力作,從而引發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大地震。隨後,胡舒立又發表了《莊家呂梁》、《銀廣夏陷阱》等力作,揭露中國股市的種種劣跡,促使有關部門痛下決心整肅證券市場的違規行為,該雜誌也一夜成名,胡舒立因此被冠以「中國證券界最危險的女人」。 胡舒立的成功,就在於她的開放,她有著新媒體應該獨立的新觀念,這使她敢冒險去報道一些黑幕,一掃國內傳統媒體的舊風氣。1993年,她曾隨中國女記者代表團赴美國華盛頓接受外國記者中心(COFJ)的專業培訓;1994年,她前往斯坦福大學讀書;1995年,她獲得COFJ頒發的「傑出新聞記者獎」。當她以一種國際財經記者必須首先對廣大股民和投資者負責的信念來進行調查時,她不可能沒有揭發中國股市弊端的勇氣。 中國有句古話:「衣不如新,人不如舊」。 德國著名作曲家羅伯特?舒曼在其作品《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中表示:「人才進行工作,而天才進行創造。」 在談論「新」之前,我們首先理解「新」字的含義,通常來說有下列四種:其一,新的,從未有過的;其二,少的,少見的,另類的;其三,反流行的,特別的;其四,給人新鮮感的。 「舊」的含義則有五點:其一,古老的,曾經有過的;其二,司空見慣的;其三,長時間面對的,幾乎產生漠視的;其四,流行大眾的;其五,無新鮮感的。 很顯然,對於個人和社會來說,革新正是一切發展的根本動力。 ——從生理學的角度看:人類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個新陳代謝的過程。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感覺來源於變化的刺激。威廉?馮特在其心理學名作《人類與動物心理學論稿》中定律說:「除非感覺接近感受性的上限或下限,否則其變化與刺激變化的絕對量值成正比。」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促進社會發展只有兩大元素:革新和競爭。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認為:人類的進化就來源於人們總是在試圖創造代表主流方向的新事物,譬如科學家通過發明創造來推動技術革新,藝術家們「蔑視任何形式的模仿,歌頌一切形式的創新」來推動風氣和觀念的革新。 有一位放下電視台主持人的「金飯碗」工作而選擇出國留學的人曾說過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萬無一失意味著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險。為了避險,才去冒險,避平庸無奇的險,這叫值得。」 很顯然,「推陳出新」的激情總能帶給人挑戰、刺激,也能驅動人進行一次次的冒險,無論是感情、技術、事業,乃至單純意義上的冒險——地理探險。這次研究中,就有無數成功的企業家向我們表明,他們喜歡充滿激情的生活和工作,也喜歡富有激情並且專業敬業的員工。 職業激情使唐駿不斷冒險 「我要做的是每天上班都要有激情,我要找到一種我最能接受的方式。」這就是在盛大和微軟中國都擔任過總裁的唐駿的名言。或者說,這就是他成為著名職業經理人的原因之一:富有激情。 1990年唐駿在美國創業3年,擁有3家公司,但唐駿覺得再這麼做10年、20年,公司也就這麼大規模了,於是,他去了微軟。 在微軟,唐駿能夠工作10年,很大程度是因為職務從工程師、部門經理到中國區總裁——基本上兩三年一變:「在上海,我把微軟技術中心從我一個人創業的公司做到一個500人的公司,再把一個中國的技術中心變成一個亞洲的技術中心,蓋茨過來揭牌。全球中心做完後,這個工作對我來說已經沒有挑戰性了,我選擇到微軟中國做總裁。」 當唐駿幾乎做到了一個微軟職業經理人的極限時,激情再次消失。於是,他走向了盛大娛樂——其實這也是他不久前主動從盛大辭職的原因:「我記得我走的時候,蓋茨過來說你還繼續做中國區總裁,但我給你一些其他業務。我已經失去這方面的激情,為了一個總裁的位置而做總裁,我不是這樣的人。」 我們無法評價唐駿不斷追求激情是否正確,因為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很顯然,如果骨子裡沒有喜歡挑戰的激情,唐駿就不會成為今天的唐駿。 當然,盲目的不斷求新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新」必須建立在合拍、合適、合宜的基礎之上,如果還沒有舊事物更實用,就失去了新的意義。正如單純的技術或者管理體制的革新,並不能成就一個企業一樣。 曾有許多海歸回國創業的時候,就犯了這類錯誤,盲目使用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技術產品作武器,卻忘記是否與現實合拍,結果留下無數遺憾。無疑,海歸與本土人才相比,優勢就在於對本土各方面同樣熟悉和了解,同時又能帶來西方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而如果丟了東方,變成東、西方兩種思維搞對抗,肯定會水土不服。 易趣網的創始人邵亦波目前轉做風險投資,就曾表示:「我不會投新海歸的公司,雖然我自己是海歸。我也不喜歡我投資的公司招新海歸,剛回國的留學生,尤其在國外多年,對國內的情況很多時候連鬼佬(中國土地上的外國人)都不如。鬼佬還知道自己不了解,海歸卻以為自己了解,反而更危險。他們在國外的溫室長大,到了中國的叢林,被吐唾沫,捅刀子,很多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而他欣賞的是:「我喜歡回國兩年以上,有中國實戰經驗的『海龜』。他們有外國的見識,也有『土鱉』的機靈和執著。」 4.產生危機感的環境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人們都會感到危機感所帶來的壓力。許多人因為壓力而焦慮難安,許多人因為壓力而日夜奔波,許多人甚至在壓力下崩潰。 可是,當我們假設一下沒有危機感的情形,卻又會發現,危機感不能不存在。 沒有危機感,我們就沒有壓力,成為失重的人。當我們失去了事業和生活的重量感,就會進而滿足現狀,不思進取,不敢開拓和冒險。正如孟子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哈佛商學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21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內心的危機感,通常能夠使人爆發驚人的膽量,是勇氣的重要來源之一。 危機感迫使我們做出改變,進行冒險。要麼在沉默中死亡,要麼在沉默中爆發,這也是危機在心理上給人的暗示。尤其事關生存的危機感,永遠能激發人最大的潛力,使人的勇氣激增到無所畏懼的地步。因此,人們把「置之死地而後生」當作兵法的精髓之一。 在對200多位成功人士的樣本研究當中,我發現跟社會上許多人被「關係戶」和「暴發戶」誤導的富豪印象不同的是,絕大多數開放型成功者不但不是「世襲子弟」,沒有少年時代就繼承多少先天的財富,而且其最重要的財富往往還是少年時代經歷過的苦難,他們的人生都經歷過危險的磨鍊,是在苦難中崛起的人生成功者。例如,我也有過未成年下鄉插隊的磨難經歷,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閔維方曾做過礦工,財經評論家金岩石也曾是礦工出身。 讓曾經的「苦難」長留心頭 新任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曹建明也有著曲折的人生開放傳奇。他在小學四年級時遇上「文化大革命」,中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家小飲食店當學徒,每天凌晨三點多就硬撐起來上班,從出煤渣、生爐子到和面、拌餡,所有的活都要干。也許過度勞累,一年不到他的胃連續兩次大出血。後來,他就把自己的這段經歷當成一筆寶貴的財富,用以時刻激勵自己努力進取。曹建明應邀為我主編的《繽紛海歸》撰文時說:「正是在這裡,我經受了永遠難以忘懷的磨礪,學到了在其他地方難以學到的東西。」 由於心裡一直保留著這「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和使命感」,所以考上大學之後, 「無論春夏秋冬,每天凌晨四點半,我準時起床,跑步後即投入緊張的學習。數年如一日,這麼早起床讀書,很多同學覺得無法做到,覺得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相比在飲食店每天三點多起床幹活,那真是一種幸福了……排隊買飯時、坐車時、開會前,我都會抓緊背幾個英語單詞。所有的節假日,我都是在圖書館裡度過的……七年寒窗,我連續六年獲得『上海市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 1988年10月,曹建明作為訪問學者去比利時根特大學進修,他依然沒有忘記用過去的苦難和危機,除了跟教授討論外,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裡。他的導師因此感嘆說:「你是我接觸的所有中國人中最勤奮的一個」。也正因為他的刻苦認真,教授們參加學術活動都喜歡帶他去。於是他去過荷蘭、盧森堡、德國、法國、前南斯拉夫、瑞士等許多國家,參加了許多的國際會議和訪問了許多大學及研究所,結識了許多著名的學者和專家,這為他今後的法學研究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慧聰集團的創始人郭凡生是另外一個例子,他少年時代曾上過山下過鄉,十八九歲還當過兵。後來,這段充滿危機和苦難的經歷給他的人生增加了莫大的膽量。他在一次採訪中說起當年創業時的心態:「1988年我已經是副教授,已經很有學術成就,晚上我就看著一牆的書心裡感覺比較酸,走到35歲了不得不走另外一條路,這是心裡難受的。但是不得不走這條路的時候我並不怕……」原因則是過去少年時代的經歷——「那段生活使我真正具有自信心,如果創業失敗了,我去扛麻袋也可以養家糊口。而當一個人願意扛麻袋最終生活的時候,就什麼也不怕了。」 荷蘭銀行中國區主席邱致中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但他認為:「如果沒有在崇明農場務農六年、沒有經歷這些人生苦難,也形不成我後來的思想和處世哲學。我希望我的小孩將來也知道我過去的故事、知道我曾經做過農民,通過這些,讓他們了解生活中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知道世界並不總是一帆風順。」 當然,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危機感是一種心理狀態,其存在不一定是事實的逆境和困境。 身處逆境和困境,危機迫在眉睫,自然,只有失明失聰的人,才會沒有危機感。可是,聰明的個人,聰明的企業家,聰明的政府,都善於在順境和逆境下勇敢面對危機感,保持憂患意識,使自己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所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就是這個道理。 王波明的生存危機 又如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中國證券市場的建立者之一、財訊集團的董事長王波明曾在北京農藥二廠一個燒鹼車間當過工人,因為遭遇「文化大革命」,連初中都沒有讀過。 當時農藥廠到處都是刺鼻難聞的毒氣。有一次,車間管道出口下面4個工人清淤泥時中毒。王波明衝過去救人,被一位戴著防毒面具的技術員拉住,讓他回去戴防毒面具。結果等王波明回來,那4個人已經當場死亡,先下去救人的幾個技術員也因為防毒面具飽和中毒死亡,拉王波明回去戴防毒面具的技術員變成了植物人。一瞬之間,王波明跟死神擦了下肩膀。從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王波明騎著自行車上班的路上都在想:今天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回去? 正是這種最原始的生存危機感給了王波明前所未有的決心——他必須改變現狀。隨後,王波明以超出常人的努力自學英語,然後由此進入北京食品研究所做翻譯。1977年恢復高考,只有小學四年級水平的王波明報名參加高考並被錄取,他後來還留學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完全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另外,我還在研究中發現:幾乎所有具有冒險精神和開放意識的創業型領袖人物,就算創業的艱難已經時過境遷,此時身處順境,心底依然有著很強烈的危機憂患意識,並且因為這種危機意識,能夠更好地保持繼續奮鬥的激情。 微軟的比爾?蓋茨總是感到緊迫的危機感存在:「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 海爾的張瑞敏總是感覺:「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聯想的柳傳志總是認為:「你一打盹,對手的機會就來了。」 巨人企業的史玉柱曾有過失敗經歷,並且跌得很慘。東山再起的史玉柱曾向外界透露:他現在每一天都提醒自己也許明天就會破產,甚至巨人企業的「股價每漲一點,壓力就大一點」。結果,現在巨人的成功比過去更牢固。 李彥宏也經常強調:「如果我們做得不夠好,就有可能陷入很被動的地步。所以,我一直跟員工講,百度離破產只有30天。別看我們現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這個公司就完了。這個市場變化非常快,之所以大家看好這個市場,就是因為它的成長速度非常高,成長也是變化的一種,如果你不能及時把握市場需求的變化,就會被淘汰掉。」 先後創建過亞信公司、中國寬頻產業基金,擔任過網通總裁的田溯寧,也一直認為:「管理一個企業,你一定要天天想到危險。企業成長的過程,就像是學滑雪一樣,稍不小心就會摔進萬丈深淵。只有憂慮者才能倖存。清醒的頭腦是最起碼的,天天想危機,危機就在明天,危機可能幾個小時內就會發生,才能盡量地避開危險。」 這些身經百戰的創業家們都深知個人和企業缺少危機感的後果:員工如果沒有危機感,就會回到得過且過、缺乏效率的大鍋飯時代;企業如果沒有一點危機感,就會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一旦看不到烏龜的影子,便躺在以往的業績上面睡大覺。在瞬息萬變的市場,這正是最大的危機。 任正非的危機管理哲學 1988年,任正非和6個夥伴揣著2萬元,把華為安置在深圳南山區一個不知名的小角落,進行了人生當中第一次冒險。他後來在自己的文章《我的父親母親》中回憶說:「(從部隊)走入地方後,不適應商品經濟,也無駕馭它的能力,一開始我在一個電子公司當經理,栽過跟斗,被人騙過。後來也是無處可以就業,才被迫創建華為。」 華為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代理商,在代理業務露出下滑跡象時,任正非毅然決定將賺取的錢投到該行業的自主研發上,冒險的結果是勢不可擋。也許是因為過去每次都能在危機中爆發出驚人能量,在電信業最火暴的時刻,任正非寫下了《華為的冬天》:「現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經不遠了,我們在春天與夏天要念著冬天的問題。我們可否抽一些時間,研討一下如何迎接危機。IT業的冬天對別的公司來說不一定是冬天,而對華為可能是冬天。華為的冬天可能來得更冷,更冷一些。」 任正非認為危機感能使人具備「狼性」:「企業發展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所以,他提倡危機管理哲學。這也讓許多管理學家把他擺上顯目的位置,美國《時代周刊》雜誌評2005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時,就將他列名其中。 黑夜和白天總是密不可分,沒有黑夜就沒有白天。危機也同樣如此,危險和機會是並行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就在於:成功者往往能夠把危機感轉化成為人生開放、冒險進取的動力,並最終利用了危機中的機會。 人的行為心態通常有三種:一是試試看;二是儘力而為;三是不成功就成仁,這是冒險的心態。 眾所周知的是,試試看意味著不全力去做,走一步看一步,結果可能「妙手偶得」,而更多的是淺嘗輒止。這種做法只能是你握有足夠籌碼——才需要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譬如許多VC在高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 第二種儘力而為的心態是按部就班地努力。這意味著已有健全的機制,個人佔據了順境和優勢,這時程序化的過程就是良性循環。但是,對於沒有建立事業的人來說,對於身處窮困和底層的普通人來說,按部就班的做法,意味著繼續平庸,因為拒絕冒險就意味著拒絕奇蹟和轉折。 第三種是不成功就成仁,這種心態的來源只能是危機感的存在。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我們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候,也只有這種心態才能激發我們的膽量,使我們去冒險爭取奇蹟,以弱勝強、以小吃大。韓信「背水一戰」的故事,就是軍事史上使用危機感的典型案例,同樣的典故還有項羽的「破釜沉舟」。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適度的危機感,使自己保持進取的鬥志,保持人生開放的膽量。 升華膽量為膽略——優勢戰略 我在上一節分析了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個「大膽」的人,但膽量不是膽略,我們還需要將自己的膽量升華為膽略。對此,我當然可以空泛地長篇大論:我們需要善於把握機遇,需要注意目標和方向,需要注意細節的積累,需要勤奮進取的精神,需要定位自身。但是,我認為這些對做任何事都重要,對膽略也只是一樣重要而已。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們壓垮對手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特長,而是我們的優勢。 特長只是優勢的基本來源之一。因此,如何將膽量升華為膽略,歸根結底只有一條:如何形成並利用我們的優勢。 人生的優勢戰略有兩個基本點:其一,面對對手,以長擊短;其二,面對自身,揚長避短。 面試的訣竅——揚長避短 中國政府曾與世界銀行、聯合國計劃開發署(UNDP)等協商達成在英國牛津大學培訓中國政府官員的協議。而希望獲得培訓機會的人,除了需要組織上推薦之外,還必須通過統一的英語面試。 陳興動就在英語面試中遭遇了困難。當時,世行駐中國副首席代表Peter對他進行面試,說話速度很快。陳興動底子不強,加之在大學和研究生期間,花費在英語聽力上的時間很少,因此,理解對方的話比他自己即興說還要困難。後來,陳興動採用了揚長避短的策略。一方面集中精神聽對方說話,通過單詞來判讀對方的意思;另一方面回答問題時,儘可能把時間拉長,讓考官少問問題。於是,Peter提的每個問題,陳興動都用了近20分鐘的時間回答,一個小時下來,Peter只問了他三個問題。面試結束之後,Peter還微笑著誇獎:「你是所有面試的人當中表現最好的一個。」 就是這樣一個巧妙的策略,改變了陳興動這次面試的結果,而出國參加培訓又改變了他的人生。現在,陳興動已經成為非常活躍的投資專家,人大財經委都經常找他諮詢。 從面對對手的角度來說,我們都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這是一個典型的如何形成和利用優勢的案例。對手的每一匹馬都有絕對優勢,但沒有關係,優勢是相對的,只簡單地順序調整,就能以長擊短: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下等馬對上等馬,這就形成了整體的優勢,這也是典型形成優勢的戰略方法。 從面對自己這個角度來說,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美國著名的「優勢理論之父」、蓋洛普公司已故的前董事長唐納德?克利夫頓博士認為:「在成功心理學看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是看他能否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優勢。」 優勢層次與優勢運用 唐納德?克利夫頓博士和他的蓋洛普公司,曾對數萬名事業有成的銷售代表、經理、領導人、公司主管、教師、醫生、飛行員和運動員進行過深入研究。他給優勢的定義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在基本的層次上,優勢就是你擅長做的事,你的特長;而在較高級的層次上,優勢是一種擅長的行為、思維和感覺的模式,它能產生高度的滿足和自豪,帶來心理和財富的回報,並以可測定的方式向成功推進。最後,他得出結論: 「每個人都有天生的優勢,教育的優勢就在於發現優勢,並發揮優勢。」 「當人們把精力和時間用於彌補缺點時,就會無暇顧及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可惜的是,任何人的缺點總要比才幹多得多,而且許多缺陷是後天難以彌補的。」 正如唐納德?克利夫頓博士的觀點,優勢的定義很廣泛,不僅僅包括個人的技能,還應該包括個人的各種特質,包括與你有關的先天或者後天的各類事物:諸如外貌、身高、服飾;諸如觀念、思維、文化;諸如自信、勇氣,等等,都可以成為你的優勢。當然,我們還需要關注特長、興趣、愛好等等,它們也能夠提供基本的優勢來源。 換句話說,每個人可以形成優勢的數量和種類都龐大無比,甚至連自己都無法完全清楚。因此,優勢的數量和來源並不重要,甚至毫無意義,就算擁有十八般武器,並且樣樣精通,但能拿在手上使用的也就那麼一樣。人生由膽量提升為膽略的關鍵在於:對外要善於利用關鍵的優勢,對內要樹立自己的基礎和核心優勢。 當我們在競爭中具有十分關鍵的優勢,當我們將生活、工作、事業建立在各種核心優勢之上,揚長避短或者以長擊短時,這樣的人生開放將會更加高效。關於如何了解自身的優勢,我個人認為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傾聽內心的渴望 核心的優勢應該符合自己的內心期望。我們要從傾聽內心開始:期望實現什麼?理想目標是什麼?愛好和興趣是什麼……內心的這些渴望,將會告訴我們:我們的核心優勢應該建立在哪裡?我們應該怎樣去利用自己的勇氣?什麼事最值得我們去冒險? 因為渴望才有希望 易趣網的創始人邵亦波,非常信奉一句話:「一個人要成功,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當然這也是他最能幹的事,這樣他就能夠每天都很有勁地去工作。」 邵亦波人生當中有過三次重要的轉折:第一次是放棄了名牌大學的直升,孤身一人到哈佛學習物理及電子工程專業;第二次是本科畢業時,放棄了進入物理研究院的機會,轉而進入波士頓諮詢公司工作;第三次是哈佛商學院MBA畢業後,放棄15萬美元的年薪和幾乎唾手可得的綠卡,回國創辦易趣網。他之所以有勇氣做出這三次決定並且獲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內心的渴望。 「當初學數學,是受父母的影響,並不是我最想做的事;大學畢業後,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是甘願呆在實驗室里的,所以選擇諮詢業;後來,易趣網這種商業模式在我大腦中出現的時候,才發現選擇回國創業才是我最想做的事,也是最有幹勁的事業。」 (2)注意進步快和表現完美的領域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天天踢足球,經常看足球比賽學習,可就是比班上大多數同學踢得差;我們試圖去讀些哲學書增加思想,可無論怎麼讀了又讀,就是不知所云;我們很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數學人才,我們也非常勤奮,非常努力,可就是沒有別人那麼會打算盤……如果做某一件事,總是不開竅,就說明這確實不是適合你的領域。 進步快和完美表現是找到優勢最明確的體現之一,如果一學就會,並且表現完美,產生「我天生就會」「非我莫屬」的強烈感覺,那麼,很可能我們天生擅長並適合做這類事。而通常做這些事,我們也會做出在外人看來是「瘋狂」和「冒險」的舉動,只不過在自己特長的領域冒險,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高考方向的改變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我先是準備考理科,但在複習一段時間之後,卻發現複習效果還不如同一年參加高考的弟弟好,於是,我動了改考文科類外語專業的念頭。當時離考試已經只有20多天了,這種根本方向的轉變非常危險,許多朋友都建議我還是以穩為好。 在仔細思考過後,我覺得自己很努力還依然吃力不討好,從根本上說是自己不適合理科的原因,以後上了大學學習也一樣會很吃力。同時,我在農村插隊時就喜歡博覽群書和閱讀報刊,有文科方面的底子和優勢。因此,我決定改變方向,最終,這次轉變也使我順利地考上了大學。 (3)專註最熟悉或一直從事的行業 你過去一直所從事的行業,也許不一定是你最喜歡最擅長的領域,但卻可能成為你最好的基礎積累。「本行」的東西總會讓你感到駕輕就熟,由此可能產生得心應手和遊刃有餘的感覺,而且你在熟悉的那個職業和行業上,已經積累了能力、經驗、資源、渠道、人際關係等等——這其中許多相對於別人來說都是優勢。 大多數成功者的創業,一般都從自己最熟悉或者從事過的行業開始,然後專註地做下去。正像商會的一個理事、梅菲特塗料公司董事長喻恆所說:「人生有限,我們要學會聚焦。只有聚焦,才能有所成就。相反,太陽光雖然照亮宇宙,但因為不聚焦,卻穿不透一張白紙。」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中國資本賬戶:堅持漸進開放
※全球最大凱蒂貓家園在安吉開門迎客 力爭春節前項目全開放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官邸向公眾開放(高清組圖)
※心念如花,靜靜開放
※漂亮!呼市的160畝薰衣草花海正式開放,這些人可以免費遊玩!